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  2017, Vol. 34 Issue (11): 742-744

文章信息

李嘉蕾, 苏明
LI Jia-lei, SU Ming
栗锦迁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的影响
Effect of LI Jin-qiang Jiangtang recipe on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天津中医药, 2017, 34(11): 742-744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 34(11): 742-744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7.11.07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7-06-11
栗锦迁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的影响
李嘉蕾1, 苏明2     
1.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0193;
2.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天津 300120
摘要:[目的]分析栗锦迁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T2DM)气阴两虚型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的改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入选的159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栗锦迁降糖方,分析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医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栗锦迁降糖方联合西药疗法对改善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具有临床价值。
关键词栗锦迁    栗锦迁降糖方    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    

糖尿病(DM)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其生物学作用障碍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疾病[1],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近年来中国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上升迅速[2],作为一种终生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中医药在改善DM患者临床症状方面疗效显著,本研究采用栗锦迁降糖方治疗T2DM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选患者均为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9月就诊T2DM患者中证属气阴两虚者,共观察病例168例,脱失9例,实际观察159例,脱失率为5.35%。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81例,男35例,女46例,年龄平均(63.00±10.21)岁,病程平均(11.52±7.41)a,平均体重指数(25.85±4.09)kg/m2。对照组78例,男34例,女44例,年龄平均(61.82±11.91)岁,病程平均(12.06±9.89)a,平均体重指数(25.98±4.39)kg/m2。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辨证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有DM的症状,任何时间静脉血葡萄糖浓度>11.l mmol/L(2 g/L)。2)空腹静脉血葡萄糖浓度>7.0 mmol/L(1.26 g/L)。3)在口服葡萄糖尿病耐量试验(OGTT)服75 g葡萄糖后2 h静脉血葡萄糖>11.1 mmol/L(2 g/L)。

以上3项标准,只要有1项达标并在随后的1日重复上述中的任一项检查同时符合标准者,即可确诊为DM。

1.2.2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宄指导原则》[3]中关于治疗DM辨证分型标准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关于消渴的证候标准,并参照《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证候部分)》以及2005年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标准(草案)。

主症: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烦渴欲饮,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体瘦薄,苔少口干,脉虚数;具备其中3个或以上症状者则辨为该证。

1.3 纳入、排除、剔除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气阴两虚型T2DM患者,神志清楚、可配合调查者且年龄在18~70岁之间,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可作为纳入者。

符合任一项者即予以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者;痴呆及精神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具有DM以外原因引起的器官衰竭或残疾者;调查问卷表回答缺项多于20%者。

符合任一项即予以剔除:不能坚持治疗中途退出者;未按治疗方案执行者;治疗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临床治疗中出现严重的其他并发疾病者。

1.4 方法 1.4.1 病例选择分组情况

根据诊断、纳入、排除标准,将筛选合格的受试对象按其就诊次序给予编号1~168。运用RandA1.0软件,将168例患者随机分配到A、B两组。A组为治疗组,B组为对照组。

1.4.2 研究方法

在给予全部患者饮食、对症等基本治疗的前提下,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栗锦迁降糖方。方药组成:生黄芪30 g,川芎20 g,赤芍20 g,五味子20 g,玄参20 g,陈皮20 g,清半夏20 g,茯苓20 g,白术20 g,方药选取本院中药免煎颗粒,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2次,早晚分服,3个月为1个疗程。所有病例观察时间均为1个疗程。

1.4.3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分别在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应用中医症状评分表进行评价,并根据评分判定2组临床疗效。

中医症状评分表包含10个症状(倦怠乏力、自汗盗汗、口渴喜饮、气短懒言、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腰膝酸软、肢体麻木、胸胁痛),4种程度(阴性和轻、中、重度),分数越高,患者临床症状越重,生存质量则相对越低。

中医症状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减分率≥70%;有效:减分率30%~70%;无效:减分率<30%。采用尼莫地平法公式计算:减分率=[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l6.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不齐行秩和检验,方差齐则行t检验)。计量资料自身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 2.1.1 对中医症状评分的影响

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均能显著降低本组中医症状总积分(P<0.01),表明两种治疗方案均可改善临床症状。在此前提下,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明显(P<0.01)。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组内及差值比比较(x±s Tab. 1 Comparison of difference and total scores of TCM symptoms of patient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x±s)
组别时间例数中医症状
总积分(分)
中医症状
总积分差值
治疗组治疗前8117.94±1.680.65±0.11**
治疗后816.22±1.84##
对照组治疗前7817.45±1.610.44±0.15
治疗后789.67±2.55##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治疗前相比,##P<0.01。
2.1.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疗效比较

按照中医症状疗效判定标准,治疗组显效34例、有效47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6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2.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疗效比较 Tab. 2 Comparison of TCM symptoms curative effect of patients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8134(42.0)47(58.0)0(0.0)81(100)**
对照组781(1.3)63(80.8)14(17.9)64(82.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 治疗前后安全指标评价

2组治疗前后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心电图等安全指标无明显变化,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与服用中药相关的不良反应,说明本方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3 讨论 3.1 中医有关病因病机的论述

T2DM在中医学中属“消渴”范畴。与禀赋不足、饮食失常、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因素密切相关。脾失健运,枢机失利,致中满内热,水谷运化及津液代谢功能失常,日久则耗气伤阴,痰湿内蕴,瘀浊内存,变生诸症。故其病机多责之气阴亏虚,痰瘀阻滞。

栗锦迁教授认为消渴一病,最耗气阴,唯脾尤甚,中焦气弱,则诸症杂生[5]。栗教授认为“瘀血”贯穿于糖尿病的始终,《内经》言“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发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张仲景《金匮要略》亦指出:“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有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表明瘀血与消渴互为因果,故而活血化瘀应贯穿DM治疗的始终[5]

3.2 组方分析

本研究所用栗锦迁降糖方乃六君子汤合生脉散合补阳还五汤加减而成。方中重用生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化源,《神农本草经》谓其“补虚”,《本草备要》言其:“甘温,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为补药之长。”以其益气固表,以达“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用,故而使外邪难侵,内患易除。玄参咸寒入血凉血,甘寒养阴清热,即奏养阴之效,又泻无根之火;配以五味子上敛肺气,下滋肾水,益气生津,养心安神。两药合用益气养阴,内含“生脉”之功。方中白术功善补脾气而燥湿,为健脾要药;《本草汇言》称其“脾虚不健,术能补之,胃虚不纳,术能助之”。佐以茯苓,其性甘补淡渗,作用平和,健脾利水而不伤正;配以半夏,燥脾湿化痰浊。3药合用,共助黄芪健脾益气。同时方中补益药用量颇多,为防滋腻碍脾,佐以陈皮理气运脾,祛湿化痰,以达“补而不碍邪,化而不伤正”之妙。以川芎、赤芍活血祛瘀,合以黄芪,大振元气,鼓动血行,使活血而不伤正,以达补气活血通络之功。全方诸药共用,共奏健脾益气,化痰活血之功。方子短小精炼,但全面顾护心、脾、肺、肾等脏,对改善气阴两虚型T2DM中医临床症状颇有疗效。同时本研究选用方药为颗粒制剂,方便易携,服用方便,口味较传统剂型有了较大改善,为患者提供了极大便利,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3.3 现代药理学研究

黄芪对血糖具有双向调节作用[6]。白术有降血糖的作用。白术糖复合物AMP-B能显著降低四氧嘧啶DM大鼠血糖水平[7]。中药五味子中分离得到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显著降低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DM小鼠的血糖水平, 对正常小鼠注射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也有降低作用[8]。同时药理学研究证实活血化瘀药具有降低全血及血浆黏度,降低血管壁内膜的通透性,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等作用[9]。说明复方中药的疗效可能与其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以降血糖,改善微循环等作用相关。

4 总结

DM作为一种终身疾病,并发症多,发生率高,严重的并发症甚或致残、致死,给患者本人及家属带来巨大精神压力,这要求医者在临床上要高度重视患者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说,这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天人合一的态度不谋而合。中医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其对DM的治疗效果,尤其在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并发症方面更是有目共睹的。本降糖方对于T2DM气阴两虚证有良好的疗效。由此可见,通过多途径、多环节、多领域、多靶点发挥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T2DM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大优势。

参考文献
[1] 许曼音. 糖尿病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12.
[2] 汪会琴, 胡如英, 武海滨, 等. 2型糖尿病报告发病率研究进展[J]. 浙江预防医学, 2016, 28 (1): 37–39.
[3]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宄指导原则[S].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233-237.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41-42.
[5] 苏明, 栗锦迁, 关怿, 等. 栗锦迁教授辨治2型糖尿病经验举隅[J]. 天津中医药, 2016, 33 (3): 132–134. DOI:10.11656/j.issn.1672-1519.2016.03.02
[6] 荆丰德. 黄芪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综述[J]. 实用医技杂志, 2008, 15 (20): 2702–2704. DOI:10.3969/j.issn.1671-5098.2008.20.108
[7] 单俊杰, 田庚元. 白术糖复合物AMP-B的理化性质及降血糖活性的研究[J]. 药学学报, 2003, 38 (6): 438–441.
[8] 袁海波, 沈忠明, 殷建伟, 等. 五味子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小鼠的降血糖作用[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2, 23 (3): 112–114.
[9] 陈晨, 刘倩, 高华. 活血化瘀药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药事, 2011, 25 (6): 603–605.
Effect of LI Jin-qiang Jiangtang recipe on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 Jia-lei1, SU Ming2     
1.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2. Tianjin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ffiliated Hospital, Tianjin 3001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LI Jin-qian Jiangtang recipe in treating type 2 diabetes (T2DM) of qi and yin deficiency 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s improved. [Methods] Using randomized method, 159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Western medicine hypoglycemic drugs for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Jiangtang recipe for the treatment group. Clinical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clinical symptoms relieved degree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Conclusion] LI Jin-qian Jiangtang recipe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can substantially improve clinical symptoms of diabetes patients, and it has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 LI Jin-qian     Jiangtang recipe     type 2 diabetes of deficiency of qi and y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