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吴清原, 郝征
- WU Qingyuan, HAO Zheng
- 金元四大家消渴类方药分析之新见
- A new analysis of the prescriptions of diabetes prescription for Four outstanding doctors of Jin and Yuan Dynasty
- 天津中医药, 2018, 35(1): 34-35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8, 35(1): 34-35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8.01.10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7-10-28
金元时期,在中医学发展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临床各科逐渐形成体系。该时期的代表人物无疑是金元四大家即刘完素、张从正、李杲和朱丹溪。文章用现代数学的方法分析其在诊治消渴时的用药频率,分析药物归经,推论与之相关的上焦辨证消渴的方法。
1 方剂来源四大家方剂选自于:《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三消论》、《世传神效诸方》、《儒门事亲》、《兰室秘藏》、《活法机要》、《东垣试效方》、《金匮钩玄》、《丹溪心法》、《丹溪手镜》、《丹溪治法心要》、《脉因证治》。共计方剂77首,共计药物574味。
2 分析方法金元四大家药物频数分析,文章挑选出频数大于9的药物,并分析其药性及归经。见表 1。
药名 | 性味 | 归经 | 频数(次) | 百分比(%) |
甘草 | 味甘性平 | 心肺脾胃 | 46 | 8 |
石膏 | 味辛甘味大寒 | 肺胃 | 26 | 4.5 |
黄连 | 味苦性寒 | 心肝胃大肠 | 24 | 4.2 |
知母 | 味甘苦性寒 | 肺胃肾 | 24 | 4.2 |
人参 | 味甘微苦性微 | 心肺脾 | 20 | 3.5 |
瓜蒌 | 味甘微苦性寒 | 肺胃大肠 | 18 | 3.1 |
大黄 | 味苦性寒 | 脾胃大肠肝心 | 16 | 2.8 |
当归 | 味甘辛性温 | 肝心脾 | 16 | 2.8 |
黄柏 | 味苦性寒 | 肾膀胱大肠 | 15 | 2.6 |
麦门冬 | 味甘味苦性微 | 心肺胃 | 15 | 2.6 |
柴胡 | 味苦辛性微寒 | 肝胆 | 14 | 2.4 |
升麻 | 味苦甘性微寒 | 肺脾胃大肠 | 14 | 2.4 |
杏仁 | 味苦性微温 | 肺大肠 | 12 | 2.1 |
连翘 | 味苦微寒 | 肺心小肠 | 11 | 1.9 |
滑石 | 味甘淡性寒 | 膀胱肺胃 | 11 | 1.9 |
黄芩 | 味苦性寒 | 肺胃胆大肠 | 10 | 1.7 |
葛根 | 味甘辛性凉 | 脾胃 | 10 | 1.7 |
茯苓 | 味甘淡性平 | 心肺胃 | 9 | 1.6 |
藿香 | 微辛微温 | 脾胃肺 | 9 | 1.6 |
木香 | 味辛苦性温 | 脾胃大肠胆三焦 | 9 | 1.6 |
泽泻 | 味甘性寒 | 肾膀胱 | 9 | 1.6 |
栀子 | 味甘淡性寒 | 肺胃小肠 | 9 | 1.6 |
金元四大家药物频数分析:其中频数大于9次的药物共有21味,其中清热药有石膏、黄连、黄柏、连翘、知母、黄芩、栀子;补虚药有甘草、人参、当归、麦门冬(兼养阴);解表药有柴胡、升麻(皆能清热)、葛根(兼利水);利水渗湿药有茯苓、泽泻、滑石;化湿药有藿香;理气药有木香;化痰药有瓜蒌、杏仁;泻下药有大黄(兼清热)。
从分析金元四大家治疗消渴的药物的主药来看,体现出其治疗消渴的主药证候的分型以及治法。从分析来看清热药占7味,补虚药有4味,占上述药物的一半。则可看出金元四大家在诊治消渴时多认为其病型为虚实夹杂,以热象为主伴有气虚、血虚等证候,在治疗时兼顾利水渗湿和表证未解等兼证。从其药物的归经来看归心经的药物有8味,归肺经的药物有14味(大肠经6味),归脾经的有8味,胃经的有15味,肝经的有4味,肾经的有3味(膀胱经有3味)。从归经分析可见在金元四大家诊治消渴时多以上焦为主,同时四大家中的李杲创立补土学派,可以体现出中焦脾胃在诊治消渴时所占比例同样很大。
3 上焦论述消渴本证从明清开始一直到近代的消渴辨证论治中主要体现在下焦肝肾、脾胃虚损、气血瘀滞以及内生浊毒等,而笔者认为从上焦辨证消渴时诊治消渴的重要的一方面,而早在《内经》时期就已有从肺系论消渴的记载。《素问·气厥论》曰:“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素问·气厥论》曰:“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心将寒气于肺,肺得寒发热,肺焦为渴,名曰肺消。”等[1]。
《素问·病能论》曰:“肺为藏之华盖也。”同时也为娇藏,肺清虚而娇嫩,吸之则满,呼之则虚,外主皮毛。《素问·风论》曰:“风者,善行而数变……其热也,则消化肉。”指出外感风邪可导致消渴的发生。当外感燥火风热之邪侵袭人体则首先易伤肺藏。肺为水之上源,主津液的敷布,水液入胃,上输于肺,而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后“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肺受燥热所伤,津液不能敷布而直驱下行,故小便量频而量多,水液不能上输于口则口渴多饮。正如《医学纲目·消瘅门》言:“盖肺藏气,肺无病则气能管摄津液之精微,而津液之精微者收养筋骨血脉,余者为溲。肺病则津液无气管摄,而精微者亦随溲下,故饮一溲二。”精微物质多随小便排出而不能濡养四肢百骸而形体日渐消瘦,此为其一;人体之营卫之气,由脾胃化生,《灵枢·营卫生会》言:“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说明营卫之气的输布同样依赖于肺气的推动,同时营气起于手太阴肺脉,肺感外邪,脉到不通,营气运行不畅,则失与濡养四肢百骸,亦导致形体日渐消瘦。肾为一身阴气之源,内藏阴精,外感燥火风热之邪,易伤阴精则肾精不得滋助,最终导致阴阳两虚。故《临证指南医案·三消》曰:“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虚阳亢,津凅热淫而已。”
4 上焦论述消渴并发症《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肺者,气之本。”肺主一身之气,体现于宗气的生成与输布。通过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在胸中“气海”生成宗气,而宗气有“贯心脉”以推动血液的流动和运输。肺气充沛时,宗气旺盛,气机调畅,则血液运行畅通,当因外感燥火风热邪气时,肺气不通,宗气虚损,则不能助心行血,可导致血液运行不畅,而出现血脉瘀滞之象。消渴病肺燥津伤, 胃热伤阴耗气, 日久气阴两虚, 气虚行血无力, 阴虚血少, 络脉疲滞, 肢体失荣, 气虚则麻、血虚则木, 发为麻木。血行不畅、痹血阻络,阴损及阳, 阳虚失于温煦, 阴寒凝滞,气不布津, 阳不化气, 痰浊内生。瘀血、寒凝、痰阻, 或单独发生, 或互相夹杂, 均可令肢体血流不畅, 不通则痛。而血瘀多易体现在四肢末端,则会发生糖尿病足,同时亦可导致疮痈,当瘀阻脑络时则为中风[2]。
5 结语金元四大家在中国医学史上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而上述21味药物,最能体现出金元时期四大家辨治消渴的证候和分型,体现出他们重视从上焦论治消渴,对后世从整体分析消渴的预防、发病、转归提供借鉴[3]。在临床中,消渴日久多导致五脏俱损,阴虚内热,气滞血瘀等证候并存,应针对具体病情,及时合理地选用相应的治法。
[1] | 侯茗. 从肺、脾(胃)、肾论治消渴病[J].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2007, 21 (2): 53. |
[2] | 张芳, 闫镛. 古代文献有关消渴病理论探讨[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28 (6): 1124–1126. |
[3] | 吴童. 金元时期消渴病证治方药统计分析[C]. 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