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  2016, Vol. 33 Issue (3): 185-188

文章信息

屈晨, 冯辉
QU Chen, FENG Hui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f treating hypertension with anxiety by Chinese medicine
天津中医药, 2016, 33(3): 185-188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6, 33(3): 185-188
DOI: 10.11656/j.issn.1672-1519.2016.03.15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5-10-30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的研究进展
屈晨, 冯辉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科, 天津 300193
摘要: 原发性高血压是成人(≥18岁)在安静状态下,动脉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并伴有不同程度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的心身疾病,又称高血压病。焦虑则指没有明确客观原因出现的紧张与不安甚至恐惧。大部分高血压病患者由于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容易出现焦虑等症状,导致血压控制不稳定,治疗效果不理想,预后较差。单纯使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近些年的研究显示联合使用中医药方法对高血压伴有焦虑的患者进行治疗则有更好的疗效。通过从病因病机、证候分型、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几个方面对近几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焦虑    中医药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指成人(≥18岁)在安静状态下,动脉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下同)和/或舒张压≥90 mmHg,常伴有脂肪代谢和糖代谢的紊乱,和心、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的改变。焦虑症指以焦虑为主的神经症,主要表现为与处境不相称的,没有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紧张不安和恐惧惊慌,以广泛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出汗、不安等症状。目前,许多现代医学研究显示,约50%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会同时伴有焦虑症状。严重的焦虑甚至会影响到降压药物的治疗效果以及疾病的转归和预后。临床中需将焦虑症导致血压升高的患者与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患者相鉴别。焦虑症患者出现的血压升高可为一过性的,不需长期服用降压药物,血压可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而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的患者,则是在长期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过程中,逐渐出现焦虑等情绪。本文将针对近几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患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高血压伴有焦虑的病因病机

随着服药时间的变长,高血压病患者的经济负担逐渐加重,随之而来的是生活质量的下降,并且更容易产生某些心理的障碍。焦虑症便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两者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

中医学并没有“高血压病”、“焦虑症”的病名,但对“眩晕”、“郁病”早有研究。张介宾在《类经》中记载:“心为脏腑之主,而总魂魄,并赅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以五志唯心年使也。”《辨证录》中则指出:“心欲交于肾,而肝通其气;肾欲交于心,而肝导其津,自然魂定而神安。”现代中医在古代各家学说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并提出“心-肝-肾轴”的理论。

高血压病的病因可归纳为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脑髓失养;肝肾阴虚,肝阳偏亢,风阳上扰清窍;脾虚不运,痰湿中阻;瘀血痹阻清窍。不难看出,这些均和肝、脾、肾有密切的联系。病机则可归纳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1]

有研究认为焦虑的外因多为情志所伤,伤在肝与心,内因则是气郁。肝郁化火是病机的关键,心肾不交是其病理转归。也有学者认为基本病机是心和脾的气血不足。

肝乃将军之官,主疏泄,主藏血。如果肝主疏泄的功能出现异常,则会导致肝郁,使人体的气机阻滞,出现胸闷、胁肋胀痛、焦虑、不安等症状。如果血虚,则肝失所养,从而导致肝不藏魂,同时肝血虚还会导致胆气怯,加重焦虑的症状。肾藏志,中医理论中与肾相对应的情志则是恐。肾精不足,则无以化气,五脏之阳则不能生,五脏之阴则不能滋,五脏虚损益甚,更易发生焦虑症[2]

现代医学研究[3, 4, 5]则认为焦虑可直接或间接的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通路导致血压的增高。焦虑可引起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从而使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最终导致心率加快,心肌的收缩力增强以及心输出量增多;也能作用于血管受体,导致小动脉收缩,血管外周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6, 7, 8]。国外研究显示[9, 10, 11],患者焦虑的情绪会影响到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增强交感神经活性,使患者血压升高或波动明显,特别是在夜间。同时,也有研究证实[12]高血压病患者伴有焦虑状态时,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说明高血压病患者的焦虑程度与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一定的联系。韦庆丰等[13]认为伴有焦虑症状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体质是长期患高血压病导致的阳盛体质,病因为情志所伤,病理机制为心肝火旺。

2 高血压伴有焦虑的证候分型

总结各项研究得出[14],临床常见的证候分型有:肝郁化火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瘀血阻络证及阴阳两虚证。临床发病率最高的为肝郁化火证,其次则是阴虚阳亢证。对原发性高血压伴有焦虑症的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可更有利的指导临床用药,从而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 高血压伴有焦虑的中医辨证论治

目前,高血压伴有焦虑的患者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5, 16]。临床中结合中医的病因病机,针对不同的证候分型,中医药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有焦虑症状的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在疗效上有着显著优势。

3.1 高血压伴有焦虑的中药治疗 3.1.1 肝郁化火证的中药治疗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的辨证标准制定如下:主症:眩晕、头胀痛、面红目赤、心烦急躁、惊恐不安;次症:口干口苦、胸闷胸痛、心慌、胃脘胀痛、肢麻震颤、失眠多梦、大便干结、尿频;舌苔脉象:舌红苔黄(薄或厚)、脉弦数滑。3项主症加4项次症或舌脉即可确诊为肝郁化火证。王金玲等[17]研究的自拟清肝解郁降压汤对肝郁化火证患者的治疗有显著疗效。其主要药物组成有:生地、白芍、牛膝、黄芩、栀子、黄连、柴胡、郁金、川芎、龙骨、牡蛎、钩藤等。方中使用生地、白芍和牛膝以达到滋阴、益肾、柔肝的功效;黄芩、黄连与栀子具有清心、肝之火的作用;使用柴胡、郁金和川芎,则可疏肝解郁;而龙骨、牡蛎与钩藤,可平肝潜阳以安神,同时现代研究表明钩藤也有降压的功效。

研究结果显示,清肝解郁降压汤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压伴焦虑患者的躯体症状,与降压药同用可更有效的起到降压作用,从而在控制好患者血压的同时稳定其焦虑的情绪。张淑英等[18]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天麻钩藤饮加减使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为控制血压起到良好的作用。

3.1.2 阴虚阳亢证的中药治疗

针对阴虚阳亢证的患者,特别是围绝经期女性患者,有研究表明[19]临床治疗中可选择使用杞菊地黄汤加减。主要药物组成有: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杜仲、田七等。主药熟地黄可滋补肾阴;山茱萸可起到补益收敛肝肾精气的作用;泽泻可祛湿,使熟地黄滋而不腻;茯苓祛湿可配合山药以达健脾之功;牡丹皮可清虚火;枸杞可滋养肝阴;菊花可清肝明目、养阴平肝潜阳;围绝经期的女性患者多有血瘀,且久病及肾,故予田七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杜仲则可补肝肾、强筋骨。亦可在临床治疗中,对围绝经期妇女使用滋水清肝饮加减[20, 21, 22],主要药物组成为:熟地黄10 g,当归15 g,白芍15 g,酸枣仁30 g,山茱萸10 g,茯苓20 g,山药10 g,柴胡15 g,山栀子15 g,牡丹皮15 g,泽泻10 g。

3.1.3 其他证型的中药治疗

肝郁血虚证可选用丹栀逍遥散加减[23],疏肝健脾、清热养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其药物组成主要有:牡丹皮、焦栀子、柴胡、白芍、当归、茯苓、首乌藤、白术、生龙骨、生牡蛎、生姜、薄荷、炙甘草。也可随证加减变化,如心神不宁,则可加酸枣仁、远志等;如汗出过多,则可加浮小麦以敛汗,并将生龙骨、生牡蛎换为煅龙骨和煅牡蛎;如瘀血阻络,则可加川芎、桃仁等活血化瘀通络,并将白芍换为赤芍。

张仲景在《景岳全书·郁证》中提出:“若暴怒伤肝,逆气未解,而为胀满或疼痛者,宜解肝煎、神香散,或六郁汤,或越鞠丸。”周训杰等[24]的研究显示加味越鞠丸在临床中也有较好的疗效。香附可行气解郁,川芎可活血祛瘀,栀子可清热泻火,苍术可燥湿运脾,神曲可消食导滞。

此外,半夏白术天麻汤进行加减运用,对治疗脾虚痰阻证的患者有显著疗效[25]。天麻钩藤饮合柴胡疏肝散[26]也可起到辅助降压作用并改善患者的焦虑等症状。在服用抗高血压的药物同时,辅助使用甘麦大枣汤和酸枣仁汤,可在起到降压作用的同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中药成药治疗可选用芪七连胶囊[27]、乌灵胶囊[28]等。

3.2 高血压伴有焦虑的针灸及其它治疗方法

伴有焦虑状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出现急躁易怒、坐立不安、头晕、失眠等症状,从而导致这类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较差,且预后效果欠佳。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进行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中记载:“心潺潺而善惊恐,内关主之。”孙思邈也曾提出:十三鬼穴可以治疗各种精神疾患。罗文杰等[29]认为针刺百会、四神聪、印堂,双侧曲池、内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辨证施以补泻,起到理气、清热、安神、定志的作用。调畅全身气机,提高治疗效果,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从而预防由焦虑引起的血压升高,达到稳定情绪的同时控制血压。以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高血压病伴有焦虑状态是石学敏院士重要的学术思想之一[30, 31]。研究证明针刺人迎穴可以起到调和气血,平冲降逆,使血压稳定等作用,从而改善压力反射使其敏感性下降,达到降压同时可以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的疗效[32]。还可辅助使用腹部诸穴配合头部百会穴与风府穴,构成“疏肝行气,调神解郁”的腹部推拿法的组方,通过推拿手法对肝郁气滞型患者起到疏肝行气,调神解郁的治疗作用[33, 34]。或配合运用耳穴贴压治疗[35],取穴:神门、心穴、肝穴、三焦、肾穴。

临床观察显示[36, 37, 38],通过对患者使用认知疗法、行为疗法、情绪干预等心理治疗方法,也可作为与药物治疗同时使用的辅助疗法,对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有显著疗效。研究显示[39, 40],对高血压伴焦虑患者进行生物反馈治疗,通过对人体内生理或病理信息的自身反馈,让患者跟随心理疗伤音乐,进行体验式放松训练,以消除其病理过程,恢复患者身心健康,经治疗后,患者的血压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说明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辅助降低血压。

4 结语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大部分都需要长期的服用各种降压药物。这对患者在经济上造成很大的负担,也会逐渐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大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出现焦虑等症状。从而使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变得不稳定。近几年的研究结果证实:降压药物与抗焦虑药物的联合治疗方法较仅使用降压药物治疗更为有效。临床中,部分患者服用苯二氮卓类及三环类药物后可能出现头昏、乏力、嗜睡等不良反应,且该类药物比较容易形成药物依赖,造成后期减量或停药较为困难。中医药则在这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在中医的“形神合一”的理论指导下,逐渐重视情感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安神的治疗方法和可以起到安神作用的中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效果。随着“双心医学”的提出,以及心身医学的发展,情感因素不仅局限于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笔者认为,中医药在此领域所起到的治疗作用仍需进行更广泛的临床研究,揭示其中的科学原理以证实其科学性。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使患者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能拥有更为良好的生活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王 阶,郭丽丽,周婷婷,等.安神中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配伍应用及作用机制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6):1440-1442.
[2] 赵蒨琦.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3] 罗文杰.针刺调节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状态患者RAAS系统活性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4] 杨庆辉,温 亮,刘倩倩,等.抗焦虑抑郁药物对高血压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20(3):234-237.
[5] 迪丽白尔·塔力甫江.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症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研究新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30(3):512-515.
[6] 邹志清,张正先,周 华.焦虑抑郁情绪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19(9):158-159.
[7] 高 歌,张曙影.抑郁焦虑情绪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3):14-16.
[8] 李晨钰.高血压伴发焦虑抑郁的情况及影响因素[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9] Veith RC,Lewis N,Linares OA,et al.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activity in major depression[J]. Arch Gen Psychiatry,1994,51:411-422.
[10] Kayano H,Koba S,Matsui T,et al.Anxiety disorder is associated with nocturnal and early morning hypertension with or without morning surge: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J]. Circulation Journal,2012,76(9):1670-1677.
[11] Moussavi S, Chatterji S, Verdes E, et al. Depression, chronic diaease,and decrements in health: results from the World Health Surveys[J]. Lancet,2007,370:851-858.
[12] 刘梅颜,贾 玫,刘梦超.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其焦虑程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分析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3):219-221.
[13] 韦庆丰,温宗良,岳桂华,等.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系统综述[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4):4-7.
[14] 张智芳.高血压与抑郁症、焦虑症的相关性及中医证型的探讨[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15] 李志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焦虑症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10,29(1):36.
[16] 薛晓波,彭 超.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抗焦虑治疗的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7):690-691.
[17] 王金玲,闫顺新,郭小舟.清肝解郁降压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状态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6):68-69.
[18] 张淑英,杨锡燕.天麻钩藤饮配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伴焦虑状态的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1,28(3):191-193.
[19] 陈林榕,潘红翼,李创鹏,等.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40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1):85-87.
[20] 孙艳明.滋水清肝饮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情绪障碍的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3,30(11):660-662.
[21] 李一云,贾春红,季建林.围绝经期综合征有关情绪障碍的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5,32(4):229-232.
[22] 冯秋霞,韩献琴,李永乐,等.滋水清肝饮对围绝经期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CRH mRNA及5-HT含量的影响[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5):358-360.
[23] 王争胜,董 丽.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症30例[J].中医研究,2012,25(5):22-24.
[24] 周训杰,姚 磊,符德玉,等.加味越鞠丸对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生活质量的干预[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 10-12.
[25] 李晨钰,戴雁彦.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情致因素及相关治疗[J].中国民间疗法,2013,21(5):79-81.
[26] 李 朕,符德玉.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的中医认识及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0):1252-1253.
[27] 覃裕旺,朱志华,张爱珍,等."芪七连胶囊"对高血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江苏中医药,2013,45(4):25-27.
[28] 谢文辉,王尚昆.乌灵胶囊联合纷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伴焦虑症[J].中医临床研究,2012,4(22):24-25,27.
[29] 罗文杰,江耀广,刘 娟,等.针刺治疗高血压伴焦虑状态患者临床疗效[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2):44-45.
[30] 申鹏飞.石学敏教授针刺治疗高血压病的临证经验浅析[J] 天津中医药,2011,28(6):443-444.
[31] 石学敏,申鹏飞.从针刺人迎穴降压谈针灸学的原始创新[J] 上海针灸杂志,2012,29(2):67-68.
[32] 孔 莉,宋晓丽.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焦虑状态的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4,31(8):456-458.
[33] 严 灿,徐志伟.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功能的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5):459-462.
[34] 孙 庆,董 华."疏肝行气,调神解郁"腹部推拿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理论研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0(3):134-136.
[35] 徐晓春,郑求姣,高美娟,等.中医耳穴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焦虑患者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0):996-998.
[36] 张素娟,褚彩娟.心理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2013,26(3):268-269.
[37] 丁 倩.心理干预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影响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5):150.
[38] 黄美珍,潘学武,冷辉林,等.心理治疗对广泛性焦虑患者的疗效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0,27(1):21-22.
[39] 吕永胜.生物反馈治疗对伴有焦虑症难治性高血压的影响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5):36-37.
[40] 梁春生,闻荣海.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对伴有高血压焦虑症患者的降血压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89-90.
Research progress of treating hypertension with anxiety by Chinese medicine
QU Chen, FENG Hui    
Psychosomatic Departmen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Abstract: Primary hypertension is a systemic disease that an adult's systolic pressure≥140 mmHg(1 mmHg=0.133 kPa) and/or diastolic pressure≥90 mmHg in a quiet state,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functional or organic changes. It is also a common psychosomatic disease, known as hypertension. Anxiety refers to nervous, restless, even fear without clearly objective reasons.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lso have symptoms of anxiety owning to long-term antihypertensive drugs. It may cause amphibolic blood pressure, low effect of treatment, and poor prognosis. Only use antihypertensive drugs can not achieving the expected effect. Recent studies show that combined u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better effect. This review discusses the studies and developments about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syndromes, treatment of herbs and acupuncture in recent years.
Key words: primary hypertension    anxiety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