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SutasineeSayawadee , 王卫
- Sutasinee Sayawadee , WANG Wei
- 泰式按摩治疗腰肌劳损的初步探讨
-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f Thai massage treatment for lumbar muscle strain
- 天津中医药, 2016, 33(8): 500-502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6, 33(8): 500-502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6.08.14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6-04-28
2.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0193
腰肌劳损的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发作的腰背部酸痛不适,或呈钝性胀痛,腰部重着板紧,如负重物,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常喜用双手捶腰、以减轻疼痛,患者十分痛苦。在泰国临床发病率占腰痛患者的70%[1],在中国临床发病率占腰腿痛患者的80%,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2]。泰式按摩治疗腰肌劳损可以改善微循环、解痉止痛、提高柔韧性和增加肌肉的力量。泰式按摩以印度草医和瑜伽为基础,这种印度草医疗法是与佛教一起流传到泰国的。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泰国按摩,是素可泰府的国王兰甘亨King Ramkhamhaeng的石刻,这石刻上刻写的是用来治疗的按摩服务内容。然后到拉达那哥欣府的拉玛三世国王Third king of Chakri Dynasty,在泰国曼谷瓦特波寺的典籍中记载了关于泰式按摩的基础,刻在石头上并镶入寺院的墙中。到现在,瓦特波寺已成为了按摩学校的中心[3]。后来西医的治疗方法进入了泰国而受到热列欢迎并取得巨大发展,但泰式按摩仍保留了传统的泰医治疗方法。泰医学者运用按摩治疗该病具有疗效肯定、方法简便、无不良反应等优点。
1 泰医对腰肌劳损的认识肌肉劳损参照Apichat limtiyayothin的The lecture of the thai massage therapy(Royal massage)[4]。肌肉劳损泰医称为LOM-PRAY-PAT-TA-KAD(Myofacial pain syndrome),是指过度使用肌肉时出现肌肉痉挛而导致局部的血流供应减少则会产生肌肉发紧,血管狭窄,肌肉局部肿痛,手下即有紧硬感的症状。但皮肤无发热,如果伴有皮肤发热的症状称为LUM-BONG-SAK-LOM-PRAY-PAT-TA-KAD。肌肉劳损可在全身发生,比如肌肉、肌腱、骨膜,但不可发在骨头与骨关节。本病常在肩颈、腰背、肘、手腕、手指、脚踝发生等部位。LOM-PRAY-PAT-TA-KAD以有固定压痛点为特点。
泰医认为腰肌劳损属于LOM-PRAY-PAT-TA-KAD范围内之一,被称LOM-PRAY-PAT-TA-KAD腰背信号1(信号是指LOM-PRAY-PAT-TA-KAD的肌肉劳损部位反应分区)。发病常因长时间的体力劳动、运动或站、坐姿势过久引起的软组织疲劳性损伤,而导致退行性变化,且常有外伤病史。临床多表现为腰部酸痛,时轻时重,也可见于大腿后侧酸疼麻感,膝关节无力。
泰医对腰肌劳损诊断:1)患侧下肢短于健侧,2)脊柱是否有侧弯,3)是否有皮肤发热症状,4)是否发现腰背信号1部的压痛点。
治疗原则:通过泰医按摩,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得局部肌肉重新得到濡养。
2 治疗腰肌劳损的泰式按摩手法泰国有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或传统,分为皇家和乡村医学传统[5]。皇家医学传统的泰式按摩(宫廷式按摩)是给国王和贵族宫廷按摩,按摩教学强调按摩者的行为要有礼仪,进行手法时只能用两个手掌和手指点沿着一条经穴与穴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各个疾病有不同按摩治疗的手法理论。乡村的泰式按摩(传统按摩)有传承培养模式,是民间在家庭常用的按摩方式。为了缓解疼痛,放松肌肉,选用适当的按摩姿势,用手和其他部位如肘、膝、足进行按摩。这只是以保健为目的,无需靠药物治疗,因此目前应用十分广泛。
泰式按摩手法参照Associate Professor.dr.vichai auengpinitpong《The Thai massage for therapy》[1]。用泰式按摩手法来治疗腰肌劳损包括4个手法,腹股沟开通风门手法、腰背部按摩基础手法、按压腰背部的信号手法与拉伸手法。按摩完成4个手法会达到良好效果,能实现协同效应。
2.1 操作手法 2.1.1 腹股沟开通风门手法首先患者仰卧位,医者握住其足部,观察足部的经脉是否通畅。医者用一手掌放在患者的大腿上45°或沿着腹股沟韧带,手指触摸按压股骨头。医者慢慢按压感觉到血管的跳动持续20~30 s。然后轻轻按摩,缓慢放松压力。以患者能忍受为度,询问患者的感觉,是否感受到脚和腿或骨盆的潮热。
2.1.2 腰背部按摩基础手法完成腹股沟开通风门手法后,实施腰背部按摩基础手法,腰背部按摩基础是按摩沿脊柱两侧的肌肉。按照泰医按摩十主经脉,腰背部有两条经脉,在旁脊柱开1~2寸(同身寸,下同)处,左边经脉叫ITHA,右边经脉叫PINGKARA。其具体操作过程为:患者取侧卧位,医者用一手拇指或者两手拇指一起按压两边的经脉持续按压3遍。开始要先轻轻按压然后再加重力度,按压的力量要适合患者的体状。持续按压3~5 min。
2.1.3 按压腰背部的信号手法是强调按摩。泰医里的指按压信号就是指中医里的阿是穴(疼痛点)。指按压信号要按压到患者觉得痛一点并保持10~20 s,重复按压3~5遍。按压腰背部的信号手法有5个穴位,第1穴位:定位在腰部,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0.5寸。第2穴位:定位在腰部,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第3穴位:定位在腰部,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0.5寸。第4穴位:定位在背部,第3~4胸椎棘突下旁开0.5寸。第5穴位:在颈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2.1.4 拉伸手法此按摩方法常被用于拉伸背与腿部。
2.1.4.1 拉伸后臀部患者仰卧,医者将患者髋关节弯曲90°,然后作双向环转摇动,医者再把患者腿向上抬作抵抗运动,慢慢拉伸腿部,保持5~10 min,重复3遍。
2.1.4.2 拉伸腰肌部患者仰卧,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医者一手固定于患者肩膀处,另一手抓在患者膝盖同侧,然后向对侧旋转,使患者躯干随着腿部的旋力而转动。医者慢慢用力拉伸患者致其感到腰部发酸。
2.1.4.3 拉伸腿部患者侧卧,下腿弯曲,医者站在患者身后,一手按于其腰骶部,另一手握住患侧上腿踝部,然后两手协同用力,一手将患肢向后牵拉,另一手在腰部同时推按。持续5~10 s,重复3~5次。
总的操作时间一般为1 h,但治疗时间也会有长有短,这要取决于患者具体病症的需要。
2.2 按摩的禁忌各种传染性疾病,如肺结核、艾滋病等,骨折及较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烧超过38°的人,皮肤有热、红、肿的皮肤病不能进行按摩。饭后要等30 min才可进行按摩。
3 讨论泰式按摩是一种古老的技术疗法之一。泰式按摩是一种在泰医经络系统指导下进行的全身按摩。泰式按摩理论中,经脉是至关重要的。泰式按摩认为在遍布全身的所有能量通道中,有10条能量通道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这10条能量通道也被称为“十主经脉”,包括有ITHA,PING GALA,SUMANA,KALATHAREE,SAHATSARANGSI,TAWAREE,CH-ANTAPUSANG,RUCHAM,SIKKHINI,SUKUMANG[6]。并且在这些通道上面附有非常重要的针压穴位,按摩这些能量通道和穴位能缓解疼痛,治疗一系列的疾病。能量通道若受到阻塞,生命能量就会流通不畅,其供给出现障碍,继而引发疾病。通常是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或者双脚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疼痛的地方,具体运用按、揉、拿、拉伸、扭曲、拍、踏板等形式多样的手法[3],以提高关节活动性和灵活性,促进血液及淋巴的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精神疲劳[5]。事实上,泰国人认为泰式按摩是一种气血疗法。因为这些手法对气血发生作用,能提高柔韧性和力量。泰式按摩不同于中国推拿。在泰式按摩中,每次按摩基本都是一次全身按摩,这样做保证了对病症部位的治疗是以平衡整个身体为前提的。泰式按摩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减轻一些常见的症状如头痛、肩颈痛、腰腿痛、关节炎等病痛之外,还能使患者全身放松,帮助患者稳定情绪,从而有利于睡眠等。泰式按摩运动姿势繁多,但这毫不影响它给人带来的舒适感,能促进人体身心自然的平衡感。
泰式按摩大概已有700年的历史,它是医学的特色疗法之一。泰式按摩是一种全身按摩,以治疗及预防疾病为目的,在治疗疾病中运用范围较大,不仅治疗局部,也调整全身。进行按摩治疗时术者将通过腹股沟开通风门手法,腰背部按摩基础手法,按压腰背部的信号手法及拉伸手法4个大步骤,以增强关节活动性和灵活性,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精神疲劳。在腰肌劳损的治疗上,泰式按摩方法有一定疗效,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排除不适感,恢复腰部活动的功能。以上所述虽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深化,但笔者相信泰式按摩能对腰肌劳损等疾病产生独特的治疗作用以及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以帮助人们缓解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1] | Associate Professor.Dr.Vichai Auengpinitpong. The Thai massage for therapy[M]. Bangkok: Suviriya Sarn, 2008 : 132 -147. |
[2] | 王之虹, 于天源. 推拿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1 : 1 |
[3] | Thailand Department of Developmental Medicine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Ministry of Public Health.General of Thai Traditional[M]. Bangkok: Thaiphom Publishing, 2006 : 1 -3. |
[4] | Apichat limtiyayothin. The lecture of the thai massage therapy (Royal massage).Thai massage course of workshops 800 hours version.3 institute[M]. Bangkok: Thai medicine ministry of public health, 2004 : 86 . |
[5] | Thailand Department of Developmental Medicine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Ministry of Public Health.Knowledge of Thai Traditional Medicine for People[M]. Bangkok: War Veterans Organization of Thailand, 2009 : 7 -8. |
[6] | 李倩, 王卫. 泰医经络与中医经络的比较[J]. 天津中医药,2014,33 (1) : 247–250 |
2.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