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徐新帅, 连清, 路瑶, 刘晓林
- XU Xinshuai, LIAN Qing, LU Yao, LIU Xiaolin
- 针刺联合太阳穴穴位注射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案
- A medical case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acupoint injection on templ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
- 天津中医药, 2019, 36(2): 163-164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9, 36(2): 163-164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9.02.18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8-11-20
2. 烟台市中医医院, 烟台 264000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是指各种外力伤及颅眶或眼部后发生的视神经损伤,损伤可以发生在视神经眼内段到颅内段的任何部分。有明确开放伤口的视神经直接受损多因尖锐致伤物造成,常导致瞬间的视力丧失。外伤后没有颜面部穿通伤口,眼底检查正常,仅有视力受损者称为间接性视神经损伤[1]。《中医眼科学》将其归为“撞击伤目”之列,但古典医籍中并没有“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撞击伤目”的病名记载,而有关眼部外伤的记载较多,因撞伤部位的不同而有“被物撞打”“振胞瘀痛”“惊震外障”“触伤其气”等病名。随着交通日益繁荣及人们户外活动增多,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已成为国内重要的致盲眼病之一,但迄今尚无公认标准治疗方案,现代医学在对其进行治疗时,主要从抗炎、减轻水肿、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方面入手,但临床疗效不佳,而近年研究发现[2],针灸在其治疗中有独特的优势。故笔者将运用针刺联合太阳穴穴位注射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典型验案进行整理,并附以拙见,希望对该病的治疗提供一定借鉴。
1 验案患者男性,43岁,2016年10月1日就诊于烟台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主诉:右眼失明10余天。现病史:患者于2016年9月19日21时,因车祸伤急送烟台毓璜顶医院,伤后意识丧失,约8 h恢复,9月30日好转出院。但仍有双眼结膜充血及眼睑青紫瘀血,右眼失明,出院诊断为:外伤性视神经损伤,为求改善右眼状况,来院就诊。症见:神志清,精神可,仍见双眼结膜充血及眼睑青紫瘀血。右眼瞳孔扩大,直径约5 mm,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无光感,视野未查出。二便调,纳眠可,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弦紧。西医诊断:外伤性视神经损伤。中医诊断:撞击伤目(瘀血阻络证)。治疗以活血祛瘀,通络明目开窍为原则,采用针刺及太阳穴穴位注射治疗。
针刺处方:主穴:水沟、承泣、球后、睛明、风池。配穴:合谷、光明。操作:患侧穴位常规消毒,选用0.25 mm×25 mm毫针。水沟45度角向鼻中隔方向斜刺,提插泻法,强刺激,以眼球湿润为度,余穴常规针刺,每日1次,12次1个疗程,共4个疗程。穴位注射:患侧太阳穴选用2 mL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穴位注射。常规消毒后在太阳穴外下方1 cm处进针,进针后刺至太阳穴处,使局部有酸胀感,调整进针方向,缓慢将药液沿外上方注入。隔日1次,6次1个疗程,共4个疗程。
就诊时: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示未见视神经管骨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示视网膜纤维层厚度可,中心凹结构正常存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查示,右眼无视力,对光无反应,出现P100波型,但P100波幅降低、波潜时延长。治疗5 d后自感右眼晨起流泪,后逐渐对光刺激产生反应,治疗第7日恢复光感并逐渐察觉手动,约1个疗程后视力恢复至“指数/10 cm”,双眼结膜充血及眼睑青紫瘀血基本消失,两疗程结束,视力恢复至“指数/40 cm”。休息2 d,又治疗两疗程,在此期间视力明显恢复,物像清晰度不断改善,患者自述视力已恢复至病前70%左右水平,嘱患者做相关检查示:患者右眼矫正视力为4.3,瞳孔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正常,粗测视野正常,F-VEP示右眼对光反应正常出现,P100波型与治疗前相比,波幅明显升高,波潜时有所缩短,但仍未达到正常水平,4个疗程结束后,因各种原因未能继续治疗,1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自述视力停留于治疗后水平。
2 讨论现代中医认为,本病属于中医眼科“撞击伤目”范畴。本病源于外伤损络,络伤出血,血瘀气滞,目中玄府闭塞,气液不得流通,精血不能上荣于目,而成视昏目盲。宋元时期的《秘传眼科龙木论》中就有“目打损被物伤者,乃瘀血流聚于上而攻目,可以散其血脉”的记载,故通过针刺祛除离经之血,疏通瘀阻之脉络,从而达到活血祛瘀,通络明目开窍的目的。现代研究表明[3]针刺可以增强组织代谢,改善微循环,改善视神经的缺氧状态及视神经、视网膜的血流灌注从而使未发生严重病变的感光组织发生逆行性改变,从而有效的促进处于抑制和睡眠状态的视神经细胞功能恢复。
本案在选穴时,从近部选穴、远部选穴、辨证选穴与经验选穴的多重原则出发,力求更好地疗效。在主穴中,水沟穴为督脉之穴,又为阴阳交会之要穴,有起死回生,交通阴阳的作用,可以振奋目系阳气,使目系阴阳贯通。而且该穴下有上颌神经分支的眶下神经,给予其强刺激,可以有效的促进眼部神经的恢复。承泣为足阳明之始,气血涌动之源,交于阳跷,通于任脉,刺之使目系承多经之惠。睛明为手足太阳、足阳明与阴阳跷脉之会,有一穴调多经之效,使目系濡润而能视。风池穴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之交会穴,刺之能改善脑动脉的弹性和紧张度,调节血管张力,改善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4]。由于眼动脉和脑动脉相联系,故针刺风池可以改善眼部供血,从而改善视功能[5]。配穴使气血上达于面承于目。在选择运用穴位注射时,太阳穴为经外奇穴,少阳胆经循行所过,能疏散局部气血,而从其解剖位置来看,不但接受颈外动脉的血液,也接受来自颈内动脉的血液,来自颈外动脉的面动脉及面静脉与来自颈内动脉的眼动脉,眼静脉在太阳穴处分别相互形成静脉的交通吻合[6],故刺激太阳穴能有效刺激眼部血管。并且实验证明复方樟柳碱能有效调整自主神经、缓解眼血管痉挛和恢复血管舒缩的功能,促进眼底水肿、渗出的吸收[7]。因此,太阳穴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具有针刺和药物对穴位双重刺激作用。
针刺联合太阳穴穴位注射具有活血化瘀,疏经通络,补益气血的作用,能有效改善视神经缺血、缺氧状态,对视神经损伤有治疗意义。
[1] |
廖良.外伤性视神经病变388例临床分析及中西医结合疗效评价[D].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
|
[2] |
张永玲, 李宁, 吴滨. 针刺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疗效评价[J]. 四川中医, 2003, 22(2): 70-71. DOI:10.3969/j.issn.1000-3649.2003.02.052 |
[3] |
宋剑涛, 唐勇. 针刺促进视神经损伤后修复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7, 17(5): 308-309. DOI:10.3969/j.issn.1002-4379.2007.05.033 |
[4] |
袁晓军, 郝喜书, 赖仲平, 等. 针刺风池穴对脑血流的影响[J]. 中医杂志, 1996, 46(5): 285-286, 260. |
[5] |
王福, 张奎启. 眼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解剖学观测[J]. 眼科研究, 2000, 21(1): 83-85. DOI:10.3760/cma.j.issn.2095-0160.2000.01.027 |
[6] |
王峥, 马雯. 中国刺血疗法大全[M]. 合肥: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165.
|
[7] |
刘瑄. 视神经损伤后复方樟柳碱的治疗[J]. 吉林医学, 2011, 32(35): 7477-7478. DOI:10.3969/j.issn.1004-0412.2011.35.044 |
2. Yanta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antai 2640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