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刘超武, 张国俊, 王泓午, 张涛
- LIU Chao-wu, ZHANG Guo-jun, WANG Hong-wu, ZHANG Tao
- 基于诠释学循环的《伤寒论》桂枝汤“发汗”研究
- Research on "sweating" of Guizhi decoction in Shanghan Lun based on the circle of hermeneutics
- 天津中医药, 2017, 34(5): 327-328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 34(5): 327-328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7.05.12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6-12-11
2.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0193
“桂枝汤是发汗剂还是止汗剂”,“是解肌还是发汗”的问题讨论,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引起众多专家与学者参与。今借用诠释学方法仅就《伤寒论》桂枝汤的“发汗”问题做一探讨,供参考。
1 桂枝汤“发汗”问题回溯1984年《中医杂志》发表“对桂枝汤解肌发汗之质疑”一文[1]。该文通过《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原文入手,指出“桂枝汤之解肌发汗,必在以温覆和啜热稀粥的条件下方有此功用”,“似应将桂枝汤列入温中或补虚之剂范畴”,此说法一出,引起众多学者回应。1985年,《中医杂志》特以编辑部的名义,发“桂枝汤能否解肌发汗之讨论”一文,回应读者关于上文观点商榷的来信来稿。
乐山地区人民医院中医研究室还就“桂枝汤是发汗剂还是止汗剂”专门组织进行了两次讨论,于《四川中医》发表论文。文中,江尔逊[2]先生提出:桂枝汤既不是发汗剂,也不是止汗剂,而是和剂,桂枝汤能调和在外的营卫,就能调和在内的气血阴阳,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和阴阳也。
1988年,李翼[3]指出:张仲景所云“发汗”,或是祛邪之代名词,或为药后得汗的借代说法。若从其药物构成及作用机制分析,桂枝汤具发散之性,却不以发汗为目的,故将其认定为止汗剂或发汗剂,不仅有失仲景深意,且不符合临床实际,忽视“调和营卫、鼓舞卫阳”的作用,有碍本方的扩大运用。
此后,问题得出了比较全面的看法,争议讨论渐歇,仅偶有结合时代发展背景下的再探讨。如“桂枝汤能否使汗出,不能单看方药,必须考虑到体质因素。服用桂枝汤后的汗出,是这两条路径共同作用的结果”[4]。
2 诠释学的引入研究方法对于问题的解答是关键的。过去的中医学,尤其是经典研究,常常受困于方法的不明,陷于“医者意也”,“以心解经”之中。诠释学,顾名思义,简而言之,即是关于理解与解释的学问。对于经典的诠释,不仅是其早期在欧洲的主要研究目的与内容,更因其理论与方法突出,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后,产生重要意义的原因。
诠释学循环是诠释学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最初包括两种循环。一种是在语文学方法论阶段的文本内部的循环,即文本整体与个别的循环。另外一种是作者与文本之间的循环。如张仲景作为《伤寒论》的作者,其文本内部应该保持良好的完整性与一致性,并且能够反映出作者的思想与意图。后世研究者作为《伤寒论》的诠释者,可以通过《伤寒论》文本的完整性与一致性,去探讨推究其中部分隐蔽的、未知的、未能确定的内容[5]。桂枝汤出自《伤寒论》,探讨它的问题,诠释学看来应该明确,是指《伤寒论》,还是张仲景,还是不冠定语,均有不同结论。如研究“《伤寒论》桂枝汤是否发汗”,应以文本《伤寒论》原文为研究对象;研究“张仲景的桂枝汤是否发汗”则必须结合《金匮要略》,但诠释学理论强调作者与作品在完成的那一刻,就已经分离。诠释学认为从文本入手研究,并不一定就可以探究出作者的真实用意。如果只讨论“桂枝汤是否发汗”,则应从药理实验及临床实践出发,引用张仲景原文及后人讨论,均不能作为最可靠的依据。
3 诠释学循环下的《伤寒论》桂枝汤本文以“《伤寒论》桂枝汤”为题,以《伤寒论》为研究文本,由于诠释学循环的进行,对文本完整性要求严格,故所有引用《伤寒论》条文,皆以日本东洋医学会伤寒金匮编刊小委员会2009年影印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赵开美《仲景全书·伤寒论》为准,转为简体字时,参照钱超尘、郝万山两位教授整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伤寒论》。
除去“可发汗、发汗后、可下、发汗、吐下后”诸篇重复的原文中,《伤寒论》桂枝汤主治共见21条原文(详见表 1),只有第164条以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痞证为核心,仅言“解表宜桂枝汤”,无煎服方法外,其余方后均有煎服方法。另外,只有原文第387条方后仅见“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无“啜粥温覆发汗”内容。
篇名 | 原文 | 所载“服法”内容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 | 12 | 略(内容最全面) |
13、24 | 用前第一方(即与第12条同) | |
15、25 | 方用前法(15)与桂枝汤如前法(25) |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 | 42 | 须臾啜热稀粥一升,助药力,取微汗。 |
44、45、53、54、56、57、91 | 用前第十二方。(即与第42条同) | |
95 | 方用前法 | |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下第八 | 234 | 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以助药力取汗。 |
240 | 桂枝汤用前第二十一方。(即与第234条同) | |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 | 276 | 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取汗。 |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 372 | 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以助药力。 |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 387 | 无 |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 6 | 服汤后,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取微似汗 |
通过表 1所进行的严格诠释学循环看,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伤寒论》中,以桂枝汤发汗解表时,一定明确记载“啜粥温覆取汗”的调护方法。1)原文第387条未载“啜粥温覆取汗”的原因,与霍乱后期的调护有关。第387条“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主要论述霍乱后期外邪已解、气血不足,所谓“桂枝汤小和之”当指桂枝汤调和营卫气血,而此时已不须发汗。3)诠释“消息”。将“桂枝汤和之”以及方后没有“啜粥取汗”的相关内容,加之霍乱后期的特殊情况,可以知道“消息”应指“起居”,而非“斟酌”,此问题将另外撰文讨论。4)处理争议问题。关于“桂枝汤能否发汗”问题的争议,通过诠释学理论与方法,发现之所以会引起争议的原因主要在于,把《伤寒论》桂枝汤的作用,放大到整个桂枝汤,或者引申至原书作者的写作意图上,所以此类争议,如果需要解决,必须明确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
综上所述,在诠释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笔者对《伤寒论》桂枝汤发汗问题进行研究,得出以上4点结论,供参考批评。
[1] | 裴永清. 对桂枝汤解肌发汗之质疑[J]. 中医杂志, 1984, 25 (9): 79–80. |
[2] | 余国俊. 桂枝汤是发汗剂还是止汗剂[J]. 四川中医, 1985, 4 (7): 8–9. |
[3] | 李翼. 也谈桂枝汤是"发汗剂"还是"止汗剂"[J]. 四川中医, 1988, 7 (7): 8–9. |
[4] | 李宇铭. 论桂枝汤"非发汗"解表机理[J]. 江苏中医药, 2008, 40 (11): 21–23. DOI:10.3969/j.issn.1672-397X.2008.11.014 |
[5] | 张涛, 姜丁荣, 张丽丽, 等. 诠释学文本内部循环下的炙甘草汤方义探讨[J]. 河南中医, 2013, 33 (5): 636–636. |
2.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