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李炯镇, 田明秀, 金美岗
- Lee Hyeongjin, Jeon Myongsoo, Kim Migang
- 浅谈针刺疗法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 A brief study on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on the nervous system
- 天津中医药, 2019, 36(1): 93-95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9, 36(1): 93-95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9.01.24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8-08-03
2.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81;
3.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1617
针刺疗法是中医最常用的技术操作,即用金属制成不同形状的针,运用不同手法在人体上刺激一定的穴位,通过经络腧穴,调整人体脏腑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到目前为止已普遍被人们接受,并成为许多国家的医疗手段之一。虽然针刺疗法发展迅速,但目前现代科学手段仍然不能阐明针刺疗法的机制。有些人从物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信息论等不同学科角度对经络实质进行了研究,用热像仪记录针刺前后部分经十二经脉的红外热像图,结果显示热像仪可以记录到并显现经络的可视图像[1]。有关经络与神经关系的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即开始了,例如有研究者解剖了全身361个经穴,报道与神经有关者205个穴,占56.8%,又有人发现手太阴肺经循行线与肌皮神经的外侧束和前臂外侧皮神经的走行几乎一致,表明经络与周围神经有密切关系[2]。综上所述,不少学者认为经络是以神经系统为主要基础,包括血管和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的人体功能调节系统的观点。本文根据相关参考资料探讨针刺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介绍如下。
1 针刺对人体生物电流的作用有些学者认为针刺时,在患者的被刺针处形成电流,这与体内不同的氧分配有关[2]。每个针均为不同浓度的氧所包围,针在氧浓度高处形成为阴极(-),氧浓度低处形成为阳极(+),这样会使电流在两极之间产生并引起化学交换。当针刺时,被刺激所产生的电流通过神经传导,刺激周围许多神经丛从而形成针感,就是中医讲的“得气”。针体刺入体内,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体内组织液的某些成分会使针体与组织之间形成绝缘层,阻止了针体和氧的接触,最后抑制了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电流。所以医生在临床上针刺治疗时,常常使用捻转、提插法,使针体和绝缘层剥脱,促进针体与氧继续产生化学交换,形成针感。
2 针刺对神经系统传导的作用“针感”就是穴位被刺激时所产生的生物电流,主要针感有酸、胀、重、麻等。针刺时有可能产生不同的针感,这是因为与每个人的解剖构成、神经丛分布、针刺的技术(不同的波形、波幅、频率)、针的氧浓度等因素的不同有关系的。不少学者认为刺激体表经穴能引起循经感传,并迅速地引起相应的脏腑器官功能的变化,这是只有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才有完成的可能性。因此,经络与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分不开的[3]。人体感觉包括两大类,特殊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一般感觉(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王凡等[4]研究了一般感觉中浅感觉,因为针刺疗法主要直接作用在体表的感受器,所以利用针刺的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NCV)、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等现代科学的新技术检测来说明针刺对人体神经传导的机制。通过刺激对人体体表的感受器的研究,发现神经的感受器产生两大类传导路,头面部、躯干和四肢传导路。头面部的传导顺序如皮肤感受器→三叉神经周围支→半月神经节→三叉神经脊髓束→三叉神经脊髓束核→对侧三叉丘系→脑干→丘脑腹后内核→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中央后回。躯干、四肢的传导顺序如皮肤感受器→周围神经→脊神经→后根→后角固有核→白质前联合→对侧脊髓丘脑侧束→延髓脊髓丘脑系→脑干→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中央后回。
3 针刺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3.1 调节神经的电生理实验研究能表明,针刺能调节脑电、周围神经电的生理活动,它对正常机体和病理性机体的脑、周围神经电均有一定的影响,换句话说针刺对大脑神经元、周围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或诱发电位改变上有一定的影响[5]。例如,有人针刺合谷、外关等穴,使α节律增强,慢波增加为主,提示大脑皮质抑制过程加强;有人针刺合谷或足三里穴均呈现α波压抑,β波增强现象,提示大脑皮质兴奋过程加强,研究者认为,这种现象与受试者针刺时大脑皮质的功能状态或个体脑电图类型相关,针刺对大脑皮质诱发电位也有一定作用。诱发电位是指刺激传入在大脑皮质表面、硬膜上或头皮上所记录下来的,具有一定极性和时程的电位变化[6]。研究者观察到较强刺激呈抑制效应而较弱刺激呈易化效应,结果表明针刺能双向调节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反射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从而促使大脑皮质病变部位功能的恢复。
3.2 调节脑组织的代谢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针刺对脑血管病的疗效与调节组织的代谢有密切关系,例如对血浆过氧化脂质(LPO)、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TX)等的影响。绝大多数中风患者经常处于高LPO、高血脂、高黏状态和低PGI2、低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血栓素具有强烈的促血小板和引起小血管收缩的作用,PGI2和TXA2的平衡失调与LPO含量有密切关系,二者平衡失调时极易导致血管内血小板聚集、血管痉挛收缩或血栓形成。通过针刺前后不同时间测定血浆中自由基、LPO、PGI2、TXA2、cAMP等水平的研究,结果显示针刺是通过消除中风机体的自由基、LPO,调节机体内的花生四烯酸系统,提高PGI2及PGI2/TXA2的比值,抑制中风患者体内已存在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滞性,减少血管痉挛等途径发挥作用的[6]。这可能是针刺治疗中风和其他相关疾病,取得良好临床疗效最主要的机制之一。
3.3 调节对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促使神经再生神经营养因子(NTF)对维持神经元胞体和轴突的修复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NTF主要有神经生长因子(NGF)、皮层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NT-3)等。许多研究表明脑缺血后,BDNF、NGF,以及它的受体均增加表达,并且这种增加与缺血损伤程度有关,即缺血时间越长,损伤越严重,它们表达越明显。脑缺血后增加的BDNF、NGF对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研究发现,一次电针仅能使BDNF在缺血再灌注后的12 h内保持高水平,而后又降回对照水平。累加电针可使BDNF在缺血后相当长时间内保持较高水平。持续高水平的BDNF不仅能有效地挽救半影区缺血神经元,修复损伤神经元,防止其发生坏死,而且还可以促进梗死灶周围正常神经元出芽、再生,并形成新的突触[6]。
3.4 调节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在化学突触传递中担当“信使”的特定化学物质[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β-内啡肽等]。临床和动物研究发现针刺可以对多种神经递质起到良性调节作用[7]。例如,Ach是中枢神经系统内一种重要的兴奋性递质,与大脑的多种高级神经功能有关,其合成是由胆碱在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催化下合成。在脑缺血再灌注后其含量的变化可促进脑损伤的发生。邢宏义等[8]通过电针针刺“人中+承浆”、“内关+尺泽”,研究电针针刺对脑缺血时乙酰胆碱和谷氨酸的神经兴奋毒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电针刺可部分拮抗谷氨酸对Ach的释放作用,减少Ach的释放而发挥保护脑的作用。另外,许能贵等[9]通过电针针刺“百会”、“大椎”,观察结扎大脑中动脉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NE、DA和5-HT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脑缺血期脑内单胺类递质含量下降,而针刺可升高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纠正脑缺血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紊乱,从而保护脑缺血性损害。
3.5 改善脑的氧代谢和脑血流量针刺能通过调节血管运动平衡,兴奋脑动脉壁细胞上的β受体,使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使脑组织氧和能量代谢得以改善,使因脑缺血而致的脑组织损伤减轻[10]。这可能是各层组织外周神经感觉末稍,通过外周躯体或自主神经传入系统使针感反射性地作用于神经系统各级水平,调动和激发了机体一系列的自觉调节机制,最终调整脑血管壁的自主神经功能,缓解了脑血管痉挛,从而改善了脑的供血状态。或者因为针刺刺激兴奋了交感神经和脑动脉的β受体,直接导致脑血管扩张,从而改善了脑组织的血氧供应,使缺氧性中风患者脑血流图波幅增高。
4 结语针刺疗法对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从多种途径、多靶点充分调动机体内在因素,促使神经系统各种损伤和变形的修复,最大限度地恢复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因此,在临床上针刺疗法广泛被用于神经系统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疾病,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由于针刺疗法神经系统的机制仍处在深入发展的阶段,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深入研究针刺疗法在于神经系统方面的调节,为传统医学的完善和发展以及与现代医学的紧密结合有着重要意义,也助于进一步阐明针刺治疗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
[1] |
王汇成, 王而刚, 张葆荣. 显现经络的理论根据、试验验证和显现经络的意义[J]. 中国针灸, 2018, 37(4): 391-397. |
[2] |
高维滨. 神经病针灸新疗法[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176-178.
|
[3] |
陈长水, 江怡帆, 付桂芳, 等. 经络与神经系统相关性的研究综述[J]. 量子电子学报, 2011, 11(6): 649-651. |
[4] |
王凡, 郭长春, 贾少徽. 应用SPECT研究头皮穴局部浸润麻醉后对电针信号传导的影响[J]. 中国针灸, 2002, 22(8): 543-546. DOI:10.3321/j.issn:0255-2930.2002.08.013 |
[5] |
林丽卿. 针刺对脑生理的即时影响初步[J]. 实用医学杂志, 2006, 1(13): 85-86. |
[6] |
梁艳桂, 谭峰. 电针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J]. 辽宁中医药学报, 2011, 13(5): 83-86. |
[7] |
宋修涛, 张雪. 针刺对脑缺血神经递质调控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急症, 2008, 17(5): 675-676. DOI:10.3969/j.issn.1004-745X.2008.05.058 |
[8] |
邢宏义, 王才源, 关新民. 电针刺对脑缺血时乙酰胆碱和谷氨酸的神经兴奋毒性的影响[J]. 现代康复, 2004, 4(1): 72-73. DOI:10.3321/j.issn:1673-8225.2004.01.038 |
[9] |
许能贵, 马勤耘.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9, 5(12): 56-57. DOI:10.3969/j.issn.1006-3250.1999.12.021 |
[10] |
丁春华, 刘焕荣, 张少丹, 等. 针刺健脑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实验研究[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0, 16(10): 1002. |
2.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81, China;
3.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1617,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