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戴国华, 刘小翠, 孙经兴, 刘刚, 高武霖
- DAI Guo-hua, LIU Xiao-cui, SUN Jing-xing, LIU Gang, GAO Wu-lin
- 356例高血压住院患者素食与中医证候特征调查分析
- Analysis between vegetarian and syndrom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356 cases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 天津中医药, 2017, 34(6): 370-372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 34(6): 370-372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7.06.04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7-02-02
2. 山东省日照市中医医院, 日照 276800;
3.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 济南 250116;
4. 山东中医药大学, 济南 250014
素食指一种不吃畜肉、禽肉、海鲜等动物产品及其制品的饮食方式, 包括严格素食、乳蛋素食、乳素食及蛋素食等不同饮食模式[1]。国内外对素食降低高血压发病率和素食降低血压进行了研究, 但是素食与中医药相关性的研究尚无报道, 针对素食与高血压中医证候特征进行了调查, 观察中医证型和饮食分布情况, 分析素食与高血压中医证候的相关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 1.1.1 素食划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2]中建议每天摄入蔬菜300~500 g, 水果200~400 g, 鱼禽肉类100~175 g, 蔬菜水果与鱼禽肉类之比大约为5:1。根据患者饮食中蔬菜水果与鱼禽肉类比例的高低划分不同强度组。见表 1。
1.1.2 样本量估算本研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因logistic回归的大多数统计推断建立在大样本基础上的, 要求样本含量足够大。有学者建议, 样本含量不低于引入自变量个数的20倍[3]。本研究共引入8个自变量, 因此至少需要调查160例患者。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高血压定义和血压水平分类[4]。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于2002年出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高血压中医证候分类及诊断标准[5]。
1.2.2 纳入、排除标准纳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7月1日—12月31日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 年龄45~75岁,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高血压急症、继发性高血压、恶性肿瘤、精神病等患者, 或者意识不清、交流困难的患者。
1.3 观察指标依据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 参照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判定高血压中医证候分型情况包括: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及阴阳两虚型。
应用食物频率法调查患者饮食结构, 记录过去一年常用食物平均每次食用量和进食次数, 计算蔬菜、水果及鱼禽肉类的全年食用量及比例, 根据素食定义划分素食与非素食情况。
1.4 病例调查制作《素食与高血压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以下简称《调查表》)。调查表包括一般资料(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等)、高血压危险因素(吸烟、饮酒、食盐量、体质指数、腰围、每日活动量等)、合并病(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等)、中医诊断、西医诊断、食物频率调查表、中医治疗、西医治疗及相关检查。资料收集采用中医电子病历系统、HIS系统并结合调查问卷形式,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者填写调查表。
1.5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应用Epidata 3.02软件建立素食与高血压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 录入数据。将数据导出至Excel表格及SPSS 19.0中, 统计描述高血压中医证型及饮食分布情况,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素食强度等与高血压中医证型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共纳入高血压患者356例, 其中男150例, 女206例, 平均年龄(62.26±8.90) 岁。一级高血压47例, 二级112例, 三级197例。合并冠心病253例, 血脂异常151例, 脑卒中99例, 2型糖尿病90例。
2.2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356例高血压患者中, 痰湿壅盛型142例(39.89%), 肝火亢盛型101例(28.37%), 阴阳两虚型80例(22.47%), 阴虚阳亢型33例(9.27%)。本次调查高血压痰湿壅盛型最多。
2.3 不同素食强度组饮食分布情况356例高血压患者中, 素食组187例(52.53%), 其中, 低强度组120例(33.71%), 高强度组67例(18.82%); 非素食组169例(47.47%), 本次调查非素食饮食者最多。
2.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各因素赋值:自变量年龄为数值资料, 性别(男、女分别为0、1), 吸烟(无、有分别为0、1), 饮酒(无、有分别为0、1), 食盐量(<6 g、6~12 g、>12 g分别为0、1、2), 家族史(无、有分别为0、1), 体质指数(<18.5、18.5~23.9、24~27.9、>28分别为0、1、2、3), 素食强度(高强度、低强度、非素食分别为0、1、2);中医证候分型设为应变量, 包括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否、是分别为0、1)。将上述所有自变量同时引入logistic回归分析, 用SPSS 19.0统计分析各自变量与应变量的关系, 各因素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见表 2。
表 2示, 暴露强度(OR=0.237) 是高血压肝火亢盛型的相关因素; 食盐量(OR=2.349)、暴露强度(OR=22.396)、年龄(OR=0.949) 是痰湿壅盛型的相关因素; 暴露强度(OR=0.591) 是阴虚阳亢型的相关因素; 年龄(OR=1.064) 是阴阳两虚型的相关因素。
3 讨论近年来, 在高血压的管理中越来越强调生活方式干预的作用, 结合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饮食结构的改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现代饮食结构中动物性食物摄入较多, 蔬菜水平摄入较少, 奶类摄入量低, 食盐过少, 烹调用油太多, 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相背离。1994年希腊制定的地中海膳食结构被大力推广, 近年美国提出的DASH饮食也得到广泛推崇。地中海膳食结构和DASH饮食的特点为高膳食纤维、低脂、低盐、高钾, 与素食饮食结构所含营养成分类似。本次研究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蔬菜水果与鱼禽肉类的比例定义素食组与非素食组, 应用此划分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但规范化、具体化的素食划分标准还有待于研究[6-8]。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高血压中医证候辨证为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经统计学分析, 素食与高血压痰湿壅盛型、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有相关关系。素食与高血压痰湿壅盛型呈负相关, 适当增加素食比例, 能降低此证型高血压的发生。金元四大家之一朱震亨提出“无痰不作眩”、“痰火致眩”学说, 并提倡茹淡饮食。认为谷物、蔬菜、水果等清淡之食, 与脾胃之气相投, 具有滋阴降火之功, 对于肥甘美味、膏粱厚味, 则多不如少, 少不如绝。本研究结果也显示素食与高血压肝火亢盛型和阴虚阳亢型呈正相关, 其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9]。
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 本次调查样本量偏少, 仍需设计大样本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素食与高血压中医证型的相关关系。
[1] | Gary E, Fraser. egetarian diets: what do we know of their effects on common chronicdisease[J]. Am J Clin Nutr, 2009, 89 (5): 1670S–1612S. |
[2] |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J]. 营养学报, 2008, 30 (1): 2–18. |
[3] | 史周华, 张雪飞. 中医药统计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
[4]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1, 19 (8): 701–743. |
[5] |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73-75. |
[6] | 周芳华, 周吉, 黄文光, 等. 应用食物频率法评价高血压患者膳食结构[J]. 实用预防医学, 2015, 22 (1): 45–47. |
[7] | Lao XQ, Xu YJ, Wong MC, et al. Hypertension prevalence, awareness, treatment, control andassociated factors in a developing southern Chinese population: analysis of serial cross-sectional healthy survey data 2002-2010[J]. Am J Hypertens, 2003, 26 (11): 1335–1345. |
[8] | Hajjar I, Kotchen TA. Trends in prevalence,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1988-2000[J]. JAMA, 2003, 290 (2): 199–206. DOI:10.1001/jama.290.2.199 |
[9] | 贾海骅, 薛彤权, 赵红霞. 试论中医之茹淡观[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 17 (2): 143–144. |
2.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Shandong Province of Rizhao City, Rizhao 276800, China;
3. The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handong Liming, Jinan 250116, China;
4.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250014,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