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张立双, 江丰, 赵晨, 熊可, 吕玲, 张伯礼
- ZHANG Li-Shuang, JIANG Feng, ZHAO Chen, XIONG Ke, LV Ling, ZHANG Bo-li
- 中药汤剂煎煮法的文献调查分析
- Literature survey and analysis of decocting metho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天津中医药, 2017, 34(6): 422-428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 34(6): 422-428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7.06.19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7-03-05
中药汤剂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对发挥中医药的特色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中药汤剂临床疗效的因素很多, 而中药汤剂的煎煮法是众多影响因素之一。中药汤剂的煎煮法主要包括煎煮器具、煎煮溶媒、煎煮用水量、煎煮时间、煎煮火候、煎煮次数、特殊煎煮法等。中药汤剂的煎煮法对临床疗效而言, 至关重要, 如徐灵胎所言:“煎药之法, 最宜深讲, 药之效与不效, 全在乎此, 方虽中病……。”然而, 目前在中医临床实践中, 中药汤剂煎煮法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其认识不一, 重视不够, 临床使用过程中也较为随意, 缺乏研究规范。很多人甚至包括许多医药人员都不知道如何正确合理地煎煮汤剂。为了系统掌握中药汤剂煎煮法的相关信息, 笔者调查了现有中药汤剂煎煮法的相关现代文献, 通过数据分析与整理, 总结归纳汤剂煎煮的合理方法, 为中药汤剂煎煮的规范化提供参考依据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以主题“中药煎煮”、“煎煮溶媒”、“煎煮器具”、“煎煮水量”、“煎煮火候”、“煎煮次数”、“煎煮时间”为检索词,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 检索时间截至2016年3月。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本研究纳入以中药汤剂煎煮法, 包括煎煮器具、煎煮溶媒、煎煮次数、煎煮用时间、煎煮水量、煎煮火候、先煎与后下为研究的相关实验研究, 排除研究进展、学术源流、调查问卷及其他非中药汤剂煎煮法的相关文献。
1.3 文献调查方法根据检索条件, 计算机检索选定数据库文献, 包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和学位论文。阅读检索文献的题目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 除去与中药煎煮法不相关的文献; 进一步阅读全文, 排除未涉及中药煎煮法及重复的相关文献。两位研究者采用“背靠背”方式独立阅读并提取信息, 判断结果出现分歧时由两位研究者重读文献并讨论解决。
1.4 文献数据提取与统计分析本研究将提取中药煎煮器具、煎煮溶媒、煎煮次数、煎煮火候、煎煮时间(包括先煎及后下药物)、煎煮水量等6个方面的文献信息, 采用Office 2007软件设计文献调查表格, 两位研究者对文献中关于中药煎煮法方面的内容提取, 经讨论, 核对后最终确定。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共检索到文献4 694篇, 经初步筛选获得文献542篇, 阅读全文排除重复发表及不符合条件的文献, 最终纳入文献66篇, 均为已发表的中文文献。
2.2 中药煎煮器具的现代实验研究情况目前关于中药煎煮器具的研究多是通过测定不同的煎煮器具所得煎煮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或浸出物的含量来判断煎煮器具对中药汤剂的影响, 具体情况见表 1。
从表 1可知, 目前关于不同材质煎煮器具之间的疗效差异还不太清楚, 1篇[1]研究表明砂锅和不锈钢材料无疗效差异, 而1篇[2]又表明砂锅优于不锈钢材料。1篇[3]研究表明砂锅优于煎药机, 1篇[4]研究又表明煎药机优于砂锅。
2.3 中药煎煮溶媒的现代实验研究情况现代实验研究主要是通过测定不同溶媒对单味中药或复方有效成分的溶出量进而来评价溶媒对方药的影响, 具体情况见表 2。
从表 2可知, 现代实验对水、不同浓度的乙醇、盐酸甲醇、黄酒、白酒等这些不同的提取溶剂都有所研究, 但对水与不同浓度的乙醇研究更多, 可以发现酒煎效果较好的汤剂多具有活血行气或入阴血之功, 如对生化汤的研究表明黄酒加童便是最佳的溶媒, 这与所熟知的古文献记载一致。对单味中药的统计可以看出, 醇类提取单味中药优于水提取, 而这些中药也大多偏于入血分。
2.4 中药煎煮前浸泡及煎煮次数的现代实验研究情况中药浸泡与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现代实验主要是通过比较中药浸泡与不浸泡两者之间的溶出率, 具体情况见表 3。
从表 3可知, 中药煎煮前需要浸泡, 浸泡时间实验大多设定在30 min, 文中并未提到具体依据, 中药煎煮前浸泡优于不浸泡。此外, 可以大致看出方药不同的煎煮次数, 其有效成分的溶出率是不同的。
2.5 中药煎煮时间的实验研究情况现代实验研究主要是通过测定不同煎煮时间段中药煎煮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来判断煎煮时间对方药功效的影响, 具体情况见表 4。
从表 4可知, 具有补益功效的当归补血汤、四物汤等煎煮时间要比银翘散、大黄甘草汤这类具有辛散、清利功效的方药煎煮时间长, 而从单味中药方面看当归、生地这些具有补益功效的药物煎煮时间要长于番泻叶、大黄这类具有清利功效的药物。
2.6 传统中药汤剂煎煮浸泡时间、煎煮用水量、时间、火候、次数各因素的实验研究情况现代实验多是通过正交实验对煎煮的各个因素, 如浸泡时间、煎煮时间、次数、用水量及火候进行整体研究的, 具体情况见表 5。
从表 5可知:1) 从现有实验关于浸泡时间的统计可知, 最短浸泡时间为15 min, 最长浸泡时间120 min, 但大部分在30~60 min。2) 关于中药煎煮用水量, 目前实验中采用较多的是药材质量与用水量的比重法, 而研究多集中在对首次加水量的研究, 对二、三煎的用水量往往同首次煎煮用水量。从现有数据统计分析, 中药煎煮用水量集中在6~12倍水。3) 关于中药煎煮时间的研究也多是集中在对首次煎煮时间的认识, 对二、三煎煮时间往往是同首次煎煮时间。从数据统计分析看, 数值波动较大, 最少3 min, 最长时间为120 min, 其平均值在40~45 min, 数据波动大的原因和汤剂的功效有很大的关系。4) 目前实验研究对中药汤剂煎煮的火候很少考虑, 仅在小柴汤实验中提到“先武火后文火”, 四君子汤研究中提到了“文火”。5) 汤剂煎煮的次数以2~3次为主, 煎煮3次的居多。
2.7 煎药机煎煮浸泡时间、煎煮用水量、时间、火候、次数各因素的实验研究情况目前关于煎药机煎煮中药的研究不够系统与深入, 具体情况见表 6。
从表 6可知:1) 中药煎煮前浸泡与否有研究表明煎药机煎煮中药其浸泡与否对临床疗效影响不大, 如旋覆代赭汤, 但大多研究都表明中药煎煮前需要浸泡, 其浸泡时间以30 min居多。2) 煎煮用水量波动于6~10倍水之间, 对煎药机煎药的用水量研究也是集中在首煎用水量上, 二煎用水往往亦都是同一煎用水量。3) 煎煮时间以30~60 min为多, 二煎时间往往同一煎时间, 对煎药机二次煎煮时间研究比较少。4) 煎药机煎药有的研究煎煮一次[5-8], 有的研究煎煮二次[9-13]。5) 对煎药机煎煮温度与方药功效的关系研究较少, 仅黄连解毒汤与桂枝汤提及煎药的温度。
2.8 先煎与后下药物的实验研究情况现代实验关于先煎与后下药物的研究, 也多集中在不同煎煮时间下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在所检索到的关于中药先煎与后下药物的文献中, 有的研究提及先煎与后下药物在煎煮前应该浸泡, 有的研究则未提及。先煎药物中, 关于附子的先煎时间, 有的研究表明附子的煎煮时间为60 min, 有的研究表明熟附子的煎煮时间也为60 min, 石斛入药也应先煎, 其煎煮时间为60 min; 关于矿物类先煎药物, 有的研究表明珍珠母、牡蛎的煎煮时间为40 min。受热后有效成分容易破坏的后下药物, 如大黄, 有的研究表明其煎煮时间为15 min, 有的研究表明为30 min; 钩藤的煎煮时间为15 min或30 min, 番泻叶的煎煮时间为15 min。芳香类后下药物的煎煮时间, 如砂仁, 有的研究表明其最佳煎煮时间为, 浸泡20 min, 煎煮15 min; 有的研究表明为浸泡30 min, 煎煮5 min; 有的研究表明, 无须浸泡, 打碎后煎煮5 min。关于白豆蔻的煎煮时间, 有的研究表明, 白豆蔻的最佳煎煮模式为, 浸泡20 min, 煎煮2~5 min; 有的研究表明其无须浸泡, 煎煮5 min即可。关于薄荷的煎煮时间, 有的研究表明为2.5 min, 有的研究表明为10 min。从现有数据统计分析可知, 现代实验对先煎和后下药物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注意从煎煮时间对有效成分的影响, 比较各种煎煮时间的有效成分含量, 为先煎及后下中药煎煮方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研究不够广泛, 多局限在少数单味中药; 同时研究也缺乏系统性, 缺乏对各因素的系统考察。
3 讨论 3.1 中药煎煮器具古人多选用砂锅、陶罐作为煎煮器具, 提出忌用铜铁制品, 如缪希雍在《先醒斋医学光笔记》中载有“……勿揭盖, 连罐取起坐凉水中”, 明代李时珍亦明确指出:“凡煎药并忌铜铁器, 宜用银器瓦罐, 洗净封固。”[14-15]现代实验对中药煎煮器具的研究多集中在传统的砂锅、煎药机、不锈钢、养生壶, 但是不同材质的煎煮器具之间的疗效差异还不是太清楚。目前, 对不同中药煎煮器具之间的比较研究还很薄弱, 因此, 在现有的基础上, 应加大不同煎煮器具对汤剂质量影响的比较研究, 为中药煎煮器具的改革提供实验数据支持, 这样有助于改变目前中药煎煮器具使用不规范的问题, 有助于保证汤剂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
3.2 中药煎煮溶媒古人根据中药汤剂的不同组成、功用及临床使用特点, 对煎煮溶媒有不同的要求, 如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曾有言:“治至高之分加酒煎, 去湿加生姜煎, 去膈病加蜜煎, 止痛加醋煎[16]。”现代实验研究是通过测定不同溶媒对单味中药或复方有效成分的溶出量进而来评价溶媒对方药的影响, 从研究数据显示酒煎的效果较好的方药多具有活血行气或入阴血之功。总体上看, 现代实验对古人提及的许多煎煮溶媒, 如蜜、醋、黄酒、白酒、米泔水等研究甚少。一方面在于取材的受限, 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们对传统汤剂煎煮溶媒重视不够。中药煎煮应充分注意煎药溶媒的运用与临床疗效的内在关系, 不同的煎药溶媒因其性质的差异具有不同的临床作用。溶媒的选择和应用, 不仅关系中药有效成分的浸出, 还影响着中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等。因而要在继承和发扬古人的基础上, 运用现代药理、药物化学等知识, 通过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对溶媒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溶媒对药物疗效发挥的影响, 方剂功效与溶媒的选择, 溶媒在方剂组成中的地位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是十分必要的, 这不仅有助于指导中医临床选方用药, 同时对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中药制剂工艺的发展及中药剂型的改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3 中药煎煮火候古人十分讲究中药煎煮的火候, 梁朝陶弘景早就指出:“凡煮汤, 欲微火令小沸。”[17]赵晴初《存存斋医话稿》亦有记载“古人煎药, 各有法度。表药以气胜, 武火骤煎; 补药以味胜, 文火慢煎”[18], 现代医家多沿用古人对中药煎煮火候的认识, 多数医家认为“先武火后文火”。现代实验对中药煎煮火候的研究甚少, 煎药机关于煎药温度与方药功效的关系也研究不多。
3.4 中药煎煮时间古人对中药煎煮时间的把握往往是通过用水量与煮取量之间的关系来衡量煎煮时间的长短, 《太平圣惠方》中有曰:“凡煮汤……其水数依方多少, 不得参差。”[19]此外, 古人还认识到煎煮时间的长短和方药功效之间的关系, 解表、芳香及清利类方药煎煮时间宜短, 补益类方药煎煮时间宜长。如元代危亦林所言“汗下之药, 每服煎至八分, 对病药煎至七分, 滋补药煎至六分, 不可极干, 亦不可猛火骤干, 恐伤药力”[20], 现代文献对中药煎煮时间的认识与古人的认识大体一致, 现代实验对中药煎煮时间的研究多集中在一煎煎煮时间, 对汤剂二煎或三煎时间研究甚少, 往往与一煎时间相同。然而, 目前的研究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所选的药物或复方种类代表性还远远不够, 未来如果可以把所有常用药物常用方剂都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研究, 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 将对提高汤剂质量, 节约药材资源及中医药现代化提供推动作用。
3.5 中药煎煮次数古人对于煎煮中药的次数亦是随着临床实践的丰富而在不断完善。孙思邈有言:“汤熟, 用新布两人以尺木绞之, 澄去浊, 分再服、三服……。”[21]也就是说孙思邈是将一副汤药煮熟后分为两次或三次服用, 是煎煮一次。其后李东垣提出煎煮次数应视病情和药物性味而定, 曰:“药有君臣佐使, 味有轻重厚薄, 令人复煎其渣, 不知既经煎沸, 则轻且薄者, 业已无味。重且厚者, 不减初煎。君臣佐使之宜, 果安在哉。病浅者犹无大害, 病深者切勿为之。”[22]现代实验研究亦表明不同煎煮次数的煎煮液中有效成分含量是不同的, 中药是需要二次或三次煎煮的, 这说明煮取液在服用时需要混匀后分次服用, 而不是单次服用。
3.6 中药煎煮水量齐梁年间著名医家陶弘景提出“凡煮汤, 欲微火, 令小沸。其水数依方多少, 大略二十两药, 用水一斗, 煮取四升, 以此为准。然则利汤欲生, 少水而多取; 补汤欲熟, 多水而少取。好详视之, 不得令水多少”[17]。现代研究虽然逐步确立用水量与药物质地、方药功效及药物性质等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 以不同方式实现了针对中药汤剂煎煮规范化的处理, 但缺乏系统性, 研究不够深入, 尤其是对汤剂二、三次用水量的研究缺少研究。
3.7 先煎与后下古人对于先煎和后下的认识是相对而言的, 先煎煮某些药物与再煎煮余下的药物之别。如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于药物就有先煎的要求, 麻黄、茯苓、大黄、蜀漆、茵陈蒿等皆有“先煎”的方剂, 如在麻黄汤方后注有“上四味, 以水九升, 先煮麻黄, 减二升”。明代陶华在《伤寒六书》中曾提出主病之药先煎的观点, 以后徐春圃的《古今医统大全》、李梴的《医学入门》都有类似提法, 并列出具体药味[23]。古代医家与现代医家关于先煎与后下的认识不完全相同, 现代实验对其研究多集中在单味药的研究。
4 结语目前中药汤剂煎煮法既有成绩也有不足。取得成绩:1) 现代实验对中药汤剂煎煮法的各个环节的研究均有涉及。2) 基于对古代文献的研究, 运用现代实验方式对古代文献中的理论进行了一定的挖掘, 在一定程度上论证了古人经验是否合理, 促进了中医药科学化的发展。3) 中药汤剂煎煮法的规范化研究已受到重视, 中药汤剂煎煮法科学发展的态势已经初步具备。存在不足:1) 目前中药汤剂煎煮法的实验研究, 不够系统, 也不够深入, 有些环节的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如关于中药汤剂煎煮火候的研究。2) 现代实验虽对古人的经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挖掘, 但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各行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中药汤剂煎煮法规范化发展是中医药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需要, 也是学科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符合当前学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的整体趋势。中药汤剂煎煮法的规范化发展涉及中药汤剂煎煮法各个环节的规范化, 因此有必要研究制定一个涉及中药汤剂煎煮法各个环节的规范, 通过规范使中药汤剂煎煮法更加合理、更加规范以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中药汤剂煎煮法是中医处方行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药汤剂煎煮法规范的制定与推广有助于中医处方行为的发展与中医药临床疗效的提高。中药汤剂煎煮法规范的制定应针对中药汤剂煎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涉及中药汤剂煎煮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确保规范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文章通过对中药煎煮法的现代实验研究进行了整理分析作出如下建议:1) 统一认识, 进一步规范中药汤剂煎煮法, 建立独具中医特色的标准体系, 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将中医药的研究在深度与广度上进一步深入和拓展, 把所有常用药物常用方剂都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研究, 形成关于中药汤剂煎煮法规范, 制定相关行业标准, 以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2) 系统整理中药汤剂煎煮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同时, 以这些存在的问题为研究方向, 开展进一步研究, 为中药汤剂煎服的规范化和中医处方行为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3) 正确运用和理解古人关于中药汤剂煎服的经验及理论, 古人随证立方, 意在示人以法, 而非立方以套病, 在学习和发掘古人留下的这些财富时, 要做到遵古而不泥古, 如费伯雄所言:“巧不离乎规矩, 而师不泥乎规矩。”所以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大力发展中医药现代技术的同时, 千万不可忽略或丢弃沉淀几千年的古法。4) 中医处方行为的规范发展是一个长期命题, 中医处方行为规范将根据时代发展要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中医处方行为的规范要求也会产生相应变化。中药汤剂煎煮法是中医处方行为学的范畴之一, 开展中医处方行为学的研究, 从中药汤剂煎煮方面讲, 就是要将中药汤剂煎煮领域研究成果运用到中医处方行为方面, 以研究促进中医处方行为的规范。
[1] | 历淑芬. 大承气汤传统煎煮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D]. 杭州: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2.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344-1012460687.htm |
[2] | 张星, 陆兔林, 毛春芹, 等. 不同器具煎煮补阳还五汤的4种成分含量比较[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3, 32 (7): 533–536. |
[3] | 董燕. 不同煎煮方法对六味地黄汤浸出物及主成分的影响[J]. 陕西中医, 2013, 30 (4): 469–470. |
[4] | 李学林, 孟菲, 刘培, 等. 煎药次数及器具对煎药质量的影响[J]. 中医杂志, 2009, 25 (6): 550–552. |
[5] | 蒋斌, 张星海, 唐梁, 等. 正交试验优选黄连解毒汤的机器煎煮工艺[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 19 (23): 32–35. |
[6] | 李梅珍, 唐梁, 黄玉宇, 等. 多指标正交实验优选桂枝汤最佳煎煮工艺[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 33 (6): 1451–1453. |
[7] | 张家成, 刘峰, 张岩, 等. 煎药机煎煮时浸泡时间对旋覆代赭汤5种有效成分溶量的影响[J]. 环球中医药, 2013, 6 (2): 88–91. |
[8] | 李毅民, 石志娜, 谢瑞芳, 等. 大承气汤常压机器煎煮的工艺优化[J]. 中药材, 2013, 36 (4): 657–661. |
[9] | 金仲达, 朱惠中, 赵劲草, 等. 正交试验法优选八珍汤水煎煮工艺[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 (19): 39–41. |
[10] | 刘晓, 范林乾, 蔡皓, 等. 正交试验优选四逆汤机械煎煮工艺[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 (20): 24–27. |
[11] | 孙晓惠. 黄连阿胶汤煎煮工艺比较和拆方药效研究[D]. 广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572-1013227325.htm |
[12] | 金仲达, 朱惠中, 赵劲草, 等. 正交试验法优选桑菊饮水煎煮工艺研究[J]. 中国药指南, 2011, 32 (9): 288–290. |
[13] | 张源, 周琴妹, 刘顺, 等. 补阳还五汤常压煎煮工艺优选[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 19 (19): 5–8. |
[14] | 任春荣. 缪希雍医学全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9: 752-753. |
[15] | 刘衡如, 刘山永. 本草纲目[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2: 283. |
[16] | 李世华. 龚廷贤医学全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9: 500-501. |
[17] | 唐慎微. 证类本草[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93: 14-15. |
[18] | 赵晴初. 存存斋医话稿.见裘庆元辑.珍本医书集成(第四册)[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9: 752. |
[19] | 王怀隐. 太平圣惠方[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 1982: 29. |
[20] | 危亦林. 世医得效方·伤寒撮要[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64: 19. |
[21] | 孙思邈. 千金方[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8: 26-27. |
[22] | 李东垣.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59: 71. |
[23] | 张瑞贤, 杨华, 易红. 古代煎药用水讲究多[N]. 中国中医药报, 2007-06-0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