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任丽平, 李玉刚
- REN Li-ping, LI Yu-gang
-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心理疗法治疗焦虑性失眠的疗效观察
-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nourishing the blood and clearing brain granule combined with psychotherapy on anxiety-related insomnia
- 天津中医药, 2016, 33(3): 144-146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6, 33(3): 144-146
- DOI: 10.11656/j.issn.1672-1519.2016.03.05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5-09-30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无论是对躯体还是心理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使人感到疲乏无力,头痛头晕,无精打采,烦躁易怒,焦虑紧张,缺乏自控力,记忆力减退,健忘,专注力、理解力、思考力及领悟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容易出现差错等,严重者可增加意外事故发生率。
笔者从2013年6月开始应用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纯中药制剂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心理疗法治疗焦虑性失眠患者102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102 例患者来源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门诊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失眠症的诊断标准[1]。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HAMA-14)>14分,存在焦虑症状。未达到焦虑症的诊断标准。排除由于躯体疾病、精神障碍、乙醇和药物滥用等引起的失眠,排除严重心、肝、肾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其中男50例,女52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62岁,病程1~3个月。治疗期间不合用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精神病、镇静催眠药及其他中成药。
1.2 治疗方法 1.2.1 药物治疗养血清脑颗粒温开水冲服,每次1袋(4g/袋),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
1.2.2 心理疗法在服用养血清脑颗粒的基础上联合心理疗法,根据不同的失眠原因及症状表现采取不同的心理治疗策略[2, 3, 4, 5]。
认知行为治疗:患者存在与睡眠相关的不合理认知。从这个意义上讲,改变认知,也能改善睡眠。具体方法如下: 1)保持合理的睡眠期望。有人认为每晚睡眠时间不能少于8 h,其实个体对睡眠时间的需求是有差异的。有些人可能属于短睡眠者。睡6~7 h也属于正常范围。衡量正常睡眠时间应以患者平时的睡眠习惯及体力脑力是否得到了很好的休息和恢复为标准。而且睡眠求“量”不如求“质”。2)不要任意推演失眠的后果及其潜在危害。如担心失眠会诱发高血压病、冠心病及精神失常等。这些担心担忧紧张恐惧反过来可以加重失眠。3)对睡眠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避免过度主观的入睡意图(强行要求自己入睡)。过分渴求睡眠、过分期待睡眠的结果是破坏了睡眠内环境,增加了睡眠紧张度,提高了心理生理唤醒水平,反而使睡眠变得更加困难。4)以平常心态对待睡眠。别把睡眠看作是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和第一需要,也别把失眠当成最忧虑和最惧怕的事。5)不要以偏概全,认为一晚没睡好,今后永远也睡不好了。而应把一晚没睡好当作是暂时性的偶发的一过性的问题,那么,不良的影响也就是暂时的了,再通过内部的自我调节机制,睡眠便可逐渐恢复正常。6)在不合理信念和态度的影响下,失眠者存在着非适应性的睡眠习惯,觉得自己夜眠不好,就应该比别人早睡晚起。其结果是出现较多的片段性睡眠及夜尿频繁现象,对睡眠质量更加不满意,这些非适应性睡眠习惯应予以摈弃。
放松治疗:对因紧张焦虑引起的失眠,适宜采用放松治疗,使身心完全放松,降低紧张焦虑水平,使睡眠渐入佳境。
其他:如刺激控制法,睡眠限制治疗,森田疗法,音乐疗法,睡眠健康教育等[5]。
1.2.3 疗效和不良反应评定方法失眠及头痛头晕疗效判断标准,痊愈:症状消失;好转:症状改善;无效:无变化或症状加重。焦虑症状采用HAMA-14减分率变化为评价指标。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减分率≥75%为痊愈,31%~74%为好转,≤30%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患者数+好转患者数)/患者总数]× 100%。
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不良反应。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末各评定1次。在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末分别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并进行体格检查。
2 结果治疗后10项症状改善情况,见表1。表明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心理疗法焦虑性失眠症的各种症状都有很好疗效,尤其对伴焦虑症状、头痛头晕、睡眠不深效果更佳,但对早醒及醒后不易再睡略差。
例(%) | |||||
症状 | 例数 | 痊愈 | 好转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入睡困难 | 83 | 42(50.6) | 23(27.7) | 18(21.7) | 65(78.3) |
睡眠不深 | 86 | 38(44.2) | 35(40.7) | 13(15.1) | 73(84.9) |
多梦 | 79 | 43(54.4) | 20(25.3) | 16(20.3) | 63(79.7) |
早醒 | 74 | 25(33.8) | 25(33.8) | 24(32.4) | 50(67.6) |
醒后不易再睡 | 62 | 23(37.1) | 16(25.8) | 23(37.1) | 39(62.9) |
总睡眠时间减少 | 82 | 37(45.1) | 27(32.9) | 18(22.0) | 64(78.0) |
日间功能障碍 | 63 | 30(47.6) | 20(31.7) | 13(20.6) | 50(79.4) |
头痛 | 83 | 46(55.4) | 21(25.3) | 16(19.3) | 67(80.7) |
头晕 | 85 | 46(54.1) | 25(29.4) | 14(16.5) | 71(83.5) |
焦虑症状 | 102 | 60(58.8) | 26(25.5) | 16(15.7) | 86(84.3) |
不良反应:治疗4周后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均正常,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1例轻度恶心,1例便秘。继续用药症状消失。
3 讨论失眠在中医学中属于“目不瞑”、“不得卧”、“不寐”的范畴。失眠的辨证分型为心脾两虚、肝郁化火、阴虚火旺、肝郁血虚、心虚胆怯、痰热内扰、心肾不交、胃气失和等[6]。姜华[7]从肝辨证分型论治,将失眠分为肝火上炎、阴虚阳亢、肝血亏虚、肝郁胆怯、肝气郁结等型。李绍旦等[8]从中医“脑”的角度阐述了 “脑”主宰人体生命活动与失眠的关系。中医认为思虑劳倦、内伤心神、阳不交阴、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肝阳内动、心胆气虚、脾胃不和等因素均可影响心主神明而导致失眠,血虚肝亢是导致失眠的重要病理机制。总与心脾肝肾及气阴血虚有关,其病机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正如《景岳全书·不寐》所说:“真阴精血之不足,阴阳不交,而神明有安其室耳。”故治疗上,当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原则[9]。
养血清脑颗粒由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钩藤、鸡血藤、夏枯草、决明子、珍珠母、延胡索和细辛11味中药采用现代化制剂工艺技术精制而成,具有滋阴补血、平肝潜阳、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10, 11, 12],用于治疗血虚肝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眼花、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等症[13, 14, 15]。方中川芎、细辛可引药上行,通达脑脉,故有“清脑”之说[16]。血虚,年老或体虚嬴弱,脾胃功能减弱,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导致生血不足。思虑过度,耗其阴血,导致血液亏虚。血虚,不能上荣于脑髓;血虚又可导致血滞,脉络瘀阻,不通则痛。肝亢,因情志所伤、肝失疏泄、郁而化火、上扰清空,火盛伤阴、肝失濡养,或肾水不足、水不涵木,导致肝肾阴亏,肝阳上亢。中医药在治疗失眠症方面有其独特之疗效[17]。
失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焦虑是诱发失眠的常见因素[14, 18],脑供血不足是导致失眠的主要原因之一[19],偏头痛与失眠互为因果[20, 21, 22]。失眠既是生理紊乱,也是心理紊乱。所以,在服用养血清脑颗粒的基础上联合心理疗法,疗效更满意。
本研究表明,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心理疗法对焦虑性失眠的各种症状都有很好疗效,尤其对伴焦虑症状、头痛头晕、睡眠不深效果更佳,但对早醒及醒后不易再睡略差。总体来说疗效确切,用药安全。
[1] |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18. |
[2]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 45(7):534-540. |
[3] | 任丽平.原发性失眠成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C].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2013. |
[4] | 任丽平,刘雅茹.甜梦口服液结合心理疗法治疗失眠症68例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2004-2005. |
[5] | 陈复平,任丽平. 今夜,不再无眠[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22-178. |
[6] | 周亚玲.失眠的中西医治疗方法[J].重庆医学,2009,16(8):2128-2129. |
[7] | 姜 华. 顽固性失眠从肝论治临证探讨[J].天津中医药,2005,22(4):316-317. |
[8] | 李绍旦,杨明会. 试论中医"脑"与失眠[J].天津中医药,2008,25(1):34-35. |
[9] | 李振瑞,李 影.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失眠症50 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 2013,5(8):79-80. |
[10] | 覃永安.养血清脑颗粒和泰必利联合治疗偏头痛43例疗效观察[J].天津中医药,2008,25(4):336. |
[11] | 佟 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2006, 23(4):346. |
[12] | 潘 昶.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2008,25(1):14. |
[13] | 黄丽琴,王 芳,王云峰,等.右佐匹克隆片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失眠症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5,8(7):61-62. |
[14] | 郑 琳,王丽萍,张晓娟,等.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米氮平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6):839-841. |
[15] | 刘 英.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 2014,23(6):59-60. |
[16] | 杨俊林,梁海丽.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2014,27(1):87. |
[17] | 金硕炫. 失眠症的诊治近况[J].天津中医药,2004,21(1):76-78. |
[18] | 赵志芳,聂继盛.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失眠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 2013,9(6): 54-55. |
[19] | 刘海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失眠症的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8):20-22. |
[20] | 韩关芹.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百乐眠胶囊治疗偏头痛失眠症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3,41(1):46-47. |
[21] | 高 霖,陈少玫. 失眠症的病因病机研究进展[J]. 光明中医,2011,26(5):1083-1085. |
[22] | 潘集阳,赵耕原,张晋碚,等. 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研究[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9,18(9):178-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