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钟润芬
- ZHONG Runfen
- 面部浅刺配合强刺激四关穴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
- Facial shallow acupuncture treatment with strong stimulation of Siguan points on primary facial spasm
- 天津中医药, 2018, 35(7): 503-505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8, 35(7): 503-505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8.07.07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8-02-03
原发性面肌痉挛是指单侧面部肌肉不自主的跳动或抽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本病为临床上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效果欠佳。针灸治疗有确切的疗效,但在取穴及手法上存在很大差异。目前临床上常用面部浅刺,配合针刺四关穴治疗[1]。本研究采用在面部浅刺的基础上强刺激四关穴治疗本病,旨在研究四关穴的针刺手法及刺激量对本病疗效的影响及其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64例患者,均为2014年1月-2017年3月就诊于本院针灸科门诊的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2例,男10例,女22例;年龄26~68岁,平均(46.88±12.33)岁;病程2 d~2 a,平均(117.53±184.61)d;病情程度(痉挛强度分级):平均(2.97±0.82)级。治疗组32例,男13例,女19例;年龄28~70岁,平均(49.25±11.51)岁;病程5 d~2 a,平均(125.59±199.43)d;病情程度:平均(3.00±0.88)级。两组在病程、年龄、痉挛强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2]:1)单侧面肌不自主的阵发性抽动,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程度轻重不等。2)开始时多起于眼轮匝肌,日久逐渐扩散至面部的其他表情肌,以下眼睑、面颊和口角抽动多见,严重者整个脸部及嘴角一起抽搐痉挛,不能自已。3)中年女性多发。4)可因劳累、情绪波动或讲话等因素加重。5)夜间睡眠抽动停止。6)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1.3 纳入标准1)诊断为原发性面肌痉挛病,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所有标准的患者。2)年龄大于20岁,且小于等于70岁。3)病程不超过2 a。4)自愿参加本次临床研究者。
1.4 排除标准1)其他原因如面神经麻痹后遗症、肿瘤、癫痫、三叉神经痛、颅内占位性病变等引起的继发性面肌痉挛患者。2)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或体质虚弱者。3)惧怕针刺者。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取穴主穴为四关穴,即双侧的合谷、太冲;配穴为患侧面部地仓、四白、颊车、阿是穴。
2.1.2 操作各穴常规乙醇消毒后,治疗组,强刺激四关穴,具体操作:使用0.30 mm×40 mm一次性毫针针刺,垂直进针后,均匀大幅度行提插捻转复合手法,即拇指向前捻转同时向下插,针体左摆;拇指向后捻转同时向上提,针体右摆,提插幅度为2 cm,捻转角度为360 °,频率平均为60次/分,每穴操作0.5~1 min,以患者耐受为度,针感以往上传导为佳。留针过程中,每10 min行针1次,每次留针30 min。对照组,四关穴常规治疗,具体操作:常规进针1.5 cm,若患者有针感则无需行针,若无针感可小幅度提插捻转,得气则止。两组均配合面部浅刺(用0.30 mm×25 mm一次性毫针浅刺,进针1~2 mm,无须行提插捻转等手法)。
两组均留针30 min,每日针刺1次,7次为1个疗程,第1疗程后改隔日1次,治疗不超过3个疗程。
2.2 疗效观察 2.2.1 分级标准按照Cohen Albert评价标准制定面肌痉挛强度等级[3]:0级:无任何痉挛;1级:外部刺激可引起面部轻微痉挛;2级:在静止状态下可见轻度面肌痉挛,无功能障碍;3级:在静止状态下可见比较明显的面肌痉挛,有轻微功能障碍;4级:重度面部痉挛并出现视物模糊、影响讲话等功能障碍。
2.2.2 疗效评价标准依据Cohen Albert痉挛分级评价疗效[4]。痊愈:痉挛完全消失,3个月内无复发,痉挛等级降为0级;显效:面肌痉挛症状明显减轻,痉挛分级下降2~3级;有效:面肌痉挛症状较前减轻,发作频率及幅度减小,痉挛分级下降1级;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痉挛分级较前无变化或上升。愈显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2.3 安全性评价记录治疗过程中有无发生晕针、滞针、断针等不良医疗安全事故。
2.3 统计处理应用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和率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非参数检验,组间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 < 0.05),但两组的总有效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提示两种疗法疗效相当。见表 1。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肌痉挛强度分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痉挛强度分级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 < 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痉挛强度分级改善情况较好(P < 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 2。
3.3 两组痊愈病例病程和针刺次数的比较治疗组所需针刺次数较对照组少,痊愈平均时间亦较对照组短,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 3。
3.4 安全性两组均未发生晕针、滞针、断针等不良医疗安全事故。
4 讨论面肌痉挛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难治性神经疾病。现代医学将面肌痉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面肌痉挛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参考现代医学文献[5-7],认为面神经受到血管的压迫,相邻神经纤维之间伪突触形成,传入与传出感觉纤维之间冲动发生短路,激活运动纤维从而引起面部肌肉抽搐;或者认为面神经通过的地方,特别是膝状神经节,受到病原体等外来刺激后,可发生急性非化脓性炎性反应,导致面神经的脱髓鞘改变,核内产生异常电兴奋灶,最终引起面神经支配的面部表情肌阵发性痉挛。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包括口服地西泮、苯妥英钠、大剂量维生素D等药物,多点注射肉毒素治疗,以及针对重症患者的面神经减压术等[8]。这些治疗对改善症状有一定的作用,但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停药后容易复发,不能取得理想疗效[9-10];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创伤大[11],可能造成面部表情肌呆板、肌肉瘫痪或萎缩,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针灸治疗本病具有确切的疗效[12],显示了一定的优势。面肌痉挛,属中医“筋惕肉瞤”、“筋急”、“痉病”范畴。中医学认为面肌痉挛是由肝风内动或血虚生风,风阳上扰,面部经脉受扰、气血运行不畅而引发面部肌肉拘紧挛动。故治疗以调理气血、平肝熄风、镇静解痉为原则。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取穴主要以头面部腧穴配合远端取穴。大部分学者认为,在发生痉挛的面部局部宜行轻刺激,过强的刺激则会加重肌肉的痉挛状态[13]。所以治疗重点往往放在远端取穴上。合谷及太冲古称“四关”穴,能同调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厥阴肝经之气血,具有较强的解痉作用。故临床上远端取穴常用四关穴治疗本病。既往研究显示[14],针刺四关穴,对面部及脑内血液循环有明显促进和改善的作用,从而降低面部肌肉和神经的异常兴奋,起到缓解面肌痉挛的作用。但是对于合谷、太冲的针刺手法及刺激量并没有明确、科学及规范的标准。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面肌痉挛四关穴宜采用强刺激手法。
因为面肌痉挛是神经肌肉异常兴奋的一种表现,故取远端四关穴,施以强刺激,加大刺激量能加强针刺感应,促使气血上循至面部,即气至病所,能增强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次数,从而明显缓解面肌痉挛。通过本次临床研究可以证实,强刺激四关穴的疗效优于轻刺激四关穴,此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值得注意的是,施术者在行针时手法一定要熟练,提插捻转复合手法一定要灵活,力度均匀,幅度一致,刺激力度一定要以患者耐受为度,不可强行要求,避免操作不当或用力过大而发生滞针、晕针。
[1] | 杨敏, 董宏珅, 邵洁琦, 等. 四关穴结合双针浅刺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 (14): 240.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4.226 |
[2] | 戚可名. 神经内科诊疗常规[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88-89. |
[3] | 黄移生, 彭易雨. 三联针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30例[J]. 中国针灸, 2006, 26 (1): 50–51. |
[4] | 范有强. 针灸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J]. 临床医学文献杂志, 2015, 2 (20): 4101–4104. |
[5] | Yamakami I, Oka N, Higuchi Y. Hyperactivity of the facial nucleus produced by chron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n rats[J]. J Clin Neurosci, 2007, 14 (5): 459–463. DOI:10.1016/j.jocn.2006.04.010 |
[6] | Hatem J, Sindou M, Vial C. 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 of facial EMG responses during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for hemifacial spasm.Prognostic value for long-term outcome:a study in a 33-patient series[J]. Br J Neurosurg, 2001, 15 (6): 496–499. DOI:10.1080/02688690120105101 |
[7] | 李世亭, 王旭辉. 面肌痉挛的诊断与治疗[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1 (6): 481–484. |
[8] | 陈喆, 林庭凯, 郑建群, 等.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原发性面肌痉挛的近、远期疗效观察[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1, 10 (7): 728–730. |
[9] | 林祝春, 林惠卿. 面肌痉挛的治疗现状[J]. 中国社区医师, 2005, 7 (11): 2–3. |
[10] | 安文峰. 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24例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 2007, 47 (35): 80–81.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07.35.045 |
[11] | 向晖, 刘如恩, 冷景兴.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临床疗效分析[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3, 34 (4): 462–463. |
[12] | 郝强, 贾红玲. 针刺治疗面肌痉挛选穴的临床进展[J]. 河南中医, 2014, 34 (12): 2477–2478. |
[13] | 刘红. 远端取穴治疗面肌痉挛120例临床观察[J]. 北京中医, 2006, 25 (10): 622–623. DOI:10.3969/j.issn.1674-1307.2006.10.023 |
[14] | 姜立言, 金英爱. 吊针辨证治疗面肌痉挛37例[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7, 21 (1): 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