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虞晓含, 朱燕波, 史会梅
- YU Xiaohan, ZHU Yanbo, SHI Huimei
- 气虚体质与痰湿体质超重及肥胖人群生命质量差异性评价
- Analysis about differences in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overweight and obese people with qi deficiency constitution and phlegm-dampness constitution
- 天津中医药, 2018, 35(8): 569-572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8, 35(8): 569-572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8.08.03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8-04-25
2. 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北京 100029
根据全球疾病负担2015肥胖协作组的测算,较高的体重指数(BMI)不仅与死亡关联紧密,同时带来了疾病负担的增长问题[1]。中国成人超重率及肥胖率均较高,在此背景下,超重及肥胖人群的健康状况广受关注[2-4]。作为重要的健康结局指标,生命质量(QoL)在健康评价工作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关注超重及肥胖人群患病率、死亡率的同时,有必要对超重及肥胖人群的生命质量进行测量与评价[5]。
中医体质学的“形神构成论”认为,躯体形态是较为稳定的体质构成因素[6]。同一体质人群常具有较为相似的体型特征。既有研究证明,气虚体质与痰湿体质虽然具有不同的内涵,但均与超重及肥胖存在较强的关联性,是超重及肥胖人群常见的两种体质类型[7-10]。本研究拟从不同体质类型的角度对超重及肥胖人群进行生命质量评价,探讨气虚体质与痰湿体质超重及肥胖人群在生命质量结局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以“中国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21 948例数据[11]为基础,从中筛取气虚体质与痰湿体质超重、肥胖样本。其中,气虚体质超重者548例,气虚体质肥胖者153例,痰湿体质超重者418例,痰湿体质肥胖者167例。
1.2 研究内容 1.2.1 中医体质类型的判定根据研究对象对中医体质量表[12-14]的填写情况,计算中医体质量表9个亚量表得分,使用判别分析法[11]对研究对象的中医体质类型进行判定,不考虑体质兼夹的情况。
1.2.2 超重与肥胖的判定以24.0≤BMI<28.0为超重,以BMI≥28.0为肥胖[2]。
1.2.3 生命质量评价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15-16],对研究对象的生理功能维度、生理职能维度、躯体疼痛维度、一般健康维度、活力维度、社会功能维度、情感职能维度、精神健康维度共8个维度,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共2个领域以及总分方面的生命质量进行测量。各维度、领域及总分的转化得分均为0~100分,得分越高,生命质量越好。
1.3 统计方法将气虚体质研究对象和痰湿体质研究对象按体重指数分为超重组(24.0≤体重指数<28.0)、肥胖组(体重指数≥28.0)、超重及肥胖组(体重指数≥24.0),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使用卡方检验对性别、民族、婚况及文化程度因素进行差异性检验,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年龄因素进行差异性检验。进行对3组不同体质样本进行生命质量8个维度得分、2个领域得分以及总分的独立样本t检验后,再进行控制差异性社会人口学因素后的最小二乘均值比较。统计分析使用SPSS 21.0软件及JMP 10软件完成。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在数据库21 948例样本中,剔除BMI数据缺失样本33例,最终共筛取BMI不低于24.0的701例气虚体质及585例痰湿体质样本纳入本研究。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 1。
2.2 生命质量得分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超重组中,气虚体质样本一般健康维度平均得分及活力维度平均得分低于痰湿体质样本;肥胖组中,气虚体质样本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活力、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共6个维度的平均得分低于痰湿体质样本,同时,气虚体质样本在生理、心理领域及总分方面的平均得分低于痰湿体质样本;超重及肥胖组中,气虚体质样本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及活力共4个维度的平均得分低于痰湿体质样本,同时,气虚体质样本在生理领域及总分方面的平均得分低于痰湿体质样本。以上差异性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2。
控制了年龄、性别、婚况及文化程度这4个可能影响生命质量结果的混杂因素后,最小二乘均值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超重组中未见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肥胖组中,气虚体质样本在生理功能维度、生理职能维度、活力维度、情感职能维度、精神健康维度、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及总分方面的平均得分低于痰湿体质样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超重及肥胖组中,气虚体质样本在生理职能维度及活力维度的平均得分低于痰湿体质样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3。
3 讨论气虚体质和痰湿体质均属于偏颇体质,既往研究证明,与平和体质人群相比,气虚体质人群和痰湿体质人群的生命质量评价结果均较差[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同为超重及肥胖人群,气虚体质者与痰湿体质者的生命质量评价存在一定差异:与痰湿体质超重及肥胖人群相比,气虚体质超重及肥胖人群生命质量评价结果较差;气虚体质生命质量评价的劣势在肥胖人群中更为显著。
在针对气虚体质肥胖者和痰湿体质肥胖者的亚组分析中,不论是否控制社会人口学因素,气虚体质者在各个方面的平均得分均低于痰湿体质者。此结果提示,不论从生理领域还是心理领域的多个角度来看,气虚体质肥胖者生命质量存在普遍劣势,应对该人群给予足够的重视。合并超重样本及肥胖样本,并对可能引起混杂的社会人口学因素进行控制后,气虚体质者在生理职能维度及活力维度的劣势结果提示,因躯体肥胖而导致、加剧的工作或活动受限、精力不足及疲劳等问题可能是引起生命质量减损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在对超重及肥胖人群的健康管理中,不仅应注意结合管理对象的中医体质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护,还应加强对包括但不限于气虚体质者等生命质量较低人群的关注。
[1] | The GBD 2015 Obesity Collaborators. Health effect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195 countries over 25 year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7, 377 (1): 13–27. DOI:10.1056/NEJMoa1614362 |
[2] |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 中国成人超重与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节录)[J]. 营养学报, 2004, 26 (1): 1–4. |
[3] | 姜勇. 我国成人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变化趋势及健康危害研究[D]. 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3.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84501-1015525969.htm |
[4] |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版)[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6, 8 (9): 525–540. |
[5] | 方积乾, 万崇华, 郝元涛. 与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的研究概况[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0, 15 (1): 40–43. |
[6] | 王琦. 中医体质学研究与应用[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 75-76. |
[7] | 朱燕波, 王琦, 吴承玉, 等. 18805例中国成年人中医体质类型与超重和肥胖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J].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10, 8 (11): 1023–1028. |
[8] | 万生芳, 李应东. 高校教师体重指数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分析与研究[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3, 30 (1): 85–87. DOI:10.3969/j.issn.1003-8450.2013.01.033 |
[9] | 虞晓含, 朱燕波, 王琦, 等. 体重指数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对应分析[J]. 中医杂志, 2015, 56 (2): 105–107. |
[10] | 朱丽冰, 王济, 朱燕波, 等. 体重指数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探析[J]. 环球中医药, 2017, 10 (2): 164–169.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7.02.008 |
[11] | 王琦, 朱燕波. 中国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基于全国9省市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 24 (1): 7–12. |
[12] | 王琦, 朱燕波, 薛禾生, 等. 中医体质量表的初步编制[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06, 10 (3): 12–14. DOI:10.3321/j.issn:1673-8225.2006.03.009 |
[13] | 朱燕波, 王琦, 薛禾生, 等. 中医体质量表性能的初步评价[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06, 10 (3): 15–17. DOI:10.3321/j.issn:1673-8225.2006.03.010 |
[14] | 朱燕波, 王琦, 折笠秀树. 中医体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07, 16 (7): 651–654. DOI:10.3760/cma.j.issn.1674-6554.2007.07.032 |
[15] | 魏朝晖, 莫一心. 生命质量测定量表SF-36的应用[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1997, 14 (4): 145–147. |
[16] | 李鲁, 王红妹, 沈毅. SF-36健康调查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2, 36 (2): 109–113. DOI:10.3760/j:issn:0253-9624.2002.02.011 |
[17] | 王琦, 朱燕波, 吴承玉, 等. 中医体质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相关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07, 11 (49): 9946–9950. DOI:10.3321/j.issn:1673-8225.2007.49.035 |
[18] | 王晶. 老年人体质与生存质量相关关系的研究[D]. 广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572-2008100518.htm |
2. School of manage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