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边晶
- BIAN Jing
- 张洪义教授治疗白疕验案拾遗
- Clinical cases of Professor ZHANG Hong-yi in treatment of Baibi
- 天津中医药, 2016, 33(12): 713-714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6, 33(12): 713-714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6.12.03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6-06-21
2. 天津市河东区中医医院张洪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天津 300160
《医宗金鉴》指出白疕的病因病机为:“固由风邪客皮肤,亦由血燥难荣外。” 《外科大成》、《外科真诠》的认识与此说相似,认为是“风邪客于皮肤,血燥不能荣养”所致。张教授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血分有热”是银屑病主要原因。血热内蕴,郁久化毒,以致血热毒邪外壅肌肤而发病。而热毒久郁加之情志因素又可扰乱神明而出现失眠、抑郁等症。
2 治法方药针对白疕的病因病机,张洪义提出轻症者从血热论治,重症者从神论治的观点。
2.1 从血热论治依据“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理论,治疗血热之证,多采用清热凉血、养阴润燥兼以祛风之法。张教授认为:白疕表现为红斑、丘疹等症,多由风热邪气日久,血分郁热,迫血妄行,血不循经而外溢所致;而血热日久,煎熬阴液,化燥生风,导致阴津不足,肌肤失养,故患者多有脱屑、皮肤瘙痒等症。
常用药物配伍:紫草入血凉血,配伍辛温解表药荆芥穗入血理血,祛血中之风;牡丹皮、生地清热凉血;二至丸养阴润燥;配伍白鲜皮、蒺藜、苦参、地肤子等祛风止痒。张教授嘱绝不可用热药。
2.2 从神论治张教授临证过程中,几乎所有患者皆因久病不愈,瘙痒难耐,容貌受损而致心理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失眠多梦,甚至出现抑郁之症,极大地影响了正常生活。张教授提出从神论治,善用兴奋-抑制双向调节之法。张教授认为白天阳气循行于周身,使人精神振奋;夜间阳入于阴而得眠。而失眠患者往往白天疲乏,易困倦,使阳气潜藏太过,到了夜间阳气过于亢盛无法潜藏于阴中,故致失眠。因此,张教授主张白天应令阳气兴奋,适量活动,从而使夜间的阳气得到抑制、潜藏于阴。
常用方药配伍:黄连、肉桂即交泰丸,肉桂大热,亢奋阳气,起兴奋作用,黄连苦寒,收敛阳气,起抑制作用,二者合用一阴一阳,寒温得宜,发挥了很好的双向调节作用。但在热象较著的患者中,张教授改用合欢皮配伍何首乌藤,两药性味甘平,入心肝经,合欢皮解郁、活血、安神;何首乌藤养血、通络、安神,在功效上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共奏安神之效。老年患者可加百合、乌药,亦起双向调节作用。
2.3 随证加减张教授在临床中,亦注意患者的兼夹证,如对于因筋脉失养所致关节不利、疼痛的患者,常配伍青风藤、海风藤、追地风、千年健或豨签草、海桐皮、独活、威灵仙等。另外,也会考虑到患者的体质因素和其他问题而灵活加减,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 验案分析患者男性,36岁,超市职员,于2014年5月2日初次就诊。浑身瘙痒,发红,有鳞皮样脱屑及出血,四肢较多,几乎不能见人,亦无法工作,非常痛苦。患者主诉心烦易怒,睡眠差,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数。
张教授诊断为“白疕”,处方如下:牡丹皮12 g,生地30 g,女贞子30 g,墨旱莲草30 g,白薇12 g,太子参30 g,麦门冬30 g,五味子12 g,合欢皮30 g,夜交藤30 g,茯神20 g,酸枣仁30 g,全蝎6 g,荆芥穗12 g,白鲜皮30 g,蒺藜12 g,苦参12 g,地肤子12 g,重楼30 g, 野菊花30 g,生黄芪30 g,防风10 g。每日1剂,水煎服。
患者依上方加减服用近1年,现已进入恢复期治疗,身上斑痕已逐渐消退,几乎看不出痕迹,外形已和正常人无异,工作亦已恢复。
按:方中用牡丹皮、生地、女贞子、墨旱莲、白薇以清热凉血、滋阴润燥,以白鲜皮、蒺藜、苦参、地肤子祛风燥湿止痒,用荆芥穗、防风以祛血中之风,用重楼、野菊花以清热解毒,用生黄芪、麦门冬、太子参以养阴,配合五味子以敛阴,加上合欢皮、夜交藤、茯神、酸枣仁以安神助睡眠,虫类血肉有情之品全蝎引经入血分。
全方配伍,寒温并用,补泻兼施,阴阳调和,体现张教授“整体调节”之法。
4 结语张教授治疗白疕等皮肤病有其独到的见解,无论从血而治,亦或从神而治,均体现了张教授遵循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基础上而独创的“整体调节”之法。
在临床中,运用整体调节,双向调节之方药,每每疗效显著,形成其独特的诊疗经验,不仅为广大皮肤病患者解除了痛苦,也让吾辈在学习中获益匪浅。
[1] | 龚丽萍, 胡初, 朱启婵. 历代中医医籍中有关白疕的资料整理分析[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17 (2) : 161–163. |
[2] | 王倩, 王萍, 蔡念宁, 等.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白疕)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 24 (2) : 620–621. |
[3] | 周武庆, 崔盘根. 银屑病患者的心理压力、神经内分泌系统与肥大细胞研究现状[J].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3, 39 (5) : 303–305. |
[4] | 陶春蓉, 黄国军, 艾儒棣, 等. 白疕方及组成药物提取液对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的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J]. 当代医学, 2012, 18 (7) : 14–16. |
[5] | 陈兴, 卢益萍, 李忻红. 中药白疕合剂对体外培养HaCaT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5, 14 (3) : 151–153, 158. |
[6] | 钟金宝, 阮建波, 李仰琪, 等. 白疕患者消银Ⅰ、Ⅱ、Ⅲ号治疗前后IL-12、sTNF-R1变化的研究[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 46 (S1) : 43–45. |
[7] | 陈兴, 卢益萍, 李忻红. 中药白秓合剂对HaCaT细胞CXCR2蛋白表达及TNF-α诱导的HaCaT细胞IL-6表达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 33 (11) : 2710–2712. |
[8] | 张磊, 王璐, 刘拥军. 凉血汤治疗白疕血热证临床疗效观察[J]. 吉林中医药, 2013, 33 (3) : 269–270. |
[9] | 谭强, 裴晨晨, 艾儒棣. 浅谈活血药在白疕治疗中的运用宜忌[J]. 四川中医, 2008, 27 (10) : 30–31. |
[10] | 万健民. 刺络放血灸法治疗皮肤病[J]. 河南中医, 2012, 32 (9) : 1232–1233. |
[11] | 贾颖, 赵晓转, 赵尚华. 土槐丹四物汤加味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经验[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 13 (6) : 42–43. |
[12] | 顾煜.中药内服、外用及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脾虚湿盛证临床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 2009.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760-2009119508.htm |
2. ZHANG Hong-yi National Famo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perts Inheritance Studio, Tianjin Hedong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6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