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何思锦, 白小欣, 黄鹏, 缪旺冬
- HE Si-jin, BAI Xiao-xin, HUANG Peng, MIAO Wang-dong
- 余绍源教授对“湿邪”的感悟与用药经验
- Inspiration and experience of Professor YU Shao-yuan for treating the diseases caused by dumpness
- 天津中医药, 2017, 34(5): 299-301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 34(5): 299-301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7.05.04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7-01-10
2. 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五科, 广州 510000
余绍源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全国500名老中医之一,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擅长胃肠病及肝胆疾病、胰腺疾病的治疗。湿邪为中医学六大致病因素之一,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湿性重浊,其性趋下,易袭阴位;湿性粘滞,易阻滞气机;湿邪为害致病极为广泛,外则皮毛、肌肉、筋脉;内则脏腑、骨髓、气血。而且往往病程较长。现代研究表明许多疾病,如:脂肪肝、糖尿病、风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都与“湿邪”有着密切联系[1]。在皮肤病当中如痤疮[2],都往往伴有湿毒的参与,国医大师“路志正”近来提出“百病皆由湿作祟”之论,并强调“北方亦多湿邪”[3]。让大家认识到湿邪为病,北方亦不少见。因此加强对湿邪的探索,对提高临床疗效,扩大中医优势病种及慢性病的治疗都具有重大意义。
1 余教授对湿邪致病的认识余绍源教授常言湿邪虽为有形之邪,但可随气机运动布散全身而致病广泛。湿邪致病临床多用三焦辨证。
1.1 湿在上焦“因于湿,首如裹”提示湿邪上犯清窍则头晕困重,湿邪侵袭人体体表则恶寒无汗,身重关节疼痛。湿痰犯肺,肺失宣降,则咳嗽痰多;湿困胸膈,则痞满不适。
1.2 湿在中焦湿邪犯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恶心欲呕;湿困脾阳,则腹胀便溏,四肢酸重乏力。
1.3 湿在下焦多见小便赤浊,白带量多,腰部困重。如《金匮要略》所言“腰中冷如坐水中…腹重如带五千钱”[4];总之,湿邪与脾脏的关系最为密切;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表现,如:梅核气、腹胀、痞满、便溏、黄疸、口甜、纳差等都与湿邪有密切的关系。余绍源教授认为湿邪贯穿了整个的消化系统疾病。
2 余绍源祛湿的治疗思路与用药经验 2.1 治湿之法首辨体质阴阳,次辨三焦何处首先湿邪易夹寒夹热,湿邪袭人依据人体阳气的强弱而转化为“湿热”或“寒湿”正如章虚谷所言:“人生阳气旺,即随火化而归阳明;阳气虚,即随湿化而归太阴。”[5]又如陆子贤《六因条辨·伤湿辨论》“阳湿者……即为湿热;阴湿者……即为湿寒[6]”寒湿一证,主以苦温燥湿,若阳虚则加入少量温阳之品;余教授临床惯用“丁寇理中汤”加减。而湿热一证,较为复杂;湿热为患,如油裹面,缠绵难愈,唯有分消湿热方为良策,“湿热困脾”余教授喜用“连朴饮”化裁。湿热一证必虚根据“湿”与“热”的偏重,来合理用药;湿属阴,热属阳,治“热”必用凉药,临床常用:黄连、黄芩、蒲公英、焦栀子等;但寒凉太过,易损脾阳,湿为阴邪,非辛温香燥之品不散,脾阳一伤;则运化功能更损,脾失健运反易助湿,转为太阴寒湿之证;治“湿”当用辛温走窜之味;临床常用:苍术、半夏、厚朴,羌活等。但辛温香燥太过,有助热伤津之弊。转为阳明实热或伤及肝肾之阴,恐有“肝风上扰”之变。所以“湿热”一证,寒温之药的比例,一定要恰到好处。其次湿邪弥漫三焦,治法各有不同;湿在上焦,治疗关键在于“宣通肺气”,肺主一身之气,而通调水道,气化则湿亦化;用杏仁、防风、羌活、藿香、佩兰之类;湿困中焦,当用苦辛开泄,辛香走窜流通之品,用厚朴、木香、陈皮、苍术等;湿滞下焦,应淡渗利湿,因势利导;用茯苓、泽泻、滑石等即《内经》所言“其在下者,引而竭之[7]”。湿热一病总的原则是“分消湿热”;余教授常告诫我们,只有“湿”去,才会“热”孤。诚如《温热论》所言:“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8]”不管是:宣上、畅中、渗下,其原则都是在分消湿热。但脾胃湿热一病,脾胃虚弱是本,湿热是标。健运脾胃应该贯彻于“脾胃湿热”病的始终;薏苡仁、茯苓、白扁豆淡渗平和之品,健脾利湿而不助寒热,在“脾胃湿热”中比较常用。余教授临床尤其喜用“芦根”、“茅根”两味,余教授常说:芦根“甘寒、治呕哕不食,胃中热”[9]茅根“中空有节,最善透发脏腑郁热,又善利小便”[10],皆能使中焦湿热从小便出,而又不伤胃阴。
余绍源教授指出,湿犯三焦虽有偏上、偏中、偏下之说,但往往三焦同时为患。所以治疗上往往“宣上、畅中、渗下”同时进行,三焦分利;但要有所侧重,这样湿邪才容易化解。另湿邪虽易夹寒夹热,但湿毕竟属于阴邪,总得来讲,要以温通为主,切忌过用寒凉。诚如《内经》所言:“寒则涩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
典型医案:患者男性,30岁,2016年8月2日患者诉:自觉咽中梗塞不适,胃中嘈杂,胃脘痞满似有东西顶住感,按之不痛、不硬,小腹胀满,恶心、納呆不饥,大便黏滞不畅,质偏烂,便时有少许肛门灼热感,口干口苦,舌质红绛,尿黄,苔浊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湿阻证型:湿阻热郁中焦,脾胃升降失调,湿热并重。治法:开泄湿邪,宣透郁热,三焦分利。用黄连温胆汤与连朴饮加减:杏仁10 g,黄芩15 g,黄连10 g,陈皮10 g,生薏苡仁30 g,厚朴15 g,茯苓30 g,法半夏10 g,白豆蔻(后下)5 g,芦根15 g,焦栀子10 g,竹茹10 g,枳实10 g,六一散(包)15 g,炒麦芽30 g,炒稻芽30 g,10剂,2016年8月11日患者复诊:口干口苦明显好转,腹胀便溏已基本消失。原方稍作更改,再进7剂。
余教授分析指出:杏仁、寇仁、茯苓、滑石、薏苡仁,仿“三仁汤”之意使湿热之邪从三焦而出,陈皮、黄连、竹茹、法半夏和胃止呕,芦根、栀子清利湿热,枳实、麦芽、稻芽,消食导滞以助脾胃运化。全方“宣上、畅中、渗下”三法并用,寒温搭配恰到好处,祛湿不助邪,清热不伤阴,故疗效满意。
2.2 祛湿注重运用“消食导滞”之品,醒脾开胃至关重要余教授常言如今物质资源丰富,啤酒饮料众多;世人都喜食肥甘厚味,或恣食生冷油腻,加上夜生活比较丰富,很多人有吃夜宵的习惯。加重了夜间肠胃消化的负担, 导致营养过剩,正如《寿世保元·饮食篇》所言:“食过多,则结积;饮过多,则成痰癖。”[11]肥胖患者也越来越多,加上都市生活节奏较快,大部分上班族,坐的时间较长,还有很多年轻人,习惯晚睡晚起,常常不吃早餐的习惯;又以车代步,缺少运动,胃肠蠕动减少,导致物质转化障碍而堆积体内,加上现代人精神压力较大,情志不畅,精神抑郁,加重了人体代谢失调,饮食,水及各种有毒物质,堆积在体内,都大大加重了脾胃的负担。所以余教授非常注重芳香醒脾和消食导滞,常用佩兰、稻芽、麦芽、山楂、神曲、莱菔子、白扁豆、鸡内金等药以助脾胃运化。如《医学衷中参西录》:“鸡内金,鸡之脾胃也。宽中健脾,消食磨胃。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12]又如《本草纲目》:“莱菔子,下气定喘,治痰,消食,除胀。”[13]另《本草备要》曰:“白扁豆,调脾暖胃、通利三焦、降浊升清、止渴止泻,专治中宫之病。”[14]
典型医案:患者女性,67岁,首诊2016年8月4日患者诉:胃脘张满不适,纳谷不香2月余,周身困重,嗳气、小腹张满、矢气较多、口气较重,口甜,小便通利,大便黏滞不爽。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略数。中医诊断:腹胀-胃肠积滞型。治法:以理气和胃,消食导滞。处方:苏梗15 g,枳壳10 g,枳实10 g,厚朴15 g,陈皮10 g,苍术10 g,佩兰10 g,神曲10 g,莱菔子15 g,山楂10 g,稻芽30 g,麦芽30 g,蒲公英30 g,7剂后,患者诉诸症明显好转,嘱原方再7剂。
余教授分析指出:苏梗、厚朴、枳实、枳壳,理气止痛;苍术、佩兰醒脾化湿;神曲、麦芽、稻芽、山楂、莱菔子消食导滞;蒲公英清胃肠湿热。全方共奏消食导滞之功效。
2.3 祛湿当从脾升胃降特性,用药贵明升降浮沉之理湿为阴邪其性趋下易袭阴为,易伤阳气,湿盛则阳微,而脾宜升则健。《阴阳应象大论》:“湿胜则濡泻”如果阳气下陷发生濡泻,专用淡渗之剂以利小便而止泻,是降之又将,反助阴气,致阳气更加消弱,而精神更加疲惫。诚如《脾胃论》所言:“寒湿之邪,从外入里,若纯用淡渗之剂以除之,是降之又降……复其阴而重竭其阳气……阳气愈削而精神愈短[15]”治疗方面,李东垣提出“必用升阳风药即差”、“下者举之,得阳气升腾而去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泻;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余教授告诫:湿困脾胃,不可过用淡渗利湿之品。必须甘温升提与淡渗利湿相结合。“若不达升降浮沉之理……其愈者幸也”余教授临床常用升阳祛湿之风药如:羌活、防风、升麻、柴胡等,一方面,风能祛湿,另一方面,风药能升提下陷之脾阳,清气上升、浊气自降,则脾胃升降有序。脾胃运化功能正常,湿邪自可消散。脾为太阴湿土,凡脾阳虚者,用参、芪甘温补中,二术以温燥;升、柴提下陷之清阳,陈皮、木香理中宫之气滞。湿困脾胃,清气下陷,不可一味淡渗利湿,使本来下陷之清阳陷之又陷。
总之,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固当祥辩。然明“升降浮沉”之理,尤为关键。
典型医案:患者男性,60岁,2016年8月9日首诊患者诉:慢性腹泻反复发作历时8年余,大便溏泻5~8次/d,面色苍白,小腹胀满隐痛不适,神疲倦怠,畏风怕冷尤以肚皮时觉发凉,喜温喜按,渴喜热饮,饮水不多;小便清长,舌淡嫩、边齿痕,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腹泻-脾胃虚弱。治当:补气健脾、利湿止泻。
黄芪30 g,炒党参15 g,炒白术15 g,砂仁5 g,茯苓30 g,泽泻15 g,防风10 g,柴胡10 g,升麻8 g,石榴皮30 g,陈皮10 g,木香10 g, 干姜10 g,白芍10 g,7剂。7 d后患者诉,腹泻减轻2~3次/d,乏力明显好转,小腹已不怕冷。嘱原方再进10剂,并注重饮食调养。
余绍源教授分析指出:“清气在下……主生飧泄之病也;浊气在上……主生䐜胀之病也”。[16]故重用黄芪,党参、白术甘温补气健脾;茯苓、泽泻利湿止泄,柴胡、升麻、防风,一则升提脾阳,二则起风能祛湿止泻作用,陈皮、木香理气止痛,补而不滞;干姜甘温运脾,佐白芍一则防发散太过使散中有收,二则柔肝缓急而止痛。石榴皮固涩止泻,性甘平,止泻而不留邪。全方补而不滞、淡渗与升提并用,恢复清气升而浊气降之正常人体气机,利湿与固涩并用;重点突出又考虑周全,故临床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 脾胃的日常饮食保健《宝命真诠》言:“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17],又如“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18]余老非常注重日常饮食起居以保养脾胃,常言脾胃一病“七分养三分治”,饮食方面崇尚《丹溪心法》“淡食以养胃”[19]主张饮食清淡易消化为主。不过食寒凉、辛辣、肥腻、酸甜之品,平时常嘱病人多喝“小米粥”以养胃。《本草纲目》:“小米,味甘咸;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肠胃”具有:清热解渴,健脾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小米营养丰富, 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物质, 并有重要的药用价值[20]
[1] | 于斌, 邓力, 张丽, 等. 湿邪致病现代机制研究进展[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01 : 174–177. |
[2] | 张秀美, 王秀莲. 痤疮从湿热论治探讨[J]. 天津中医药, 2007, 24 (6): 521–522. |
[3] | 刘喜明, 高荣林, 姚乃礼, 等. 路志正: 百病皆由湿作祟[N]. 中国中医药报, 2011-01-07(04). |
[4] | 张仲景. 金匮要略[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3: 32. |
[5] | 南京中医学院. 温病学[M].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79: 60. |
[6] | 陆廷珍. 六因条辨[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67. |
[7] | 王洪图. 内经讲义[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235. |
[8] | 叶天士. 温热论[M]. 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12: 6. |
[9] | 王纶. 本草集要[M]. 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11: 59. |
[10] | 张存悌. 张锡纯医话医案精选[M].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33. |
[11] | 龚廷贤. 寿世保元[M]. 山西: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123. |
[12] | 张锡纯. 医学衷中参西录[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1: 280. |
[13] | 李时珍. 本草纲目[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1615. |
[14] | 汪昂. 本草备要[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8: 208. |
[15] |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 脾胃论注释[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6: 353. |
[16] | 林珠. 清宫御医佟氏医术承袭录[M]. 北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2015: 149. |
[17] | 吴楚. 宝命真诠[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5: 11. |
[18] | 周赞鸿. 养新堂医论读本[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5: 13. |
[19] | 朱丹溪. 丹溪心法[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2: 269. |
[20] | 史宏, 史关燕, 杨成元, 等. 小米的营养保健及食疗价值的探讨[J]. 杂粮作物, 2007, 27 (5): 376–378. |
2. Department of Cerebral Diseases, Guangdong Provinc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