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SUWIPARKRAIVASIN, 徐立
- SUWIPAR KRAIVASIN, XU Li
- 泰医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方法介绍和分析
-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treatment measures of recessive knee osteoarthritis in traditional Thai medicine
- 天津中医药, 2017, 34(6): 419-421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 34(6): 419-421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7.06.18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7-01-10
2.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0193
泰医指泰国传统医学, 又称“泰古医”。泰医的传统理论有悠久历史, 传统医学主要来自于印度的寿命吠陀医学, 通过佛教僧人奇娃嘎古门进入泰国。泰医认为人体与土、水、风、火四个因素密切相关, 只有风、土、水、火平衡人体才能保持健康[1]。
泰医的退行性膝关节炎称为“JAB-PONG”是指膝关节周围有红、肿、热、痛, 常兼有小腿肌肉疼痛、髌骨周围痛及关节腔内积液, 可能兼有外感表证, 该病在雨季及初冬季节发病率增高。病因常与饮食不节(如糯米、动物内脏、竹笋、腌制食品、酒等)、天气变化、超重、年龄、工作、外伤、膝关节过度使用(如蹲下、常坐在地板上等)密切相关。发病机制以软骨破坏丢失, 逐渐退变, 关节边缘与软骨下骨有骨质增生、破裂不平, 关节活动时有摩擦音(感)、疼痛, 严重者可见关节间隙变窄及骨关节退变畸形。现笔者就泰医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方法概述如下。
1 临床分型泰医将退行性膝关节炎分为关节积液和关节无积液两型[2]。
1.1 关节积液是一种急性关节病, 临床症状表现为膝关节周围红、肿、热、痛明显, 皮肤显著热感, 关节腔内有积液, 走路不利, 可能兼有外感表证或寒热往来。常与寒冷的饮食和寒湿的天气密切相关, 在雨季易发病。泰医关节积液膝关节炎与中医风热湿痹的症状有相似点, 中医的风热湿痹以关节疼痛, 局部烧热红肿, 痛不可触, 得冷疼痛减轻, 可有皮肤下红斑, 常伴有恶寒发热表证, 舌质红, 苔黄腻, 脉浮滑数。中医是由外感风、热、湿邪侵袭导致发病, 可泰医认为因寒凉引起发病。
1.2 关节无积液是指慢性骨关节病或退行性关节病, 大多数患者以前得过关节积液, 但没有治疗或日久不愈, 长期变成关节无积液。一开始常见一侧发病, 因疼痛患者减少活动患侧, 改用健侧为主, 连续一腿承重, 造成双侧发病。临床症状表现为膝关节周围红、肿、热、痛不明显, 关节隐痛, 关节畸形, 不能蹲下, 腿伸不直, 关节僵硬, 关节活动时有摩擦音(感), 患者换姿势、上下楼梯关节疼痛加重。泰医关节无积液膝关节炎跟中医肝肾亏虚型膝关节炎有共同点, 中医肝肾亏虚发病机制常由老年体弱, 气血两虚, 无法营养筋骨, 不荣则痛, 临床症状以痹症日久不愈, 肌肉瘦削、关节屈伸不利、腰膝酸软, 舌红少苔, 脉沉细。但是泰医没有明确发病原因。
2 治疗方法泰医治疗膝关节炎有各种各样的措施, 包括泰式按摩疗法、泰药热熨疗法、黑芝麻油热熨疗法、泰药敷贴疗法等[3-4]。
2.1 泰式按摩疗法通过泰式按摩治疗膝关节炎可以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解痉止痛、促进局部肌肉重新濡养。泰式按摩手法治疗本病包括3个治疗措施, 腹股沟开通风门手法、腿部按摩基础手法、按压膝部的信号手法。
2.1.1 腹股沟开通风门手法腹股沟开通风门手法具有促进血液运行营养各部位, 恢复肌肉功能的作用, 操作手法类似于中医按压腹股沟手法, 中医认为按压腹股沟具有温经止痛、舒筋通络的作用。操作时患者取仰卧位, 治疗者用两手掌放在患者的腹股沟患侧上45°, 将小指放在髋骨上, 先观察腹股沟下血管是否通畅。治疗者慢慢按压感觉到血管跳动, 以患者能忍受为度, 按住30~45 s, 然后缓慢放松压力, 询问患者的感觉, 是否感受到腿部有潮热感。
2.1.2 腿部按摩基础手法腿部按摩基础手法可分为4个步骤:1) 按摩第一基础线:患者仰卧位, 治疗者用一手拇指或两手拇指放在NARK-KA-BAHT穴(小腿胫骨前缘外边, 髌骨下2寸), 另外手指握住小腿, 慢慢按压, 按下去到踝关节, 接近中医的拇指端点足阳明胃经手法。2) 按摩第二基础线:治疗者用双手拇指放在患者的大腿前面, 髌骨上2寸, 另外手指握住大腿, 慢慢按压, 按到腹股沟。3) 按摩第三基础线:治疗者用双手拇指放在患者的大腿外侧, 另外手指握住大腿, 从髋关节按压到膝关节上1寸, 接近中医的拇指端点足少阳胆经。4) 按摩第四基础线:治疗者用双手拇指放在患者的小腿外侧, 膝关节下2寸, 另外手指握住小腿, 慢慢按压, 按下去到踝关节, 接近中医的拇指端点足少阳胆经。开始先轻轻按压再慢慢加重力度, 压力以患者能忍受为度, 连续5~8 min。
2.1.3 按压膝部的信号手法是指强调按摩手法, 大部分信号穴位于基础线上, 具有强制血、热度运行到身体各部位的作用。按压膝部的信号手法有3个穴位:1) 第一膝部的信号穴位:定位在膝部, 髌骨外侧凹陷中, 属于中医按压犊鼻穴手法。2) 第二膝部的信号穴位:定位在膝部, 髌骨内侧凹陷中, 属于中医按压内膝眼穴手法。3) 第三膝部的信号穴位(NHAM-TAO-TOK穴):定位在膝部, 髌骨前面下缘。按压膝部的信号要按到患者感到疼痛, 按住10~20 s, 重复按压4~5遍。
2.2 泰药热熨疗法泰药热熨疗法是把草药或动物药材混合研磨, 用布包裹好, 加热后放在患处部位上反复旋转按摩, 20~60 min, 每天2~3次。常选用药材以芳香精油为主, 芳香药材易渗透皮肤, 具有消肿、减轻肌腱的炎症、减少肌肉痉挛、增加血液循环的作用。泰医热熨取红球姜(根)500 g, 姜黄500 g, 樟脑5汤匙、冰片3汤匙、氯化钠2汤匙。泰药热熨组成成分中红姜球(根)具有减轻肌肉酸痛, 消炎的作用; 姜黄具有通经活血, 止疼痛, 缓解皮肤挫伤、皮肤瘙痒的作用; 樟脑具有补益心脏, 辟秽理气, 消肿止痛, 缓解皮肤烫伤, 调和气味的作用; 氯化钠具有清除局部积热, 帮助皮肤吸收营养的作用。
泰药和中药热熨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是通过药物性质及温度效应渗透作用直接在局部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泰药和中药热熨的治疗方法和目的相似, 均具有缓解疼痛, 改善关节功能, 消炎, 减轻关节僵硬及肿胀的作用。但泰医用药治疗时没有辨证取药, 且常用芳香精油为主, 中医具有辨证用药特点, 方药中常配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类药。《理瀹骈文》曰:“外治之理, 即内治之理。”说明, 除了外治以外, 同时也要调理脏腑功能, 可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5-6]。
2.3 黑芝麻油热熨疗法泰医认为黑芝麻油渗透性良好, 能滋润关节、补益肌腱和骨骼, 能减轻关节活动不利、增加关节间的润滑、缓解慢性肌肉痉挛。患者取仰卧位, 膝下垫枕使膝关节微屈, 使用能吸收油的材料(如医用棉布、医用棉片等)贴在膝关节患处, 然后倒温暖的黑芝麻油到材料上, 温度以患者感到皮肤治疗舒适为度, 10~15 min, 每天1次。
2.4 泰药敷贴疗法通过泰医临证分析, 针对膝关节腔积液与膝关节腔少量积液制备两种不同的组方用药物。治疗时应该避免食用笋类、糯米、酒等。
2.4.1 关节积液采用红瓜叶10片、Bai-ya-nang 10片、桂叶山牵牛10片、穿心莲10片、Din-sor-pong粉20 g。将上述药物首先洗干净, 把药物混合碾碎, 加入白水250 mL制成糊状药膏, 置于冰箱20~30 min, 之后, 敷在膝关节患处, 用胶布固定, 每次15~30 min或药物变干为度, 每日早晚两次。
2.4.2 关节无积液生姜(根)20 g, 红球姜(根)20 g, 橄榄油100 mL。将上述药物洗干净削皮, 共捣烂, 加入橄榄油搅拌混合如泥, 不需要制成液体, 敷在膝关节周围, 用易透热布固定, 每次15~30 min或疼痛感减轻为度。
泰药敷贴治疗膝关节炎可减轻局部疼痛, 促进周围血管的血液循行。关节积液型膝关节炎是急性疾病, 红、肿、热、痛明显, 故治疗时常把药物置于冰箱, 为了使凉度渗透皮肤发挥缓解局部发热及消炎作用。中医常选用穴位敷贴, 以通过穴位的作用持续刺激, 可促进局部的气血运行恢复关节功能, 最佳治疗时机是天气炎热, 温度升高, 此时腠理开泄, 皮肤渗透性增强[7]。
3 讨论关节炎是骨科常见病之一, 治疗措施很多, 临床研究报道亦很多, 反映了治疗本病的趋势。西医对膝关节炎的治疗具有保守和手术两种, 对于早、中期患者给予消炎镇痛药为主, 以控制或减轻疼痛, 对于中、晚期患者, 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尤其中老年患者, 但疗效尚不肯定, 且治疗费昂贵。泰国传统医学治疗膝关节炎有悠久的历史, 泰医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且经济实用, 可缓解疼痛、改善或恢复膝关节功能。泰医与中医对膝关节炎的治疗措施比较接近, 均以治疗及预防疾病为目的, 不仅治疗疾病, 又调节全身状态。泰医通过关节腔内有无积液为主分型, 没有明确的发病原因, 可中医通过内外因素分型, 外因是由患者感受风、寒、热、湿之邪, 邪气痹阻经络, 气血运行不畅, “不通则痛”; 内因是由体质亏虚, 年老体弱, 肝肾阴阳气血不足, 筋脉失养, “不荣则痛”。上述泰医治疗膝关节炎具有各种各样措施, 与中医具有共同和区别之处。大多数泰式按摩常取近端治疗作用为主, 但是中医用近端治疗与远端治疗配合应用, 泰式按摩穴可以分为基础线和信号点两种分类使用。基础线与中医的筋经密切相关, 均有固定位置和名称, 信号点与中医经外奇穴类似, 没有归属经脉, 但有固定位置和名称。中泰按摩均有促进血液运行, 放松肌肉, 改善关节活动的作用。泰药热熨法没有辨证选用药物, 大多数药物是以局部治疗为主, 可是中医通过辨证分析选用药物, 不仅局部治疗还调节全身症状。药物敷贴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止痛、消肿及消炎的作用。中医常用穴位敷贴的热效应促进腠理开泄, 提高药物的渗透性, 但是泰医的关节积液型膝关节炎常用凉性敷贴, 因本病明显发炎, 故用凉性渗透以减轻红肿热痛的症状。
基于以上所述, 笔者相信泰医对膝关节炎有独特的治疗作用, 今后临床治疗本病, 可选用中泰医学结合治疗, 以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1] | 蔡捷恩. 传统医学在泰国[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2, 12 (2): 113–115. |
[2] | Thailand department of developmental medicine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Ministry of Public Health. Knowledge of Thai Traditional Medicine for People[M]. Bangkok: War Veterans Organization of Thailand, 2009: 33-35. |
[3] | Sukhotthai Thammatthirat Open University. Thai Traditional Massage[M]. Nonthaburi: Sukhothai Thammatthirat Open University Publishing house, 2006. |
[4] | The Thai Massage for therapy[M]. Bangkok: Suviriya Sarn, 2008:50-53, 129. |
[5] | 赵双利, 王世轩, 李洪涛, 等. 中药热熨配合金天格胶囊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5, 21 (6): 723–725, 732. |
[6] | 柳海平. 中药热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6例报告[J]. 甘肃中医, 2001, 14 (5): 35–36. |
[7] | 仝冬利. 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22例[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 8 (23): 34. |
2.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