文章信息
- 刘玥, 齐新, 贾文军, 魏丽萍, 刘克强
- LIU Yue, QI Xin, JIA Wen-jun, WEI Li-ping, LIU Ke-qiang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与中医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rum Copeptin level and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 天津中医药, 2016, 33(10): 592-595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6, 33(10): 592-595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6.10.05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6-04-28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属于中医“心悸”、“怔忡”、“喘证”、“水肿”等范畴。中医病机特点与现代医学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心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激活—心室重构—心功能不全加重)虽分属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医证型客观化指标的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的一个研究方向,利用现代各种先进检测手段,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目前国内对心衰中医辨证的研究观察指标主要为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和一些生化指标, 对一些反映心肌负荷标志物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然而对一些现代医学较先进、敏感的指标研究甚少,本研究探讨心衰新型标志物和肽素(Copeptin)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力求为寻找和探索中、西医辨证治疗心衰的契合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采集2011年9月—2013年6月在天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因冠心病、高血压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住院患者230例(诊断标准参照Framingham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入选患者均为入院前1个月内未规则服用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洋地黄类药物患者,所有患者均未服用过中药,共230例[男112例,女118例,平均年龄(67.23±10.57)岁]为心衰患者组。对照组51例[男24例,女27例,平均年龄(64.20±6.46)岁],病例采自天津市人民医院同期健康体检者,与心衰患者组性别及年龄差异无显著性。经询问既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基础心脏病病史及家族史,经体检、心电图、心脏超声及常规生化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等)均正常的体检者。排除标准:均排除血液疾病、恶性肿瘤、严重肝功能不全[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正常上限的3倍]、慢性肾功能不全[尿素氮(BUN)超过正常上限1倍者]、急性肾功能不全或接受血液透析、3个月内有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者、急性发作的脑血管意外疾病、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感染/代谢紊乱、结缔组织病、风湿性心肌病、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及尿崩症引起的心衰,以及患有其他严重疾病及神志不清的或不愿意合作的患者,均不能入选本研究。
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得患者或家属的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组标准本研究西医参考心功能分级标准:参照美国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NYHA)分级[1],将心衰患者按照NYHA分级:Ⅱ级82例,男43例,女39例,平均年龄(66.50±11.30)岁,Ⅲ级76例,男36例,女40例,平均年龄(67.00±9.80)岁,Ⅳ级72例,男33例,女39例,平均年龄(67.30±10.60)岁, 各组间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其中合并高血压176例。心功能正常者51例。同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与临床常见证型相结合,将心衰患者分为心气虚型42例,男22例,女20例,平均年龄(68.50±10.77)岁,气阴两虚型64例,男33例,女31例,平均年龄(66.96±8.91)岁,气虚痰瘀型77例,男36例,女41例,平均年龄(67.48±10.84)岁,心肾阳虚型47例,男21例,女26例,平均年龄(68.45±10.23)岁,各组间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
1.2.2 检查指标与方法所有入组患者于住院次日,正常组于体检日清晨6~7点,空腹、肘静脉采血,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opeptin等指标。血清酶联法检测患者血清NT-proBNP、Copeptin水平,试剂盒由美国GBD公司生产的鼠抗人NT-proBNP ELISA试剂盒(商品型号:C038-00)及鼠抗人Copeptin ELISA试剂盒(商品型号:C245-50)。在静脉取血24 h之内进行,采用日本SSA-58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5 Hz。由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专人操作测定,仪器配备软件按国际心脏病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方法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在患者入院时,安静状态下,由2名经验丰富的临床中医师采集患者的舌象及脉象,并做记录,详问患者病史后进行辨证分型, 辨证的一致性检验为r=0.81。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频数和构成比来表示。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即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进行。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与心衰组不同心功能分级血清NT-proBNP、Copeptin水平的比较将心衰患者血清NT-proBNP、Copeptin水平按心功能的严重程度分级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随着心功能严重程度的逐渐加重,NT-proBNP、Copeptin逐渐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分组 | 例数 | NT-proBNP(fmol/mL) | Copeptin(pmol/L) |
对照组 | 51 | 227.79(117.69, 297.06) | 10.69(6.82, 14.27) |
NYHA Ⅱ级 | 82 | 341.84(268.55, 393.99)* | 13.71(11.46, 15.79)* |
NYHA Ⅲ级 | 76 | 586.74(500.69, 676.81)*# | 18.55(16.14, 22.59)*# |
NYHA Ⅳ级 | 72 | 748.74(431.63,1094.28)*#△ | 19.70(11.62, 27.98)*#△ |
注:与对照组比较,*P < 0.05;与NYHAⅡ级组比较,#P < 0.05;与HYHAⅢ级组比较,△P < 0.05。 |
将血清Copeptin水平与NT-proBNP及NYHA分级进行简单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opeptin水平与NT-proBNP呈正相关(r=0.662,P < 0.01);Copeptin水平与NYHA分级也呈正相关(r=0.345,P < 0.01)。
2.3 心衰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心功能的关系将不同心功能组的心衰患者进一步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心气虚型、气阴两虚型、气虚痰瘀型、心肾阳虚型4型,并且在不同心功能组,中医辨证分型构成比不完全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组间比较,不同心功能组间中医辨证分型构成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1),提示在心功能Ⅱ级患者中以心气虚型、气阴两虚型为主,在心功能Ⅲ级患者中以气虚痰瘀型为主,在心功能Ⅳ级患者中以心肾阳虚型为主。见表 2。
例(%) | |||||
分级 | 例数 | 心气虚型 | 气阴两虚型 | 气虚痰瘀型 | 心肾阳虚型 |
NYHA Ⅱ级 | 82 | 25(30.5) | 41(50.0) | 12(14.6) | 4(4.9) |
NYHA Ⅲ级 | 76 | 8(10.5) | 12(15.8) | 45(59.2) | 11(14.5) |
NYHA Ⅳ级 | 72 | 9(12.5) | 11(15.3) | 20(27.8) | 32(44.4) |
注:不同心功能组比较,χ2=88.804,P < 0.01;NYHA Ⅲ级组与NYHAⅡ级组比较,χ2=46.837,P < 0.01;NYHA IV级组与NYHAⅡ级组比较,χ2=48.169,P < 0.01;NYHAⅣ级组与心功能Ⅲ级组比较,χ2=19.880,P < 0.01。 |
心气虚型42例,气阴两虚型64例,气虚痰瘀型77例,心肾阳虚型47例,血清NT-proBNP、Copeptin水平测量值均随着以上分型顺序呈递增的趋势,心肾阳虚型血清NT-proBNP水平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peptin水平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VEF值亦随着以上分型的顺序逐渐下降,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3。
证型 | 例数 | NT-proBNP(fmol/mL) | Copeptin(pmol/L) | LVEF(x±s, %) |
心气虚型 | 42 | 342.09(272.42, 407.83) | 8.93(7.35, 11.75) | 53.9±9.01 |
气阴两虚型 | 64 | 377.55(276.54, 473.07)* | 14.19(12.10, 16.23)* | 53.84±8.26* |
气虚痰瘀型 | 77 | 577.92(459.12, 736.43) | 18.80(16.23, 21.94)*# | 48.06±7.05*# |
心肾阳虚型 | 47 | 862.10(659.65, 2452.00)*#△ | 27.40(21.92, 39.01)*#△ | 43.28±9.38*#△ |
注:与心气虚型比较,*P < 0.05;与气阴两虚型比较;#P < 0.05,与气虚痰瘀型比较,△P < 0.05。 |
近年来中医学对CHF的认识基本趋于一致,即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虚、气阴两虚、阳虚,标实为血瘀、水泛、痰饮,具体证型可以是本虚与标实的相互组合,如气虚血瘀、阳虚水泛等,标本俱病,虚实夹杂是CHF的病理特点[3-4]。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CHF证本质的研究成为热点, 因此许多学者研究了CHF中医证型与现代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 为中医辨证的微观化或客观化发展提供了依据。本研究主要探讨心衰新型标志物Copeptin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并以目前临床应用广泛且比较公认的心衰诊断标志物NT-proBNP水平作为参考标准进行比较。
随着心衰病程的延长,病因病机逐渐发生变化,证型则趋向于由气虚到气阴两虚或气虚痰瘀,最终发展为心阳虚衰为主的转化过程,而心脏舒缩功能也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心脏阳气亏虚是心衰之内因,为心衰发病及转归预后的决定因素,标实由本虚发展而来。这与目前多数文献关于心衰病因、病机的研究结果是基本一致的。如徐学功等[5]发现心衰患者心功能Ⅱ、Ⅲ级以气虚血瘀证为主,而心功能Ⅳ级患者以阳虚水泛夹痰瘀互阻证为主。范倩等[6]发现气阴两亏、气虚血瘀患者临床以NYHAⅡ-Ⅲ级为多,此类患者如加用早期干预治疗预后较好。心肾阳虚、阳虚水泛是心力衰竭较为严重的阶段,临床为NYHAⅢ-Ⅳ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超声心动图出现明显异常,NT-proBNP异常升高,虽加用规范化药物治疗有时效果不佳,如不经积极治疗预后差。而阳气虚脱为疾病末期,临床为NYHA分级心功能Ⅳ患者。本研究结果提示心功能Ⅱ级患者中以心气虚型、气阴两虚型为主,在心功能Ⅲ级患者中以气虚痰瘀型为主,在心功能Ⅳ级患者中以心肾阳虚型为主,与文献结果基本相符。
目前关于NT-proBNP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并不多,只见于散在报道,林超等[5]研究显示NT-proBNP水平按心肺气虚→痰浊阻肺→气虚痰瘀→气阴两虚兼痰瘀→阳虚水泛顺序增加(P < 0.05)。范倩等[7]对老年心衰患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T-proBNP水平在CHF各组中按照阳虚水泛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递减。本研究结果血清NT-proBNP水平按心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虚痰瘀证→心肾阳虚证的顺序递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与以上研究结果一致。提示血浆NT-proBNP水平可以直观反映证型的轻重程度,不同水平的NT-proBNP浓度提示着不同的证型,可以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敏感指标, 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Copeptin于1972年由Holwerda[8]发现,是精氨酸加压素原的C末端的一部分,是一种富含亮氨酸含有39个氨基酸的糖肽,Jochberger等[9]证实无论是健康志愿者,还是危重病患者,血清中Copeptin和AVP的浓度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AVP是心力衰竭时促进心肌重构,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形成恶性循环的神经内分泌介质中的一种,是心衰过程中引起钠水潴留的关键物质,但AVP的血浆半衰期非常短,Copeptin与AVP等摩尔量释放,故研究血清Copeptin水平可能会提示AVP的释放。目前国内对血清Copeptin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甚少,国内尚未形成定论,本研究提示心衰患者血清Copeptin水平的变化与NT-proBNP浓度的变化相一致,随着心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虚痰瘀证→心肾阳虚证的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逐渐递增,说明Copeptin亦可以作为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并且将血清NT-proBNP与Copeptin水平变化相结合辅助中医诊断将更有说服力,意义会更大。
实验说明血清NT-proBNP与Copeptin水平在疾病不同分型中有一定的参考范围,对中医分型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辨证依据,对提高辨证的准确性可能有所帮助。不同分型的血清NT-proBNP与Copeptin水平的高低又为病情轻重程度评估提供证据,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药物的使用、配伍及剂量的掌握,从而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
[1] | 陈国伟. 心功能的判定和分级[J]. 中国社区医师, 2002, 18 (20) : 15–16. |
[2]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77-80. |
[3] | 王恒和, 刘兴磊, 程刚, 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型与超声心动图的相关性研究[J]. 天津中医药, 2015, 32 (12) : 716–721. |
[4] | 郑颖, 黄芪, 张运. 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治疗慢性心血衰竭急性加重36例临床疗效观察[J]. 天津中医药, 2014, 31 (7) : 412–415. |
[5] | 徐学功, 张理, 徐汴玲, 等. 慢性心衰患者证型及舌象分布特点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35 (5) : 312–316. |
[6] | 范倩, 杨承芝, 鲁卫星. 老年慢性心衰证候分型与NT-proBNP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 世界中医药, 2012, 7 (4) : 293–295. |
[7] | 林超, 熊尚全, 詹萍, 等.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素与NT-proBNP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2, 10 (4) : 53–57. |
[8] | Holwerda DA. A glycopeptide from the posterior lobe of pig pituitaries.I.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J]. Eur J Biochem, 1972, 28 (3) : 334. DOI:10.1111/ejb.1972.28.issue-3 |
[9] | Jochberger S, Morgenthaler NG, Mayr VD, et al. Copeptin and arginine vasopressin concentration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6, 91 (11) : 4381–4386. DOI:10.1210/jc.2005-2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