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张永锋, 杨团民
- ZHANG Yong-feng, YANG Tuan-min
- 手法复位配合外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观察
- Clinical efficacy research on using manipulation combined external fixation to treat ankle fractures
- 天津中医药, 2017, 34(12): 820-822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 34(12): 820-822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7.12.09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7-07-06
2. 铜川市人民医院骨科, 铜川 727031
踝关节作为人体负重量最大的屈戌关节,其中跖屈、背伸运动在日常生活中行伴有十分重要的特色。随着目前社会交通意外和高处坠落的频繁发生,踝关节骨折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因此,选择一种正确、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恢复踝关节的解剖解构、修复下胫腓联合损伤、保证踝关节的稳定性和防治并发症意义重大。本研究团队将现代医学无痛正骨手法配U型胶布弹性外固定[1],治疗运用在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治疗中,临床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研究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就诊的71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且符合踝关节骨折诊断标准,骨折分型[2]:排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病理性骨折、精神疾病者。其中38例患者给予无痛正骨手法复位配合U型胶布外固定治疗为无痛正骨手法组。其中男13例,女25例;年龄(42.57±10.87)岁;病程(9.76±4.23)h;受伤原因分布:交通事故伤10例,运动扭伤17例,重物砸伤2例,坠落伤11例;骨折分型:Ⅱ度13例,Ⅲ度11例,Ⅳ度14例。33例患者给予手术治疗为手术组。其中男16例,女17例;年龄(43.92±11.84)岁;病程(10.85±5.37)h;受伤原因分布:交通事故伤13例,运动扭伤16例,重物砸伤2例,坠落伤4例;骨折分型:Ⅱ度11例,Ⅲ度12例,Ⅳ度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无痛正骨手法复位组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室单腰麻醉下复位,术前常规准备,待患者麻醉成功后给予手法复位U型胶布外固定。1)正骨复位:患者仰卧位,屈髋屈膝,常规理筋手法对局部疏筋活络,助手两手握住小腿近端固定,术者面向患足双手握住足背及足跟,对抗牵引2 min后,将胫前方的手指往下压,将托足跟的手指往上提,双手相对保持一定的力度,这对于Ⅱ度损伤可自行复位,同时纠正骨折块移位和距骨后脱位;对于Ⅲ度损伤可在保持提拉状态下顺势将踝关节内翻30°、内旋20°,术中一手握住胫骨下端向后推,助手握住跟骨后侧向前推挤,在保持该状态下背伸踝关节10°,对Ⅳ损伤者在拔伸牵引内旋的基础上,术者拇指向上推挤内踝远端骨折块,使内踝复位,复位成功后让助手保持内翻内旋的状态下术者两手用力叩挤内外踝,纠正下胫腓损伤。2)U型胶布外固定:医用宽胶布(山东淄博高青唐健牌,规格:26 cm宽400 cm长,26 cm宽500 cm长)根据患者下肢情况自制成宽7~8 cm、长40~50 cm的U型胶布条,一助手用手掌从跖趾关节处外翻位固定踝关节,术者先用医用纱布绷带均匀缠绕踝关节至小腿上2/3,后迅速用U型胶布条从患者足跟部拉紧踝关节至近端小腿上1/3处,保持踝关节外固定体位,再用医用绷带8字加压包扎外固定,密切观察患者血液循环和足趾感觉,及时调整U型绷带松紧度(U型胶布每周更换一次),3 d后鼓励患者进行渐进式足趾活动和踝关节屈伸、蹬空运动。4周后鼓励患者在U型胶布外固定下渐进式下地行走。10周左右拆除U行胶布。分别于固定后2周、4周、6周、8周、6个月复查踝关节X线,如复查X线示骨折再移位再次行手法整复,U型胶布加强外固定。
1.2.2 手术组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单腰麻下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对于不同分型手术切口不同:Ⅱ度损伤给予前外侧纵行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筋膜、常规清理骨折局部、电凝结扎止血,复位骨折断端,修复下胫腓韧带,行钢板螺钉内固定;Ⅲ度损伤行后外侧入路,充分暴露后踝及后踝骨折端,螺钉内固定后踝后复位骨折断端;Ⅳ度损伤取内踝切口约3 cm,清理骨折局部后持骨器复位内踝骨折,以垂直骨折线方向钻入两枚克氏针,临时固定,透视满意后拔出一枚克氏针,拧入拉力螺钉,再行Ⅲ度损伤复位方法行骨折内固定,术后中立位石膏外固定,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分别于2周、4周、6周、8周、6个月复查踝关节X线,所有患者随访半年。
1.3 观察指标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
1.4 疗效标准 1.4.1 影像学标准[3]1)优良:X线片示无侧方移位,内外踝前后移位<2 mm,后踝移位<2 mm,踝关节内侧间隙正常,下胫腓联合间隙基本与对侧相等。2)可:X线片示内外踝间隙侧方移位<2 mm,后踝移位后>2 mm且<5 mm;距骨与内踝间隙曾宽<2 mm,下胫腓联合间隙与健侧相比增宽<2 mm。3)差:X线示内外踝侧方移位>2 mm,后踝向近侧移位>5 mm或距骨后脱位。
1.4.2 关节功能评分随访6个月后参照Mazur踝关节评分标准[4]:总分为100分,优>92分;良87~92分;尚可:65~86分;差:<65分。
1.4.3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5]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局部无异常活动;X线片显示骨折处有连续性骨痂,骨折线已模糊;拆除外固定后,下肢能连续徒步步行3 min,并且不少于30步。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两组临床疗效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观察指标比较无痛正骨手法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方面与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组别 | 例数 | 住院天例数 (d) |
住院费用 (元) |
骨折愈合时间(周) | 关节功能恢复(周) |
无痛正骨手法组 | 38 | 10.57±2.65* | 5 674.68±596.35* | 8.06±2.33* | 50.35±4.62* |
手术组 | 33 | 15.76±3.18 | 1 4836.2±1756.7 | 9.51±2.75 | 54.28±7.83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两组术后6个月踝关节X线片发现,无痛正骨手法组有效率为92.1%,手术组有效率为9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例(%) | |||||
组别 | 例数 | 优良 | 尚可 | 差 | 有效率(%) |
无痛正骨手法组 | 38 | 32(84.2) | 3(7.9) | 3(7.9) | 92.1 |
手术组 | 33 | 29(87.9) | 3(9.1) | 1(3.0) | 97.0 |
两组术后6个月Mazur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无痛正骨手法组改善优于对照组,见表 3。
分 | |||
组别 | 例数 | Mazur评分 | |
治疗前 | 治疗后6个月 | ||
无痛正骨手法组 | 38 | 61.25±5.85 | 94.62±7.54*# |
手术组 | 33 | 59.33±6.57 | 88.17±6.23*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5;与手术组治疗后比较,*P<0.05。 |
踝关节是高度适配的鞍马关节,由骨性结构与韧带构成,两者共同维持踝关节的稳定性,骨性结构和韧带的紧密接触,对于踝关节均匀沉重意义重大。正确认识踝关节骨折及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缓解患者痛苦,恢复踝关节灵动性十分重要。
目前,对于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损伤,主要采用切开复位螺钉固定治疗[6]。但临床报道发现[7-8],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存在螺钉断裂、二次取出内固定、无法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下胫腓骨性链接等并发症。笔者给予无痛正骨复位是在零张力,患者肌肉和踝关节处于松弛状态下进行的,能够减轻局部炎性刺激,减少对局部关节面创伤。并且在复位中有10°的跖屈,利于骨折断端和关节面的复位,达到解剖对位,减少创伤性炎症反应和滑膜刺激的发生率。U型胶布外固定基于弹性固定理念,不仅为踝关节局部提供稳定的力学环境,而且适应下胫腓联合微动的生理特性;同时,在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弹性固定可允许踝关节进行早期渐进式功能锻炼,避免后期造成局部僵硬,这也体现中医骨伤"动静结合、筋骨并重"的治疗原则。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6个月Mazur评分无痛正骨手法组优于手术组,踝关节影像手术组优于无痛正骨手法组。
综上所述,对于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给予无痛正骨手法复位配合U型胶布外固定能够取得比手术治疗更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主要机制在于避免对踝关节损伤局部刺激,减轻炎性物质,利于U型胶布弹性固定原理,早期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动静结合,促进骨痂生长,防止踝关节局部僵硬。但对于部分Ⅲ度、Ⅳ度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保守治疗复位较为困难,手术治疗能够达到三角韧带修复和骨折的解剖复位,因此,此类患者建议手术治疗。
[1] | 卢锌祥. 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两种外固定体位临床疗效研究[D]. 福州: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4.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393-1014241713.htm |
[2] | Lauge-Hansen N. Fractures of the ankle.Ⅱ.Combined experimental-surgical and experimental roentgenologic investigations[J]. Arch Surg, 1950, 60 (5): 957–985. DOI:10.1001/archsurg.1950.01250010980011 |
[3] | Leeds HC, Ehrlich MG. Instability of the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after bimalleolar and trimalleolar ankle fractures[J]. Journal of Bone & Joint Surgery-american Volume, 1984, 66 (4): 490–503. |
[4] | Wirth SH, Klammer G, Espinosa N. Arthrodesis and endoprostheses ofthe ankle joint:indications, techniques and pitfalls[J]. Der Un-fallchirurg, 2013, 116 (9): 797–805. |
[5] | 吴在德, 吴肇汉. 外科学[M]. 第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728-729. |
[6] | 赵学寨, 李海军, 孟彩云, 等. 可吸收螺钉与金属螺钉内固定修复踝关节骨折:生物相容性及踝关节功能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 20 (31): 4687–4692. DOI:10.3969/j.issn.2095-4344.2016.31.018 |
[7] | 周荣, 蒋刚, 范华侨. 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Weber-DenisC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 13 (18): 1545–1547. DOI:10.3969/j.issn.1671-4695.2014.18.025 |
[8] | Yasui Y, Takao M, Miyamoto W, et al. Anatomic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anterior inferior tibiofibular ligament for chronic disruption of the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J]. Knee Surgery, 2010, 19 (4): 691–695. |
2.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Tongchuan People's Hospital, Tongchuan 72703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