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  2017, Vol. 34 Issue (4): 278-279

文章信息

谢桂英, 张池金
XIE Gui-ying, ZHANG Chi-jin
中医治疗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
An acute generalized exanthematous pustulosis case trea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天津中医药, 2017, 34(4): 278-279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 34(4): 278-279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7.04.18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6-12-04
中医治疗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
谢桂英1,2, 张池金3     
1. 泰国;
2. 天津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天津 300193;
3. 天津中医药大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天津 300193
摘要: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常于用药后1~2 d内发生。该病发病率较低,且中医治疗该病报道更为罕见,介绍张池金教授采用中医治疗1例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收到较好疗效。
关键词中医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    个案报道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或称脓疱型药疹,该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清楚。该病通常由药物所致,皮损常于用药后1~2 d内发生,初起可表现为广泛性红斑,并可迅速出现数百个非毛囊性表浅小脓疱。该病的发率较低,且目前中医治疗该病报道较为罕见,现将近期张池金教授采用中医治疗1例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2岁,未婚,外地工人。

1.1

2016年4月11日初诊。

1.1.1 现病史

患者自诉4 d前面部开始出现红斑伴有瘙痒、烧灼疼痛,第2天迅速出现数百个散在的小脓疱。就诊时神志清楚,精神可,体格偏瘦,皮疹如图 1,面部潮红、微肿胀,两颊部、下颌部为数百个密集的非毛囊性浅表针头大脓疱,两颊部脓疱融合成脓湖,脓疱黄白相兼。(见图 1a)面部瘙痒、烧灼疼痛,躯干、四肢无起皮疹,伴有发热,发疹前有感冒病史,具体用药情况不详。期间饮用红牛功能饮料1次,之前未喝过。大便每日1次,纳可,寐安,舌暗红苔黄腻,舌尖红,脉弦滑数。

图 1 患者皮损变化情况 Fig. 1 Skin lesion changes of the patient
1.1.2 既往史

平素体健,否认慢性病病史。

1.1.3 过敏史

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1.1.4 个人史

全夜班制的工作,吸烟,嗜酒。

1.1.5 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数18.69 × 109个/L,中性粒细胞计数14.35×109个/L,淋巴细胞百分比11.4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6.80%,单核细胞绝对值1.94×109个/L,单核细胞百分比10.40 %,红细胞压积52%,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CV 11.7%。2)尿常规:尿潜血2+ 80细胞/μL,尿红细胞计数100个/μL。

1.1.6 西医诊断为

急性泛发型发疹性脓疱病。

1.1.7 中医辨证

湿毒证。

1.1.8 治法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1.1.9 方药

金银花15 g,连翘15 g,黄芩15 g,泽泻20 g,野菊花15 g,紫花丁15 g,虎杖10 g,茵陈蒿20 g,牡丹皮10 g,地骨皮15 g,凌霄花10 g,土茯苓20 g,白花蛇舌草15 g,鬼箭羽10 g,桑白皮10 g,茜草10 g,木瓜10 g,槐花15 g,甘草10 g。

1.1.10

用法用量:7剂,每日1剂、水煎400 mL、分2次、早晚饭后温服。外用地榆油。

1.1.11 医嘱

饮食清淡为主,减少皮肤刺激,1周后复诊。

1.1.12 2016年4月15日患者面部皮损情况

患者自拍后来照片显示:患面部脓疱开始变干、脱屑。面部红肿、瘙痒及烧灼疼痛感变轻。

1.1.13 2016年4月16日患者面部皮损情况

患者自拍后来照片显示:面部大部分脓疱已脱屑。面部红肿、烧灼疼痛感消失,尚有轻度瘙痒。皮肤干燥,色素沉着。(见图 1b

1.2

2016年4月18日复诊。

1.2.1 患者恢复情况

面部脓疱已吸收,局部干燥伴脱屑,潮红已消。皮肤无红肿及烧灼感、微有瘙痒。皮肤干燥,色素沉着(见图 1c),大便1次/日,纳可,寐安。舌暗红苔腻色白兼黄,舌尖红。脉弦滑数。

1.2.2 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数8.98×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5.20×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26.3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7.80%、红细胞压积50%均恢复正常值。单核细胞绝对值0.87×109/L,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SD 38.5fL,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CV 11.2%。2)尿常规:尿潜血1+ 80细胞/μL,尿蛋白+-0.15 g/L,尿白细胞1 +70细胞/μL,尿红细胞计数10个/μL。

1.2.3 方药

上方去桑白皮,加天花粉15 g,瓜蒌10 g以增强清热涤痰,消肿排脓之功。

1.3 2016年4月25日复诊

面部皮肤干燥,脱屑,色素沉着,瘙痒消退。大便1日/次,纳可,寐安。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滑。方药:润燥止痒胶囊,清开灵分散片,各1次4粒,每日2次,饭后服药。消敏膏(医院制剂的外用药),每日2次,患者皮损已良好恢复,不能多请休假,以服汤药不便,故改用中成药以巩固疗效。

1.4 2016年5月22日随访

患者治疗1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皮损情况。面部皮损色素沉着,无脱屑。面部时有发红。仍坚持饮食清淡,避免皮肤刺激。患者因在外地工作,不便来医院复诊,未继续治疗。

1.5 2016年7月8日随访

观察患者的皮损情况面部恢复接近正常皮肤(见图 1d)。

2 讨论

AGEP是一种较少见的红斑脓疱性、发疹性并具有自限性的皮肤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易被误诊、误治。发病机制未明,通常由药物所致,常认为是药疹的一种类型,又称脓疱型药疹。引起急性泛发型发疹性脓疱病的常见药物,如大环内酯抗生素、β-内酰胺抗生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异烟肼、地尔硫卓、制霉菌素、多西环素、卡马西平、钙通道阻滞剂、氧氟沙星等[1]。吴志华主编的《现代皮肤性病学》形容了本病的发病特点以及临床表现,如下:“皮损常在用药后1~2日内发生。初期表现为广泛性红斑,迅速出现数百个非毛囊性浅表小脓疱,持续1~2周后发生脱屑,多形红斑样靶形损害,水疱或紫癜常为出现”[1]。由此可见,本病例也证明了该病的发病特点,表现为发病后2~3 d皮疹迅速遍及面部。本病西医治疗首先是停用或更换可疑药物,多饮水或静脉输液以促使体内药物排泄,轻症一般给以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及钙剂;重症者需用糖皮质激素,病情好转则逐渐减量以至停药。另外,用预防感染外用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2]

目前中医尚无类似疾病叙述。该患者面部迅速出现多数小脓疱以及局部红肿热痛,伴全身发热,舌暗红苔黄腻,脉脉弦滑数为湿热内蕴之象,火热之邪进入血分,壅迫集聚于面部,辨为湿热之毒所致,故法以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为主要治法,方以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野菊花、白花蛇舌草、土茯苓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痛;黄芩、泽泻、虎杖、茵陈蒿清热利湿;牡丹皮、凌霄花、鬼箭羽用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等。湿热被除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酌情加减药物,以达到治疗目的。

经查阅相关文献,有关的西医文献报道较少,中医药报道相关论述较为罕见。本病例张池金教授采用中药方治疗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收到较好的疗效,为本病用中医药提供了一个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吴志华. 现代皮肤性病学[M].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9: 195-196.
[2] 方洪元. 朱德生皮肤病学[M]. 第4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337-338.
An acute generalized exanthematous pustulosis case trea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E Gui-ying1,2, ZHANG Chi-jin3     
1. Thailand;
2.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3. Dermatology, First Teaching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Abstract: Acute generalised exanthematous pustulosis (AGEP) generally happens within one to two days after drug exposure. Incidence of AGEP is rare and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reports are hard to find. This paper is to report a case of AGEP 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reatment by Professor ZHANG Chi-jin.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te generalized exanthematous pustulosis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