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刘向津, 郭卉
- LIU Xiangjin, GUO Hui
- 近5年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用药规律研究
- Study on the ru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bile reflux gastritis in the past 5 years
- 天津中医药, 2018, 35(8): 583-586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8, 35(8): 583-586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8.08.07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8-02-24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又称为碱性反流性胃炎,是指由于胆汁反流入胃所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性病变[1],临床症状以上腹痛、呕吐胆汁、腹胀、体质量减轻等为主要表现[2]。中医没有此病名,可归属于“痞满”、“胃脘痛”、“嘈杂”、“呕吐”、“呕胆”等范畴。BRG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3],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西医对本病多采取促胃动力药[4]、胃黏膜保护剂[5]、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或手术治疗[6-7],虽起效快但存在不良反应大,复发率高,易出现并发症等问题,近年来中医药治疗BRG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8-9],其独特优势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然而中医药治疗BRG尚存在分型混乱、用药博杂等问题,影响了临床近一步推广应用,由此,本研究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收集近5年现代期刊文献中治疗BRG的方剂,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开发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10-11],进行系统分析,总结中药治疗BRG的用药规律,可为进一步指导临床应用,研发新药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数据库收录的临床文献,检索时间为2013年1月—2018年3月,检索词为“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
1.2 分析软件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
1.3 纳入标准临床研究的文献,疾病明确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治疗手段为中药汤剂(包括中药颗粒剂),主方有完整及明确的药物组成且剂量明确,治疗效果确切,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
1.4 排除标准个案报道,综述类文献,动物实验类文献,民族医药等治疗BRG的文献,文献中所列的方剂用药剂量标识不清者,治疗手段不以中药汤剂为主的文献。
1.5 中药名称的规范为便于数据分析,参考《中药学》[12]上的中药名称,对期刊文献中的中药名称进行统一规范,如乌贼骨、海螵蛸统称为海螵蛸;茯苓、云苓统称为茯苓;元胡、延胡索、玄胡统称为延胡索。
1.6 方剂的录入与核对依照上述标准,选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平台管理系统”里“方剂管理”模块,将整理好的方剂逐一录入,考虑录入过程中可能出现纰漏,在完成录入之后,再由双人负责录入数据源的审核,为数据挖掘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保障。
1.7 统计分析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中“数据分析”模块中“方剂分析”功能,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利用系统“数据查询”功能,按中医疾病名称“胆汁反流性胃炎”提取出录入系统的方剂239首。然后点击相应功能按钮进行数据分析,包括:药物频次统计、组方分析、新方分析(包括聚类分析、提取组合、网络化展示等,挖掘方剂中的新组合和新处方)。
2 结果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的期刊文献239条,整理后共得出239首方剂,记作239条数据记录,分别从用药频次、用药基本信息、组方规律、核心组合、新处方进行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2.1 用药频次分析本研究共纳入239个治疗BRG的方剂,涉及药物148种。通过“频次统计”显示,使用频次在30次以上的药物有22味,出现频率>50%的药物分别是甘草、半夏、柴胡、枳实、白芍和黄连,见表 1。
2.2 用药基本信息分析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统计报表”系统中,选择方剂统计,在“中医疾病”栏中输入“胆汁反流性胃炎”,点击“开始查询”,后点击“基本信息统计”,可以对治疗BRG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等进行统计分析。从药物四气结果可见,温性药物选用最多,频次为1 005,其余依次为寒性药物(917)、平性药物(480)、热性药物(90)和凉性药物(21);从药物五味结果可见,苦味药物选用最多,频次为1 567,其余依次为辛味药物(1 251)、甘味药物(811)、酸味药物(333)、咸味药物(125)和涩味药物(51);从药物归经结果可见,选用归属于脾经的药物最多,频次为1 783,其余依次为胃经(1 487)、肺经(1 033)、肝经(559)、心经(685)、胆经(559)、大肠经(544)、肾经(287)、小肠经(128)、三焦经(94)、膀胱经(49)和心包经(41)。
2.3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应用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将“支持度个数”(表示药物组合在所选处方中出现的频次)设置为80,置信度为0.6,在此条件下的组方规律共有28个,见表 2。“规则分析”可分析得到药物组合规则,共88组,有3种用药模式,包含8味中药(甘草、柴胡、枳实、白芍、半夏、黄连、黄芩和陈皮),其中2位药的核心组合有24条,见表 3。并可以实现网络可视化展示,更直观展示各药物及药组间联系,见图 1。
2.4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合分析以改进的互信息法分析结果为基础,按照相关系数与惩罚系数的约束,结合经验判断,将相关度设置为10,惩罚度设置为2,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演化出3~4味药的核心组合,共计16个,见表 4。
2.5 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的新处方分析在2.4的基础上,通过软件集成的熵层次聚类方法,挖掘得到可聚类成新处方的组合,这些组合中对应的两个组合可以聚合成治疗BRG的新方,进而演化出16个BRG核心组合新处方,见表 5。
3 分析与讨论BRG病因主要为脾胃虚弱,病机关键在于肝胆功能失调,病性特征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位在胆胃,涉及肝脾[13-14]。其临床证型可分为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气滞血瘀型、胆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等基本证类[15-17],临床治则以疏肝清热利胆,理气降逆和胃为主[18]。
从研究结果来看,在用药频次方面,排在前10位的药物分别为甘草、半夏、柴胡、枳实、白芍、黄连、陈皮、黄芩、茯苓和党参,药物功效以疏肝和胃、利胆泄热、散结消痞、清热燥湿和补脾理气为主。从药物的四气、五味可以看出,现代临床治疗BRG的中药药性以温、寒为主,药味以苦、辛为主;从药物归经来看,治疗BRG的药物归经以脾经、胃经为主,其次为肺经和肝经;温药具有振奋脾阳之功效,BRG病位属于中焦,因脾阳不能生化,累及胃阴,又加肝胆气逆而发病,临床选方采用苦、辛药味为主的药物,蕴含“辛开苦降”之法则,调畅人体气机,符合BRG的病因病机,也验证了“疏肝清热利胆,理气降逆和胃”的治则。
从常用的核心对药来看,排列前10位的分别是甘草-柴胡,柴胡-枳实,甘草-枳实,半夏-甘草,白芍-柴胡,半夏-枳实,半夏-柴胡,白芍-枳实,甘草-白芍和甘草-柴胡-枳实,多具有疏肝理气、散结消痞和和胃降逆的作用,由此可验证临床治疗BRG是基于其病因病机而辨证选方用药。从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得到的药物组合,可以聚类获得治疗BRG的16个新方,可为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等提供参考,并为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治BRG疗效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综上所述,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现代临床治疗BRG所选中药药性以温、寒为主,药味以苦、辛为主,归经以脾、胃为主,功效具有疏肝和胃、利胆泄热、散结消痞、清热燥湿和补脾理气,遣方用药符合BRG的病因病机。本研究总结的中医药治疗BRG用药规律,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有利于发挥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优势,提高疗效,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并为本病的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1] | Chan DC, Fan YM, Lin CK, et al. Roux-en-Y reconstruction after distal gastrectomy to reduce enterogastric reflux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J]. J Gastrointest Surg, 2007, 11 (12): 1732–1740. DOI:10.1007/s11605-007-0302-0 |
[2] | NesyaMutiara, 孟静岩. 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近况[J]. 天津中医药, 2015, 32 (10): 630–633. |
[3] | Ulrichp, Thomas W. Correlation of serum pepsinogens and gasrin-17 with atrophic gastritis in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patients:Amatched-pairs study[J].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2011, 26 (1): 1541–1543. |
[4] | 谭永立.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分析及影响因素探讨[J]. 现代医院, 2014, 14 (10): 29–31.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10.012 |
[5] | 白忠秀. 铝碳酸镁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 (3): 87–88. |
[6] | 张文青, 李敏敏, 孙建, 等.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研究进展[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 33 (12): 1461–1463. DOI:10.3969/j.issn.1004-2814.2017.12.095 |
[7] | 于琳琳, 常建国.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西医康复治疗进展[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7, 1 (8): 194–195. |
[8] | 朱永钦, 罗昭琼, 朱永苹, 等. 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研究概况[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41 (2): 189–192. |
[9] | 安丽, 黄大未, 杨晋翔, 等. 清胆和胃颗粒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7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 2018, 59 (1): 37–40. |
[10] | 卢朋, 李健, 唐仕欢, 等.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 (9): 1–4. DOI:10.3969/j.issn.1005-9903.2012.09.001 |
[11] | 唐仕欢, 申丹, 卢朋, 等.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应用评述[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 30 (2): 329–331. |
[12] | 高学敏. 中药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
[13] | 冯学武, 朱宝, 宋瑞平.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病机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 23 (4): 464–465. |
[14] | 韩宜哲, 单兆伟, 严湖. 单兆伟教授诊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经验探析[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41 (5): 389–391. |
[15] | 吴寅, 王璐, 高斌.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40例中医体质和证型观察[J]. 淮海医药, 2015, 33 (4): 359–360. |
[16] | 黄爱明, 王雄力. 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证素分布特点的文献研究[J]. 环球中医药, 2015, 8 (S1): 133. |
[17] | 陈扬波, 陈勇毅. 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 2014, 23 (9): 1657–1658, 1667. DOI:10.3969/j.issn.1004-745X.2014.09.030 |
[18] | 沙立蒙, 王秀娟. 王秀娟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经验[J]. 湖南中医杂志, 2016, 32 (6): 2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