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刘超武, 刘桂颖, 朱振刚, 王泓午, 张涛
- LIU Chao-wu, LIU Gui-ying, ZHU Zhen-gang, WANG Hong-wu, ZHANG Tao
- 宋以前《伤寒论》版本的“固瘕”诠释学研究
- Research of "Gujia" in 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 of the version before the Song dynasty with the method of hermeneutics
- 天津中医药, 2016, 33(12): 729-731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6, 33(12): 729-731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6.12.07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6-06-28
2.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0193
“固瘕”一词,在《伤寒论》中仅出现一次,且无关方证,本不属于重点病名词汇,然而其所在条文的“阳明中寒”关乎阳明病证候的分类,故为学者所重视。无论是历版统编教材,还是古代前辈,近、现代学者多有阐发,今借诠释学方法,试以讨论。
1 “固瘕”诠释概况历版统编教材,对于“固瘕”的解释大体可分两类。1)五版教材[1]:“因胃中虚冷,水谷不消而结积的病患,其特征为大便初硬后溏。”新一版教材[2]以此为基础还强调“日久不愈”。四版教材[3]与五版基本一致:“是由于寒温不适,水谷不消,与脏气相搏,结于腹内的疾患。”2)六版教材[4]:“胃肠虚寒的久泻。”
笔者以“固瘕”为主题词,进行论文检索,发现近年仍有学者关注此词的研究。戴玉[5]引古代伤寒注家观点,认为可分三类:成无己、钱天来的癥积说;张志聪的久泻说;柯韵伯的初硬后溏说。施小平[6]引《伤寒溯源集·阳明上篇》 “愚以固瘕二字推之, 其为坚凝固结之寒积可知, 岂可但以溏泻久而不止为解?”及临床所见作为依据,指出:固瘕证可称之为“寒结旁流”证。代文[7]在综合各家后,认为:“固瘕是以泄泻为主症并伴有纳差、肢凉等全身寒性症状的长病程疾病,其排出大便的质地可能为稀便与硬便混杂,也可能纯为稀便,但肠中必有硬便结滞。”武冰[8]以康平本《伤寒论》为依据,指出:原文仅有“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必大便初硬而后溏”28个字(笔者按:其实康平本原文为“大便初硬后溏”,无“而”,仅27个字),其余皆为旁注和小注。“第191条阳明中寒证中,由于胃中虚冷,不能化燥成实”,并依字意认为“固瘕其实解释为坚硬的大便所形成的腹中硬结更为合理,也就是‘燥屎’的别称。”
2 诠释学的方法引入凡研究以何种方法进行常直接影响结论。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9]有言:“吾国他日文史考据之学,范围纵广,途径纵多,恐亦无以远出三类之外。”即“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前两种方法,均限于材料与实物的支撑,第三种方法给我们以启发。诠释学(Hermeneutics)是“研讨对文本的理解技术的古典学科”[10],诠释学循环是其重要的方法之一。哲学家狄尔泰[11]认为诠释学的循环包括相互依赖的三种关系:单个词与文本整体的循环;作品本身与作者心理状态的循环;作品与其所属的种类与类型的循环。《伤寒论》流传至今,所存版本较多,以1065年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校版为佳,宋以前各版本也多有补充,所以本研究主要选取宋以前诸版,进行“固瘕”一词在诠释学多版本循环下的研究。
3 宋以前《伤寒论》的“固瘕”现学界所公认宋本《伤寒论》为最佳版本,然而宋刻本,早已亡佚,世所称宋本,实为明代赵开美于1599年复刻于《仲景全书》的《伤寒论》版本。中医文献学家,对《伤寒论》文献有深入研究的钱超尘教授[12]“深感北宋治平二年以前八百余年间《伤寒论》的流传,乱如纷丝”,著《伤寒论文献通考》一书,研究考证除宋本外的7种重要版本,为本研究提供文献学基础。因“固瘕”在《脉经》、《外台秘要》、《敦煌残卷》中未记载,故以《千金翼方》、《太平圣惠方》、《金匮玉函经》、《康平本》为文本基础,原文见表 1。(为方便阅读与研究,将内容转为简体字,标点为笔者所加。)
版本 | 原文内容 | 出处 |
宋本 | 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 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
2009年日本东洋医学会伤寒金匮编刊小委员会影印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仲景全书·伤寒论》 |
《金匮玉函经》 | 阳明病,中寒不能食,而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坚瘕,必大 便初坚后溏。所以然者,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
201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陈世杰重刻《金匮玉函 经》 |
《太平圣惠方》 | 阳明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欲作坚癥也。所以然者, 胃中水谷不化也。宜桃仁承气汤。 |
2005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本 |
《千金翼方》 | 阳明病中寒,不能食,而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为欲作坚瘕也, 必头坚后溏。所以然者,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
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元大德梅溪书院本 |
康平本 | 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傍注:此欲作固 瘕),必大便初硬后溏(嵌注: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
日本创元社1966年大冢敬节《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 |
综合几个版本,发现其中略有出入,笔者先分别讨论如下。
1)《金匮玉函经》的诠释意义。如前文所述,张志聪与六版统编教材将“固瘕”作久泻解释,原于“固”的字面意思,以及原文中的“初硬后溏”。其实“固”与“坚”的不同,原是避隋讳所致,实为“坚”字。定《金匮玉函经》为六朝传本与宋本不同,此证据之一[12]。所以,将“固瘕”解释为长泻是不正确的。
2)《太平圣惠方》的诠释意义。“固瘕”在《太平圣惠方》中作“坚癥”。余云岫[13]《古代疾病名候疏义》中,引“ 《说文》训为女病”,并借训诂方法,指出汉时“不分为两疾也”,提出:“瘕本女子生殖器之肿瘤,引申之,凡腹中有结块。”方法合理,结论可靠。《太平圣惠方》作“坚癥”也可佐证余氏观点,而且原文用桃仁承气汤泻热逐瘀,医理相合。
3)《千金翼方》的诠释意义。《千金翼方》与宋本明显不同的地方,除“固”作“坚”外,在于“头坚后溏”而非“大便初硬后溏”。“大便”一词可以非指一次排泄,附有长期的含义,可理解为初期大便硬结难出,后期稀溏;而《千金翼方》言,“头坚后溏”则必指一次大便排泄过程所出现的症状表现。另外,《伤寒论》各版本中,大便往往不用于排泄物形质的描述,在描述大便形质时,常用“屎”字。如“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山田业广[14]《伤寒论札记》:“夫屎尿皆直指其物而言之。其曰大小便者,汎言之。便,安也,注家又训利。假为大小便者,盖取通利之义也。”那么,《千金翼方》的“头坚后溏”则对于临床症状的明确具有重要诠释意义。
4)康平本的诠释意义。如果单从康平本原文入手分析,“此欲作固瘕”与“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均为后人注释,不能作为诠释学文本依据。原文去除掉注释所得内容,“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必大便初硬后溏”明显是阳明中寒的证候描述,可用于前面与“阳明中风”的鉴别。虽然钱超尘教授[12]认为康平本应是唐代传入日本,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然而并不是宋以前《伤寒论》流传唯一版本,不能仅以此作肯定结论。
4 结论综合以上各版本依据文本文字的独立分析,没有得出肯定、统一的“固瘕”涵义,然而得出了不同版本在诠释学循环中的不同意义。诠释学的作用不在于找到答案,而在于每一次诠释,都有新的发现与获得。如果通过多版本的循环得到贯通一致的结论,最为满意,然而诠释学理论认为:真理永远处于一种“悬而未决之中”,如“六经实质”[15]问题已经不仅仅存在于自身的内部,而是具有了历史性,可以从更多的角度与层面进行诠释。每一次诠释结论的得出,都将是真理问题在不同层面的表现,都将进一步趋近“真理”,这就是研究“固瘕”一词意义的所在。
[1] | 李培生. 伤寒论讲义[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 129 |
[2] | 熊曼琪. 伤寒学[M]. 新2版.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 183 |
[3] | 湖北中医学院. 伤寒论选读(中医专业用)[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9 : 102 |
[4] | 柯雪帆. 伤寒论选读[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 110 |
[5] | 戴玉. 《伤寒论》欲作谷疸证和欲作固瘕证浅议[J]. 吉林中医药, 1985, 6 (3) : 45. |
[6] | 施小平. 《伤寒论》固瘕证实质探析[J]. 山东中医杂志, 2004, 23 (6) : 328–329. |
[7] | 代文, 姜建国. 阳明中寒证之固瘕探讨[J]. 山东中医杂志, 2010, 29 (10) : 659–660. |
[8] | 武冰, 于晓. 再议《伤寒论》固瘕证[J]. 环球中医药, 2014, 7 (1) : 46–47. |
[9] | 陈寅恪.《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247. http://edu.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Detail/qhsfdxxb-zxsh200701015 |
[10] | 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著, 洪汉鼎, 译. 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 230 |
[11] | 金炳华. 哲学大辞典(分类修订本)[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 : 1982 |
[12] | 钱超尘. 伤寒论文献通考[M]. 北京: 学苑出版社, 1993 : 1, 73, 672 |
[13] | 余云岫. 古代疾病名候疏义[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3 : 129 |
[14] | 郭秀梅, 冈田研吉. 日本医家伤寒论注解辑要[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 : 357 |
[15] | 张涛, 毕虹博, 张国骏. 六经实质的诠释学思考[J]. 江苏中医药, 2013, 45 (8) : 7–8. |
2.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