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毕雅玛, 徐立, 孙颖
- Piyamas Muangchai, XU Li, SUN Ying
- 针灸治疗胃脘痛的古代文献研究
-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medical works on acupuncture-moxibustion therapy for gastric pain
- 天津中医药, 2016, 33(4): 248-252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6, 33(4): 248-252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6.04.16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5-12-28
2.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0193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指以上腹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黏膜脱垂症、十二指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病可见胃痛。
针灸治疗胃脘痛历史悠久,其具有疗效稳定、整体调节、无毒副作用等优势。古代文献中关于针灸治疗胃脘痛的信息庞杂而繁复,缺乏完整的、系统的整理与总结。因此,笔者以含有1 156部古代医籍的九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物规划项目《中华医典》第5版为主要检索源,其他著作作为补充,检索出6 698篇相关文献,其中与病名演化相关有130篇,与辨证相关有250篇,与经络辨证及针灸治疗相关的有253篇,使用腧穴65个,涉及胃脘痛的辨证、选穴、配穴、刺灸方法等内容,体现了针灸治疗胃脘痛的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笔者通过归纳和展现古代医家运用针灸治疗胃脘痛的思路,以期对胃脘痛针灸临床研究与治疗有所裨益。
1 针灸治疗胃脘痛的经脉选择据统计,古代医家应用针灸方法治疗胃脘痛选取的腧穴,十四经穴除三焦经外均有涉及,经穴和奇穴数共65个。其中足太阴脾经腧穴的使用频次最高,次之为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等。相关经脉涉及的经穴数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任脉、手厥阴心包经等居前,见表1。
经脉 | 腧穴频次(次) | 取穴数(个) | 经脉 | 腧穴频次(次) | 取穴数(个) |
足太阴脾经 | 110 | 8 | 足厥阴肝经 | 7 | 3 |
任脉 | 70 | 7 | 手少阴心经 | 6 | 2 |
足阳明胃经 | 57 | 8 | 足少阳胆经 | 5 | 3 |
足少阴肾经 | 54 | 7 | 手太阳小肠经 | 4 | 2 |
手厥阴心包经 | 42 | 7 | 督脉 | 2 | 2 |
足太阳膀胱经 | 27 | 9 | 手阳明大肠经 | 1 | 1 |
手太阴肺经 | 9 | 4 | 手少阳三焦经 | 0 | 0 |
在针灸治疗胃脘痛的古代文献所检索到的65个穴位中,使用频次位居前十(平均频次2倍以上)的依次为:足三里、大都、太白、内关、中脘、公孙、太溪、然谷、巨阙、上脘,见表2。
No | 穴名(经属) | 频次 | No | 穴名(经属) | 频次 | No | 穴名(经属) | 频次 | No | 穴名(经属) | 频次 |
01 | 足三里(胃经) | 43 | 17 | 气海(任脉) | 6 | 33 | 阴都(肾经) | 2 | 49 | 中泉(经外奇项) | 1 |
02 | 大都(脾经) | 30 | 18 | 照海(肾经) | 5 | 34 | 梁丘(胃经) | 2 | 50 | 承满(胃经) | 1 |
03 | 太白(脾经) | 28 | 19 | 胃俞(膀胱经) | 4 | 35 | 京门(胆经) | 2 | 51 | 胃仓(膀胱经) | 1 |
04 | 内关(心包经) | 25 | 20 | 膈俞(膀胱经) | 4 | 36 | 劳宫(心包经) | 2 | 52 | 幽门(肾经) | 1 |
05 | 中脘(任脉) | 24 | 21 | 冲阳(胃经) | 4 | 37 | 三阴交(脾经) | 2 | 53 | 食渎(脾经) | 1 |
06 | 公孙(脾经) | 23 | 22 | 太冲(肝经) | 4 | 38 | 内庭(胃经) | 2 | 54 | 肝俞(膀胱经) | 1 |
07 | 太溪(肾经) | 22 | 23 | 列缺(肺经) | 4 | 39 | 足临泣(胆经) | 2 | 55 | 膻中(任脉) | 1 |
08 | 然谷(肾经) | 21 | 24 | 大陵(心包经) | 3 | 40 | 涌泉(肾经) | 2 | 56 | 行间(肝经) | 1 |
09 | 巨阙(任脉) | 17 | 25 | 鸠尾(任脉) | 3 | 41 | 云门(肺经) | 2 | 57 | 中冲(心包经) | 1 |
10 | 上脘(任脉) | 13 | 26 | 梁门(胃经) | 3 | 42 | 独阴(经外奇穴) | 2 | 58 | 听会(胆经) | 1 |
11 | 商丘(脾经) | 10 | 27 | 曲泽(心包经) | 3 | 43 | 心俞(膀胱经) | 2 | 59 | 听宫(小肠经) | 1 |
12 | 隐白(脾经) | 7 | 28 | 神门(心经) | 3 | 44 | 期门(肝经) | 2 | 60 | 尺泽(肺经) | 1 |
13 | 肓门(膀胱经) | 7 | 29 | 灵道(心经) | 3 | 45 | 郄门(心包经) | 2 | 61 | 筋缩(督脉) | 1 |
14 | 脾俞(膀胱经) | 6 | 30 | 阴陵泉(脾经) | 3 | 46 | 太乙(胃经) | 1 | 62 | 束骨(膀胱经) | 1 |
15 | 建里(任脉) | 6 | 31 | 后溪(小肠经) | 3 | 47 | 不容(胃经) | 1 | 63 | 昆仑(膀胱经) | 1 |
16 | 间使(心包经) | 6 | 32 | 太渊(肺经) | 2 | 48 | 中枢(督脉) | 1 | 64 | 合谷(大肠经) | 1 |
65 | 水泉(肾经) | 1 |
古代医家在运用针灸治疗胃脘痛的过程中非常重视特定穴的使用,在常用的十种特定穴中,除五输穴外,原穴的使用最为频繁,之后依次为八脉交会穴、络穴、交会穴、募穴、下合穴、八会穴、背俞穴和郄穴,见表3。
特定穴 | 使用频次(次) | 取穴数(个) | 特定穴 | 使用频次(次) | 取穴数(个) |
原穴 | 67 | 8 | 下合穴 | 3 | 1 |
八脉交会穴 | 62 | 6 | 八会穴 | 43 | 4 |
络穴 | 55 | 4 | 背俞穴 | 15 | 5 |
交会穴 | 45 | 7 | 郄穴 | 5 | 3 |
募穴 | 44 | 4 |
由于五输穴包括井、荥、输、经、合五类,其中阴经的输穴与原穴同为一穴,存在重合现象,并且十二条经均有五输穴,故在图3中未将五输穴列入频次统计。
在针灸治疗胃脘痛的古代文献中,记载使用五输穴的频次高达204次,穴位归属10条经脉,使用最为频繁的前3位依次分为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阴肾经。说明脾、胃经以及肾经治疗胃脘痛的重要性,见表4。
经脉 | 腧穴频次(次) | 取穴数(个) | 经脉 | 腧穴频次(次) | 取穴数(个) |
手太阴肺经 | 3 | 2 | 足太阳膀胱经 | 2 | 2 |
足阳明胃经 | 45 | 2 | 足少阴肾经 | 45 | 3 |
足太阴脾经 | 78 | 5 | 手厥阴心包经 | 15 | 5 |
手少阴心经 | 6 | 2 | 足少阳胆经 | 2 | 1 |
手太阳小肠经 | 3 | 1 | 足厥阴肝经 | 5 | 2 |
古代文献所载治疗胃脘痛的腧穴主要集中于下肢,之后为胸腹、上肢、腰背,头面部较少。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的循行均分布于下肢以及胸腹部,故历代医家多于下肢和胸腹部选穴,见表5。
胃脘痛病位在上腹部,病变部位与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肝经、胆经、膀胱经、督脉相联系。在治疗胃脘痛处方中,局部共涉及到穴位25个,以任脉、膀胱经腧穴为主,主要取俞募穴,频次最高者为胃募中脘,余者依次为心募巨阙、脾俞和胃俞。中脘与胃俞配合又为俞募配穴。
3.2 循经多取远道穴循经取穴,包括本经取穴和表里经取穴,有循经远取,也有循经近取。从表1可以看出,治疗胃脘痛时,13条经脉上的腧穴都有选取,但有所侧重。常用穴主要集中在膀胱经、脾经、胃经、肾经、任脉和心包经上。任脉、膀胱经腧穴以局部取穴为主,其他为远部取穴。根据胃脘痛病因病机,脾经、胃经、肾经选穴频次较高,且多在四肢部。
3.3 取穴重视辨证古代文献中虽然没有明确详细的辨证分型,但辨证分类治疗却早有渊源并体现在治疗处方中。如《针灸甲乙经》:“心痛腹胀,心尤痛甚,此胃心痛也,大都主之,并取太白。”[1]《类经图翼》中公孙穴主治“脾冷胃痛”;《普济方》“腹胀气喘,心下痛不可忍,穴中脘、气海”[2]等,说明古人非常重视辨证选穴。
3.4 重用特定穴古代医家在治疗胃脘痛时,使用特定穴最为频繁,文献中所涉及65穴中特定穴使用频次占94%(其中五输穴34%,原穴11%,八脉交会穴10%,络穴9%,交会穴7%,募穴7%,下合穴7%,八会穴5%,背俞穴3%,郄穴1%),而非特定穴与奇穴只占6%。
4 胃脘痛的配穴处方特点资料显示,在253个治疗胃脘痛的针灸处方中,单穴处方162条,占64%,处于主导地位,说明古代以单穴处方居多。纵观古代针灸文献,元代以前均以单穴处方为主,之后虽然针灸配穴处方逐渐发展,但很少见大处方,一般由2~3穴组成,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首先,古人最初运用腧穴治疗疾病可能局限在穴与症的一一对应关系,而配穴治疗则是在此基础上随着腧穴理论、经络理论的发展而逐渐出现的。其次,针灸处方配穴理论在早期还不够完善。有关研究表明,春秋至东汉是针灸处方及配穴理论的萌芽和形成时期,晋至宋金是针灸处方的积累时期,直到金元时期,针灸配穴理论才得到长足的发展,推动了元以后配穴处方的发展和成熟。第三,单穴处方的存在也是由疗效决定的。古人认为针灸一二个穴位,施治得法,即能奏效,并不主张过多取穴。如明代李梴在《医学入门》中云:“因各经之病,而取各经之穴者,最为要诀。百病一针为率,多则四针,满身针者可恶”[3]。通过对资料分析、统计发现,相互配合使用的腧穴之间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主要体现在不同特定穴的互配及配穴部位的特异性上。
4.1 特定穴配穴规律 4.1.1 五输穴相配五输穴分布于十二经肘膝关节以下,治疗作用广泛,同时符合并体现了《内经》的根结标本理论。《素问·标本病传论》曰:“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4]等,均强调了根结标本理论的重要性。古代文献多取五输穴治疗疾病,并采用五输穴之间相配的配穴方法,进一步体现了标本理论的重要性及实用性。在来自十三条经脉的65个腧穴中,五输穴的使用占所占频次最高。最常见的配穴形式则是五输穴间的配伍,既有本经的五输穴相配,也有不同经的五输穴相配,配穴方式较灵活。使用最多为荥输相配,如大都配太白;其次为输合相配、经合相配等,见表6。如《黄帝内经太素》:所记载“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胃脉足阳明属胃络脾。脾脉足太阴流于大都,在足大趾本节后陷中;注于太白,在足内侧核骨下陷中,支者别胃上膈注心中。脾胃主水谷,水谷有余则腹胀胸满尤大也。此腑病取于脏输也”[5]。
配穴方式 | 频次(次) | 代表配穴 | 配穴方式 | 频次(次) | 代表配穴 |
荥输相配 | 22 | 大都配太白 | 输经相配 | 7 | 太冲配间使 |
井荥相配 | 1 | 隐白配大都 | 输合相配 | 12 | 太冲配足三里 |
荥经相配 | 4 | 大都配商丘 | 经经相配 | 3 | 间使配灵道 |
荥合相配 | 4 | 大陵配神门足三里 | 经合相配 | 12 | 间使配足三里 |
输输相配 | 1 | 大陵配神门 | 合合相配 | 4 | 足三里配阴陵泉 |
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因此脏腑发生病变时,就会相应反映到原穴上来。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因此原穴具有调整其脏腑经络虚实各证的功能。治疗胃脘痛所涉及的65穴中,原穴有8个,使用频次为67穴,占11%。相配方法有荥原相配、输原相配、经原相配、合原相配等,有同经的五输穴、原穴相配,也有异经相配,配穴方式较灵活。其中荥原相配最多,《黄帝内经太素》中所言:“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厥心痛,痛如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之然谷、太溪”[5],正是荥原相配,见表7。
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有五脏俞和六腑俞,均散布于背部足太阳膀胱经,因其在背腰部,故称为背俞穴。募穴是脏腑经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募穴的分布则有在本经的,也有在他经的。因俞募穴与脏腑有密切关系,因此,五脏六腑发生病变时,均采用俞募穴治疗。五输穴与俞募穴配穴方式有井募相配、输募相配、经募相配、合募相配,亦有募募相配与俞募相配。而出现最多的是合募相配与募募相配。如《针灸逢源》:“九种心痛及脾疼,曲泽大陵三里寻,上中脘与冲阳穴,内关公孙主客针”[6],即为合募相配。又如《针灸集成》中:“心脾痛,取巨阙、上脘、中脘”[7],均包括了募募相配,见表8。
八脉交会穴是人体十二经脉通于奇经八脉的八个腧穴。五输穴与八脉交会穴配穴方式有荥穴与八脉交会穴相配、输穴与八脉交会穴相配、经穴与八脉交会穴相配、合穴与八脉交会穴相配等。出现最为频繁的是合穴与八脉交会穴相配,见表9。如《神灸经纶》:“脾心痛,痛如针刺,内关、大都、太白、足三里(连承山)、公孙”[8]。《医学纲目》:“九种心痛,间使、灵道、公孙、太冲、三里、阴陵泉。”[9]《针灸逢源》:“九种心痛及脾疼,曲泽太陵三里寻。上中脘与冲阳穴,内关公孙主客针。”[6]
根据窦汉卿《针经指南》记载,八脉交会穴之中存在着两两相合的关系,特别是公孙、内关相合能治疗胃、心、胸的病变。《普济方》亦云:“公孙穴,主治二十七证,九种心痛,……先取公孙,后取内关”[2],《针方六集》:“内关二穴主治二十五证,必取公孙二穴配合”[10]。内关配公孙出现频次12次,列缺配照海出现频次4次。
4.1.6 原络相配治疗胃脘痛的原络相配均见于清代古医籍里面,配穴方法较灵活。在古籍中记载的原穴与络穴共用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表里经原络配穴,如冲阳配公孙;本经原络相配,如太白配公孙、大陵配内关;相关经脉原络相配,如太白配内关、太冲配公孙、大陵配公孙等。《针灸逢源》:“九种心痛及脾疼,曲泽大陵三里寻,上中脘与冲阳穴,内关公孙主客针。”《神灸经纶》:“脾心痛,痛如针刺,内关、大都、太白、足三里(连承山)、公孙。”《勉学堂针灸集成》:“九种心痛,取间使、灵道、公孙、太冲、足三里、阴陵泉。”
4.2 配穴部位规律古人强调用穴要精少,同时也非常重视腧穴配伍应用,从治疗胃脘痛多穴组方的部位看,遵循了局部与远端相结合的配穴原则,局部取穴多取俞募穴,远道取穴多取特定穴,二者相配相得益彰。
5 胃脘痛的刺灸方法与特点在检索到的针灸治疗胃脘痛处方中,古人对针刺手法及灸法应用的记载并不多,虽有条文提到针法、灸法,但并不详细,而且大多在腧穴主治中提出此穴可灸,灸几壮,针几分,如《普济方》中提出:“治奔豚,心下痛满,……穴气海、期门、关元,各灸百壮。”[2]《针灸资生经》提到:“若心腹痛而呕,此寒热客于肠胃,灸中脘。”[11]《针灸集成》中提到:“虫心痛灸上脘、中脘、阴都。”[8]而对针刺方向,补泻手法等较少提到。
取穴先后顺序也有强调,如《灸法秘传·应灸七十症·心腹痛》中:“真心痛者不可治。今云心痛者,皆胸中胃脘痛也。若胸腹痛者灸上脘,痛而不己灸行间,并灸膈俞”[12],明确指出先灸上脘,若不已方灸行间、膈俞。《针经指南》中提出:“……先取公孙,后取内关。”[13]亦明确了取穴的先后顺序。
有关补泻方法,如《针灸聚英》中载:“足太阴脾经属已土,……是动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补:用午时,大都……泻:用巳时,商丘”[14]。《针灸大成》曰:“足太阴脾经,……所生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补:用午时,大都,为荥火。火生土,虚则补其母。泻:用巳时,商丘,为经金。土生金,实则泻其子。”[15]
左右交叉取穴,如《针灸大成》记载:“间使,主脾寒症,九种心痛,……,患左灸右,患右灸左。”
6 讨论在《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中,治疗胃脘痛的主穴为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四穴。寒邪客胃者,加神阙、梁丘;肝气犯胃者,加期门、太冲;痰饮停胃者,加脾俞、丰隆;饮食伤胃者,加梁门、建里;湿热蕴胃者,加内庭;瘀血阻胃者,加隔俞、血海;胃阴亏虚者,加胃俞、太溪、三阴交;脾胃虚寒者,加神阙、气海、脾俞、胃俞。实证针用泻法,虚证针用补法或平补平泻。寒邪客胃和脾胃虚寒者可在相关穴位施行艾条灸法、隔姜灸或温针灸。
《指南》里主穴均为本次研究的高频次前6位,而辅穴均在本次研究所检索到的65穴范围内。由此可以说明,经过数千年的实践检验,古代医家治疗胃脘痛的选穴方法仍行之有效,其精髓仍为现代医家所遵循。
在疾病的针灸处方中,古籍中包括局部穴、远道穴、循经穴、辨证穴、特定穴等,既在选穴组方的方法上表现出丰富多样,同时又强调用穴的精练和有效,这对我们当今针灸临床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7 问题与展望针灸治疗胃脘痛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总结古代医家应用针灸治疗胃脘痛的丰富经验,望能给现代临床提供参考。目前针对胃脘痛的不同证型选取不同穴位以及不同针灸方法,还须进一步加强临床以及实验方面的循证研究,以提供明确的依据,从而完善针灸治疗胃脘痛病的系统方案。相信未来针灸疗法在治疗胃脘痛方面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1] | 皇甫谧著,黄龙祥整理.针灸甲乙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7. |
[2] | 朱棣编.普济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
[3] | 李梴著,何永等校注.医学入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20. |
[4] | 虞舜,于莉英点校.四库全书黄帝内经[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30-331. |
[5] | 杨上善著,李云点校.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360. |
[6] | 李学川著,汤晓龙校注.针灸逢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53. |
[7] | 廖润鸿著.勉学堂针灸集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25. |
[8] | 吴亦鼎著,贺普仁总主编.神灸经纶[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83. |
[9] | 楼英著,高登瀛等点校.医学纲目(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572. |
[10] | 吴崐著,贺普仁总主编.针方六集[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74. |
[11] | 王执中著,黄龙祥等整理.针灸资生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5. |
[12] | 金冶田著.灸法秘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25. |
[13] | 王耀帅,陈仁寿集校.针经三书针经指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01-102. |
[14] | 高武著,闫志安等校注.针灸聚英[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41. |
[15] | 杨徐州著,黄龙祥整理.针灸大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
2.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