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阮怀文, 郭诚忠, 孟静岩
- RUAN Huaiwen, GUO Chengzhong, MENG Jingyan
- 对《伤寒杂病论》亡血家禁汗之辨析
- Analysis of avoiding diaphoresis to patients with frequent bleeding in Treatise on Febrile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
- 天津中医药, 2018, 35(4): 310-311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8, 35(4): 310-311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8.04.19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7-11-05
2. 天津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天津 300193;
3. 长春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长春 130117;
4.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天津 300193
《伤寒杂病论》亡血家见于发汗禁忌的条文中,文中仅仅提出禁汗及发汗后引起的变证,而关于治则治法条文里并未提及。故文章试从原文结合历代注家的解释进行进一步阐述,希望能为临床提供依据。
1 条文及注解亡血家见于《伤寒论》第87条“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及《金匮要略》的《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症治第十六》中“亡血不可发其表,汗出则寒栗而振。”和《妇人产后病脉症治第二十一》中“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此3条均指出平素有失血疾患或产后失血的患者,不可以使用发汗的方法,误发其汗则会发生寒栗振战或郁冒证。
历代注家对以上3条的注释多从亡血发汗后引起的变证论述,多认为失血患者,阴血亏虚,虽有表证也不可以用发汗的方法去解表。如果误用了汗法,不仅更使阴血受伤而且阳气也随汗外泄,最终导致亡阴亡阳,如成无己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亡血发汗,则阴阳俱虚,故寒栗而振摇。”[1]同成氏的观点还有方有执,他在《伤寒论条辨》曰:“亡血,阴虚矣。寒栗而振,反汗复亡其阳也。”[2],指出阴损及阳,最后导致阴阳俱损,症见寒栗而振。黄元御在《伤寒悬解》一书曰:“亡血家中脘阳虚,温气脱泄,汗之阳气愈亡,故寒栗而振。”[3]尤怡也指出:“亡血者,亡其阴也;更发其表则阳亦伤矣。”[4]除此之外《医宗金鉴》曰:“凡失血之后,血气未复,为亡血虚家,皆不可发汗也。盖失血之初,固属阳热,然亡血之后,热随血去,热固消矣,而气随血亡,阳亦危矣。若再发汗,则阳气衰微,力不能支,故身寒噤栗,振振耸动,所必然也。盖发阴虚之汗,汗出则亡阴,即发暴吐衄血之汗也,故见不能眴、不得眠、亡阴等病也。发阳虚之汗,汗出则亡阳,即发亡血虚家之汗也,故见寒栗而振,亡阳等病也。”[5]把本条亡血家单纯作为阳虚,显然不够全面,而且文中也是针对亡血发汗后导致变证提出机理罢了。近代伤寒学家刘渡舟也有具体论述:“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亡,作失字讲,不是灭亡之意。凡是反复出现失血的人,就叫亡血家。反复失血,必然血虚。即使有伤寒表证,也不可发汗。如果强发亡血家之汗,不但伤其阴血,也会伤其阳气,出现浑身冷,甚至寒战。”[6]
2 亡血家辨证论治 2.1 无表实证急在补血亡血家指平素患有呕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和金疮等失血性疾病的患者。笔者认为失血达到亡血家那么失血程度较为严重。阴血损伤,血液亏虚,脉络空虚,形体组织缺乏濡养荣润,“不荣则痛”,由此可能引起身体各处出现疼痛感。大量失血时,患者脉象容易出现芤脉,此脉则属于浮脉类,具有应指浮大而软的特点。阴血不足,内热由生,如《医方考》云:“血实则身凉,血虚则身热。或以饥困劳役,虚其阴血,则阳独治,故令肌热、目赤、面红、烦渴引饮。”[7]病情进一步发展则阴损及阳,阳虚不能温养全身,患者会出现形寒肢冷。这些症状与表实证用麻黄汤发汗的指征如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体痛、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等极为相类似,令医者一时容易辨错而误用汗法。张仲景用心良苦欲告诫医生临证时要谨慎鉴别诊断、避免出手便错。对这一类患者,《灵枢经·营卫生会第十八》早已明确提出“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原则[8]。治疗时急需运用补血法,由于气为血帅,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所以同时也要采用益气固脱法,正所谓“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9]。
2.2 兼表实证应攻补兼施亡血家由于失血过多,血液亏虚,气随血耗,营卫失和而腠理疏松,风寒之邪容易乘虚而入,从而形成虚实夹杂的病证,在治疗方面不单纯用发汗方法而还要兼顾其阴阳气血。由于虚实有主次的区别,所以攻补亦有主次之分,如张景岳所云:“夫正者本也,邪者标也。若正气既虚,则邪气虽盛,亦不可攻,盖恐邪末未去而正先脱,呼吸变生,则措手不及。”[10]又说:“多虚者急在正气,培之不早,临期无济也……甚虚甚实者所畏在虚,但宜固守根本以先为己之不可胜,则邪无不退也。二虚一实者兼其实,所以开其一面……”[10]。
后世医家曹颖甫不仅详细论述亡血病因、病机,而且在其著作《伤寒发微》还提出治疗变证原则并举出案例:“人之一身,惟血最热,少年血盛则耐寒,老年血衰则畏寒,孟子言五十非帛不暖者,血虚故也。妇人血败,虽当盛暑亦必寒战,此其明验也。故无论吐血衄血便血,及妇人崩漏,其体必属虚寒。至如亡血而身热,则里阴不能抱阳,阳荡而无归矣。至是更用凉血之药,十不活一。所以然者,为其阴中之阳气,一戕于亡血,再戕于凉药故也。明乎此,乃可与言亡血家之不可发汗。夫亡血家,血中阳热,虽暴经摧抑,表阳尤未虚也(按华氏寒暑表九十五度、谓之血温)。若更发汗,外则虚其表阳,内则重伤其血之温度,有不寒慄而振乎。空室无人居,炎夏生苦寒,由其动气少而中阳虚也。予尝治宋姓妇人血崩,恶寒蒙被而卧,用大熟地四两,生潞参三两,陈皮五钱,一剂手足温,二剂血崩止。初未当用附、桂之属,盖血分充则阳气自复,意寒慄而振者,亦当如是耳(予亡友丁甘仁常用附子理中汤以治血证,非深明此理者,不足与言亡血之治法也)。”[11]
3 小结除了亡血家《伤寒杂病论》还提到疮家、淋家、衄家等,这些都被历代医家归于麻黄汤禁忌而很少提到明确治则治法。通过本文阐述笔者希望能给研究其他禁忌条文提供参考依据,挖掘出更多前人的宝贵经验并指导临床治疗用方药。
[1] | 成无己. 注解伤寒论[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3: 85. |
[2] | 方有执. 伤寒论条辨[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7: 184. |
[3] | 孙洽熙. 黄元御医学全书·伤寒悬解[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6: 494. |
[4] | 尤怡. 金匮要略心典[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5: 119. |
[5] | 吴谦. 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139. |
[6] | 刘渡舟.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85-86. |
[7] | 吴昆. 医方考·卷第三[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 194. |
[8] | 灵枢经·营卫生会[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3: 52. |
[9] | 程国彭. 医学心悟·医门八法[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38. |
[10] | 李志庸. 张景岳医学全书·类经·十二卷[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9: 194, 247. |
[11] | 曹家达. 曹氏伤寒金匮合刊[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59: 45. |
2.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3.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130117, China;
4. College of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