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于泽胜, 杨凯伦, 殷佳, 杨瑾, 艾乐, 高杉, 于春泉
- YU Ze-sheng, YANG Ka-lun, YIN Jia, YANG Jin, AI Le, GAO Shan, YU Chu-quan
- 中医药治疗胸痹气阴两虚证用药规律分析*
- Regularity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ing the syndrome of chest pain with qi and yin deficiency
- 天津中医药, 2016, 33(9): 565-569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6, 33(9): 565-569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6.09.14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6-04-06
2.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乐仁堂制药厂, 天津 300112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疼痛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中医所述胸痹发病原因颇多,临床常见病因有年迈体虚、劳倦内伤、饮食失调、寒邪内侵、情志失节等[1]。这些因素将导致痰浊阻络、寒凝血瘀、气阴两虚等,造成胸阳痹阻,心脉失养,为现代临床治疗胸痹提供了研究思路。胸痹气阴两虚证又是中医常见类型,相当于西医的冠心病[2],如心悸、早搏、心力衰竭、房颤、心绞痛、心律失常等,中老年多为胸痹的发病人群[3],本病的发生多为脏腑机能虚损、紊乱,心之阴阳气血亏虚,而诸虚中又以气阴两虚为要。基于气阴两虚的病机特点,提出“本虚标实”[4]之证。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治疗胸痹机制研究的报道[5-6]也逐年增加,其中由国医大师阮士怡教授根据“炙甘草汤”改良的通脉养心方[7]在治疗胸痹气阴两虚证有显著疗效。本文检索了2000-2015年胸痹相关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治疗胸痹气阴两虚证用药规律,旨在为中医药临床治疗胸痹气阴两虚证提供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中国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2000—2015年现代文献中治疗胸痹气阴两虚证的方药。
1.2 文献入选标准纳入标准:1)中医药治疗胸痹气阴两虚证临床研究文献,包括专家经验、病例分析、病例报告、专方专药研究(临床报道)、临床病例对照试验等。2)文献组方中明确用药组成,如为时方或经方等。排除标准:1)实验动物性文献;2)重复组方的文献,仅取1篇;3)没有给出药物组成的文献;4)临床个案报道;5)理论探讨性文献;6)合并用药,加强治疗胸痹气阴两虚证的文献;7)胸痹气阴两虚证合并其他证候的文献。
1.3 检索策略以“胸痹、冠心病、心悸、早搏、心力衰竭、房颤、心绞痛、心律失常并含气阴两虚或益气养阴”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资料,时间为2000年1月—2015年12月。统计文献中方药的组成及其加减;治疗胸痹气阴两虚证用药统计分析:1) 使用频次。2)性、味、归经(每条经络出现1次统计为1个单位,药物归数经者分别统计)及功效;3)同时出现的药对及药物组合。
1.4 数据处理建立胸痹气阴两虚证数据库,将所入选的127首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在录入过程中由双人进行每个组方中药逐个核对,以免出现重复录入。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共检索到相关文献542篇,参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27篇文献,涉及中药共计156味。
2.2 治疗胸痹气阴两虚证药用频次结果使用频次前30种的中药(表 1),前10位的中药依次是麦冬、丹参、五味子、黄芪、炙甘草、生地黄、党参、酸枣仁、当归、人参。补虚药占了6席,排在第1位,此6味中药出现频次占全部用药的26.98%,分别是麦门冬、黄芪、炙甘草、党参、当归、人参。
排序 | 中药名称 | 频次(次) | 频率(%) |
1 | 麦门冬 | 84 | 8.24 |
2 | 丹参 | 64 | 6.28 |
3 | 五味子 | 61 | 5.99 |
4 | 黄芪 | 57 | 5.59 |
5 | 炙甘草 | 45 | 4.42 |
6 | 生地 | 36 | 3.53 |
7 | 党参 | 35 | 3.43 |
8 | 酸枣仁 | 31 | 3.04 |
9 | 当归 | 27 | 2.65 |
10 | 人参 | 27 | 2.65 |
11 | 川芎 | 24 | 2.36 |
12 | 桂枝 | 23 | 2.26 |
13 | 三七 | 21 | 2.06 |
14 | 茯苓 | 18 | 1.77 |
15 | 太子参 | 18 | 1.77 |
16 | 阿胶 | 17 | 1.67 |
17 | 大枣 | 15 | 1.47 |
18 | 甘草 | 15 | 1.47 |
19 | 白芍 | 14 | 1.37 |
20 | 甘松 | 14 | 1.37 |
21 | 苦参 | 13 | 1.28 |
22 | 赤芍 | 13 | 1.28 |
23 | 葛根 | 12 | 1.18 |
24 | 黄连 | 12 | 1.18 |
25 | 生姜 | 11 | 1.08 |
26 | 柏子仁 | 11 | 1.08 |
27 | 远志 | 10 | 0.98 |
28 | 黄精 | 10 | 0.98 |
29 | 龙骨 | 10 | 0.98 |
30 | 牡蛎 | 10 | 0.98 |
依照《中药大辞典》和《中药学》所载标准进行统计(表 2-表 4),治疗胸痹气阴两虚证的药物主要是温性,其次是寒性,温性和寒性药物共占全部用药的59.38%。药味多以甘味,其次是苦和辛味药,此3味共占全部药味的90.1%。治疗胸痹气阴两虚证所用药物的归经主要集中在肝、心、脾、肺、胃、肾6经,共占全部用药的84.07%,其他归经的药物使用较少。补虚药为34种,出现频率是26.77%;活血化瘀药14种,出现频率是11.02%;清热药13种,出现频率是10.24%。安神药共11种,出现频率为8.66 %;其余出现频率依次为化痰止咳平喘药、理气药、解表药等。
序号 | 药性 | 频次(次) | 频率(%) |
1 | 温 | 50 | 31.25 |
2 | 寒 | 45 | 28.13 |
3 | 平 | 44 | 27.5 |
4 | 热 | 16 | 10 |
5 | 凉 | 5 | 3.13 |
1 | 甘 | 73 | 36.14 |
2 | 苦 | 66 | 32.67 |
3 | 辛 | 43 | 21.29 |
4 | 咸 | 11 | 5.45 |
5 | 酸 | 9 | 4.46 |
序号 | 药物归经 | 频次(次) | 频率(%) |
1 | 肝经 | 68 | 18.68 |
2 | 心经 | 62 | 17.03 |
3 | 脾经 | 50 | 13.74 |
4 | 肺经 | 46 | 12.64 |
5 | 胃经 | 40 | 10.99 |
6 | 肾经 | 40 | 10.99 |
7 | 大肠经 | 17 | 4.67 |
8 | 胆经 | 15 | 4.12 |
9 | 膀胱经 | 13 | 3.57 |
10 | 心包经 | 5 | 1.37 |
11 | 小肠经 | 5 | 1.37 |
12 | 三焦经 | 3 | 0.82 |
序号 | 药物功效 | 频次(次) | 频率(%) |
1 | 补虚药 | 34 | 26.77 |
2 | 活血化瘀药 | 14 | 11.02 |
3 | 清热药 | 13 | 10.24 |
4 | 安神药 | 11 | 8.66 |
5 | 化痰止咳平喘药 | 9 | 7.09 |
6 | 理气药 | 7 | 5.51 |
7 | 解表药 | 6 | 4.72 |
8 | 收涩药 | 5 | 3.94 |
9 | 平肝熄风药 | 4 | 3.15 |
10 | 止血药 | 4 | 3.15 |
11 | 利水渗湿药 | 4 | 3.15 |
12 | 化湿药 | 3 | 2.36 |
13 | 泻下药 | 3 | 2.36 |
14 | 祛风湿药 | 3 | 2.36 |
15 | 开窍药 | 2 | 1.57 |
16 | 温理药 | 2 | 1.57 |
17 | 消食药 | 2 | 1.57 |
18 | 涌吐药 | 1 | 0.79 |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将支持度设为10(10%),置信度“为0.6,从高到低将药物组合出现的频次进行排序,得到治疗胸痹气阴两虚证常用药对及药物组合26个(表 5),排在前五位的药物组合分别是五味子-麦门冬(58)、丹参-麦门冬(48)、麦门冬-黄芪(46)、炙甘草-麦门冬(41)、丹参-黄芪(39)、五味子-黄芪(38),并取频次大于10以上的药物组合,绘制药物组合关系网状图(图 1)。从表中可以看出治疗胸痹气阴两虚证的药物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养心安神为主。
序号 | 药物 | 频次(次) |
1 | 五味子、麦门冬 | 58 |
2 | 丹参、麦门冬 | 48 |
3 | 麦冬、黄芪 | 46 |
4 | 炙甘草、麦门冬 | 41 |
5 | 丹参、黄芪 | 39 |
6 | 五味子、黄芪 | 38 |
7 | 五味子、丹参 | 37 |
8 | 五味子、麦门冬、黄芪 | 36 |
9 | 五味子、丹参、麦门冬 | 35 |
10 | 麦门冬、生地 | 33 |
11 | 丹参、麦门冬、黄芪 | 31 |
12 | 麦门冬、党参 | 30 |
13 | 五味子、炙甘草 | 29 |
14 | 五味子、炙甘草、麦门冬 | 28 |
15 | 麦门冬、酸枣仁 | 26 |
16 | 五味子、丹参、黄芪 | 26 |
17 | 丹参、炙甘草 | 25 |
18 | 炙甘草、黄芪 | 25 |
19 | 炙甘草、生地 | 25 |
20 | 五味子、党参 | 25 |
21 | 炙甘草、麦门冬、生地 | 24 |
22 | 五味子、麦门冬、党参 | 24 |
23 | 五味子、丹参、麦门冬、黄芪 | 24 |
24 | 人参、麦门冬 | 23 |
25 | 炙甘草、麦门冬、黄芪 | 23 |
26 | 当归、麦门冬 | 22 |
27 | 五味子、生地 | 22 |
28 | 丹参、炙甘草、麦门冬 | 22 |
29 | 五味子、麦门冬、生地 | 22 |
30 | 炙甘草、党参 | 21 |
31 | 当归、黄芪 | 21 |
32 | 麦门冬、桂枝 | 21 |
33 | 五味子、酸枣仁 | 21 |
34 | 丹参、党参 | 20 |
35 | 炙甘草、桂枝 | 20 |
36 | 炙甘草、麦门冬、党参 | 20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规则分析”中可得位列前24味药对的用药规则(表 3),“关联规则”的含义为: 当药物后出现“->”时,其右侧药物出现的概率。从表中可以看出抗胸痹气阴两虚证的药物组合以益气养阴和活血化瘀药物组合多见。
3 基于熵方法用药规律分析通过聚类算法,可得到14个核心组合,见表 7,见图 2,进一步聚类可形成治疗胸痹气阴两虚证的新方7个,见表 8,见图 2。
序号 | 关联规则 | 置信度 |
1 | 五味子、炙甘草-> 麦门冬 | 0.97 |
2 | 五味子->麦门冬 | 0.95 |
3 | 五味子、黄芪-> 麦门冬 | 0.95 |
4 | 五味子、丹参-> 麦门冬 | 0.95 |
5 | 生地黄-> 麦门冬 | 0.92 |
6 | 炙甘草-> 麦门冬 | 0.91 |
7 | 党参-> 麦门冬 | 0.86 |
8 | 酸枣仁-> 麦门冬 | 0.84 |
9 | 黄芪-> 麦门冬 | 0.81 |
10 | 丹参、黄芪-> 麦门冬 | 0.79 |
11 | 麦门冬、黄芪-> 五味子 | 0.78 |
12 | 丹参-> 麦门冬 | 0.75 |
13 | 丹参、麦门冬->五味子 | 0.73 |
14 | 党参->五味子 | 0.71 |
15 | 五味子、丹参->黄芪 | 0.7 |
16 | 生地黄->炙甘草 | 0.69 |
17 | 麦门冬-> 五味子 | 0.69 |
18 | 黄芪->丹参 | 0.68 |
19 | 五味子、黄芪-> 丹参 | 0.68 |
20 | 炙甘草、麦门冬-> 五味子 | 0.68 |
21 | 麦门冬、黄芪-> 丹参 | 0.67 |
22 | 黄芪->五味子 | 0.67 |
23 | 丹参、黄芪->五味子 | 0.67 |
24 | 丹参、麦门冬-> 黄芪 | 0.65 |
序号 | 核心组合 |
1 | 麦门冬-三七-生姜 |
2 | 党参-炙甘草-桂枝 |
3 | 大枣-当归-生姜 |
4 | 枳壳-桔梗-大黄 |
5 | 琥珀-甘松-珍珠母 |
6 | 玉竹-石菖蒲-淫羊藿 |
7 | 大枣-生姜-丹参-火麻仁 |
8 | 麦门冬-三七-冰片 |
9 | 党参-炙甘草-红花 |
10 | 大枣-当归-桂枝 |
11 | 水蛭-桔梗-大黄 |
12 | 琥珀-甘松-石斛 |
13 | 玉竹-石菖蒲-十大功劳叶 |
14 | 黄芪-生姜-丹参-火麻仁 |
序号 | 核心组合 |
1 | 麦门冬-三七-生姜 |
2 | 党参-炙甘草-桂枝 |
3 | 大枣-当归-生姜 |
4 | 枳壳-桔梗-大黄 |
5 | 琥珀-甘松-珍珠母 |
6 | 玉竹-石菖蒲-淫羊藿 |
7 | 大枣-生姜-丹参-火麻仁 |
8 | 麦门冬-三七-冰片 |
9 | 党参-炙甘草-红花 |
10 | 大枣-当归-桂枝 |
11 | 水蛭-桔梗-大黄 |
12 | 琥珀-甘松-石斛 |
13 | 玉竹-石菖蒲-十大功劳叶 |
14 | 黄芪-生姜-丹参-火麻仁 |
胸痹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8],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正式提出“胸痹”名称是在汉代张仲景《金贵要略》,其所描述症状以及部位与现代冠心病相似,认为胸痹乃本虚标实之证,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1]。胸痹主要病位在心,心脉痹阻,涉及肝、肺、脾、肾等脏腑,胸痹气阴两虚证患者心胸隐痛时作,动则益甚,伴倦怠乏力、口干,面色㿠白,易汗出,舌淡红而少苔,脉虚细缓或结代。本病多为心气不足,阴血亏虚,血行瘀滞,有无兼见肺、肝、脾、肾等脏腑亏虚,肝肾之经血,肺之津液都源于脾胃的气血生化,若肝失疏泄,气机升降失调,气血瘀滞,而津液停留,脾胃生化功能不健,气血匮乏,津液不旺,则气阴亏虚,阴虚不制阳,内热自生,逐炼液为痰阻于心脉。其临床表现主要是“本虚标实”,本虚有气阴两虚、气虚及阳气虚衰;标实有寒凝、气滞、血瘀及痰浊。辨证分型以气阴两虚、心血阻瘀、气滞心胸、阳气虚衰、阴寒凝滞、心肾阴虚为常见证型。近年来,随着对中医药治疗胸痹临床研究不断深入,临床报道不断增加[9],针对胸痹病机的特点提出了许多中医药治疗胸痹的治疗原则,如益气养阴法[10]、活血化瘀法[11]、益气活血法[12]、补肾活血法[13]等。本课题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搜索治疗胸痹气阴两虚证的中成药或中药组方,并分析其用药频次、药物的性、味、归经、药对频次及新的配伍组合,为临床治疗胸痹气阴两虚证提供用药参考。
本课题通过对127首组方分析可知,选取用药频次大10以上的中药,其中,排在前五位是麦门冬、丹参、五味子、黄芪、炙甘草,从中可以看出以补虚药为主,如麦门冬、五味子、黄芪、炙甘草,皆能补益心气,敛心阴,达到治疗心气不足、心阴亏耗的目的,同时应用丹参活血祛瘀、通脉止痛之效。现代药理研究也报道了麦门冬[14]、五味子[15]、黄芪[16]、炙甘草[17]具有益气养阴的功效,丹参[18-19]具有通行血脉、祛瘀止痛的作用,与中医治疗气阴两虚证采用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的理论相符。经统计发现,药物四气以温、寒、平为主,药物五味以甘、苦、辛为主。治疗胸痹气阴两虚证主要是对心、肝、脾、肺、肾等脏腑的调理,易使用甘温、平补益气养阴药物,兼以苦寒活血化瘀、清热泻火药物。药物归经的分布以肝、心、脾、肺、胃、肾为主。胸痹气阴两虚证常用的药物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为主,与用药频次一致,都体现了中医的思维益气先养阴、治病求本、标本兼治的治法。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关于治疗胸痹气阴两虚证的中成药及中药组方进行分析,从中可以演化出3-5味治疗胸痹气阴两虚证药物的核心组合以及新方的核心组合、新处方,其中有常用的药物组合,如麦门冬、三七、冰片等;也有不常用的药物组合,如玉竹、石菖蒲、淫羊藿、十大功劳叶等。通过进一步配伍后可以生成与己有的127首方剂不同的新方,这些潜在的组方功效有待于临床上进一步验证,也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有力参考。通脉养心方[19]的主要组成五味子、麦门冬、甘草、党参、桂枝、大枣、地黄、阿胶等,经统计发现该方的用药组合具有高频次出现,符合用药规律以及中医治疗胸痹气阴两虚证的用药理论。
综上所述,对中医药治疗胸痹气阴两虚证用药规律以及配伍的分析,揭示了中医药治疗胸痹气阴两虚证的用药特点和用药规律,为以后临床用药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和依据,从另一方而证实了中医治疗胸痹气阴两虚运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用药理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研究结果将为治疗胸痹气阴两虚证药物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更广阔的空间。
[1] | 周仲瑛. 中医内科学[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 : 135 -146 |
[2] | 李彦斌, 张志花, 韩立民. 冠心病(胸痹心痛)中医文献及病证研究[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0, 30 (2) : 321–323. |
[3] | 曲淑琴, 杨丽. 老年胸痹病因病机及证治[J]. 中医药学刊, 2001, 19 (6) : 591. |
[4] | 黄惠勇. 冠心病"本虚标虚"病机内涵探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4, 17 (2) : 10–11. |
[5] | 邓莉. 中医药治疗胸痹概况[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 28 (5) : 171–174. |
[6] | 于泽胜, 李沛纯, 姚璐, 等. 基于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中医药干预冠心病研究进展[J]. 中草药, 2016, 47 (9) : 1614–1618. |
[7] | 杨凯伦, 王莹, 艾乐, 等.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通脉养心方辨治冠心病的研究思路[J]. 中草药, 2015, 46 (20) : 2979–2984. |
[8] | 胡冬裴. 胸痹古今证型归类研究[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 18 (4) : 8–10. |
[9] | 侯如艳.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临床用药规律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572-2008100648.htm |
[10] | 卢健棋, 沈瑜. 益气活血法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19 (1) : 78–80. |
[11] | 李奕星, 王凤荣, 陆佳. 活血化瘀治疗胸痹心痛[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 30 (8) : 26–28. |
[12] | 孙丽华, 何燕, 黄希, 等. 益气养阴法治疗胸痹的疗效评价[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3, 31 (7) : 1512–1513. |
[13] | 童晓云, 杨忠奇, 冼绍祥, 等. 浅谈补肾活血法治疗冠心病[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 19 (4) : 10–11. |
[14] | 袁春丽, 孙立, 袁胜涛, 等. 麦冬有效成分的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 2013, 22 (21) : 2496–2502. |
[15] | 高雁, 李廷利. 五味子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医药学报, 2011, 39 (6) : 104–106. |
[16] | 张蔷, 高文远, 满淑丽. 黄芪中有效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 2012, 37 (21) : 3203–3207. |
[17] | 张玉龙, 王梦月, 杨静玉, 等. 炙甘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29 (3) : 99–102. |
[18] | 马丙祥, 董宠凯. 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 中国药房, 2014 (7) : 663–665. |
[19] | 王冰瑶, 吴晓燕, 樊官伟. 丹参素保护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中草药, 2014, 45 (17) : 2571–2575. |
2. Tianjin Zhongxi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Le Ren Tang Pharmaceutical Factory, Tianjin 300112,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