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姚婷, 赵鋆
- YAO Ting, ZHAO Jun
- 加味二陈汤联合耳穴疗法治疗60例儿童单纯性肥胖病临床疗效观察
- Clinical curative observation on Jiawei Erchen Decoction combined ear points therapy to treat 60 simple obesity children
- 天津中医药, 2019, 36(2): 145-147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9, 36(2): 145-147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9.02.12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8-08-13
“肥胖”是指由于摄入食物的热量大于机体活动需要量而产生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小儿脾常不足,儿童肥胖病多因脾虚生痰,痰饮水湿,脂质蓄积体内所致,主要病理因素为痰湿水饮,主要病位在肺脾肾。肺主布津液,若肺失宣降,水津不能通调输布,则停聚而成痰饮。痰饮既成,痰浊阻塞,充斥肢体,因痰生病,导致气机壅滞,脾不运化,故形体壅肿而见肥胖。本次临床试验研究,探索加味二陈汤联合耳穴疗法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病(含超重儿)脾虚痰阻证的临床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儿科门诊,符合儿童单纯性肥胖病(含超重儿)属脾虚痰阻证型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共60例。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7~14周岁。
1.2 纳入标准同时符合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年龄满足7~14周岁。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西医结合儿科学》[1]脾虚痰阻证:形体肥胖,腹满,善食,肢体困重,胸闷,少气懒言,汗出,便秘,夜寐安,舌淡红,苔腻,脉沉。其中,形体肥胖、腹满、善食、肢体困重为主症,余为次症。患儿满足形体肥胖、再加2项以上其他主症、1项次症者,或1项主症、2项以上其他次症者,舌脉基本符合者,即可诊断为此证型。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推荐: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儿童体重指数(BMI)值的95%者为肥胖;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儿童BMI值的85%者为超重。
1.3 排除标准1)内分泌疾病引起的肥胖综合征。2)继发性肥胖者。3)合并心、肝、肾疾病及感染性疾病。
1.4 剔除标准1)入选后,发现有其他慢性疾病,不符合纳入标准者。2)入选后,未能遵医嘱治疗者。3)入选后,脱落、失访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健康干预组包括健康宣教;控制饮食,避免高脂、高糖饮食;记饮食日记;不晚睡;不长时间坐姿;鼓励多食蔬果;餐后散步及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2.2 治疗组在健康干预组的基础上,内服加味二陈汤加减,即茯苓9 g,陈皮6 g,制半夏9 g,甘草3 g,丹参9 g,荷叶9 g,枳实9 g,槟榔9 g,山楂9 g。每日1剂,早晚2次。同时5个耳穴外治,分别是饥点、缘中、内分泌、脾、大肠。总疗程为3个月,耳穴为每日数次按压,隔周1次两耳交替治疗。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3.1.1 中医症状积分参照《中医量化诊断》[2]分级量化标准制定。
3.1.2 肥胖指标1)治疗前后身高(cm)、体质量(kg),计算BMI值。要求患儿每次于固定时间在同一台秤和同一把尺上测量。2)肥胖程度: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以体质量为指标,与同年龄、同性别健康小儿的平均体质量相比较。即(实际体质量-标准体质量)÷标准体质量×100%。
3.1.3 血脂指标治疗前空腹总胆固醇、空腹甘油三酯。
3.1.4 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血尿素氮、血清肌酐。
3.2 疗效判定标准 3.2.1 减重程度标准计算公式:[(治疗前肥胖程度-治疗后肥胖程度)÷治疗前肥胖程度]×100%。痊愈:减质量程度≥40%;显效:20%≤减质量程度 < 40%;有效:10≤减质量程度 < 20%;无效:减质量程度 < 10%或者未减少。
3.2.2 中医症状积分评定标准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症状积分减少≥40%。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症状积分减少 < 4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10%≤症状积分减少 < 2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症状积分减少不足10%。
3.3 统计方法通过SPSS 21.0软件对所建立的数据库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描述。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用秩和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减质量程度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 1。两组治疗后中医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 2。两组治疗前后BMI值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BMI均下降,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且治疗后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 < 0.01)。见表 3。
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观察指标积分改善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善食、肢体困重、便秘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见表 4。
5 安全性评价治疗3个月后,查患儿肝肾功能,大部分儿童血肌酐偏低,个别患儿谷氨酰基转移酶偏低,皆属于生理情况,无临床意义,故本次临床试验未出现不良反应。见表 5。
6 讨论肥胖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营养障碍类疾病,为达到治疗目标,所需疗程较长。本次试验对照组采用健康干预法,对患儿进行健康宣教。治疗组在健康干预的基础上添加中医特色治疗“内外同治”,包括中医汤药内服与耳穴外治。加味二陈汤中半夏辛温性燥,燥湿化痰;陈皮理气行滞,燥化湿痰,两药相须共为君药。茯苓健脾渗湿,渗湿以助化痰之力,健脾以除生痰之源;现代研究发现丹参可调节体内雌激素水平,而雌激素对体内脂肪有调节作用[3],两药共为臣药。荷叶具有大量高纤维的粗组织,可增加大肠蠕动,有助于排便;枳实为行气化痰要药;槟榔中的槟榔碱具有增加肠蠕动作用,且槟榔自身具有行气利水作用。山楂能消食化积降脂,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耳穴压丸法,又称压籽法,该法安全无痛,不良反应少,患者一般每天可自行按压数次。本次治疗的取穴原则是对症取穴和远部取穴。饥点位于耳垂上方,在耳轮脚的末端,是耳穴中胃的反射区。缘中位于耳屏边缘上,脑干穴与腮腺穴之间,两穴合用可抑制食欲,增加饱腹感。内分泌位于屏间切迹底部,有调节内分泌的作用。脾位于左耳肝穴的下半部,右耳位置在肝区,具有治疗消化不良的功效。大肠位于耳轮脚上方偏内的1/2处,可增加通便次数,排水湿浊痰。患儿和家长对耳穴疗法的接受度较高,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的较好方法。
[1] |
王雪峰.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5: 227.
|
[2] |
徐迪华. 中医量化诊断[M].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
[3] |
岳嘉, 常燕琴, 郑天珍, 等. 丹参对去卵巢肥胖大鼠的影响[J]. 中医研究, 2016, 29(4): 63-66. DOI:10.3969/j.issn.1001-6910.2016.0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