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戴璇, 袁连方, 李月红
- DAI Xuan, YUAN Lian-fang, LI Yue-hong
-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 Observation on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n 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 treated with ambrette capsule combined valsartan
- 天津中医药, 2017, 34(3): 163-164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 34(3): 163-164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7.03.05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6-12-1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全身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黄葵胶囊作为一种中药制剂,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其主要成分黄蜀葵花具有清利湿热、解毒消肿、利水通淋之功效[1],能够有效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缬沙坦胶囊为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除了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以外,还具有很好的肾脏保护作用[2]。而两者联合使用,可以相互协同,更好的降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天津市南开医院肾内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46.21±12.13)岁;病程(5.4±3.9)a;合并高血压19例,冠心病13例,其他慢性疾病5例。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47.24±11.18)岁;病程(6.1±4.1)a;合并高血压18例,冠心病15例,其他慢性疾病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合并症等资料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DN分期标准,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在20~200 μg/min(30~300 mg/24 h)。排除标准:1)同时存在原发性肾脏疾病或其他继发性肾脏病的患者。2)合并妊娠或哺乳期的患者。3)伴有严重循环、呼吸、消化等其它系统疾病的患者。4)不能配合基础治疗的患者。5)已知对黄葵胶囊和/或缬沙坦胶囊中任意成份过敏者。
1.3 治疗及观察方法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按照2012年全球2型糖尿病指南指导患者进行糖尿饮食、运动及血糖控制,并控制血压、调节血脂等,使患者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血压≤140/90 mmHg(1 mmHg=0.133 kPa,下同),蛋白质摄入维持在0.5~0.8 g/(kg·d)。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80 mg/d(北京诺华制药公司);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江苏省苏中制药厂,每粒0.5 g)。两组均设定3个月为1个疗程。
1.4 观察方法于患者用药1个疗程前后晨起时采肘前静脉血3 mL,尽快分离出患者血清,并进行送检;留取患者24 h尿液记录总量,混合均匀后,取10 mL送检;测定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尿素氮(BUN)及肌酐(Scr)的水平并记录其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UAER、BUN、Scr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UAER较治疗前同组患者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UN及Scr水平较治疗前同组患者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UAER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治疗后比较BUN及Scr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组别 | 时间 | UAER (μg/min) | BUN (mmol/L) | Scr (umol/L) |
观察组 | 治疗前 | 164.82±25.21 | 5.83±1.29 | 100.36±20.31 |
治疗后 | 87.42±16.13**# | 5.68±1.26*△ | 96.17±19.14*△ | |
对照组 | 治疗前 | 163.25±24.67 | 5.79±1.13 | 99.46±19.62 |
治疗后 | 112.37±20.34** | 5.64±1.28* | 97.64±18.93* | |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P<0.05,△P>0.05。 |
仅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胃部不适,但未中断治疗,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黄葵胶囊是以中医理论为依据,应用现代研究技术和方法研发的中成药,其主要成分为槲皮素-3-洋槐双糖苷、梅斗皮素、杨梅黄素、金丝桃苷、懈皮素-3-葡萄糖苷5种黄酮类化合物单体。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葵的有效成分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等作用,具有保护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改善肾小球的微炎症反应、加快免疫复合物清除等作用,从而达到保护及改善患者肾脏功能的目的。黄葵胶囊以其清热解毒、利水通淋之功,对改善患者早期微炎症状态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
本试验结果显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除血清尿素氮、肌酐有不同程度升高以外,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具有异常增多,经过有效的药物治疗后,患者BUN、Scr、UAER均有所好转。尤其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后,患者尿蛋白排泄率改善更为显著。经过积极适当的干预措施,可以明显减少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特别是在肾病发生早期采取有效的药物干预,治疗效果更佳。由此可见,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协同作用,能够显著降低24 h尿微量白蛋白,改善肾功能,纠正或延缓早期肾脏损伤的进展,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1] | 蔡文娟, 李洋, 门岚, 等.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价值[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 17 (9): 1650–1653. |
[2] | 乔斌. 黄葵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短期临床疗效观察[D]. 河北医科大学,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