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刘长青
- LIU Chan-qing
-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40例临床观察
-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flavored Huangqi Guizhi Wuwu tang on 40 cases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 天津中医药, 2016, 33(9): 536-537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6, 33(9): 536-537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6.09.07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6-02-0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属中医"消渴"、"痹症"范畴,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神经细胞内代谢异常、血管内皮受损等相关[1],临床表现多样,病变主要累及周围神经[2]。其中远端感觉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迁延难愈,常随病程增加逐渐加重。临床治疗手段主要有注射用神经生长因子、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神经节苷酯及维生素等药物,部分患者有一定的疗效,但也有很多患者接受上述药物治疗后,效果不理想。笔者在门诊遇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以麻木疼痛为主)时,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后,往往取得不错疗效,现汇总分析80例2015年门诊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所选病例患者为近1年于我院门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四肢麻疼症状为主)患者。其诊断符合 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并且伴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以对称性麻木疼痛为主):有麻木、针刺或烧灼样疼痛,痛温觉减弱,且已排除其它神经系统疾病。(颈腰椎病变、脑梗死、格林巴利综合征等)。共入组80例患者,( 用随机数字表余数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1~77岁,糖尿病病程5~18 a,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病程 3月~11 a,经基础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0%~6.8%范围。对照组40例,其中男患者24例,女患者16例,年龄34~ 76岁,患糖尿病病程6~18 a,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病程4月~10 a,经基础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1%-6.9%范围内。经统计,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 P>0.05),见表 1。
组别 | 例数 | 年龄(岁) | 糖化血红蛋白(%) | 病程(a) |
黄芪桂枝五物汤组 | 40 | 53±12.2 | 6.28±0.23 | 13±7 |
对照组 | 40 | 54±12.5 | 36±0.22 | 12±6 |
注:2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 |
规律饮食、适量运动,予合理的降糖药物治疗,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
2.2 神经症状治疗治疗组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 30 g,桂枝30 g,白芍20 g,白术15 g,生地15 g,太子参15 g,天花粉15 g,生姜10 g。上药加水600 mL,先浸泡半小时,大火煮开转文火煎熬浓缩至150 mL,复煎1次,取药液150 mL,早晚分2次温服,连续服药4周。对照组予弥可保500 μg口服,一日三次,饭后服药,共服药四周。
2.3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软件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检验。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2]显效:患者自觉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有效:患者自觉麻木疼痛症状较入组前有所减轻。无效:症状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治疗前患者均以四肢麻疼症状为主,查体心肺腹阴性,无明显阳性体征。治疗后:治疗组:14例患者麻木疼痛明显得到缓解,复查神经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加快;16例患者自觉麻疼症状略有缓解,10例患者麻疼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 75%;对照组:4例患者麻木疼痛明显得到缓解,10例自觉麻疼症状略有缓解,26例患者麻疼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35%。两组间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 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中医“血痹”,《金匮要略》中记载:“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脉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病机乃肺热津伤导致脾运失常,进而气血不能荣养筋脉,日久血脉不通畅而成血痹之证[4]。糖尿病久病不愈者,其正气必虚,气血不足,因虚亦能致瘀,麻为气不至,木为血不通[5],故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病程大于5年以上者易出现双下肢或双上肢对称性麻木疼痛的异常感觉,《素问》中记载:“营气虚,则不仁”故临床治疗当以益气养血通络为主,同时照顾到营阴,处以滋阴清热之药品,诸药合用,标本兼治,攻中有补,使气阴得补,瘀血得化,脉络得通,则麻木疼痛症状自除。现代药理通过实验证明得出,黄芪桂枝五物汤可提取出醛糖还原酶[6],而荃糖还原酶能通过降低体内山梨醇浓度而改善患者的神经病变症状。另外,黄芪桂枝五物汤还具有镇痛、降血脂,抗凝、溶栓等作用,还能通过促进神经细胞内能量代谢来减轻局部水肿,修复氧自由基损伤导致的神经病变[7]。黄芪除了可以增加机体免疫力,抗氧化应激反应还可以抑制醛糖还原酶、调节神经细胞代谢、 核酸代谢等[8]。桂枝能够镇痛,抗炎[9]。白芍除了可以镇痛,还能抗体内氧化应激反应[10]。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途径除了上述机理外,还有可能是通过调节内皮生长因子在体内的表达,改善微循环,加快神经传导速度,进而减轻患者异常麻疼的感觉;综上所述,黄芪桂枝五物汤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方药的现代药理研究比较深入,安全性较高,无服药相关不良事件报道,具有推广价值。
[1] | Schmeichel AM, Schmelzer JD, Low PA. Oxidative in-jury and apoptosis of 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ons inchronic experimental diabetic neuropathy[J]. Diabe-tes, 2013, 52 (1) : 165–171. |
[2] | 仝小林. 糖络杂病论[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 92 -100 |
[3]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47. |
[4] | 顾静.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2 (13) : 776–779. |
[5] | 许曼音. 糖尿病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 439 |
[6] | 李舒敏.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5, 17 (20) : 3126–3128. |
[7] | 丁平, 楼慧勤, 朱国平. 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2例[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 46 (7) : 56–57. |
[8] | 林晓, 杨宏杰. 蛭萸汤治疗肾虚血瘀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25 (4) : 45–50. |
[9] | 林兰. 现代中医糖尿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 57 |
[10] | 邓建华, 张建德, 王国松, 等. 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高危足的临床观察[J]. 四川中医, 2007, 25 (4) : 8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