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严辉, 朱燕波, 李桐, 李彦妮, 虞晓含, 史会梅, 王乐融, 史穆然, 索艳风, 鹿佳
- YAN Hui, ZHU Yan-bo, LI Tong, LI Yan-ni, YU Xiao-han, SHI Hui-mei, WANG Le-rong, SHI Mu-ran, SUO Yan-feng, LU Jia
- 中医体质与睡眠质量的相关分析
-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and sleep quality
- 天津中医药, 2017, 34(11): 726-729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 34(11): 726-729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7.11.03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7-07-07
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北京 100029
睡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须的状态,与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增快,日益加重的生活心理压力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出现起居不规律、情绪异常波动、神经递质的分泌紊乱,因个人体质上的差异,最终发展出不同的睡眠障碍,同时会加重其他疾病或诱发原有疾病发作[1-3]。2015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2014年22%的中国人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而2015年这一比例上升为31.2%,2014年6.4%的中国人有过失眠经历,而2015上升为16.8%[4]。
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5]。中医学认为,睡眠与体质密切相关[6-7]。研究发现失眠症患者在中医体质类型中的分布与无失眠病史的对照人群体质类型中的分布存在差异,证明睡眠与中医体质具有相关性[8-10]。本研究运用典则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中医体质类型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探讨与睡眠质量关联性较强的中医体质类型,为改善体质状况以提高睡眠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为方便抽样设计,以2015年3月—2016年5月在北京市“正常人群不同体质中医脉诊生理参数系统调查”中心获得的数据为研究样本。
纳入标准:1)年满18周岁。2)所有受检者均进行病史调查,经实验室及体格检查(主要包括体温、血压、呼吸、心率等)证实,指标无异常改变,无器质性病变。3)近1个月无连续药物服用史。4)受试者本人同意参加本次调查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有器质性病变,或患有精神疾病或精神疾病家族史者,有严重的智力或认知功能障碍者。2)有药物或乙醇依赖史者。3)近6个月遭遇重大生活事件者。4)不能按要求坚持配合研究者。
共获得样本1 070例,排除资料填写不完整的34例和未年满18周岁的3例,本研究最终纳入1 033例对象进行分析。
1.2 研究方法横断面现场调查法。调查问卷由调查对象自填和调查员测量共同完成。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双录入核查保证数据准确可靠。
1.3 研究内容 1.3.1 一般情况调查使用自行编制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等。
1.3.2 中医体质调查与体质评价采用信度、效度评价良好的中医体质量表,该量表由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平和质之外的8种体质类型为偏颇体质)9个亚量表构成,共60个条目,属于自我评价量表,各亚量表转化分为0~100分[11-13]。转化分越高,体质倾向性越强。
1.3.3 睡眠质量调查采用由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精神科睡眠和生物节律研究中心的睡眠专家Buysse DJ等人所研究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14]测试评定被试者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该量表经刘贤臣等修订,经检验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效度[15-16]。PSQI量表由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共同构成,其中第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不参与计分。参与计分的18个自评条目可组成7个成分,主要包括: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使用、日间功能障碍。每个成分按0~3等级计分,累积各成分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分析采用SAS9.3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相关性分析采用双变量线性相关和典则相关分析。典则相关分析以中医体质类型为典则变量V,以睡眠质量各成分为典则变量W,研究中医体质类型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1 033例研究对象中,男344例(33.30%),女689例(66.70%);年龄范围为18~88岁,平均年龄为(35.75±13.13)岁;汉族975例(94.39%);已婚678人(65.63%);大专及以上者719例(69.60%);专业技术人员528例(51.11%)。
2.2 中医体质类型和睡眠质量的评分情况中医体质评分中,平和质的得分最高,为(67.65±15.54)分;特禀质的得分最低,为(17.87±15.71)分。睡眠质量评分中,日间功能障碍得分最高,为(1.33±0.93)分;催眠药物使用得分最低,为(0.05±0.33)分。见表 1。
分 | |||
项目 | 因子名称 | 因子代码 | 评分 |
体质类型 | 平和质 | X1 | 67.65±15.54 |
气虚质 | X2 | 28.37±15.67 | |
阳虚质 | X3 | 26.16±19.77 | |
阴虚质 | X4 | 24.11±15.60 | |
痰湿质 | X5 | 22.82±16.04 | |
湿热质 | X6 | 23.41±16.02 | |
血瘀质 | X7 | 23.26±15.68 | |
气郁质 | X8 | 23.26±17.12 | |
特禀质 | X9 | 17.87±15.71 | |
睡眠质量 | 主观睡眠质量 | Y1 | 0.93±0.72 |
入睡时间 | Y2 | 0.86±0.87 | |
睡眠时间 | Y3 | 1.15±0.81 | |
睡眠效率 | Y4 | 0.41±0.75 | |
睡眠障碍 | Y5 | 0.95±0.56 | |
催眠药物使用 | Y6 | 0.05±0.33 | |
日间功能障碍 | Y7 | 1.33±0.93 |
从中医体质类型的角度看,平和质(X1)与睡眠质量各因子均负向相关,其中平和质与日间功能障碍(Y7)、主观睡眠质量(Y1)、睡眠障碍(Y5)、入睡时间(Y2)的相关性较大。而其它8种偏颇体质均与睡眠质量各因子呈正向相关,其中气虚质(X2)、血瘀质(X7)、气郁质(X8)与日间功能障碍(Y7)、主观睡眠质量(Y1)、睡眠障碍(Y5)的相关性较大;阳虚质(X3)、阴虚质(X4)、特禀质(X9)与日间功能障碍(Y7)、睡眠障碍(Y5)的相关性较大;痰湿质(X5)、湿热质(X6)与日间功能障碍(Y7)的相关性较大。从睡眠质量的角度看,主观睡眠质量(Y1)、睡眠障碍(Y5)、日间功能障碍(Y7)均与平和质(X1)、气虚质(X2)、气郁质(X8)的相关系数较大,且与平和质是负向相关而与其它体质是正向相关;入睡时间(Y2)、睡眠效率(Y4)与平和质(X1)的相关系数较大且为负数;这说明平和质是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的体质类型,而其它8种偏颇体质则是与睡眠质量呈负相关的体质类型,且平和质与睡眠质量各因子的相关系数均较大;而日间功能障碍则是影响体质主要的睡眠质量因子且与各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系数均较大。见表 2。
中医体质类型 | 主观睡眠质量(Y1) | 入睡时间(Y2) | 睡眠时间(Y3) | 睡眠效率(Y4) | 睡眠障碍(Y5) | 催眠药物使用(Y6) | 日间功能障碍(Y7) |
平和质(X1) | -0.441# | -0.342# | -0.193# | -0.213# | -0.373# | -0.113# | -0.544# |
气虚质(X2) | 0.335# | 0.259# | 0.101# | 0.114# | 0.325# | 0.028 | 0.516# |
阳虚质(X3) | 0.241# | 0.140# | 0.079* | 0.091# | 0.303# | 0.078* | 0.331# |
阴虚质(X4) | 0.276# | 0.209# | 0.111# | 0.078* | 0.303# | 0.056 | 0.410# |
痰湿质(X5) | 0.273# | 0.145# | 0.113# | 0.062* | 0.285# | 0.054 | 0.457# |
湿热质(X6) | 0.236# | 0.129# | 0.066* | 0.018 | 0.258# | 0.015 | 0.393# |
血瘀质(X7) | 0.301# | 0.198# | 0.145# | 0.108# | 0.301# | 0.032 | 0.453# |
气郁质(X8) | 0.337# | 0.248# | 0.080* | 0.094# | 0.319# | 0.063* | 0.459# |
特禀质(X9) | 0.190# | 0.103# | 0.080# | 0.054 | 0.230# | 0.054 | 0.299# |
注:*P<0.05;#P<0.01。 |
以中医体质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为典则变量V,以睡眠质量各成分(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使用、日间功能障碍)为典则变量W,对中医体质类型和睡眠质量进行典则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前3组典则相关系数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对典则变量的典则相关系数为0.655,且累积贡献率也达到85.13%,可充分地说明中医体质类型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只取第1对典则相关变量[17]。见表 3。
典则 相关变量 | 典则 相关系数 | 似然比 | 累积贡献率 (豫) | F值 | P值 |
1 | 0.655 | 0.504 | 85.130 | 11.780 | <0.001 |
2 | 0.253 | 0.880 | 92.910 | 2.750 | <0.001 |
3 | 0.167 | 0.940 | 96.180 | 1.810 | 0.003 |
4 | 0.148 | 0.967 | 98.740 | 1.420 | 0.084 |
5 | 0.070 | 0.989 | 99.310 | 0.750 | 0.733 |
6 | 0.062 | 0.994 | 99.740 | 0.780 | 0.622 |
7 | 0.047 | 0.998 | 100.000 | 0.770 | 0.513 |
计算第1对典则相关变量V1和W1的典则相关系数,见表 4,得出第1对典型相关变量:
中医体质类型 | V1典则 相关系数 | 睡眠质量 | W1典则 相关系数 |
平和质(X1) | -0.756 | 主观睡眠质量(Y1) | 0.210 |
气虚质(X2) | 0.108 | 入睡时间(Y2) | 0.169 |
阳虚质(X3) | -0.120 | 睡眠时间(Y3) | 0.002 |
阴虚质(X4) | 0.074 | 睡眠效率(Y4) | 0.039 |
痰湿质(X5) | 0.115 | 睡眠障碍(Y5) | 0.260 |
湿热质(X6) | 0.063 | 催眠药物使用(Y6) | -0.011 |
血瘀质(X7) | 0.106 | 日间功能障碍(Y7) | 0.688 |
气郁质(X8) | -0.035 | ||
特禀质(X9) | 0.050 |
V1=-0.756X1+0.108X2-0.120X3+0.074X4+0.115X5+0.063X6+0.106X7-0.035X8+0.050X9
W1=0.210Y1+0.169Y2+0.002Y3+0.039Y4+0.260Y5-0.011Y6+0.688Y7
可利用典则相关系数这一综合指标代替原来的多变量信息。从标准化指标线性组合的系数可了解各指标对典则变量的影响大小,系数绝对值越大,影响越大,对应的变量即为该典则变量的主要变量,以此可找出各指标组中的主要指标。典则相关系数的正、负号不同,表示影响的方向不同。
在V1的9个原始变量中,X1(平和质)的权数远高于其他原始变量的权数,表明9个原始变量中,平和质对V1的影响较大。在W1的7个原始变量中,Y7(日间功能障碍)、Y5(睡眠障碍)、Y1(主观睡眠质量)的权数较高,表示7个睡眠质量因子中,日间功能障碍、睡眠障碍、主观睡眠质量对W1的影响较大。由V1、W1与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可以看出:X1(平和质)与Y1(主观睡眠质量)、Y2(入睡时间)、Y3(睡眠时间)、Y4(睡眠效率)、Y5(睡眠障碍)、Y7(日间功能障碍)呈负相关,与Y6(催眠药物使用)呈正相关,说明平和质得分越高,睡眠质量各因子得分越低,睡眠质量越好。
3 讨论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维系着人体的健康。本研究运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和典则相关分析方法,探索中医体质类型与睡眠质量的关系。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睡眠质量各指标评分均与平和质评分呈负相关,说明平和质是睡眠的保护因素。平和质脏腑阴阳气血和调,气血充足,精力旺盛,体健神旺,所以睡眠质量也较好。而睡眠质量各指标评分与8种偏颇体质评分呈正相关,说明偏颇体质是睡眠的危险因素,尤其是气虚质、气郁质易导致不同方面的睡眠质量下降。气虚质是由于一身之气不足,以气息低弱、机体脏腑功能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中医学认为,“劳则气耗”,气虚则可致气机紊乱,气的推动、防御、气化功能减退而致睡眠较差。现代社会人们来自各方的压力很大,耗气伤神的情况多见,容易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气郁质是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表现的体质状态。气郁质易引起肝气郁结而出现不寐,肝气的疏泄功能对各脏腑经络之气的运动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若情志不畅引起肝气不舒,疏泄失职,则会导致全身气机郁结,内扰心神,使之不寐;长期情志不舒,气机郁结易化火伤阴耗血,使肝血亏虚,夜卧之时血不能归于肝而影响睡眠[18]。现代人们多工作繁忙,精神压力大,容易情绪焦虑,思虑过度,影响睡眠。
典则相关结果显示,第一对典则相关系数为0.655,说明中医体质类型与睡眠质量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关系。从标化系数的符号来看,睡眠质量与平和质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说明平和体质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好。反映中医体质的体质类型主要由平和质(X1)来体现,而主观睡眠质量主要由日间功能障碍(Y7)、睡眠障碍(Y5)、主观睡眠质量(Y1)来体现,即体质越是平和,白天精神越好,睡眠障碍越少,睡眠质量越高。
综上所述,中医体质是影响睡眠状况的因素之一,体质越是阴阳协调平和,睡眠质量越好。应该针对不同体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干预或治疗,纠正偏颇体质,提升体质平和状态,可能是有利于改善睡眠状况的有效途径。
[1] | 郗荻. 失眠患者中医体质辨析与睡眠质量及心理状况关系初探[D].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28.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26-1016068997.htm |
[2] | 孙阳, 杨志杰, 古雅兰, 等. 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多导睡眠图的研究[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 15 (6): 498–500. |
[3] | 龙训, 杜敏, 张明霞, 等. 睡眠障碍人群脑内神经递质的表现及意义[J]. 中国热带医学, 2017, 17 (1): 93–95. |
[4] | 周亚竹, 梅风君.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J].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6, 23 (1): 24. |
[5] | 王琦. 中医体质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48-45. |
[6] | 杨毅玲, 宋月晗. 试论睡眠障碍与体质的关系[A]. 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1: 4. |
[7] | 林宥廷, 李玉梅, 杨毅玲, 等. 失眠与中医体质关系的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36 (7): 450–452. |
[8] | 黄清苑, 罗海龙, 李晓芹, 等. 失眠患者172例中医体质调查[J]. 新中医, 2015, 47 (8): 30–32. |
[9] | 胡甜甜, 周爽, 尤艳利, 等. 251例中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体质分布特点[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30 (4): 683–685. |
[10] | 陈孟桐. 台湾地区失眠患者中医体质调查及证型分析[D]. 广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33.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572-1011135993.htm |
[11] | 王琦, 朱燕波, 薛禾生, 等. 中医体质量表的初步编制[J].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10 (3): 12–14. |
[12] | 朱燕波, 王琦, 薛禾生, 等. 中医体质量表性能的初步评价[J].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10 (3): 15–17. |
[13] | 朱燕波, 王琦, 折笠秀树. 中医体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7, 16 (7): 651–654. |
[14] | Buysse DJ, Reynolds CF, Monk TH, et al. The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a new instrument for psychiatric practice andresearch[J]. Psychiatry Res, 1989, 28 (2): 193–213. DOI:10.1016/0165-1781(89)90047-4 |
[15] | 刘贤臣, 唐茂芹, 胡蕾, 等.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 中华精神科杂志, 1996, 29 (2): 103–107. |
[16] | 路桃影, 李艳, 夏萍, 等.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及效度分析[J]. 重庆医学, 2014, 43 (3): 260–263. |
[17] | 孙振球. 医学统计学[M]. 第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445. |
[18] | 解明. 失眠症患者的中医体质调查研究[D]. 济南: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5: 19.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41-1012469640.htm |
2.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