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孟丹, 张永臣, 贾红玲
- MENG Dan, ZHANG Yong-chen, JIA Hong-ling
- 《万病回春》和《寿世保元》外治法应用特色探析
- Analysis about special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tern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lated in Diseases Rejuvenation and Shou Shi Bao Yuan
- 天津中医药, 2017, 34(12): 826-829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 34(12): 826-829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7.12.11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7-08-26
2. 山东中医药大学, 济南 250355;
3.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济南 250001
龚廷贤(公元1522—1619年),明代旴江著名儒医,今江西抚州市金溪县人,一说其生卒年不详(?—公元1587年—?)[1],字子才,号云林,别号悟真子,勤研医术,济斯民于仁寿。龚廷贤医书总计共13种[2],其较具代表性的著作当属《万病回春》[3]与《寿世保元》[4]。前者成书于1587年,使医者疗疾可达“沉疴顿起,如草木之逢春,生意欣欣向荣”[4]的境界,并于17世纪中叶传入日本,成为江户时代最常用常读的医书,也成为汉方成药制剂的主要处方来源[5];后者成书于1615年,是龚廷贤晚年“名藩之异授,内府之珍藏,宇内大夫之所家袭,方外异人之所秘传,并发诸前人之所未发,参互勘验”[4]所著之作,目前国内流传有30多个不同版本[6]。龚廷贤在两书中所论述的中医外治临床应用颇具特色,现将其主要外治特点整理分析如下。
1 根据病位灵活选用治法龚廷贤辨证治疗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注重把握病变所在部位的最佳外治方法,通过病变部位与施治部位的上下配合,创立了收涩升提法、引热下行法、滋阴降火法;《素问·刺禁论》云:“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肝体阴而用阳,肝主血,肺主人体一身之气,根据龙虎回环理论,肝主左升、肺主右降,人体左右气血回环顺畅,龚廷贤在治疗某些疾病,亦采用病变部位与施治部位左右交叉互治的方法,调理机体气血,有时又根据“男左女右”观点施治,其具体方法如下。
1.1 收涩升提法即病位在人体下部,施治于人体上部的治疗方法。因“蓖麻子辛、涂顶肚收”[4],“巴豆辛热、大能收痢”[4],故常用这两位药共奏补气升提、补阳固涩之功。如治小儿痢疾脱肛,可用蓖麻仁研末涂囟门;又如治小儿大肠气虚,肛门脱出,亦可将蓖麻子捣烂贴囟门,待肛门收回即可擦去;再如治小儿泄泻,可用巴豆汁研末为膏,贴囟门约一炷香的时间揭掉,泄泻可停。
1.2 引热下行法即火热在人体上部,引火下行的治法。吴茱萸虽辛热,但醋调可去性取用,起到清降盛火之功。若小儿因心脾受热,出现口舌生疮,疮色黄脾脏热或者疮色白心脏热的现象,需引盛火下移,即用醋调吴茱萸末,贴敷涌泉穴,功效显著。
1.3 滋阴降火法即利用滋阴药以达滋阴降火、清肝明目之功的治疗方法,治疗上部火热之证。如将熟地黄用新汲水浸透制为拔毒膏,贴脚心布裹,可以治疗婴儿眼红肿痛。
1.4 左右治疗法一者指病位与用药部位左右交叉互治的方法,即病位在左,治疗在右,反之亦可。如男子虚风内动或外感风邪、妇人产后风证、小儿急慢惊风出现口眼
熨法是指将药物或其他物品加热后,利用温热之力在体表加以移动按摩,使药物经体表毛窍渗透入经血而起治疗作用的的一种治疗方法[7]。龚廷贤运用多种熨法,利用不同介质以达不同的功用,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2.1 绢包熨如治疗脚气一症,先用洗足汤洗后拭干,再用绢包裹炒热的花椒熨患处;还如治伤寒症,可用绢巾包裹炒热捣烂的樟树白皮熨全身,患者一时汗出可解。
2.2 熨斗熨如治阴症,将芥菜子、干姜研末水调作饼贴脐,手帕固定,再将少许盐铺盖于上,以熨斗熨,患者多次出汗即可停止治疗。又如以熨斗盛火于葱饼上熨脐,阳气得以入腹,则可通利二便。
2.3 热瓦熨治小便闭一症,可将皮硝与连须葱捣烂摊在青布上,用热瓦施熨。
2.4 瓦罐熨龚廷贤的外敷吹乳方,即将葱捣烂作饼,摊于乳上,用瓦罐盛灰火,扑在葱上,使妇人出汗,肿痛即消。
2.5 热鞋底熨将生姜汁以砂锅内煎数沸,再化开皮胶,放入乳香、没药搅匀制成神应膏摊于狗皮,把炙热的鞋底放于膏药上来回热熨,可治骨节疼痛病。
2.6 葱熨法将葱白细切,捣烂烧热敷患处,可以治疗胆怯人所患的或痛或不痛的肿块、因中风中经络导致的肢体痉挛疼痛、跌打损伤痛、阴证腹痛等病症。
2.7 姜熨法将生姜捣烂如泥、去汁,姜渣炒热,用布包裹并在心胸胁下来回揉摩,可治疗伤寒导致的胸膈不宽证候以及一切积聚证候。
2.8 摩熨法先以白酒煮朴硝熏洗患处,晾一段时间再贴神仙化痞膏,不断用热烤炙,用手按摩患处,手摩熨之,一贴即可消一切积聚痞块。
2.9 炒盐熨将盐炒热熨气海穴,冷则换热盐,可治霍乱吐泻、心腹疼痛。
2.10 热灰熨救冬天坠水后四肢厥冷、气息微弱、口不能言者,不宜用火烤,用布袋盛热灰放在心头,冷则换热的布袋继续温煦。
2.11 热土熨急救夏日中暑情况紧急者,不可用冷水救治,可用路上热土温熨肚脐,患者小便排出即可救。
3 善用孔窍治疗急慢病症五脏之气开窍于目、舌、口、鼻、耳,《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云:“五脏之气,上通九窍。”[8]因此五窍与五脏在生理病理上关系密切,加前后二阴,龚廷贤善于运用人体七个窍道对中风恶症、大小便闭、失血等急危重症进行外治救急,又常用来治疗阴痒、聤耳、脓耳等疑难杂症,方法多样、诸窍并用。
3.1 吹法 3.1.1 吹鼻法如治中风一症,可用新汲水将黄豆大一粒回生丹化开,男左女右吹鼻而进治疗中风,患者痰吐则效,若病情严重,牙关紧闭不开,医生可帮助将口拨开,痰出可愈;又如用通天散(芒硝、雄黄共为细末)吹鼻,使鼻内流水,双目流泪则可治赤眼暴发肿痛。
3.1.2 吹肛法治大小便闭效如神方丁香散,将苦丁香、川乌头、草乌头、香白芷、牙皂、细辛各3钱,胡椒1钱,麝香少许研为末,用竹筒吹入肛门,二便得通。
3.1.3 搐鼻吹耳法搐鼻即用少许药物细末吹入鼻内取嚏[9]。龚廷贤灸治自缢者不切断绳,先用膝盖等部位或者将衣物裹厚紧顶肛门,将人抱起解开绳子放下,按揉其项痕,再搐鼻并用竹管吹其两耳,待患者神志苏醒则可停止,若患者出现二便失禁等泄气现象,则不可挽救。
3.2 塞法 3.2.1 塞鼻法治小儿喉中痰涎壅盛之咳喘,可用巴豆一粒捣烂作丸,用棉花包裹,男左女右塞鼻,痰气下坠则愈。
3.2.2 塞耳法治气道壅塞所致的两耳聋聩,可用枣核一般大小的甘遂,用棉裹塞耳,嘴内同时嚼服甘草,或用生葱白塞耳,以气开塞。
3.3 烟熏法 3.3.1 熏阴户法用皂荚烧烟,熏入阴中可使妇人尿道通,小便出,则伤寒昏迷、不省人事一症可除。
3.3.2 熏鼻法用巴豆去壳,纸包捶油,去豆不用,用纸捻作条,将纸条烧烟熏入鼻内可使中风者开窍。若治血崩所致的虚极发热、不省人事,当即刻把铁锤烧通红,浸入醋碗内,沸起醋气,熏妇人鼻可救。
3.3.3 熏耳法可用黄蜡搓如皂角子大,外用艾捶熟,裹蜡条烧着,烟熏耳,疼痛消失即可停止,可治疗聤耳、脓耳症。
3.4 纳法 3.4.1 纳阴户法治妇人阴部虫痒,可用大枣蒸糕,用水银和捻约长三寸,纳入阴道,次日虫可出。若治妇人阴中生疮,疼痛如虫咬,可用棉花包裹捣烂的桃叶,纳入阴中,三四次即愈。
3.4.2 纳疮孔法治疔疮制蟾酥丹,选大癞虾蟆,用手捻出酥,置于油纸上或桑叶上,用竹篾刮取备用,放在背阴出自然风干,与白面、黄丹制丸如麦粒大,用针刺破疮口,将药丸纳入可疗疮。
3.5 导法将药物及其他介质制成栓剂等其他剂型直接作用于直肠,通过直肠黏膜的吸收并对直肠壁造成刺激从而促使排便[10]。
3.5.1 蜜煎导法用火将蜜炼质稠浓色黄状,迅速搓捻如指般大小,外用皂角末、麝香裹,用香油现将肛门涂抹湿润,随即将其放入肛门,大便得通。
3.5.2 猪胆汁导法龚廷贤认为治自汗,小便利而大便燥硬,不可随意攻伐宜用导法。取猪胆一枚,将其一半倾倒于碗与醋调和,令竹管一头接碗,一头与谷道相接,用手指捻管,可使胆汁灌注入谷道,因酸苦益阴以润燥,不久大便可以通畅排泄。
3.5.3 香油导法治疗因大便不通导致的腹胀,垂危一时的重症,嘱病人脚向上,可在猪尿胞内倒入香油一半、温水一半,取用竹管一头蘸葱汁深入肛门,另一头将猪尿胞内液体捻入竹管,大便速通。
3.6 送药法将枯白矾(五分)、干胭脂粉(二分半)、麝香(少许)、片脑(一分)、熟炉甘石(五分)研末制成红棉散,或用蛀竹粉、易矾、甘石制粉备用,先用棉棒擦干耳道周边浓水,再用鹅翎管子将药末送入耳底,可治耳道流脓并出黄水。
3.7 点法 3.7.1 点眼法令患者仰卧,用银簪蘸取龙火丹点眼大角少许,可治腰痛不能转侧,顷刻见效。亦可用光明散、点眼仙方、仙传珊瑚紫金膏点眼护眼。
3.7.2 点患处法如用乌梅、阴干蜒蝣烧灰存性为末,将末点于患处可治小儿喉风咽痛双单乳蛾;又如点痣时,可用七个巴豆、锻石等分为末与咸水共存于盏内,再将糯米放于盏内,等到糯米熟烂变米膏,先用针拨动痣,再用米膏点痣处,三日内不洗,痣可自然脱落。
4 突出痈疽疮疡治疗特色龚廷贤运用外治法治疗痈疽疮疡经验丰富,治疗思路颇具特色,治疗方法多样,且对于灸治疮疡的特殊注意事项做出了详细的说明,总结全面,说理熨帖,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4.1 隔蒜灸龚廷贤常用隔蒜灸治疗痈疽疮疡,灸前首先用湿纸覆盖在疮上,判断出纸最先干处,即为结疽头处,再在痈疡处进行隔蒜灸,头小者用蒜片灸,头大者用蒜泥铺灸。且主张此病初起易救,应早期治疗;背部疮疡最险,应急用灸法;灸治量应“以爆为度”,即以疔疮溃烂流脓为准,如不爆可再灸,又不可拘泥于壮数,而应以患者自身痛觉为度,不可强求痛感的出现,因为初发赤肿时患者本身气血虚弱会导致灸痛不觉。
4.2 竹筒吸毒法将一二寸长的苦竹,去两头,刮去薄如纸的一层青皮,留竹筒根据灸疮大小备用。在疮毒初发时,用白蒺藜、苍术、乌桕皮、白厚朴煎水并放入竹筒同煎,趁竹筒热,速取放置于疮上靠热力自然吸拔,不必用手抚按,待竹筒冷却另换继续吸拔,则可将疮中溃脓吸拔掉以祛邪外出。此方法类似于现今的拔火罐疗法,可治疗一切恶疮溃脓。
4.3 膏贴法龚廷贤自创神功散、芙蓉膏、琥珀膏、白龙膏等膏药,治疗痈疽发背、背疽糜烂、诸般肿毒、久年顽疮等顽疾。如应用神功散治疗痈疽发背、瘰疬疮已脓溃烂者,先用槐枝、艾叶煎汤温洗疮面,再绢帛拭去脓血,真香油敷润患处以补益正气、收湿敛疮,用绵纸参照疮面大小剪纸留疮头孔,将膏药涂抹于绵纸敷于疮上,纸干时用淘米水浸润,每日更换一次,不可用手挤脓,待疮自然流脓即治止,可愈。
4.4 砷剂、汞剂治疗梅毒龚廷贤认为梅毒疮是因为男女恣情纵欲致阴虚火旺,以及过食肥甘厚腻,耗伤阴津气血,导致精枯血竭、火热移居诸经血络而发病,因此病情顽劣,需用峻猛药物治疗,同时又应避免对脏腑的过度刺激,因此选用药物外治法,正如吴师机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11]强调药物的内治与外治之功无二致。首用砷剂、汞剂治疗梅毒[12],自创雄黄败毒丸、十全丹,仅用官粉一味作为秘方,以及雄黄、真轻粉、杏仁、猪胆汁所调的膏方,比1632年成书的《霉疮秘录》记载早近半个世纪[13],足见龚廷贤勇于创新的学术精神。
4.5 “晕灸”处理《寿世保元》首次提及“晕灸”一词[1],龚廷贤针对因着艾火患者出现的眩晕现象,即:“晕灸”,认为是因为心气虚所致,应用“冷物”压在施灸处,其原理大概是用寒凉物压疮以驱散灸时的过热感,等到神志复苏后,再饮热粥或者热姜汁则可解除眩晕感。
4.6 灸疮后遗症的处理如疼痛感的处理,可将端午正午时采的柏叶、芙蓉叶,阴干研为细末,水调成膏,待疮盖脱落膏贴,则疼痛可减;又如疮后出血,用百草霜为末,掺之即止。又如灸疮的预后调摄,用葱、艾、薄荷等煎汤温洗,应避免受风;灸疮发后施用膏贴,其中务必加真麻油来祛风除湿、养气滋血、补益耗损的气血;同时灸后应避免接触一切风冷,节饮酒,戒房事,远七情,养和以为贵。
综上所述,龚廷贤所著《万病回春》和《寿世保元》中介绍的中医外治临床应用颇具特色,应用方法多样,治疗疾病范围广泛。不仅利用各种介质通过熨法治疗如积聚、霍乱吐泻、妇人吹乳等疑难杂症,还善用孔窍治疗中风、聋聩、二便闭等急慢病症。同时龚廷贤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辨证治疗,根据不同的病变部位选择最佳的治疗部位与治疗方法,创立了收涩升提法、引热下行法、滋阴降火法、左右交叉互治法等多种治病方法,提高了临床疗效。其对痈疽疮疡的治疗经验颇丰,对灸治本病的治疗原则提出了特色见解,治疗方法并不拘泥于隔蒜灸,还适当运用竹筒吸毒法、膏贴法、纳药法等方法,并首创砷剂、汞剂治疗梅毒疮,并对灸疮施治过程中的“晕灸”现象与灸疮后遗症提出了救治方法,由此可见其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治学精神。因此这两本著作具有较高的文献研究价值,学者应不断开发挖掘,以期为中医外治法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1] | 张钦传, 袁泉. 龚廷贤灸法浅析[J]. 中国针灸, 1999, 19 (9): 569–570. |
[2] | 万少菊. 医林状元龚廷贤[J]. 江西中医药, 2001, 32 (3): 1–2. |
[3] | 龚廷贤. 万病回春[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
[4] | 龚廷贤. 寿世保元[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1. |
[5] | 俞雪如. 医林状元龚廷贤与日本汉方医学[J].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1, 37 (10): 32–35. |
[6] | 万少菊. 龚廷贤主要著作简介[J]. 江西中医药, 1989, 39 (5): 59–61. |
[7] | 于冰, 王聪, 张永臣. 《内经》药熨法及历代发挥[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30 (4): 9–11. |
[8] | 李东垣. 脾胃论[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62. |
[9] | 徐永和. 搐鼻法浅议[J]. 内蒙古中医药, 1989, 8 (3): 38–39. |
[10] | 王铭, 周玉杰, 徐春娟. 旴江医家外治法治疗便秘撷菁[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6, 28 (6): 788–791. |
[11] | 吴尚先. 理瀹骈文[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5: 8. |
[12] | 朱凌凌, 陈慧娟. 龚廷贤临证特色浅析[J]. 四川中医, 2008, 26 (12): 43–45. |
[13] | 黄素英. 龚廷贤学术成就简述[J]. 江西中医药, 1993, 24 (1): 11–12. |
2.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250355, China;
3.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25000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