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颜征, 张玥, 张莉
- YAN Zheng, ZHANG Yue, ZHANG Li
- 侯玉芬教授辨证内外合治淤积性皮炎的临床经验
- Clinical experience of Professor HOU Yu-fen o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eatment of stasis dermatitis according to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 天津中医药, 2017, 34(11): 724-725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 34(11): 724-725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7.11.02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7-07-21
2.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济南 250014
淤积性皮炎临床多表现为皮肤斑疹、糜烂、渗出、皮肤肥厚及色素沉着等,好发于小腿下1/3处,具有病情缠绵、经久难愈等特点。侯玉芬教授辨证施治此病具有独特的临证经验,注重内治和外治相结合,整体辨证和局部辨证相结合,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兹将侯教授的治疗经验和学术见解简介如下。
1 病因病机侯教授认为淤积性皮炎多是由于患者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后天久立久站,劳倦耗气、伤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虚则无力推动气血的运行,气血运行不畅,血瘀肌肤脉络,聚而成团,导致青筋累累[1]。侯教授还认为嗜食肥甘厚味导致脾胃运化失职、湿热内生也是淤积性皮炎的重要原因。
2 辨证内治侯教授临证时始终坚持辨证论治的中医精髓,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并且重视脏腑、气血的盛衰,辨证治疗淤积性皮炎,并分为以下3型。
2.1 血瘀型证见下肢水肿性褐色斑,皮肤色暗、色素沉着,按之硬韧,无压痛或轻度压痛。舌质紫暗或红,瘀点或瘀斑;舌苔白或薄黄;脉沉细。给予活血化瘀、健脾益气之方药活血通脉饮加减,具体组方为:丹参、金银花、土茯苓、鸡血藤各30 g,赤芍、当归、怀牛膝、川芎各15 g,黄芪30 g,苍术、白术各15 g。侯教授认为此型多属于淤积性皮炎的早期,其病机特点为“瘀”和“热”,以“瘀”为主,兼有“湿”。因此,在治疗时重用活血化瘀中药,如丹参、鸡血藤、赤芍等,配伍清热解毒药物,佐以健脾利湿的苍术、白术等中药。
2.2 湿热下注型证见水肿性红斑、丘疹,糜烂渗出,黄水淋漓;局部肿胀灼热,瘙痒;口干、口苦喜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尖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给予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方药茵陈赤小豆汤加减,具体组方为:茵陈蒿、赤小豆、鸡血藤、金银花、忍冬藤、薏苡仁、萆薢各30 g,牛膝、赤芍、苍术各15 g,苦参、防己、泽泻、黄柏各12 g。侯教授认为此型多属淤积性皮炎中期,也是病情较严重的时期,其病理特点为“湿”、“热”、“瘀”为患,且“热”重于“湿”或“湿”、“热”并重,故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重用清热利湿、清热解毒药,如茵陈蒿、赤小豆、金银花等。
2.3 湿热瘀阻型证见肢体水肿性红斑、丘疹,疼痛,局部肿胀皮肤灼热,按之压痛明显。舌质红,舌苔黄或黄燥,脉细沉或数。给予清热化湿、祛瘀消肿之方药八妙通脉饮加减,具体组方为:金银花、薏苡仁、玄参各30 g,当归20 g,生甘草10 g,苍术、木瓜、龙胆草各15 g,栀子、黄柏、怀牛膝各12 g。侯教授认为此型多属淤积性皮炎后期,其病机特点为“湿”、“热”、“瘀”并见,故治以“利湿”、“清热”和“活血”,酌情加木瓜以舒筋活络,增强疗效。
3 辨证外治侯教授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同样注重外治之法,认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在临床诊治淤积性皮炎时,侯教授善于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剂型与药物,减轻患者自觉症状,并使损害迅速消退,以提高临床疗效。
3.1 洗剂适用于淤积性皮炎“湿”、“热”征象明显者,如:1)燥湿洗药(白鲜皮、马齿苋、苦参各30 g,黄柏、苍术各15 g):具有清热燥湿之功效,适用于患肢红肿热痛,糜烂渗出者。2)解毒洗药(蒲公英30 g,苦参、黄柏、连翘、木鳖子各12 g,金银花、白芷、赤芍、牡丹皮、甘草各10 g):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之功效,适用于患肢红肿热痛,溃疡,脓多。
3.2 粉剂适用于淤积性皮炎红肿热痛、糜烂渗出明显的患者,可将青黛粉或青蛤散(煅石膏、煅蛤粉各30 g,青黛粉9 g,黄柏、轻粉各15 g)研末散在病变部位上,每日1次。具有清热解毒止痛之功效。
3.3 油剂适应症同粉剂,可将青黛粉或青蛤散研末散在膏药上或油膏上,每日1次。具有清热解毒止痛之功效。
3.4 酊剂适用于淤积性皮炎后期,局部红肿热痛、渗出不明显者。如黄马酊[黄连、马钱子(打碎)各30 g,与300 mL乙醇浸泡]:具有清热解毒止痛之功效。
3.5 软膏具有保护、润滑、去痂的作用,对于改善淤积性皮炎患者皮肤干燥、粗糙、皲裂等症状效果显著,如愈疡灵软膏(紫草、地骨皮、黄柏、当归、血竭、冰片等)外用患肢。
侯教授认为淤积性皮炎多继发于慢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尤其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此时的治疗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基础上,应注重病因的治疗,皮炎改善后可行手术治疗,治病求本[2]。
4 病案举例患者女性,68岁,农民,因“双小腿皮肤瘙痒、色素沉着3 a,加重10 d”。于2016年6月9日来本院就诊。
初诊:5 a前,患者双下肢出现青筋迂曲、扩张,未予重视。之后双下肢青筋迂曲、扩张逐渐加重,局部成团。3 a前,患者双小腿出现散在的棕褐色色素沉着,伴瘙痒,未系统治疗。10 d前,患者双小腿瘙痒症状加重,难以忍受,遂来诊。刻下症:双下肢青筋迂曲、扩张,偶有酸胀感,双小腿皮肤瘙痒、色素沉着,纳可,眠差,二便调,舌质暗红,苔黄,脉细数。既往无重大病史。查体:双下肢浅静脉扩张,呈瘤样变。双小腿内侧可见棕褐色色素沉着,皮肤干燥、脱屑,可见抓痕。双小腿内侧皮肤略厚韧,皮温略高,胫前凹陷性水肿。辅助检查:下肢静脉彩超提示双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静脉曲张。
辨证思路:患者先天禀赋不足,筋脉薄弱,加之久行久立可损伤筋脉,以致经脉不合,气血运行不畅,血壅于下,瘀血阻滞脉络后扩张充盈,日久交错盘曲而呈筋瘤。
中医诊断:1)湿毒疮(湿热瘀阻)。2)筋瘤。西医诊断:1)淤积性皮炎。2)下肢静脉曲张。治则治法:清热利湿、凉血化瘀。代表方剂:八妙通脉饮加减(金银花、薏苡仁、玄参各30 g,当归20 g,生甘草10 g,苍术、木瓜、龙胆草各15 g,栀子、黄柏、怀牛膝各12 g)。马黄酊涂擦患处,每日3次。
6月16日2诊。服上药7剂,患者双小腿瘙痒明显减轻,色素沉着颜色转淡,酸胀感减轻。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白,脉滑。将上方去栀子,加茯苓24 g、白术15 g以健脾利湿。余药继用。
6月23日3诊。服上药7剂,患者双小腿无瘙痒、酸胀、沉重感,色素沉着颜色转淡,皮肤营养状况改善。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滑。侯教授分析,患者皮炎控制可,收入院行手术治疗。
2017年2月20日随访。患者双下肢无青筋迂曲、扩张,双小腿未再出现瘙痒、酸胀等不适感,双小腿散在淡棕色色素沉着。纳眠可,二便调。
[1] | 侯玉芬, 刘明, 周黎丽. 实用周围血管疾病学[M]. 北京: 金城出版社, 2005. |
[2] | 刘政, 刘明, 张莉. 名老中医侯玉芬临证辑要[M].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
2.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250014,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