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栾海燕
- LUAN Haiyan
- 浅析“阴火”
- Analysis of "yin fire"
- 天津中医药, 2019, 36(10): 977-979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9, 36(10): 977-979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9.10.11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9-06-12
“阴火”一说,历代医家均有论述,金代李东垣提出“阴火”,后世医家对其认识逐步发展和演化。笔者试就东垣“阴火”学说及后世的传承变革进行阐释。
1 阴火由来欲知“阴火”,必先知“火”。火的产生和利用给人类带来了从原始蒙昧到文明智慧的过渡。同时,古人将火引入到防病治病的方法和理论中,《后五行志》:“火者,阳之精也,火性炎。”中医所说的“火”,是一种比喻说法,因火有炽热、亢进、燔灼等特性,中医取象比类,当人体出现发热、亢奋、煎灼体液等病理现象时,中医就认为与火有关,以火名之,火逐渐成为患者描述自身感受的术语。中医学将阴阳、五行学说引入其中,逐步形成并完善了火理论。而“阴火”理论是中医火理论中的分支,有自身的理论渊源、形成、发展及演变过程。“阴火”一词,首先出现在西晋到唐宋的文学作品里,是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描述,如“西海之西,有浮玉山。山下有巨穴,穴中有水,其色若火,昼则通昽不明,夜则照耀穴外,虽波涛瀼荡,其光不灭,是谓阴火”。后李东垣将“阴火”概念引入医学中,东垣所处时代,战争频繁,人民饮食失节,精神恐惧,出现了一类发热性疾病,表现与外感病相似,但辛散解表和寒凉治疗均不效[1],他将战争、饥荒、恐慌、季节等因素联系饮食、劳倦、情志等,并以“误治”为戒[2],深研经旨,以阴阳分类疾病,提及并阐发“阴火”,用以区别外感热病,用来描述脾胃虚损后出现的火热病症,初始含义是内伤导致的火邪。
2 病理阴火 2.1 内伤于气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云:“既脾胃有伤,则中气不足,中气不足,则六腑阳气皆绝于外,故经言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者,是六腑之元气病也。气伤脏乃病,脏病则形乃应,是五脏六腑真气皆不足也。惟阴火独旺,上乘阳分,故荣卫失守,诸病生焉。其中变化,皆由中气不足,乃能生发耳。”指出中气不足,则阴火独旺,诸病生焉。他在《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中提出:“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阴火产生的病机关键在于脾胃气虚、气机升降失常以及气火失调。生理情况下,心火为君火居上,肝肾之火为相火居下,脾胃居中焦,是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若脾胃气机正常,上下升降有序,君相之火相助为用。在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精神刺激等作用下,脾胃虚弱,脾失健运,胃失受纳,气机升降失常,君相火妄动,成为“独盛”和“乘土位”的病理之火,可进一步损伤元气,使脏腑失和。若病阴火,可出现“怠惰嗜卧,四肢不收,精神不足,两脚痿软”“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而显火上行,独燎其面”“蒸蒸而燥热”等临床表现。由此可以看出“阴火”为脾胃气虚基础上的内伤之火[3],病变广泛涉及五脏六腑,其表现形式包括了郁热、湿热以及病理君相之火[4]。治疗当从补脾胃、泻阴火、升清阳等方面入手,临床指导意义在于为内伤发热证治提供了新思路,使“甘温除热”的治法具体化,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等经典方剂的创立开辟了内伤发热治疗之蹊径。
2.2 内伤于血内伤于血,同样可致“阴火”发生。《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曰:“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病。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九窍不通,诸阳气根于阴血中,阴血受火邪则阴盛,阴盛则上乘阳分,而阳道不行,无生发升腾之气也。”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受损则气血两虚,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气郁闭塞清窍,以致“九窍不通”。脾胃虚弱,心火亢盛,令火热邪气偏盛,原本阳气行于脉外,阴血流行脉中,如今阳气下陷于阴血之中,导致阴火发生,阴火随血液输布可弥漫周身。病机关键在于阳陷阴中、阴血伏火[5]。在阴火理论流传过程中,将阴火阐述为血虚发热的医家有王肯堂,其在《证治准绳·项部》中提出“盖瘰疬属肝胆二经,故患在耳前后、项腋之间,男子多因恚怒,亏损肝经之血,阴火内作,或不慎起居,耗损肾水不能生肝血……”他认为瘰疬病发作是因肝经血虚、阴火内盛引起。阴血不足,无以敛阳,而致血虚发热,秦景明在《症因脉治·内伤发热》中拟定血虚柴胡汤,为治疗血虚发热提供了参考。
2.3 内伤于阴历代多位医家都将阴火阐述为阴虚火旺,即病理相火。生活年代早于李东垣的庞安常就有“阴水不足,阴火上升”的记载,其认为阴火为阴水不足而致的阴虚火旺。而朱丹溪“大补丸,降阴火,补肾水”是这种观点的先驱,他的阴火学说是李东垣阴火理论的历史转折点。丹溪在接受东垣“火与元气不两立”观点的同时更加强调病理状态下相火伤阴的一面[6]。《丹溪治法心要·火第十》中记载:“一人小腹下,常唧唧如蟹声,作阴火处治。用败龟板酥炙,盐酒灸亦得。侧柏用酒九蒸九培,酒黄柏、酒知母、酒川芎、酒当归,上各等分糊丸,每服八十丸,淡盐汤送下。”其所谓“阴火”指阴虚火旺,用龟板、黄柏、知母滋阴降火,补阴与降火为治疗阴火之法。后世赵献可《医贯·消渴论》:“水涸海竭,阴火上炎,安得不发而为痈疽。……乃肾水已竭不治。或峻补其阴,亦可救也”,说明肾水枯竭导致阴虚火旺,而致痈疽,治疗当峻补其阴。虞抟《医学正传·耳病》:“其或嗜欲无节,劳役过度,或中年之后,大病之余,肾水枯涸,阴火上炎,故耳痒耳鸣,无日而不作也。……治法宜泻南方之火,补北方之水,无有不安者焉”,肾水枯竭,阴火上炎,致耳痒耳鸣,治疗以补肾水之法。将阴火论述为阴虚火旺的医家还有秦景明、张景岳、陈士铎、李用粹、何梦瑶等等,临床治疗主张滋阴降火,这种观点影响深远,从东垣以后直至近现代乃至现在,阴虚火旺作为阴火的代名词,在阴火理论的演变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使“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理论得以发挥。
2.4 内伤于阳阴火在其理论演变过程中,被后世医家用来指代阳虚发热甚至虚阳外越之火。《续名医类案·痢》中记载:“郭然明之室,患五色痢,日夜数十次,兼带下如崩,误服黄连、大黄十余剂,隔塞不通,口燥不食者半月余,至夜必大发热燥渴,六脉弦细而疾。此足三阴俱虚之候,与理中加桂、苓、木香、乌梅以调其胃,次与加减八味汤导其阴火而全安”—案,案中阴火为病,此阴火是阴盛阳虚,虚阳外越之意,患者服黄连、大黄则病情加剧,用理中汤和加减八味汤温补阳气,引阴火归元而痊愈。清代医家郑钦安对“阴火”理论做了大量的研究,其称“阴火”为“龙雷火,无根火、虚火”,在《医理真传·坎卦》中指出阴火“发而为病,一名元气不纳,一名元阳外越,一名真火沸腾,一名肾气不纳,一名气不归源,一名孤阳上浮,一名虚火上冲。”阴火产生的本质是肾中之虚阳向上或向外飞越的现象[7],由于肾阳亏虚,不能制约肾阴,会导致虚阳外越之症,他认为:“大凡阳虚之人,阴气自然必盛,阴气盛必上腾”,会出现“牙痛龈肿,口疮舌烂,齿血喉痛,大小便不利之病。”治疗上,以扶阳抑阴为治疗大法,四逆汤扶阳为本,封髓丹引火归元,并补土伏火[8]。其理论渊源是王冰的龙火论,阴寒内盛则龙火飞腾,用温阳法治之。临床指导意义在于运用温热药物治疗发热的中医理论与方法,如引火归元法的运用为中医治疗内伤发热提供了思路。
3 药物阴火以上从临床角度谈阴火,明清时期医家开始从药物分类角度谈阴火: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专设火部,提及十二种火名称,填补了明以前所有本草独缺火类药的空白,其中提及阴火:“天之阴火二:龙火也,雷火也……地之阴火二:石油之火也,水中之火也……人之阴火二:命门相火也,三昧之火也。合而言之,阳火六,阴火亦六,共十二焉。”李氏又谓:“诸阳火遇草而焫,得木而燔,可以湿伏,可以水灭;诸阴火不焚草木而流金石,得湿愈焰,遇水益炽,以水折之,则光焰诣天,物穷方止;以火逐之,则灼性自消,光焰自灭。”指出阴火、阳火在性质、作用上的差异,临床指导意义在于指明了阴火的治疗方法,即以热药治疗,所谓以火治之,补阳即消。清代赵学敏于《本草纲目拾遗·火部》提及阴火曰:“阳火无质,以物为质,然后寄其形以燃物;阴火有质,不必寄形于物,而不能尽焚诸物。盖阳火乃火之魂属阳气热,阴火乃火之魄属阴气不热。”对阴火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分析了阴、阳火的质地、属性,充实了《本草纲目》的内容。
4 生理阴火从阴火产生的文学背景以及中医取象比类的思维来看,阴火体现阴阳的世界观,乃水中之火,具水火既济之性[9],为温煦、生化之火,表现出暖气充荣,轻燃而不燥烈的状态[10]。明末医家傅青主在《傅青主女科·妊娠》中明确提及阴火:“妊妇上吐下泻,胎动欲堕,腹疼难忍,急不可缓,此脾胃虚极而然也。……且肾气能固,则阴火必来生脾;……方用援土固胎汤。”从“且肾气能固,则阴火必来生脾”一句来看,阴火属生理之火,肾阳之意,能生养脾胃之气,治疗时应补火生土。清末医家何廉臣先生将阴火论述为肾阳。他在校勘《通俗伤寒论》时指出:“阴火者,命门中之元阳也。一名元气,又名真火。视之不见,求之不得,附于气血之内,宰乎气血之先。”认为阴火为生理之火,属肾中阳气,在人体中不可缺少,主持机体活动。现代医学多种命题暗示,“阴火”属阳气范畴。通过比类取象思维推断线粒体功能的本质与中医学“阴火”有相似之处。线粒体为人体基本能量、热量的发生器,周边液体组织的稳态影响着它的功能发挥。阴火实际上具有促进生长发育,温暖脏腑及玄府腠理等的功能。明清医家将其描述为“肾阳”,在现代医学中属于功能或者能量的范畴[10]。
5 阴火小结阴火学说体现中医独特的思维方法和世界观,后世医家发展和演化“阴火”之涵义,完善与充实其内容,使得阴火由气虚生热的狭义阴火(脾胃气虚基础上的内伤之火),扩展为内伤气虚、阴虚、血虚、阳虚的广义阴火(泛指一切正气内虚所引起的内伤发热)。其中狭义阴火为东垣所独创,属中医理论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特殊理论产物。广义阴火在东垣之前早已存在,后世医家根据其自身所处的时代及社会背景,从不同角度出发,同样是阴火,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思路,促使新的医学理论提出及医学流派的形成,从病理阴火,到药物阴火,再到生理阴火,这使得阴火理论产生了发展和变革。
[1] |
安伟伟, 崔娜娟. 阴火本义探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14, 6(21): 8-9.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4.21.003 |
[2] |
顾思臻, 窦丹波. 析李东垣"阴火"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J]. 中医药文化, 2015, 32(3): 17-21. |
[3] |
贾海忠, 赵进喜, 孙晓光, 等. 《脾胃论》论脾胃, 元气为本; 主甘温重升举, 阴火自消[J]. 环球中医药, 2016, 9(11): 1336-1339.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6.11.013 |
[4] |
黄为钧, 赵进喜, 丘立富. 李东垣"阴火学说"初探[J]. 中医杂志, 2015, 56(15): 1265-1268. |
[5] |
李菲. 李东垣的阴火观[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 17(1): 10-16. |
[6] |
王昀, 赵海滨. 李东垣"阴火"实质及后世传承临床意义[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 319(12): 4938-4940. |
[7] |
冯保斗. "阴火"本质之再辨[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 33(2): 189-190. DOI:10.3969/j.issn.1004-2814.2017.02.062 |
[8] |
傅文录. 郑钦安阴火论与临床应用[J]. 河南中医, 2012, 32(6): 689-692. |
[9] |
杨庆, 余海龙, 张闯, 等. 从"少火生气, 壮火食气"浅析阴火[J]. 四川中医, 2016, 34(7): 25-27. |
[10] |
吴昊天, 陈广坤, 张保春, 等. "阴阳水火"哲学观指导下对阴火定义的重新解析[J]. 中医杂志, 2014, 55(2): 99-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