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郭放, 樊瑞红
- GUO Fang, FAN Ruihong
- 樊瑞红主任以调律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经验
- Experience of FAN Ruihong's in treating arrhythmia with Tiaolv Decoction
- 天津中医药, 2019, 36(11): 1094-1097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9, 36(11): 1094-1097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9.11.16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9-06-20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从产生、传导到消失过程中出现异常的疾病,包括起源部位、频率、节律、传导速度或激动顺序的异常,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西医针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手段除了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普罗帕酮、胺碘酮等药物治疗,还包括射频消融术、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等手术治疗[1]。而针对慢性心律失常,可通过阿托品、多巴胺、异丙肾上腺素来暂时改善症状,目前仅有起搏器一种根治方法。樊瑞红主任是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病科学科带头人,在心系疾病的治疗中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方法,笔者有幸随从樊瑞红主任学习,现将其以调律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经验整理如下。
1 病因病机中医学中并没有心律失常病名,其临床症状多为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并伴有汗出、烦躁等,严重者可有晕厥,属于“心悸”“怔忡”“胸痹”“晕厥”等范畴。古代医家对本病认识各有侧重。《丹溪心法》中云:“惊悸者血虚,惊悸有时,以朱砂安神丸……惊者与之豁痰定惊之剂,悸者与之逐水消饮之剂。所谓扶虚,不过调养心血,和平心气而已。”[2]朱丹溪认为本病为心气不足,痰饮内聚所致,治则应为扶正补虚,祛痰化饮。清代唐宗海的《血证论》中曾提出:“怔忡,俗名心跳。心为火脏,无血以养之,则火气冲动,是以心跳……”[3]其认为心血不足,心火内动为本病主要病机。中医学理论认为本病病因可能涉及感受外邪、体虚劳倦、情志不畅、饮食不调等多个方面,樊瑞红主任在深入研究古籍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病位在心,与脾、肺、肾、肝相关,病机主要为气血阴阳亏虚、邪扰心神,且气血阴阳亏虚可与邪扰心神相互夹杂或转化,从而造成心神失养。
2 方义解析基于以上观点,樊瑞红主任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根据中医理论总结出治疗心律失常基础经验方为调律汤,随症加减。原方组成:五味子15 g,酸枣仁20 g,柏子仁20 g,石斛15 g,玉竹15 g,葛根24 g,苦参15 g,秦皮15 g,远志15 g,甘松15 g,炙甘草15 g。方中五味子、酸枣仁为君药。《神农本草经》中指出五味子“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度,补不足,强阴”。具有敛肺,滋肾,生津,养心安神之效。酸枣仁,《名医别录》记载:“主烦心不得眠,脐上下痛,血转久泄,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令人肥健。”《本草汇言》记载:“敛气安神,荣筋养髓,和胃运脾。”可见酸枣仁有养阴宁心安神之效。以柏子仁、石斛、玉竹、甘松为臣药。柏子仁为浊中清品,亦能养心安神,主治心神虚怯,惊悸怔忡,颜色憔悴,肌肤燥痒等。石斛、玉竹养阴生津清热。甘松理气止痛,开郁醒脾,也具有安神之效,通补兼施,补而不滞。再佐以葛根、苦参、秦皮、远志等药。远志既可助益气养阴安神之力,又可防过于滋腻而生浊。葛根升举阳气,助脾胃运化。苦参、秦皮清热燥湿,防耗阴化火,炙甘草既能阴阳双补,气阴双调,又可调和诸药。诸药共奏益气养阴,宁心安神之效。
3 辨治特色 3.1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医药调治心律失常的特点是以“证”为中心的“整体调节”。但心律失常的种类繁多,虽然辨证能够抓住疾病整体的规律,但是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各有其发病的特点,患者年龄、原发病、地域等因素都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所以在临床中只有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才能全面把握疾病的动态变化,有针对性地解决患者的问题。
3.1.1 辨病用药樊瑞红主任认为对于病机复杂、辨证困难的患者,原发病的辨治尤其重要。比如心律失常是由冠心病引起的,临床可见各种类型,或者多种心律失常夹杂其中,往往抓不住重点,樊瑞红主任认为应先抓主病,即以冠心病为核心,标本兼治,随症加减,常在临床中以调律汤合定痛救心汤加减(细辛、高良姜、荜茇、白芷、丹参、赤芍、乳香、没药、水蛭、冰片等),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宣痹。如由病毒性心肌炎所致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可加用金银花、连翘、竹叶等药物以清热解表。而对于不同的心律失常类型要抓核心病机,如房颤、房扑、室上速等阵发性快速心律失常,其为风象,感受外风或虚风内动,故加入熄风之品,如天麻、龙齿、钩藤、地龙等。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其主要病机为心肾阳气不足,不能温煦周身,寒凝血脉,脉络不畅。而对于功能性的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伴有情志不畅、失眠、焦虑的患者,其多有热,严重者可夹瘀,故兼施以凉血清热,疏肝活血之法,疗效显著。
3.1.2 辨证施治樊瑞红主任认为对于心律失常,气阴两虚为本,痰浊、水饮、血瘀为标。故以调律汤为基础方治疗心律失常,随证加减,兼痰浊者,予薏苡仁、陈皮、半夏、茯苓、白术等健脾祛痰化湿,兼水饮者,予车前子、车前草、猪苓、葶苈子、水红花子等以利水渗湿化饮,兼血瘀者,予丹参、桃仁、红花、川芎、白僵蚕、地龙等以活血化瘀通络。气虚甚者,原方合四君子汤加减。血虚者,原方合归脾汤加减。阴虚甚者,原方合天王补心丹加减。阳虚者,原方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或金匮肾气丸加减。阴阳两虚者,原方合炙甘草汤加减。临证用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上述方剂可相须配伍应用。
3.2 整体观念,兼顾五脏樊瑞红主任继承马连珍教授五脏同治学术思想,认为心的病变并非一脏疾病。人体是一个整体,心与肝、心与脾、心与肺、心与肾、心与胃是相互为用,相互影响[4]。
如针对年轻患者或绝经期妇女的窦性心动过速,由于工作竞争压力大或家庭的不和睦,易致肝气不舒,失于调达,肝郁气滞,气滞血瘀,痹阻于胸,临床常有心悸、心烦易怒、夜寐不安、两胁胀痛等表现,舌暗紫苔黄脉弦涩。《薛氏医案·求病脏》指出:“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可予调律汤,加砂仁10 g,元胡10 g,柴胡10 g,香附10 g,枳壳10 g,以心肝同治[5]。而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快慢综合征的老年患者,多有心肾阳气不足,不能温煦周身脏腑血脉,寒凝心脉,脉络不畅。心肾密切相关,心火下降于肾,与肾阳共同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心阳可以鼓动心脏搏动,肾阳能够推动机体脏腑生理功能[6]。故治疗上在益气养阴,宁心安神大法同时,佐以回复心肾阳气之法。原方加附子10 g,麻黄6~15 g,人参10~15 g,桂枝10 g,细辛3 g等以温通心肾之阳,升散阳气以达心肾同治之效[7]。再如针对心力衰竭兼有心律失常的患者,樊主任认为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脉,上朝于肺,肺主宗气,贯通心脉,两者相互配合,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维持机体各脏腑组织的新陈代谢。若肺气肃降,水道不利,易瘀水内结,阻遏阳气;肺朝百脉,若宣化失常,则气机不畅、痹阻心脉,临床上多有心悸气短,胸闷喘促、咳嗽咯白黏痰,口唇紫绀,舌苔白腻,脉弦滑等表现。故此病常佐以宣肺利水之法,常在原方中佐以桑白皮15 g,葶苈子15 g,猪苓15~30 g,茯苓30 g等以泻肺利水,以心肺同治[8]。《灵枢·经筋》记载:“足太阳之筋……结于肋,散于胸中。”《灵枢·经别》认为:“足阳明之正……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临床上心系疾病多见胃系症状,如呃逆、胃脘胀满、胃脘烧灼感、隐痛、腹胀、纳差、苔白厚腻、脉沉涩。故常在方中佐以香附10 g,枳壳10 g,丁香10 g,柿蒂10 g,砂仁10 g,半夏15 g等,以理气和胃,心胃同治。《素问·玉机真藏论》明确指出:“心受气于脾。”心脾为母子两脏,阴阳相通,气血相济。心悸怔忡多与脾胃相关,如脾阳不足,水饮内停,上凌于心,则予调律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以益气养阴,温阳化饮。
3.3 中药与现代药理相结合樊瑞红主任认为作为一名中医人除了要继承中医学术思想,还要积极地学习西医学知识。不可拘泥一法一方,应做到博览众长,取长补短。故在治疗心律失常的组方中,樊教授时常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现代药理学表明,五味子具有改变血液流变学、抗氧化、抗心肌缺血和降压的作用[9],并且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10]。酸枣仁具有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肌细胞、抗焦虑抑郁作用[11]。柏子仁主要有镇静、改善睡眠、改善记忆功能、抗虚损等作用。石斛主要是生物碱、石斛多糖以及水提物,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血糖及抗肿瘤等作用[12]。玉竹含有多糖、黄酮类、皂苷类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抗氧化、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甘松含有甘松新酮,可影响cAMP-PKA传导通路,明显抑制心肌细胞的搏动紊乱,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13]。苦参中含有苦参碱和苦参黄酮均能够抗心律失常,并且注射液对乌头碱所致心律失常,作用较快而持久,并有降压作用[14]。秦皮能够抗氧化,降尿酸,抗菌抗炎,同时有研究显示秦皮素对大鼠心肌细胞肥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15]。葛根能够降低血压、扩张冠状血管,改善正常代谢,由于葛根黄酮、黄豆甙元等成分可以影响细胞膜对钠、钾、钙等离子的通透性,故可以对抗由急性心肌缺血、氯化钡、氯化钙引起的心律失常[16]。炙甘草具有抗病毒、保护心肌细胞作用,并且除了可以有效抑制快速心房起搏所致心房电重构,还能降低心率,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17]。从现代药理学中可以看出调律汤全方具有改善心律失常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抗炎、抗氧化、改善心肌供血,具有保护心肌细胞、提高免疫力等功效。樊教授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核心,参西补中,常获显效。
4 典型病案 4.1 病案1患者男性,72岁,因心悸伴胸闷、憋气间作2年余,加重1天于2017年9月2日就诊。既往冠心病病史5年余,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颤动史3个月,高血压病史5年余。现症:神清,精神可,心悸伴胸闷、憋气间作,每天发作2~3次,每次持续约40 min,气短乏力,时头晕无头痛及恶心呕吐,口干,纳可,夜寐欠安,二便调。舌暗淡,苔白腻,脉沉。血压(BP)150/80 mmHg(1 mmHg=0.133 kPa,下同),双肺(-),心率(HR):86次/min,律齐,双下肢不肿。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1-V3 T波低平倒置。动态心电图(holter)示:平均心率82次/min,最快HR 115次/min,最慢HR 66次/min,室上性期前收缩总数1 384次,阵发性心房颤动。中医诊断:心悸,胸痹心痛,证候诊断: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西医诊断: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颤动,冠心病,心功能Ⅱ级,高血压2级,高危。治则:益气养阴,宁心安神兼以活血。予调律汤加减:五味子10 g,酸枣仁20 g,玉竹15 g,葛根24 g,苦参15 g,秦皮15 g,甘松15 g,瓜蒌15 g,薤白15 g,三七3 g,丹参24 g,红花15 g,生龙齿30 g,天麻15 g,钩藤15 g,炙甘草15 g。7剂,每日1剂,早晚分服。2诊患者心悸、胸闷症状减轻,每天发作1~2次,每次持续20 min,同时气短乏力、口干,寐欠安等症状均有好转,舌淡,少苔,脉沉细,BP:130/80 mmHg,HR:78次/min,律齐,在原方基础上加石斛10 g,7剂,每日1剂,早晚分服。3诊患者心悸胸闷症状进一步改善,每3日发作1次,未诉其他明显不适,夜寐明显好转,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BP:120/70 mmHg,HR:72次/min,律齐。于原方基础上减玉竹,再予7剂,患者未再发心悸胸闷,遂每2日1剂巩固疗效。
按语:本例患者年过七旬,且久病体虚,时气短乏力、口干,舌暗淡,脉沉均为气阴两虚之象;心主血脉,血液运行赖以心气推动,气虚则无力行血,血行迟滞,瘀血内生,痹阻心脉而致胸闷憋气;脾主运化升清,脾虚则运化无权,清阳不升,则出现头晕;心气不足,心神失养,则见心悸间作,夜寐欠安。樊瑞红主任认为本病气阴两虚贯穿始终,而血瘀为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故以调律汤加减,治以益气养阴,宁心安神兼以活血,标本兼顾,攻补兼施。
4.2 病案2患者女性,68岁,因心悸乏力间作1 a,加重3 d,于2016年4月1日来诊。既往冠心病病史10余年。高血压病史10 a。现症:患者神情,精神可,心悸伴气短乏力,偶有胸闷,无胸痛,偶咳无痰,四肢欠温,纳差,夜寐欠安,尿量少,大便干,2~3 d一行。舌淡,少苔,脉沉细。查BP:140/80 mmHg,双肺(-),HR:47次/min,律不齐,偶闻早搏,双下肢不肿。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室上性期前收缩,I°房室传导阻滞,V1~V6 T波低平。查holter示:平均HR 52次/min,最快HR 68次/min,最慢心率36次/min,大于2 s的长间期数15次。最长间期2 392 ms,室上性期前收缩总数2 102次,间歇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房室传导阻滞。中医诊断:心悸,证候诊断:心肾阳虚,心失所养。西医诊断: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室上性期前收缩,I°房室传导阻滞,间歇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冠心病,心功能Ⅱ级,高血压3级,极高危。治则:温通心肾,益气健脾安神。予调律汤合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葛根24 g,苦参10 g,秦皮10 g,玉竹10 g,甘松18 g,五味子15 g,远志15 g,柏子仁20 g,酸枣仁30 g,炙甘草l5 g,炙麻黄6 g,桂枝10 g,细辛3 g,附子10 g,砂仁10 g,火麻仁15 g。7剂,早晚分服,每日1剂。2诊患者心悸胸闷症状减轻,气短乏力减轻,纳增,夜寐欠安,但较前改善,尿量可,大便干,舌淡,少苔,脉沉细,查BP:130/80 mmHg,双肺(-),HR:58次/min,律不齐.偶闻早搏,双下肢不肿,在原方基础上减砂仁,加首乌藤20 g,7剂,早晚分服,每日1剂。3诊患者心悸胸闷症状基本消失,夜寐明显改善,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查:BP:120/80 mmHg,双肺(-),HR:62次/min,律齐,未及早搏,双下肢不肿,于再7剂以巩固。7 d后复查holter示:平均心率64次/min,最快HR 78次/分,最慢HR 48次/min,长间期数0次,最长间期1 688 ms,室上性期前收缩总数234次。I°房室传导阻滞。
按语:樊瑞红主任认为心肾两脏密切相关,肾为先天之本,元阴元阳封藏之所,五脏六腑皆赖其濡养。肾阳对心气的激发、推动作用至关重要,只有肾阳充盈,阳盛阴秘,心气才能充沛,动血有权。若心肾阳气不足,不能温煦周身脏腑血脉,则致寒凝心脉,脉络瘀阻,而出现心悸、气短、乏力等症。本病例患者年近七旬,久病体弱,时乏力、四肢欠温、脉沉细可见其病根在肾,命门火衰,一身阳气欠温。而其心悸、气短等症状为藏神功能失常的表现。故在治疗上以调律汤合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以达益气养阴,宁心安神,回复心肾阳气之效。
5 结语樊瑞红主任以调律汤作为治疗心律失常的基础方,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彰显中医特色。前期研究显示,调律汤对心律失常患者有较好的疗效,特别是临床上常见的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同时还能调整患者心率变异性,从长远角度推断还可能减少严重危险事件的发生[18],值得推广应用。
[1] |
Stec S, Sikorska A, Zaborska B, et al. Benign symptomatic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es; short-and longterm efficacy of antiarrhythmic drugs an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J]. Kardiologia Polska, 2012, 70(4): 351. |
[2] |
高翔, 于美丽, 李金根, 等. 徐浩教授从"虚""瘀""风"论治阵性房颤经验浅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 2016, 14(15): 1813-1815. |
[3] |
马丽锋.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率失常的疗效观察[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12(5): 26-27. |
[4] |
樊瑞红. 马连珍教授学术思想[J]. 天津中医药, 2013, 30(10): 579-581. |
[5] |
王彦. 马连珍从五脏论治胸痹心痛病新解[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 19(7): 779-786. |
[6] |
梁文艳. 马连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经验[J]. 陕西中医, 2006, 27(2): 201. |
[7] |
樊瑞红, 陈怡宁. 马连珍主任以心肾同治辨治心系疾病经验[J]. 天津中医药, 2017, 34(4): 222-224. |
[8] |
贾俊兵, 樊瑞红. 马连珍主任以通补心宝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经验[J]. 天津中医药, 2018, 35(12): 885-887. |
[9] |
刘容旭, 高辰哲, 姜帆, 等. 五味子多糖对两种肠道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6, 37(5): 192-196. |
[10] |
贾越光, 丁志英, 张越, 等. 正交试验筛选北五味子保肝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5, 35(1): 151-155. |
[11] |
张瑞鹏, 赵仁邦, 刘子慷, 等. 酸枣仁的功能作用及其产品开发[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 24(10): 26-30. |
[12] |
李琴, 杨彦伶, 彭婵, 等. 药用石斛研究进展[J]. 农学学报, 2018, 8(10): 61-64. |
[13] |
简鹏, 李庆海, 范立华. 甘松新酮对快速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5, 31(22): 2240-2242. |
[14] |
黄传惠, 樊瑞红. 调律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验案[J]. 中国中医急症, 2012, 9(21): 1534-1535. |
[15] |
程阔菊, 景胜. 秦皮素对苯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信号通路的关系[J]. 生理学报, 2013, 65(3): 323-328. |
[16] |
项港庆. 葛根的药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J]. 中医中药, 2019(4): 233. |
[17] |
周承志, 吴成云, 杨波, 等. 炙甘草汤对正常家兔心室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17(2): 22-23. |
[18] |
王世成.调律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D].天津: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13. http://www.cqvip.com/QK/96289X/201812/610015628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