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郭伟
- GUO Wei
- 关于《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中调剂相关问题的解读与探讨
- Interpretation and discussion on pharmacy related issues in The Formula for the Drug of Mingyi Bielu
- 天津中医药, 2017, 34(9): 610-612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 34(9): 610-612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7.09.11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7-06-23
《名医别录》约成书于汉朝末,作者佚名(一说为梁·陶弘景所著),是一部继《神农本草经》后的药学专著。《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1]见于《本草纲目》,所述内容对解读《伤寒杂病论》等早期中医临床著作中药物调剂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作用,对现代中药调剂工作也可起到显著的指导作用。笔者抽取文中对现代中药调剂具有指导作用的部分内容进行解读,并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1 药物计量问题相关文献[2]对《伤寒论》中药物的计量问题进行了考证,不再赘述。未涉及的内容,如:刀圭、撮、㕮咀的量度等,书中记述及对其的解读如下。
1.1 刀圭原文:凡散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解读:一刀圭的计(容)量为十分之一方寸匕,一个梧桐子左右。刀圭多用于中药散剂的计量。探讨:一个梧桐子的直径约为7 mm,体积为0.179 5 mL。所以一刀圭约为0.18 mL。
1.2 撮原文:一撮者,四刀圭也。解读:一撮的容量,为4倍刀圭。
1.3 㕮咀原文:凡汤酒膏药云㕮咀者,谓秤毕捣之如大豆,又吹去细末。解读:㕮咀后药物的体积,大约如大豆大小。加工的过程为按量取药后捣碎至大豆大小,将混入的细末吹去。探讨:李东垣曰:“夫㕮咀,古之制也。古者无铁刃,以口咬细,令如麻豆。”[3]可见,㕮咀是因为古人无铁质药物加工工具,药味只能用牙咬碎,体积掌握在如麻豆大小。后世铁质药物加工工具出现,大部分药味可以切成片状。
1.4 弹丸、鸡子黄原文:如弹丸及鸡子黄者,以四十梧子准之。解读:一个弹丸和鸡子黄的容积相当于梧桐子的40倍。
1.5 枚原文:凡方云巴豆若干枚者,粒有大小,当去心皮秤之,以一分准十六枚。解读:巴豆去掉芯和皮,十六颗为一分。探讨:原文中有“四分成一两”的记述,所以一分为1/4两。根据文献[4]记载,汉时一两合今之15.625 g,则一分约为3.91 g。3.91 g巴豆(一分)为16枚,所以每颗巴豆约为0.244 g。
原文:附子、乌头若干枚者,去皮毕,一两半准一枚。探讨:用以上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出附子、乌头(去皮)一枚约为23.44 g。
原文:枳实若干枚者,去瓤毕,以一分准二枚。探讨:枳实(去瓤)二枚为一分,每枚则为1/2分,约合2 g。
原文:橘皮一分准三枚。枣大小三枚准一两。干姜一累者,以一两为正。探讨:同理,橘皮每枚1.30 g,枣每枚5.21 g,干姜一累15.625 g。
1.6 升原文:凡方云半夏一升者,洗毕秤五两为正。解读:半夏(洗过)一升为五两。探讨:汉代五两为78.125 g,所以《伤寒杂病论》中半夏常用量为半升39.062 5 g。
原文:蜀椒一升,三两为正。吴茱萸一升,五两为正。菟丝子一升,九两为正。庵闾子一升,四两为正。蛇床子一升,三两半为正。地肤子一升,四两为正。探讨:同理蜀椒每升46.875 g,庵闾子每升62.50 g,蛇床子每升54.69 g,地肤子每升62.50 g。
1.7 尺原文:凡方云用桂一尺者,削去皮重半两为正。甘草一尺者,二两为正。云某草一束者,三两为正。云一把者,二两为正。探讨:桂枝或肉桂一尺(去皮)为半两,7.81 g;甘草一尺为31.25 g。草本类药物,一束为46.875 g;一把为31.25 g。
1.8 古代药物计量问题的探讨《伤寒杂病论》之前的中医药著作中,有关药物计量的记载多不详细,如《内经》中13个方剂,多数方剂有药名,无剂量,如生铁落饮、鸡矢醴等。《伤寒杂病论》中药物计量趋向规范,但学者对其计量与现代计量的换算还有较多争议。吴承洛认为汉1两合今13.674 64 g[5];王伊明认为是1 g左右[6],柯雪帆认为是15.625 g[4]。其中柯雪帆依据"光和大司农铜权"换算,此权为当时中央政府为统一全国衡器而颁布的标准,所以可信性较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伤寒学》也有相同的认识[2]。
2 制备丸散药的相关问题 2.1 粉碎原文:凡丸散药,亦先切细暴燥乃捣之。有各捣者,有合捣者,并随方。其湿润药,如天门冬、地黄辈,皆先增分量切暴,独捣碎更暴。若逢阴雨,微火烘之,既燥,停冷捣之。解读:制备丸散药,要先切制、暴晒干燥后,捣碎。根据处方的不同要求,可以每味药分别捣碎,也可以几味药合并共同捣碎。对天门冬、地黄之类湿润黏腻的药味,要单独对处方中的这类药物增加分量切制、暴晒、干燥,单独捣碎后再暴晒、干燥。如果逢阴雨天,不能暴晒,可用微火烘干,放凉后捣碎。
2.2 筛粉、合药原文:凡筛丸散,用重密娟,各筛毕,更合于臼中,捣数百遍,色理和同,乃佳也。巴豆、杏仁、胡麻诸膏腻者,皆先熬黄,捣令如膏,指蔑视泯泯,乃稍稍入散中,合研捣散,以轻疏绢筛度之,再合捣匀。解读:制作丸散的药粉,每味药要过细目的双层密绢,筛过后将所有药味置于药臼中捣数百遍,颜色、质地均合同一物,才是质量上乘的成药。类似巴豆、杏仁、胡麻一类的黏腻药味,要先炒黄,捣如膏状,手捻过筛,视觉均匀细腻后,连续少量加入其他药粉中一并研磨至均匀,过粗目的轻疏绢筛过后,再合捣数遍至匀,药成。
3 煮汤 3.1 煎药方法及用水量原文:凡煮汤,欲微火令小沸。其水依方,大略二十两药,用水一斗,煮取四升,以此为准。解读:煎药要用微火煎煮,保持沸腾的状态即可。用水量依据处方,大约二十两药用水为一斗,煎煮后的药汁量为四升,如果药量有变化,按这个比例折算即可。探讨:由上可知,古人煎药用水量偏多,煎出的药液也偏多。
3.2 煎煮时间的长短原文:然利汤欲生,少水而多取汁;补汤欲熟,多水而少取汁。解读:攻邪的药剂煎煮药物的时间要短一些,即用紧火快煎药要生一些,加水少煎煮时间短所得的药汁多;补益的药剂煎煮药物的时间要长一些,即用文火久煎药要熟一些,加水虽然多因煎煮时间长所得的药汁少。探讨:攻邪的药味煎煮时间短,药性彪悍的成分煎出即可,如大黄短时间煎煮攻下力强;补益药煎煮时间长,使补益成分如多糖等成分尽量溶出得以利用。
3.3 煎成后药汁的收集原文:用新布两人以尺木绞之,澄去垽浊,纸覆令密。解读:煎成后药渣要放入新布口袋中,两端连入一尺左右的木棍,两人相尽力绞出药汁。收集的药汁澄清,去渣滓,放入容器内,纸张覆盖密封待用。探讨:古人将煎煮后的药物拧绞,尽量收集析出的药液。用纸张覆盖密封药液,可能是出于保护药液不变质、不受污染,或保持水分不蒸发的考虑。
3.4 药汁的加热及服用方法原文:温汤勿用铁器。服汤宁小,热则易下,冷则呕涌。解读:药汁加热不能用铁(金属)器,每次服用药汁的量宜小,药汁宜温热,药汁温度过低则容易引起呕吐。探讨:煮汤未说明器具,既然温汤不可用铁器,可见煮汤(煎药)也不宜用铁等金属器。
3.5 补益剂的药滓可以重复使用原文:凡建中、肾沥诸补汤,滓合两剂,加水煮竭饮之,亦敌一剂,皆先暴燥。解读:如建中、肾沥汤等补益剂煎煮过的药滓,可以暴晒后,两剂合一,作为一剂的处方重复使用一次。探讨:肾沥汤见于《外台秘要》,是治疗肾脏虚劳的方剂。本条也体现了古人珍惜药材的思想。
4 药酒制作原文:凡渍药酒,皆须细切,生绢袋盛,入酒密封,随寒暑日数漉出。滓可暴燥,微捣更渍,亦可为散服。解读:用于制作药酒的药味要切细放入用生绢做成的布袋中倒入酒液,浸没药材,密封酒缸,天气寒冷时浸渍时间长、天气温暖时浸渍时间短,用时滤出药酒液体即可。药滓可以暴晒后再捣细重复浸渍,也可以做成散剂服用。
5 膏药制作原文:凡合膏,初以苦酒渍令淹浃,不用多汁,密覆勿泄。解读:淹浃为浸透之意;苦酒在古代是醋的别名。即用做膏药的药味,用醋浸透后,密封。
原文:煮膏当三上三下,以泄其热势,令药味得出。上之使匝匝沸,乃下之使沸静良久乃止。解读:熬制膏药时,要三上三下。上,就是加火使沸腾,下,就是使沸腾的液体缓缓静止一段时间。探讨:多次沸腾、静止,可以使药物有效成分尽可能溶出。
原文:中有薤白者,以两头微焦黄为候。有白芷、附子者,以小黄色为度。解读:如果药味中有薤白,要熬到两头微焦黄色;如果有白芷、附子,要熬到出现微微的黄色。探讨:以上是火候和时间的掌握。
原文:以新布绞去滓,滓亦可酒煮饮之。解读:熬毕,将药滓用新布绞压出尽药液制膏。药滓还可以用酒煎煮后口服。探讨:熬制膏药的药滓,还可以用酒煎煮内服,体现了古人内外兼治且节约药材的理念。
原文:膏中有雄黄、朱砂、麝香辈,皆别捣如面,绞膏毕乃投中,疾搅勿使沉聚在下。有水银、胡粉者,于凝膏中研令消散。解读:若处方中有雄黄、朱砂、麝香等药味,要将其另外捣成粉末状,投入绞膏后的药膏中快速搅拌,使其在冷凝的过程中在药膏中均匀分布以免沉淅。若处方中有水银、胡粉等不宜遇热的药味,可以在药膏冷凝后加入、研磨搅匀。
6 用蜂蜡技巧原文:凡丸中用蜡,皆烊投少蜜中搅调以和药。解读:丸药中用蜂蜡,将其热熔后少加蜂蜜,搅匀,再入药。
7 用蜂蜜的技巧原文:凡用蜜,皆先火煎,掠去其沫,令色微黄,则丸药经久不坏。解读:用蜂蜜制丸,宜将蜂蜜进行炼蜜,撇去泡沫,炼至微黄色,这样丸药就会经久不坏。探讨:用火煎,一方面可以去水浓缩,提高渗透压,使腐败菌不能生存,另一方面可以起到杀菌作用,有利于药丸的保存。
可见,《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就中药调剂过程中的计量问题及散、汤剂和药酒、膏药丸药等的制作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记述,对我们继承古代中药制剂的理论技术并启迪现代调剂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1] | 李时珍.本草纲目[M].第1版.北京:华夏出版社:41-44. |
[2] | 熊曼琪. 《伤寒学》[M]. 第1版.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5: 439-441. |
[3] | 李杲. 金元四大家医学全书(用药心法)[M]. 第1版.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866. |
[4] | 柯雪帆, 赵章忠, 张玉萍, 等.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J].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3, 29 (12): 36. |
[5] | 吴承洛. 《中国度量衡史》[M]. 第1版.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57: 4. |
[6] | 王伊明. 为古方权量正本清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86, 28 (2):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