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hJax.Hub.Config({tex2jax: {inlineMath: [['$','$'], ['\\(','\\)']]}}); 亚健康状态证候——体质学探讨<sup>*</sup>
  天津中医药  2016, Vol. 33 Issue (9): 521-524

文章信息

赵晖, 奚胜艳, 王大伟, 薛飞飞, 李淳
ZHAO Hui, XI Sheng-yan, WANG Da-wei, XUE Fei-fei, LI Chun
亚健康状态证候——体质学探讨*
Study on the syndrome and constitution of sub-health
天津中医药, 2016, 33(9): 521-524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6, 33(9): 521-524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6.09.03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6-03-28
亚健康状态证候——体质学探讨*
赵晖1, 奚胜艳2, 王大伟3, 薛飞飞4, 李淳1     
1. 中国中医科学院, 北京 100700;
2. 厦门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厦门 361102;
3.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 北京 100029;
4.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广州 510632
摘要: 通过对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三者概念的解析,阐明了证候与体质的区别和联系,病理性体质不等同于亚健康状态,基于中医证候、中医体质研究亚健康状态的可行性和优势,提出在亚健康状态的进一步研究中,应以重大、常见、多发性疾病的潜临床期和临床前期为依托,探寻亚健康状态下反应疾病量变积累的证候和体质的靶向指标,将会对亚健康及疾病防治带来重大突破。
关键词: 亚健康状态     证候     体质    

近10年,从中医证候、中医体质学角度研究亚健康成为热点课题,国家在一系列科技计划如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均立项目开展了亚健康中医证候和体质学的相关研究,对亚健康状态内涵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阐释,取得了相关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分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亚健康科学研究的深入。为此,笔者力图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亚健康状态与中医证候、中医体质之间的关联进行探讨,供同道参考和指正。

1 亚健康状态、证候与体质概念解析 1.1 概念

亚健康状态是指机体正气不足或邪气侵犯时机体已具备疾病的一些病理条件或过程,已有一些或部分病症(证)存在,但是未具备疾病(现代医学的疾病)的诊断标准。“证候”作为中医学的一个特有概念,概括为一系列有相互关联的症状总称,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机体当前状态的本质所作的结论。

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功能活动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属于自身,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生理及病理表现[1]。其在生理上表现为对结构、功能、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的个体差异性,在病理上表现为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以及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病机、证候的倾向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能方面的特殊性和机体阴阳气血盛衰的禀赋特点。体质禀受于先天,得养于后天,先天禀赋决定着个体体质的特异性和相对稳定性,而后天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精神因素又使机体体质具有可调性[2],这种体质特点或隐或现地体现于健康和疾病过程之中,在亚健康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中医体质学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各种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以及病变的性质和发展趋向,从而指导预防和治疗的学说。目前学术界多以王琦教授提出的中医9种基本体质类型,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为公认的中医体质分类标准,其中,除平和质外,包括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8种“偏颇”体质,该标准是中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3-4]

1.2 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的区别和联系

证候和体质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两者理论基础同源,中医的体质分型是依据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阴阳气血津液的不同,结合中医临床实践的中医辨证分型总结出来的,因此,除正常质外,体质分型大多命名是采用中医证型的名称,而且临床表现、调治原则都类似,因此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医体质与传统的中医证型之间的概念混淆,如阳虚体质与阳虚证,阴虚体质与阴虚证、瘀血体质与血瘀证。2)两者研究方法相同,都是通过中医四诊采集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判断,从而阐明和判断机体的不同状态。3)辨体是辨证的源泉和基础,证型在体质的基础上发生。体质因素对于疾病的发生及所呈现的证型,对于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可以表现为疾病相同,体质不同,证也不同;疾病不同,体质相同,证亦相同;病因相同、体质不同,证候不同三种不同的情况,如黄疸,因患者体质可能因寒湿或湿热质等不同,可分别表现为寒湿证的阴黄或湿热证的阳黄;燥热壮实者,风寒入侵,则必“发热恶寒”,寒湿虚弱者,风寒入侵,则会“无热恶寒”。

证候和体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涵盖内容不同。中医体质是非疾病状态下的生理、病理表现,将人作为研究主体,主要阐述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点,以及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和疾病的倾向性,如体型的胖与瘦,性格的外向与内向,情绪的抑郁与亢进等。中医证候是疾病状态下的临床类型,指向目标是“病”,是对人体疾病状态下脏腑气血阴阳盛衰情况及病因、病位、病性等方面的概括。2)形成和表现特点不同。体质相对比较稳定,变化较为缓慢,个体一般终生保持相对稳定的体质,因此不易调整;证是在特定的致病因子作用下短暂形成的临床表现,传变迅速,病因去除后,证随之消失,因此调证较易。3)研究目的不同。体质的研究目的旨在对未病状态下具有类同性的多个个体的生理特征进行归纳概括与分类,为大面积人群“治未病”提供方法与途径。证候的研究目的是消除疾病作用于人体所形成的一系列综合症状的病理特征表现,解决临床问题。

1.3 亚健康状态与病理性体质的合理界定

针对病理性体质与亚健康状态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有学者认为,亚健康人群等同于偏颇体质人群,病理性体质就是种种不同的亚健康类型的组合[5-8],也有学者认为亚健康人群只是以偏颇体质人群为主,与病理性体质不能划上等号[9-10]

在对亚健康状态与中医体质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清晰界定:1)健康状态不等同于正常体质,只是以正常体质为主,健康状态也存在病理性体质。2)亚健康状态不等同于偏颇体质,只是以偏颇体质为主,亚健康状态也存在正常体质。3)平和质可因持续的不良刺激导致机体阴阳平衡失调而发生亚健康。4)相比于正常体质,偏颇体质人群的亚健康风险率高。上述观点也有实证研究证据作为支撑,如毕建璐等抽取7 000名大学生人群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健康人群平和体质占大部分(95.80%),偏颇体质仅占4.20%;亚健康人群平和体质占52.30%,偏颇体质占了47.70%,研究证明亚健康人群不等同于偏颇中医体质,只是易具偏颇中医体质倾向;健康人群不等同于平和体质,也存在偏颇中医体质[11]。杨志敏等开展多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838例亚健康人群中医体质以偏颇质为主(613例,73.2%),平和质有225例(26.8%);198例健康人群以平和质人群为主(120例,60.3%),偏颇质合计78例(39.2%),再次说明病理性体质并非都是亚健康状态,正常体质并非都是健康状态[12].个人认为,机体在受到内外环境变化因素的刺激后,是否形成亚健康状态,体质类型起着主导作用,但外因刺激力量的强弱也起着重要作用。正常体质者,即使机体正气强,也可因持续的不良刺激导致机体阴阳气血平衡失调而发生亚健康;反之,病理性体质者,外因诱发、激化的力量偏弱,人体同样可以保持阴阳气血平衡,维持健康状态。

2 基于证候研究亚健康状态的可行性及优势

基于中医证候研究亚健康状态是可行的,因为亚健康状态作为一种以不同症状组合出现的症状群,反映的是机体状态,而中医的证实质上也是机体的一种反应状态,并认为症状间都是有机关联的,证的思维模式契合亚健康状态的辨识要求,因此,以证候为切入点认识和把握亚健康状态是可行的,也是中医学区别于现代医学最显著的特点。

基于中医证候研究亚健康状态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相比现代医学而言,对尚不能确诊为现代医学疾病的亚健康状态,通过“证候”这个理论工具能够整体、动态把握人体的功能反应状态,不同于现代医学着重“治病”,侧重于生理生化指标、病理解剖学结构变化改变的治疗思路。第二、越来越多的临床疗效证据从实践层面成为有力佐证,说明通过中医证候能够更好的认识、把握和干预亚健康状态,如彭桂华等选取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状态患者7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逍遥散治疗,治疗效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证明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加味逍遥散的对证治疗可有效改善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状态[13];叶人等以天王补心汤对51例阴虚火旺型亚健康失眠患者进行干预,有效率为75.00%,其治疗前后的睡眠指数、生存质量指数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改善,结果证明运用天王补心汤对证治疗可有效改善阴虚火旺型亚健康失眠患者状态[14]。第三、亚健康证候不同与疾病证候,它不受疾病影响,是一种纯证候,通过揭示其与疾病证候的不同,更能体现证候的本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李冠儒等采用疲劳自评量表(FSAS)对425例疲劳性亚健康受试者进行测评,通过肝郁脾虚组与其他证候组的比较,发现肝郁脾虚型疲劳性亚健康状态在疲劳类型、程度、特征及时间模式方面表现与其他证候不同,为肝郁脾虚型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干预提供依据[15]。北京中医药大学陈家旭课题组采用具有较好信效度的亚健康证候量表进行调查发现,亚健康肝郁脾虚证中以“抑郁”为代表的情志症状位于前,而以“胁痛”为代表的胸胁症状位于后,不同于疾病肝郁脾虚证的表现中胸胁症状居于前,而情志症状位于后[16];亚健康肝气郁结证主要症状中,情志抑郁和紧张的载荷系数高于胁肋部胀痛和少腹部胀痛的载荷系数,表明亚健康状态中情志症状对于郁证的诊断权重更大,这不同于疾病之郁证中,胁肋部胀痛和少腹部胀痛的权重较大[17]。由此可见,同一证候的症状表现在亚健康人群和疾病人群中是有显著差异的,可能体现在某些症状体征的有或无、出现的频次以及严重程度等临床表现。因此通过对大样本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证候研究,更多揭示其固有症状特点,与疾病证候做比较研究,有助于对亚健康到疾病转变过程中相关症征、微观指标动态变化趋势和特征的分析和挖掘,探寻并发现亚健康——疾病的异常临界点,必将为亚健康和疾病的预防和干预、疗效指标的选择及证候的标准化、客观化提供科学依据和新的研究思路。

3 基于中医体质研究亚健康状态的可行性及优势

基于中医体质研究亚健康状态是可行的,因为偏颇体质是影响亚健康状态的基础因素,为亚健康预防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偏颇体质是影响证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也为临床研究亚健康及辅助诊断亚健康提供思路。基于中医体质研究亚健康状态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体质是相对稳定的个体特征,但又具有可调性。因此对于偏颇体质的人群,通过中医养生、食疗等方法进行早期干预,有助于改善和优化体质,调整功能状态,预防和改善亚健康状态,促进健康。如王春如等选取223例气虚体质型亚健康人群,随机分为试验组111例、对照组112例,对照给予安慰剂食品,试验组给予气虚干预食品;选取213例痰湿体质型亚健康人群,随机分为试验组105例、对照组108例,对照给予安慰剂食品,试验组给予痰湿干预食品,结果显示膳食干预对两种体质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及中医症候评分改变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证明气虚、痰湿体质的膳食干预能明显改善两种体质的亚健康疲劳状态[18]。2)早期诊断出病理性体质,有助于辨证论治。亚健康的外在表现可因体质的不同而各有差异,如阳虚体质者怕冷,阴虚体质者怕热;素体肝火偏盛者多烦躁易怒;素体气虚者易疲劳倦怠等等。因此,通过筛检,早期诊断出病理性体质,有助于抓准病机和辨识主证,遣方用药有的放矢,针对性强,临床疗效高,阻断亚健康状态发展到疾病状态,突出体现了中医学“因人制宜”、“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

4 结语

在对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与体质三者概念进行阐述和分析的基础上,较为清晰的阐明了基于中医证候、中医体质研究亚健康状态的可行性和优势,说明以证候、体质作为切入点探讨亚健康状态,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的诊断和调治优势。在亚健康状态的进一步研究中,应以重大、常见、多发性疾病的潜临床期和临床前期为依托,在其发展为疾病的进程中,对其临床资料开展长期调查,探寻亚健康状态下反应疾病量变积累,具有统计学和临床意义的亚健康人群证候和体质的靶向指标,并揭示其动态变化特征及导致质变的关键因素,有可能真正以证候、体质为切入点,对亚健康及疾病防治带来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 王琦. 中医体质学背景[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 王琦. 论中医体质研究的3个关键问题[J]. 中医杂志, 2006, 47 (5) : 329–332.
[3] 王琦. 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28 (4) : 1–8.
[4]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 : 1 -3
[5] 何裕民. 次(亚)健康状态——中医学术拓展的新空间[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8, 4 (6) : 5–8.
[6] 陈文锋. 亚健康状态的研究近况[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8 (17) : 268–270.
[7] 章莹, 王飞, 吴承玉. 浅析痰湿体质与中医脾系亚健康状态的关系[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 28 (8) : 2239–2241.
[8] 杨育同, 郭文娟, 冯玉华, 等. 中医调理偏颇体质防治亚健康[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 28 (4) : 1071–1073.
[9] 陈晶, 魏敏, 戴红芳, 等. 亚健康大学生中医体质现状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 2011, 27 (11) : 1488–1489.
[10] 张丽娜, 刘声, 陈素平, 等. 基于决策树的亚健康状态判定及其与中医体质分类相关性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2, 30 (10) : 2185–2187.
[11] 毕建璐, 陈晶, 于冰琰, 等. 亚健康大学生阴虚及阳虚体质特征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1, 27 (1) : 87–89.
[12] 杨志敏, 黄鹂, 杨小波, 等.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分析[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26 (6) : 589–562.
[13] 彭桂华, 刘芳芳. 加味逍遥散对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状态的临床价值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 (1) : 51.
[14] 叶人, 袁拯忠, 戴春秀, 等. 天王补心汤结合睡眠卫生宣教对阴虚火旺型亚健康失眠的干预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31 (5) : 618–621.
[15] 李冠儒, 王佳佳, 王天芳, 等. 肝郁脾虚型疲劳性亚健康人群的疲劳特征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 27 (7) : 1777–1780.
[16] 赵歆, 陈家旭, 王利敏, 等. 亚健康状态肝郁脾虚证常见症状调查研究[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35 (3) : 278–280.
[17] 王利敏, 曲彬彬, 赵歆, 等.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量化分析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 26 (5) : 1033–1036.
[18] 王春如, 王小宁, 方志军, 等. 辨体施膳对亚健康疲劳状态干预的临床与安全性研究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 : 217–219.
Study on the syndrome and constitution of sub-health
ZHAO Hui1, XI Sheng-yan2, WANG Da-wei3, XUE Fei-fei4, LI Chun1     
1.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Medical College of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102, China;
3. Beijing Tibetan Hospital, China Tibetology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100029, China;
4. 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sub-health stat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syndrome and TCM constitution, illustrates the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syndrome and constitution. The pathological constitution is not the same as sub-health status. And based on the feasibility and advantage to study sub-health with TCM syndrome and TCM constitution, putting forward in the further study of sub health, more emphasis should be put on the period of latent clinical and preclinical on the major, common and multiple disease, to explore the targeted indexes of syndromes and constitution reacting the quantitative accumulation of disease on sub-health status. It will bring major breakthrough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ub-health and disease.
Key words: sub-health status     syndrome     co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