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阮进钟, 刘凤斌, 段光辉
- Nguyen Tien Chung, LIU Feng-bin, Doan Quang Huy
- 河内与广州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中药使用特点比较研究
- An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typ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tis between Guangzhou and Hanoi
- 天津中医药, 2017, 34(10): 714-717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 34(10): 714-717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7.10.19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7-08-28
2.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 510006
慢性胃炎(CG)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是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病程迁延和反复发作的特点,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带来了负面影响。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改变,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生活压力大,CG的患病率越来越高。
中医学没有慢性胃炎这一病名,但依据其症状表现,可归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饮食、情志因素、感受邪气、脾胃虚弱等有关。中医中药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不仅可改善胃肠道症状,还可提高整体生存质量,减少复发,同时毒副作用少,患者较容易接受。
本研究在中国广州市和越南河内市进行。广州与河内地区有一些相同的特点如:地理位置、气候、文化等。实际上,越南的传统医学受到中医很大的影响。可是同一种疾病,广州患者与河内患者的病症具有的相同特点,也有一些区别引起用药特点也是不同。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医与越南传统医学的相关性,笔者进行此课题研究,也更深一步地运用中医的知识来保护越南同胞的健康。本研究以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中医治疗药物使用特点,并予以统计学分析,在临床治疗中提供初步的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686例慢性胃炎患者,其中341例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门诊,345例源于越南传统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综合内科门诊,经过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病例收集时间: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2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在上海召开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的《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1]及2003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在大连召开的全国慢性胃炎专题讨论会制订的标准《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第一版及2011年天津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对慢性胃炎中医临床症状进行证候归类,分为:肝胃不和证、肝郁脾虚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6个证候类型。
1.3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相结合及比较性研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设计CG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详细记录中药处方,使用规范药物的名称,确定药名首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的内容作为补充予以规范。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之间的比较,定性指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定量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Student’s t test)。
2 研究结果及讨论 2.1 常见中药使用出现频率情况本研究共收录686个处方,分为两组,涉及用药98味,结果统计在表 1至表 7。广州组使用频率25.0%以上的20味药物按频次从高到低分别为:甘草、茯苓、白术、紫苏梗、枳壳、太子参、海螵蛸、大腹皮、柴胡、煅赭石、蒲公英、白芍、木香、白花蛇、救必应等。河内组的药物出现频率高依次为:甘草、la khoi、党参、柴胡、白术、白芍、海螵蛸、蒲公英、茯苓、枳壳等10味药物。广州组使用频率高的太子参、煅赭石、救必应3味药物,反而河内组无出现。
药物名称 | 广州组(n=341) | 河内组(n=345) | χ2值 | P值 | |||
使用频数 | 比率(%) | 使用频数 | 比率(%) | ||||
甘草 | 303 | 88.9 | 326 | 94.5 | 7.15 | 0.007 | |
茯苓 | 299 | 87.7 | 190 | 55.1 | 89.09 | < 0.001 | |
白术 | 294 | 86.2 | 269 | 78.0 | 7.92 | 0.005 | |
紫苏梗 | 271 | 79.5 | 32 | 9.3 | 342.68 | < 0.001 | |
枳壳 | 263 | 77.1 | 159 | 46.1 | 69.79 | < 0.001 | |
太子参 | 247 | 72.4 | 0 | 0.0 | 390.50 | < 0.001 | |
海螵蛸 | 242 | 71.0 | 215 | 62.3 | 5.77 | 0.016 | |
大腹皮 | 241 | 70.7 | 92 | 26.7 | 132.96 | < 0.001 | |
柴胡 | 219 | 64.2 | 281 | 81.4 | 25.75 | < 0.001 | |
煅赭石 | 214 | 62.8 | 0 | 0.0 | 314.67 | < 0.001 | |
蒲公英 | 175 | 51.3 | 196 | 56.8 | 2.08 | 0.149 | |
白芍 | 171 | 50.1 | 263 | 76.2 | 50.21 | < 0.001 | |
木香 | 128 | 37.5 | 38 | 11.0 | 69.24 | < 0.001 | |
白花蛇 | 98 | 28.7 | 62 | 18.0 | 11.12 | 0.001 | |
La khoi | 0 | 0.0 | 310 | 89.9 | 559.03 | < 0.001 | |
党参 | 39 | 11.4 | 286 | 82.9 | 351.28 | < 0.001 | |
注:卡方检验。 |
药物类别 | 使用频数 | P值 | |
广州组 | 河内组 | ||
理气药 | 769 | 852 | < 0.01 |
疏肝药 | 736 | 891 | < 0.001 |
补气药 | 592 | 698 | < 0.001 |
清热药 | 422 | 156 | < 0.001 |
利湿药 | 367 | 351 | > 0.05 |
健脾药 | 313 | 569 | < 0.001 |
化湿药 | 213 | 102 | < 0.05 |
化痰药 | 184 | 68 | < 0.01 |
补阴药 | 67 | 52 | > 0.05 |
活血药 | 53 | 359 | < 0.001 |
消食药 | 46 | 182 | < 0.01 |
制酸药 | 482 | 561 | < 0.01 |
注:卡方检验。 |
药物 | 广州组(n=141) | 河内组(n=145) | P值 | |||
使用频数 | 比率(%) | 使用频数 | 比率(%) | |||
甘草 | 134 | 95.0 | 142 | 97.9 | > 0.05 | |
茯苓 | 132 | 93.6 | 95 | 65.5 | < 0.031 | |
白术 | 129 | 91.5 | 100 | 69.0 | < 0.01 | |
大腹皮 | 126 | 89.4 | 43 | 29.7 | < 0.001 | |
紫苏梗 | 125 | 88.7 | 12 | 8.3 | < 0.001 | |
枳壳 | 123 | 87.2 | 83 | 57.2 | < 0.001 | |
柴胡 | 118 | 83.7 | 131 | 90.3 | < 0.05 | |
煅赭石 | 116 | 82.3 | 0 | 0.0 | < 0.001 | |
太子参 | 112 | 79.4 | 0 | 0.0 | < 0.001 | |
海螵蛸 | 103 | 73.0 | 98 | 67.6 | < 0.05 | |
蒲公英 | 92 | 65.2 | 107 | 73.8 | < 0.05 | |
白芍 | 88 | 62.4 | 142 | 97.9 | < 0.001 | |
当归 | 32 | 22.7 | 111 | 76.6 | < 0.001 | |
Lakhoi | 0 | 0.0 | 145 | 100.0 | < 0.001 | |
党参 | 0 | 0.0 | 105 | 72.4 | < 0.001 | |
注:二项分布检验(binomial test)。 |
药物 | 广州组 | 河内组 | P值 | |||
使用频数 | 比率(%) | 使用频数 | 比率(%) | |||
甘草 | 74 | 92.5 | 80 | 100.0 | < 0.05 | |
柴胡 | 73 | 91.3 | 71 | 88.8 | > 0.05 | |
枳壳 | 71 | 88.8 | 69 | 86.3 | > 0.05 | |
大腹皮 | 69 | 86.3 | 26 | 32.5 | < 0.001 | |
白术 | 69 | 86.3 | 70 | 87.5 | > 0.05 | |
紫苏梗 | 69 | 86.3 | 5 | 6.3 | < 0.001 | |
太子参 | 67 | 83.8 | 0 | 0.0 | < 0.001 | |
白芍 | 62 | 77.5 | 74 | 92.5 | < 0.05 | |
海螵蛸 | 62 | 77.5 | 61 | 76.3 | > 0.05 | |
煅赭石 | 59 | 73.8 | 0 | 0.0 | < 0.001 | |
茯苓 | 54 | 67.5 | 56 | 70.0 | > 0.05 | |
木香 | 52 | 65.0 | 13 | 16.3 | < 0.001 | |
救必应 | 43 | 53.8 | 0 | 0.0 | < 0.01 | |
当归 | 41 | 51.3 | 53 | 66.3 | < 0.001 | |
蒲公英 | 39 | 48.8 | 63 | 78.8 | < 0.001 | |
党参 | 3 | 3.8 | 80 | 100.0 | < 0.001 | |
香附 | 2 | 2.5 | 65 | 81.3 | < 0.001 | |
Lakhoi | 0 | 0.0 | 80 | 100.0 | < 0.001 | |
注:二项分布检验(binomial test)。 |
药物 | 广州组 | 河内组 | P值 | |||
使用频数 | 比率(%) | 使用频数 | 比率(%) | |||
白术 | 58 | 96.7 | 91 | 100.0 | > 0.05 | |
茯苓 | 58 | 96.7 | 69 | 75.8 | < 0.05 | |
甘草 | 54 | 90.0 | 91 | 100.0 | > 0.05 | |
枳壳 | 54 | 90.0 | 7 | 7.7 | < 0.001 | |
木香 | 52 | 86.7 | 25 | 27.5 | < 0.001 | |
紫苏梗 | 51 | 85.0 | 15 | 16.5 | < 0.001 | |
大腹皮 | 34 | 56.7 | 23 | 25.3 | < 0.01 | |
海螵蛸 | 21 | 35.0 | 45 | 49.5 | < 0.05 | |
陈皮 | 16 | 26.7 | 40 | 44.0 | < 0.05 | |
砂仁 | 15 | 25.0 | 18 | 19.8 | > 0.05 | |
党参 | 14 | 23.3 | 91 | 100.0 | < 0.001 | |
五指毛桃 | 11 | 18.3 | 0 | 0.0 | < 0.001 | |
柴胡 | 8 | 13.3 | 58 | 63.7 | < 0.001 | |
麦芽 | 4 | 6.7 | 45 | 49.5 | < 0.001 | |
Lakhoi | 0 | 0.0 | 58 | 63.7 | < 0.001 | |
黄芪 | 0 | 0.0 | 82 | 90.1 | < 0.001 | |
注:二项分布检验(binomial test)。 |
药物 | 广州组 | 河内组 | P值 | |||
使用频数 | 比率(%) | 使用频数 | 比率(%) | |||
茯苓 | 41 | 100.0 | 19 | 100.0 | > 0.05 | |
白花蛇 | 38 | 92.7 | 16 | 84.2 | > 0.05 | |
蒲公英 | 35 | 85.4 | 18 | 94.7 | > 0.05 | |
法半夏 | 35 | 85.4 | 18 | 94.7 | > 0.05 | |
太子参 | 34 | 82.9 | 0 | 0.0 | < 0.001 | |
海螵蛸 | 34 | 82.9 | 11 | 57.9 | < 0.01 | |
黄芩 | 34 | 82.9 | 11 | 57.9 | < 0.01 | |
甘草 | 26 | 63.4 | 5 | 26.3 | < 0.001 | |
藿香 | 24 | 58.5 | 0 | 0.0 | < 0.001 | |
紫苏梗 | 23 | 56.1 | 0 | 0.0 | < 0.001 | |
白术 | 22 | 53.7 | 0 | 0.0 | < 0.001 | |
柴胡 | 20 | 48.8 | 16 | 84.2 | < 0.001 | |
石菖蒲 | 18 | 43.9 | 0 | 0.0 | < 0.001 | |
白芍 | 4 | 9.8 | 16 | 84.2 | < 0.001 | |
半枝莲 | 2 | 4.9 | 15 | 78.9 | < 0.001 | |
Lakhoi | 0 | 0.0 | 18 | 94.7 | < 0.001 | |
注:二项分布检验(binomial test)。 |
药物 | 广州组 | 河内组 | P值 | |||
使用频数 | 比率(%) | 使用频数 | 比率(%) | |||
白芍 | 17 | 100.0 | 10 | 100.0 | > 0.05 | |
太子参 | 16 | 94.1 | 0 | 0.0 | < 0.001 | |
两面针 | 16 | 94.1 | 0 | 0.0 | < 0.001 | |
白术 | 16 | 94.1 | 8 | 80.0 | > 0.05 | |
甘草 | 15 | 88.2 | 8 | 80.0 | > 0.05 | |
当归 | 15 | 88.2 | 10 | 100.0 | > 0.05 | |
茯苓 | 14 | 82.4 | 9 | 90.0 | > 0.05 | |
石斛 | 13 | 76.5 | 0 | 0.0 | < 0.01 | |
黄芩 | 8 | 47.1 | 0 | 0.0 | < 0.01 | |
五指毛桃 | 6 | 35.3 | 0 | 0.0 | < 0.01 | |
黄芪 | 5 | 29.4 | 6 | 60.0 | < 0.01 | |
蒲公英 | 5 | 29.4 | 8 | 80.0 | < 0.01 | |
党参 | 3 | 17.6 | 10 | 100.0 | < 0.01 | |
白花蛇 | 2 | 11.8 | 5 | 50.0 | < 0.01 | |
柴胡 | 0 | 0.0 | 6 | 60.0 | < 0.01 | |
Lakhoi | 0 | 0.0 | 9 | 90.0 | < 0.01 | |
注:二项分布检验(binomial test)。 |
广州患者予使用中药类别从多到少依次为理气药、疏肝药、补气药、抑酸药、清热药及利湿药,河内组的是疏肝药、理气药、补气药、健脾药、抑酸药及活血化瘀药。
2.3 不同的中医证候中药使用情况对于肝胃不和证,广州患者予药物使用依次为甘草、茯苓、白术、大腹皮、紫苏梗、枳壳、柴胡、煅赭石、太子参、海螵蛸,河内组的是La khoi,白芍、甘草、柴胡、当归、蒲公英、党参、海螵蛸。
对于肝郁脾虚证,广州患者予药物使用依次为甘草、枳壳、大腹皮、柴胡、紫苏梗、太子参,河内组的是La khoi、党参、甘草、白芍、柴胡、枳壳。
对于脾胃虚弱证,广州患者予药物使用依次为白术、茯苓、甘草、枳壳、木香、紫苏梗、大腹皮、海螵蛸,河内患者的是党参、甘草、白术、黄芪、La khoi、柴胡、麦芽、海螵蛸、陈皮。
对于脾胃湿热证,广州患者予药物使用依次为茯苓、白花蛇、蒲公英、法半夏、太子参、海螵蛸、黄芩、藿香,河内组的是La khoi、茯苓、蒲公英、半夏、柴胡、白芍、半枝莲、海螵蛸、黄芩。
对于胃阴不足证,广州患者予药物使用依次为白芍、太子参、两面针、白术、甘草、当归、茯苓、石斛、黄芩、五指毛桃,河内患者的是白芍、当归、党参、La khoi、茯苓、蒲公英、白术、甘草、柴胡。
3 小结本研究共收录686个处方,分为两组,涉及用药98味,结果统计在表 1至表 7。广州组使用频率25.0%以上的20味药物按频次从高到低分别为:甘草、茯苓、白术、紫苏梗、枳壳、太子参、海螵蛸、大腹皮、柴胡、煅赭石、蒲公英、白芍、木香、白花蛇、救必应等。河内组的药物出现频率高依次为:甘草、la khoi、党参、柴胡、白术、白芍、海螵蛸、蒲公英、茯苓、枳壳等10味药物。广州组使用频率高的太子参、煅赭石、救必应3味药物,反而河内组无出现。广州患者予使用中药类别从多到少依次为理气药、疏肝药、补气药、抑酸药、清热药及利湿药,河内组的是疏肝药、理气药、补气药、健脾药、抑酸药及活血化瘀药。
研究结果发现,同一个诊断、同一个治则治法的情况,广州与河内的中药材使用有不同之处。补气健脾消食药:广州组予使用补气健脾消食药物依次为甘草、白术及太子参,河内组的是甘草、党参、白术、山药。利湿化湿行气药:广州组予使用行气药物依次为藿香、陈皮、砂仁,河内组的是陈皮、厚朴。疏肝理气药:广州组予使用疏肝理气药物依次为紫苏梗、枳壳、大腹皮、柴胡、白芍,河内组的是柴胡、白芍、枳壳、枳实、青皮。活血化痰药:广州组予使用活血化瘀药物依次为浙贝母、瓦楞子、半夏、枇杷叶,河内组的是郁金、莪术、延胡索。清热及补阴药:两组予使用清热及补阴药物依次均为蒲公英、白芍、白花蛇、黄芩。地区特殊药物:地区特殊药物广州患者予使用一次为煅赭石、救必应、两面针、布渣叶、枇杷叶,河内组的是La khoi(占全部处方的89.86%)。La khoi是在越南北部及中部特有一种植物的叶子,拉丁文称Ardisia sylvestris Pitard。依民间经验,La khoi常用于治疗肠道病如胃炎、大肠炎等。最近,根据清化省传统医学会及中央军队医院的研究结果提示:La khoi的作用是制酸、消炎,跟蒲公英及甘草配合用于慢性胃炎,经一个月的疗程后总有效率达患者90%。
[1] |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2013, 5 (7): 44–55. |
[2] |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 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4, 21 (2): 77–78. |
[3]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6 (32): 738–743. |
[4] |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126-127. |
[5] | 中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 56-58. |
[6] | 高学敏. 中药学[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56-58. |
2.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006,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