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  2019, Vol. 36 Issue (2): 108-111

文章信息

倪诚, 李英帅, 王琦
NI Cheng, LI Yingshuai, WANG Qi
中医体质研究40年回顾与展望
Review and prosp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research for 40 years
天津中医药, 2019, 36(2): 108-111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9, 36(2): 108-111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9.02.02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8-12-03
中医体质研究40年回顾与展望
倪诚 , 李英帅 , 王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体质与生殖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 100029
摘要:文章回顾中医体质研究40年来在6大理论创新、3大技术创新、4大转化应用、2大学术平台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未来,中医体质研究将积极策应国家需求,进一步发挥其原创优势、深化理论研究、完善技术方法、加快平台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贡献。
关键词中医体质    王琦    研究回顾    研究展望    

中医体质研究自1978年至今已走过40年的光辉历程。40年来,中医体质学经历了学说的提出-学派的形成-学科的建立3个标志性发展阶段,在6大理论创新、3大技术创新、4大转化应用、2大学术平台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 中医体质研究40年回顾 1.1 理论创新 1.1.1 构建中医体质理论体系,创立中医体质学新学科

王琦对中国人群体质个体差异现象进行了定义性的表述,形成体质、体质学、9种体质等基本概念。提出“体质可分”“体病相关”“体质可调”3个基本命题,与“生命过程论”“形神构成论”“环境制约论”“禀赋遗传论”4个基本原理,以及体质形成、体质分类、体质演变、体质的发病4个基本规律[1],从而构建了中医体质学的理论体系。

1978年王琦、盛增秀明确提出了“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并于1982年主编出版了中国第一部中医体质学专著——《中医体质学说》[2],该书的出版,奠定了中医体质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标志着这一学说的正式确立,并受到中医学术界广泛关注与肯定;2011年中医体质学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研究课题组列为当代中医学派之一,王琦是学派代表人。“王琦名老中医体质学术流派研究”获得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12年中医体质学被列为中医学二级学科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王琦主编的《中医体质学》[3]被列为中医高等院校创新教材,进入高等中医药院校应用。体质研究成果被写入《中国医学通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健康首都辉煌60年-100件大事》、《百年中医史》。中医体质学科被载入《中国中医药学科史》。

1.1.2 构建中医未病学理论体系,承办中医治未病高峰论坛

王琦主编出版的《中医治未病解读》获得“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中医药科普图书著作奖”一等奖,为中医“治未病”进行学术普及。主编《中医未病学》[4]创新教材,系统构建了中医治未病理论体系。《中医治未病发展报告》的发布,为治未病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了参考依据。自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多次文件中将中医体质辨识作为中医治未病、公共卫生服务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内容。

2016年,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中医未病学》、《中医治未病发展报告》编委会承办的“中医治未病高峰论坛暨《中医未病学》、《中医治未病发展报告》首发式”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的召开,紧密贯彻了中央全国卫生和健康工作会议精神,对于开展中医治未病工程、发展治未病理论与实践、创新治未病技术与方法及弘扬中医学自身崇高医学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及战略意义。

1.1.3 构建九体医学概念体系,策应精准医学难题

李克强总理提出要用“中国式”的方式解决中国医改问题。因此,中国要有自主创新的健康计划。王琦提出“九体医学健康计划”,是策应当今医学朝向,策应慢性病防控以及老年健康的健康管理计划。

201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了“王琦国医大师九体医学健康计划报告会”。会上王琦针对个体化诊疗与精准医学、九体医学释义及难点、9大体质模块及分型、体质研究的历史渊源、中医体质多维度分类、体质土壤学说、九体医学健康计划的实践、九体医学健康计划的影响力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详实而生动的阐述。

1.1.4 构建个体化医学概念体系

王琦在2009年第344次香山会议上,对“个体化诊疗”作出了定义性的表述:“个体化诊疗是基于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思想,充分注重人的个体差异性,进行个体医疗设计,采取优化的、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措施,使之更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据此拓展到个性化养生保健,从而实现由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的转化。”

1.1.5 构建中医健康医学理论体系

王琦组织编写出版《中医健康医学概论》,提出中医“健康”新概念和“健康状态”概念。综合中医学对生命和健康的认识,提炼出中医九大健康观,构建了中医健康医学理论体系。

1.1.6 构建中医原创思维模式

王琦作为国家“973”项目“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医原创思维的方法论研究”首席科学家,提出“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为一元”的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编写出版《中医原创思维研究十讲》。国医大师邓铁涛评价该研究“回应思想界、科学史界、哲学界、文化界一系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难题,推动了中医学思维发展史的研究”。

1.2 技术创新 1.2.1 构建体质研究方法学体系

运用文献学、信息学、临床流行病学、心理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免疫遗传学、表观遗传学等方法,揭示中国人群个体差异的形成机制、生理机制、发病倾向以及与疾病相关性等。

1.2.2 构建体质辨识技术

开发《中医体质量表》,编制《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被列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为中医治未病及个体化诊疗提供方法、工具。体质分类标准被全国270所医院及科研机构采用,发表科研论文1 325篇,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195个病种。“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的研究及其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九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一文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2009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0篇国内论文”,引用次数居建国以来所有中医期刊文献之首。

1.2.3 构建体质微观、疾病预测、干预技术

运用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分子遗传学等方法,从微观水平探索体质的生物学基础,为9种体质的分类提供了微观证据。1)发现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与平和质相比在3个代谢相关基因PPARD,PPARG和APM1的单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单倍体上具有显著差异;阳虚质甲状腺激素受体β(TRβ)基因表达下调,为阳虚质不耐寒冷的表现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解释。2)发现特定体质具有特定的代谢组学特征,如阳虚、阴虚体质具有能量代谢、脂代谢、糖代谢、氨基酸代谢的差异,以及神经递质、脏腑功能的改变。3)发现不同体质HLA基因频率和抗原频率不同。4)发现偏颇体质与平和体质相比,生理、生化、免疫、遗传等相关指标表达明显不同,如痰湿体质糖代谢、脂代谢相关指标与平和质存在明显差异。

研究发现痰湿体质与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通过基因组DNA检测,发现痰湿体质具有代谢紊乱的总体特征;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也发现,该体质存在血脂代谢紊乱、糖代谢障碍及嘌呤类代谢障碍。研制的“化痰祛湿方”可以减少体内脂肪积聚,改变脂质代谢,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痰湿体质,获相关专利1项。研制的“过敏康”,在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合作研究中,证明可降低小鼠抗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E),抑制致敏小鼠肥大细胞组织胺释放,对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与预防复发具有良好作用,证实体质可调。

1.3 转化应用 1.3.1 以“体质辨识”为核心的健康状态评价方法在公共卫生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王琦创立的中医体质辨识法被纳入卫生部2009年颁布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成为唯一一项中医体检内容,实现了中医药首次进入国家公共卫生体系。2013年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截至2016年底有1.65亿老年人进行了体质辨识与健康调理。2017年被载入国务院《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列入“十三五”国家公共卫生服务清单。体质辨识也成为政府新医改的推广内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医预防保健规范的文件中,将体质辨识作为重要内容。全国30省(区、市)235家“治未病”中心及港台地区应用体质辨识开展疾病预防及健康管理,取得良好效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74个区、县应用体质辨识技术开展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试点。“中医特色体检中体质辨识服务于公共卫生的应用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1.3.2 “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在临床诊疗中推广应用

王琦提出“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及辨体用方思想,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编写出版《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创建与应用》不仅揭示了中医临床医学的自身规律,而且突破了辨证论治的单一思维定式,适应多元复杂的临床需求。

1.3.3 体质研究成果带动健康产业发展

近年来有效整合6个大型企业资源,形成了辨识软件-干预产品-体质健康管理平台-体质健康管理新型服务机构的体质健康产业链雏形。九种体质辨识软件、调体冲剂、膏方和护肤品、体质养生起居产品已在市场推广,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积极开展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师职业培训。进行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基层医疗机构基层医生中医体质健康管理”培训,培训人数达4 000余人。2014年至2015年参加卫生计生委“全国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培训项目”4次,共培训1 500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辨识与健康管理”项目3次,共培训800人次。2014至2016年参加中华中医药学会春播行动基层医生中医诊疗技术培训“中医体质辨识与健康管理”项目39次,共培训2 000余人次。2016年9月参与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举办的妇幼保健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2次,培训人数400余人次。

1.3.4 中医体质学向国际推广

王琦所著《中医体质学》在日本、韩国被多次翻译出版,《王琦九体医学》英文版在美国出版。在与日本富山大学富山国际传统医学中心的合作过程中,将《中医体质量表》开发为日文版,并进行了信度、效度评价,发现其重测信度良好,性能评价良好。《中医体质量表》亦被翻译为英文版、韩文版、德文版、俄文版、西班牙文版推广应用。有学者依据王琦的体质分类理论研究了不同体质HLA-DRB1和DQB1的分布特征,并在“The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发表,该杂志编者按指出:中医体质学研究为架接西方生物医学与传统医学之间的桥梁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美国Johns Hopkins大学就干预过敏体质中药与我进行了合作研究,相关实验研究论文被变态反应领域权威杂志Allerg(IF 5.83)引用,其为过敏性疾病提供的新思路与方法被世界所关注。查新显示,王琦带领课题组进行的中医体质研究,与国内外比较处于领先地位。

1.4 平台建设 1.4.1 中医体质学术平台

2003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成立,王琦任主任委员;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体质辨识重点研究室成立,王琦任主任;2012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体质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王琦任会长。2013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体质健康服务协同创新中心成立,王琦任主任。

目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会员单位已覆盖了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会员人数已发展到近200人。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云南省中医药学会先后成立体质分会,为全国各省陆续成立中医体质分会提供了范式。2016年还成立了首届青年委员会,为更多青年学者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2003年中医体质分会成立至今已成功举办15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参会人数逐年增多,已稳定在600人规模。鉴于上述成就,2014年中医体质分会被评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先进专科分会,主任委员王琦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

1.4.2 中医治未病学术平台

2017年“治未病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高峰论坛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成立及揭牌仪式”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举行,王琦担任首届研究院院长。大会还宣布成立“健康中国——全国中医体质与治未病协作创新联盟”。

2 中医体质研究展望

如今的中医体质研究,正以自身主体性与开放包容性为发展理念,在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异军突起。展望未来,中医体质研究将积极策应国家需求,进一步发挥其原创优势,深化理论研究,完善技术方法,加快平台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贡献。

2.1 深化理论研究,形成新的增长点

理论研究有多深,学术发展有多远!《中医体质学》创新教材将升级为全国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中医体质学》2008版将修订为2019版;《王琦医书十八种·中医体质学研究与应用》拟修订再版。在此基础上,将陆续主编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本科)中医养生学专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体质养生学》及专著《中医体质方剂学》、《中医变态反应病学》等。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拓展,待时机成熟时构建中医体质学三级学科。

2.2 完善技术方法,打造“中国式”精准医学

技术方法多原创,医学利器多精准!王琦在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年第10期发表的《中国式的精准医学:九体医学健康计划》一文中指出:美国近期启动的“精准医学”计划旨在针对每个个体进行精准测序,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但精准医学计划面临3个问题:庞大的人口数字决定了精准测序需要漫长的时间和过程、基因测序不能体现生命整体特征、基因测序尚不能实现疾病防控的预期。“九体医学健康计划”策应了精准医学3个问题,通过“九体模块”思想探索个体化新模式;通过对个体整体综合研究为多维度把握生命特征提供新方法;通过构建“体质土壤论”为疾病防控提供新途径。

今后可开展以下研究工作:一是基于“体质可分”理论,研发9种体质辨识工具,修订现有的成年版、老年版、小儿版量表,加强对兼夹体质辨识技术的研究等;二是基于“体病相关”理论,进行九种体质与疾病相关性的大样本流行病调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三是基于“体质可调”理论,依据九种体质特征及与疾病的相关性,制定防治原则和干预评价方案。通过以上研究,形成全因素、全过程、全图景、系统化、整体化的九体医学利器。

2.3 加快平台建设,促进学术交流与繁荣

学术平台有多大,产生影响有多大!加快学术平台建设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扩大学术影响,提升会议质量。随着中医体质学在全社会的普及,中医体质学术团体将充分利用学术资源优势和行业引领优势,不断扩大学术影响,激励本领域优秀人才入会,提升会议质量。二是把握科研动态,促进成果转化。通过与兄弟分会、行业内外的科研机构进行交流学习,把握科研动态,定期更新科研进展,提升体质学研究的时效性、创新性、科学性。通过产学研联合,进一步促进学术成果转化,推进中医大健康服务。三是加强国内外合作,建立学术共同体。通过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建立学术共同体,推进中医体质学国际化发展。

2.4 提升服务能力,为健康中国作贡献

服务能力有多大,所作贡献有多大!中医体质辨识作为治未病的主要抓手、慢性病防控的主要手段、健康管理的主要方法,为进一步提升其服务能力,尚需运用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免疫遗传学、系统生物学组学及网络信息、大数据处理等多学科技术方法,进一步开展生命全周期治未病养生保健、干预评价,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多维多元健康状态辨识方法、慢性病风险模型与三级预防,健康管理的智能化、网络化、普适化等研究,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服务体系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望未来,中医体质学人有担当、有信心、有能力,将中医体质研究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
王琦. 中医体质学2008[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2]
王琦, 盛增秀. 中医体质学说[M].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
[3]
王琦. 中医体质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4]
王琦. 中医未病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5.
Review and prosp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research for 40 years
NI Cheng, LI Yingshuai, WANG Q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and Reproductive Medicine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constitution research in the past 40 years in 6 major theoretical innovations, 3 maj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4 major trans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 and 2 major academic platforms. Looking into the future, TCM constitution research will actively respond to national needs, further exert its original advantages, deepen theoretical research, improve technical methods, accelerate platform construction, improve service capacity, and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healthy China" strategy.
Key words: TCM constitution     WANG Qi     review of studies     prospect of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