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寇冠军, 黄兴, 张新颖, 朱婷婷, 卞春辉, 汪涛, 徐强, 王保和
- KOU Guan-jun, HUANG Xing, ZHANG Xin-ying, ZHU Ting-ting, BIAN Chun-hui, WANG Tao, XU Qiang, WANG Bao-he
- 基于因子分析的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探讨
- Study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mptoms of hypertension based on the factor analysis
- 天津中医药, 2016, 33(2): 79-82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6, 33(2): 79-82
- DOI: 10.11656/j.issn.1672-1519.2016.02.05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5-09-22
2.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天津 300150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1],是当今社会患病率和发病率很高的疾病,据估计中国高血压发病率高达35%,约3.3亿人,而35岁以上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村老年人却没有意识到他们患有高血压。中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仍然很低,控制率仅20%。有预测2025年世界范围高血压患者将达15.6亿,而其中2/3患者分布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2, 3],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西医多采用一线5大降压药物。高血压中医可归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报道证实中医药能够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本课题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探讨高血压患者的常见症状、证候要素、基本证型及复合证型的分布,为临床治疗及药物干预研究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 年3月—2012年11月期间,调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甘肃省中医院等全国9个省市15个三甲医院的787例符合要求的高血压患者。
1.2 人口学特征及血压分布实际收集787例,其中最大的年龄为75岁,最小的年龄30岁,平均年龄(61.35±10.33)岁。性别分布:男342例,为43.5%;女445例,为56.5%,男女性别比约1∶1.3。平均收缩压(144.65±17.25) mmHg(1 mmHg=0.133kPa,下同),舒张压(85.22±18.34) mmHg,高血压分布情况: 1级499例,为63.4%,平均年龄(61.51±10.45)岁;2级168例,为21.3%,平均年龄(60.80±10.17)岁;3级119例,为15.1%,平均年龄(61.28±10.14)岁。
1.3 诊断标准高血压诊断及分级参照刘力生[4]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第3版)高血压定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
1.4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疾病诊断标准,1周内不同日3次测血压,血压在上述水平。年龄30~75岁之间。患者本人同意参与本次调查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年龄在30岁以下或7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和准备妊娠妇女。半年内曾患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严重创伤或重大手术后患者。继发高血压。合并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损害。1个月内参加其他试验的患者。严重传染病、精神病患者或因其他原因不能配合完成调研者。未签订知情同意书,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1.5 调查方法通过回顾文献,专家咨询后制定《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分布及其相关因素临床调查表》,中医证候信息包括症状信息53项和舌脉信息37项。该量表总体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915,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5~0.8之间。内容效度在0.439~0.810之间,适合进行高血压中医证候调查。制定调查手册,各中心严格按照手册要求进行调查以控制各种偏倚,调查病例表由中心单位录入数据库。
1.6 统计学方法数据经二次录入到中医证候与肝藏象研究信息系统,导入Excel2010。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中医证候采用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绝对数和频率(%)表示,证候要素、证型归类采用因子分析,设定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诊信息条目频次分布见表1。
症状 | 频次 | 频率(%) | 症状 | 频次 | 频率(%) | 症状 | 频次 | 频率(%) |
头晕 | 668 | 86.08 | 目眩 | 348 | 44.85 | 胸痛 | 229 | 29.51 |
健忘 | 575 | 74.10 | 耳鸣 | 347 | 44.72 | 尿频 | 228 | 29.38 |
头昏 | 569 | 73.32 | 面色红 | 345 | 44.46 | 目胀 | 227 | 29.25 |
气短 | 537 | 69.20 | 目昏 | 344 | 44.33 | 胖大舌 | 226 | 29.12 |
胸闷 | 533 | 68.69 | 白苔 | 344 | 44.33 | 四肢麻木 | 224 | 28.87 |
心悸 | 503 | 64.82 | 口苦 | 336 | 43.30 | 齿痕舌 | 221 | 28.48 |
心烦 | 498 | 64.18 | 数脉 | 321 | 41.37 | 步态不稳 | 198 | 25.52 |
多梦 | 482 | 62.11 | 手足心热 | 318 | 40.98 | 少苔 | 196 | 25.26 |
头重 | 467 | 60.18 | 黄苔 | 303 | 39.05 | 紫暗舌 | 195 | 25.13 |
急躁易怒 | 464 | 59.79 | 口渴 | 301 | 38.79 | 淡黄苔 | 193 | 24.87 |
弦脉 | 450 | 57.99 | 腰痛 | 297 | 38.27 | 潮热 | 187 | 24.10 |
太息 | 440 | 56.70 | 欠润苔 | 290 | 37.37 | 半身麻木 | 186 | 23.97 |
自汗 | 410 | 52.84 | 淡红舌 | 285 | 36.73 | 盗汗 | 183 | 23.58 |
苔薄 | 406 | 52.32 | 便秘 | 282 | 36.34 | 涩脉 | 175 | 22.55 |
身重 | 402 | 51.80 | 纳呆 | 277 | 35.70 | 面色淡白 | 170 | 21.91 |
失眠 | 402 | 51.08 | 口腻 | 270 | 34.79 | 迂曲 | 168 | 21.65 |
项强 | 395 | 50.90 | 滑脉 | 257 | 33.12 | 腹胀 | 164 | 21.13 |
目干涩 | 391 | 50.39 | 稍厚苔 | 254 | 32.73 | 瘀斑 | 156 | 20.10 |
口咽干燥 | 387 | 49.87 | 腻苔 | 254 | 32.73 | 裂纹舌 | 145 | 18.69 |
腰膝酸软 | 386 | 49.74 | 精神抑郁 | 253 | 32.60 | 恐惧 | 144 | 18.56 |
头胀 | 379 | 48.84 | 夜尿频多 | 252 | 32.47 | 舌下络脉增粗 | 143 | 18.43 |
红舌 | 367 | 47.29 | 胸胁胀满 | 243 | 31.31 | 白睛红赤 | 110 | 14.18 |
头痛 | 364 | 46.91 | 细脉 | 241 | 31.06 | 胁痛 | 110 | 14.18 |
焦虑 | 361 | 46.52 | 胃脘胀满 | 230 | 29.64 | 恶心 | 106 | 13.66 |
见表2。经KMO检验及球型检验可得:Kaiser-Meyer-Olkin统计量=0.861,Bartlett球形度检验χ2=25 389.229,自由度ν=2145,P<0.001,各变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经专家咨询和临床经验,最终选择频率出现≥13%的症状进行因子分析。公因子提取采用主成分法,选择特征根大于1的默认标准提取了16个公因子,对总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63.18%。因子旋转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进而得到因子载荷矩阵,迭代9次收敛。因子得分采用回归法。结合所得的因子载荷和权重比重的排序,列出大于0.3的因子载荷系数。结合患者的病位、病性等特征,列出所包含的病位、证候要素。
公因子 | 四诊信息 | 病性 | 病位 |
f1 | 红舌(0.867)数脉(0.863)面色红(0.816)黄苔(0.798)欠润苔(0.788)弦脉(0.447)头胀(0.441)薄苔(0.373)头痛(0.342) | 热 | 肝 |
f2 | 稍厚苔(0.955)腻苔(0.952)滑脉(0.941)口腻(0.662)纳呆(0.656) | 痰湿 | 脾、胃 |
f3 | 齿痕舌(0.904)面色淡白(0.764)淡红舌(0.845)胖大舌(0.912)白苔(0.762) | 气虚 | 脾 |
f4 | 紫暗舌(0.916)涩脉(0.877)瘀斑(0.867)舌络迂曲(0.858)胸痛(0.350) | 瘀血 | 肝、心 |
f5 | 少苔(0.834)细脉(0.812)手足心热(0.596)盗汗(0.592)潮热(0.571)自汗(0.493) | 阴虚、热 | 肝、心 |
f6 | 目干涩(0.672)目昏(0.670)目胀(0.609)目眩(0.535)头胀(0.402)头昏(0.319)耳鸣(0.302) | 阴虚、阳亢 | 肝 |
f7 | 焦虑(0.736)精神抑郁(0.733)心烦(0.657)急躁易怒(0.608)太息(0.404)健忘(0.310) | 气滞、热 | 肝、心 |
f8 | 淡黄苔(0.804)口苦(0.706)口咽干燥(0.669)口渴(0.606) | 热 | 肝、胆 |
f9 | 胸闷(0.724)气短(0.699)心悸(0.566)太息(0.500)健忘(0.329) | 气虚、气滞 | 心、肝 |
f10 | 腰痛(0.632)项强(0.575)耳鸣(0.418)腰膝酸软(0.394)四肢麻木(0.362)盗汗(0.334)多梦(0.314)头痛(0.303) | 精亏、阴虚 | 肾、肝 |
f11 | 半身麻木(0.802)四肢麻木(0.701)步态不稳(0.619) | 精亏、气虚 | 肝肾、心 |
腰膝酸软(0.346)身重(0.341)健忘(0.314) | 痰浊 | 经络 | |
f12 | 头晕(0.724)头昏(0.698)头重(0.664) | 阳亢、痰浊 | 肝、脑 |
f13 | 夜尿频多(0.842)尿频(0.800)便秘(0.399) | 阳虚、气虚 | 肾 |
f14 | 胃脘胀满(0.783)腹胀(0.765) | 气滞 | 脾胃 |
f15 | 胸胁胀满(0.557)胸痛(0.533)头痛(0.434) | 气滞、肝阳 | 肝 |
f16 | 失眠(0.643)多梦(0.532)薄苔(0.330) | 血虚 | 肝、心 |
注:括号中的数据为载荷系数。 |
将16个公因子进行大致分类可知,f1、f6、f8、f12属于肝阳肝火;f3脾虚水停;f4是瘀血;f2属痰湿;f5为阴虚;f7为气郁化火;f9属肝郁气滞;f10、f11肝肾不足;f14脾胃气滞;f15气滞、肝阳。f13肾虚;f16为心肝血虚。
2.3 基本证型及复合证型分布实际临床研究中复合证型居多,辨证时多参考基本证型的相互组合。参照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内科学》及相关文献研究[5, 6, 7],结果见表3。
基本证型及复合证型 | 病性 | 病位 | 频次 | 所占比例(%) |
肝阳上亢证 | 阴虚阳亢 | 肝 | 106 | 16.48 |
肝肾阴虚证 | 阴虚 | 肝、肾 | 68 | 10.57 |
气虚血瘀证 | 气虚、血瘀 | 脾、心 | 55 | 8.55 |
气虚血瘀、痰湿内停 | 气虚、血瘀、痰湿 | 脾、肝 | 46 | 7.15 |
痰热中阻证 | 痰热 | 脾、胃 | 43 | 6.68 |
痰瘀互结证 | 痰浊、瘀血 | 脾、肝 | 34 | 5.28 |
痰浊上扰证 | 痰浊 | 脾、脑 | 24 | 3.73 |
气阴两虚、瘀血内阻 | 气虚、阴虚、瘀血 | 脾、肝 | 24 | 3.73 |
气阴两虚、痰瘀互结 | 气阴虚、痰瘀 | 脾、肝 | 21 | 3.26 |
气血两虚证 | 气虚、阴虚 | 心、脾 | 18 | 2.79 |
阴阳两虚证 | 气虚、阳虚 | 肾 | 18 | 2.79 |
肝火上炎证 | 内热 | 肝 | 17 | 2.64 |
痰湿阻络证 | 痰湿 | 经络 | 15 | 2.33 |
阴虚阳亢、痰瘀互结 | 阴虚、痰浊、瘀血 | 肝、脾 | 14 | 2.17 |
瘀血阻窍证 | 瘀血 | 脑 | 11 | 1.71 |
气阴两虚证 | 气虚、阴虚 | 心、肝 | 10 | 1.55 |
脾气不足、痰浊阻滞 | 气虚、痰浊 | 脾 | 10 | 1.55 |
气滞血瘀证 | 气滞、瘀血 | 肝、脾 | 8 | 1.24 |
阴虚火旺证 | 阴虚、火 | 肝、肾、心 | 8 | 1.24 |
肝阴不足、瘀血阻滞 | 阴虚、瘀血 | 肝 | 8 | 1.24 |
肾精不足证 | 精亏 | 肾 | 7 | 1.08 |
心气亏虚证 | 气虚 | 心 | 6 | 0.09 |
气虚血瘀、肝肾不足 | 气虚、瘀血、精亏 | 肝、脾、肾 | 5 | 0.07 |
阴虚阳亢证、瘀血阻滞 | 阴虚阳亢、瘀血 | 肝 | 5 | 0.07 |
肾阴不足证 | 阴虚 | 肾 | 5 | 0.07 |
注:仅列出出现频次≥5的证型。 |
中医证候是多维多阶段的复杂巨系统,需要运用数理统计学,系统科学等方法进行研究。常用的多元统计方法有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判别分析、Logistc回归等[8, 9, 10]。此外尚有半定量方法、数据挖掘方法、信息熵法、隐结构模型、最大似然法模型等。其中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可以将众多的观察变量浓缩为少数几个因子而简化,考察变量之间的内在结构,且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两者常合用。聚类是对一组已知的样品数据进行分类或判类,进行特征性的分类[11]。通过这些方法能够分类、浓缩四诊信息,找出证素和证候的基本特征。证候要素简称证素,由“辨证要素”概念衍生而来,它将中医证候具体落实到病位和病性两个基本要素上[12, 13],具有不可再分性。王永炎等[14]提出任一证候都是由若干证素和证素靶位组合而成。袁敬柏等[15]认为证候要素诊断标准的研究要建立证候要素的主症、次症、兼症与反症诊断体系,任何一个证候要素的诊断应由以上4个方面的指标构成。中医临床辨证时应先有证候要素再到证候类型的思维过程,是进一步确定理法方药的参考与依据[16]。
基于上述研究方法,本次高血压的中医证候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以频次统计、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为主,结果提示排列前5的症状为:头晕,健忘,头昏,气短,胸闷。经因子分析提取的16个公因子进行归类,病性包括:火热、痰湿、瘀血、气滞、气虚、血虚、精亏等;病位以肝、心、脾、肾、脑为主。归类分析包括:肝阳肝火、脾虚水停、瘀血、痰湿、阴虚、气滞、气郁化火、肝肾不足、脾胃气滞、肾虚、心肝血虚。与王丽颖等[17]研究结果一致。证型分析可知:肝阳上亢占有效问卷的16.48%,是高血压的首要证型,与张荣珍等[18]相关报道基本一致。因肝肾阴虚久则水不涵木,可以发展为肝阳上亢,痰浊、瘀血病理产物进而内生,乘风阳流窜脑窍、经络肌肤等出现头重头痛身重等症状。气虚血瘀,气虚血瘀兼痰湿内阻、痰热中阻、痰瘀互结所占比例27.66%,考虑随着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变化,痰湿困脾、气机郁滞不断增多。膏粱厚味困脾碍胃,脾不能运化则生湿生痰,气机郁滞则水不行,久则瘀血内生,即“水不行亦可为瘀”[19]。结合舌象和脉象分析:弦脉、苔薄、红舌、白苔、黄苔、滑脉、稍厚苔、腻苔,细脉,胖大舌、齿痕舌、紫暗舌等信息与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肝火上炎,痰浊中阻,瘀血阻窍的舌脉相对应。
此外,本次调查还发现:高血压虚证除去肝肾不足外,气阴两虚亦比较常见,还包括气阴两虚夹痰湿证、气阴两虚夹血瘀证。而单纯的肝火上炎只占2.64%,提示单纯的实证比例并不大,痰、瘀等病理产物多属虚实夹杂的兼夹病理因素,中医的证总是倾向于以复合证型存在并易相互转化[20]。因痰浊湿邪流动不居,经络为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湿邪亦可停滞。尤其是气阴两虚夹痰湿,痰浊留滞经络、痰浊上扰等证型,提示阴虚与痰湿常可并见,因“百病多由痰作祟”,痰湿停留部不定,临床高血压治疗用药中,除了平肝清肝,补益肝肾,益气活血,利水祛湿等治法外,还需要注意局部阴虚和痰湿停留的部位而配合相应的养阴化痰、豁痰开窍、通络蠲痰等治法。
本研究以四诊信息为基础,汇总高血压患者证候要素(主要包括病性、病位),进而总结基本证型、基本证型的组合,挖掘高血压的中医常见证候。由于高血压病证候的复杂性,本次调查中难免存在偏倚,有待于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调查研究。
[1] |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247. |
[2] | Arun Chockalingam, Norman R. Campbell, George Fodor, et al. Worldwide epidemic of hypertension[J]. 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06,22(7):553-555. |
[3] | Eng YJ, Wang HC, Li YC, et al. Hypertension screening and follow-up management by primary health care system among Chinese population aged 35 years and above[J]. Biomedical and Enviromental Sciences, 2015,28(5):330-340. |
[4] | 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1,19(8):701-743. |
[5] | 姚乃礼,朱建贵,高荣林.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M].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06-109. |
[6] |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74-75. |
[7] | 张伯臾,董建华,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205-207. |
[8] | 王永炎.完善中医辨证方法体系的建议[J].中医杂志,2004,45(10):729-731. |
[9] | 李兵,王忠,张莹莹,等.中医证候分类研究常用方法与应用概述[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2014,20(1):30-33. |
[10] | 王阶,姚魁武. 中医学证候量化诊断研究现状与思考[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3,5(5):10-13. |
[11] | 柳青,余松林,祁爱琴,等.中国医学统计百科全书-多元统计分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4. |
[12] | 朱文锋.中医辨证体系及"证"的规范化研究[J].天津中医药,2002,19(5):1-4. |
[13] | 朱文锋.创立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4(6):38-39. |
[14] | 王永炎,张启明,张志斌.证候要素及其靶位的提取[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1):1-4. |
[15] | 衷敬柏,王阶,赵宜军.辨证方法及证候要素应证组合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4):221-224. |
[16] | 毕颖斐,毛静远.证候要素概念刍议[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8):6-7. |
[17] | 王丽颖,李元,宇文亚.基于因子分析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证候要素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2):3520-3522. |
[18] | 张荣珍,陈志祥,胡素颖,等.3578例高血压中医证型构成临床调查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19(4):360-363. |
[19] | 江丰,张磊.张伯礼教授痰瘀学说及临证应用经验[J].天津中医药,2014,31(7):385-387. |
[20] | 黄建华.中医证候研究的两个深层次问题[J].上海医药,2014,35(3):19-21. |
2.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5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