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刘丽婷, 李杰, 吴童, 赵翠云, 孙瑗
- LIU Liting, LI Jie, WU Tong, ZHAO Cuiyun, SUN Yuan
- 从“治未病·既病防变——培土生金法”论《金匮要略·肺萎》篇中组方思路
- Discusses the idea of forming method in the article of Synopsis of Golden Chamber·pulmonary flaccidity from preventive treatment method of strengthening earth to generate metal
- 天津中医药, 2019, 36(6): 572-574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9, 36(6): 572-574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19.06.13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8-12-10
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提出“治未病”思想最早溯源于《黄帝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明确了“既病防变”的重要思想。孙思邈又提出“未病”“欲病”“已病”3个层次。均体现了历代医家对“治未病”思想的重视。
“治未病”被誉为最超前的预防医学思想[1],当代众多学者[2-4]认为欲病时安未受邪之地,截病于未传之时,已病防复发均为治未病。“培土生金”法属于“治未病·既病防变”的范畴,在肺病领域运用较广。五行中脾土生肺金,肺气充足赖于脾之生化正常[5],而脾运化精微又靠肺宣降以输布全身。肺气弱,培土生金体现了补脾防子病及母的治未病思想。经络中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是脾胃之气所生,若脾胃气虚,中焦之源缺乏,则肺气亏虚,出现咳嗽,声微等症状。手足太阴同属太阴,有“同气相求”之义。《石室秘录·正医法》云[6]“治肺之法,正治甚难,当转治以脾,脾气有养,则土自生金”。肺病时尤需补脾防其难以运化水谷而肺气日益衰弱,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及恶化,体现治未病中“既病防变”。
张仲景经方用药精而简,直达病所。在《金匮要略·肺萎》一文中,主要将肺萎分为虚寒肺萎及虚热肺萎两类,分别以甘草干姜汤及麦门冬汤治疗,两方亦体现了培土生金理论,是以本文欲从“治未病·既病防变--培土生金”思想分析两方用药思路。
1 虚寒肺萎治以甘草干姜汤 1.1 病证辨识《金匮要略·肺萎》原文:“肺萎吐诞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诞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前人[7-8]对该条文的看法为肺胃寒滞,故“不渴,必遗尿,小便数”,阳不归根故“必眩”,气不匹达,精液不固,故“多诞唾”,本证为“浮阳上越,真寒假热”。上焦阳虚,多因中焦虚寒,土不生金所致。
1.2 甘草干姜汤 1.2.1 治疗肺萎中体现的“治未病—培土生金”的组方思路《素问·经脉别论》曰:“食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脾胃化源充足,肺气得充。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在胸中相合生成宗气。若脾胃虚弱,化源不足,宗气不足则肺气虚弱,宣降失常。肺脾的经络及五行关系上文已陈述。由上可知“培土生金”在治疗肺病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此病以体内阳气虚为本,阳气不足,当温以补之,故用干姜温补,但辛温之剂多用易耗散元气。祝味菊认为“虚阳激动有里竭外越之势,用甘草之甘缓益气,干姜温中扶阳。”甘草[9]益气和中,有敛降少阴肾气与太阴脾气之功,以降为补,调节脏腑阴阳,故重用甘草以收阳和中为主,少用干姜收摄虚阳,温以顺之,即少火生气。甘草、干姜皆入肺、脾二经,甘草甘温,补肺脾之气,使肺能布津,脾能散精,是以水液不能凝聚成痰;干姜辛温,能温肺脾之阳,具温肺化饮之功。甘草、干姜一温一补,正合“内生之寒,温必兼补”之意。脾胃居中属土,脾土健旺,以生肺金,则肺中虚冷得温而散,肺气通调,治节得行。炙甘草倍于干姜,其意重在温中焦之阳以温肺,因肺为气之主,脾胃为气之本,中阳振,肺可温,寒可消,为培土生金之意。此即谓:治中以治上,先时治疗的“治未病”思想。
1.2.2 现代医家对甘草干姜汤“治未病”机制的认识中医肺萎中“涎沫”在临床多表现为稀薄痰液,由气管和支气管的黏液腺及杯状细胞分泌液体过多所致。但由于肺气不足以咳,且稀薄痰液太多,故“不咳”而“吐涎沫”。机体抵抗力降低,呼吸道防御能力减弱,易致细菌侵入肺泡而出现局部感染,甚则出现败血症及感染性休克。类中医理论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而单味药现代药理学研究[10]表明,甘草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镇咳等多种活性。干姜[11]具有镇痛抗炎、抗肿瘤、抗病原体等药理作用,2:1比例的甘草与干姜相伍,能较好抑制细菌,防止病毒外侵,乃抗炎、抗病原体的最佳组合。康狄等发现甘草干姜汤[12-13]能改善肺纤维化大鼠的肺泡功能改善气体交换功能,且能够扶正、抑菌。鲁法庭、王明新等[14-15]更是通过实验证明,甘草干姜汤有明显的扶正止咳等作用,能温补肺、脾、胃之阳气,改善生痰之源,净贮痰之器,以提高抗邪能力。
综上所述,甘草干姜汤既可以从补益后天脾胃以养肺气,温中焦之阳以温肺,培土生金;在现代医学的研究下发现其还能通过改善呼吸道防御能力,起到抗炎、抗菌、抗病毒、镇咳、抗癌等功能。以上研究结果均从不同方面再次验证了,张仲景的甘草干姜汤对于治疗肺萎病所体现的“未病先防,即病防变,先时治疗”的治未病思想。
2 虚热肺萎治以麦门冬汤 2.1 病证辨识“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病位在肺胃,直接病因是因胃津不足,内生虚火,虚火上炎,灼伤肺阴,肺失清肃,而气逆于上。可见咳嗽,咽喉干燥,故肺萎之咳,必连续不断;胃主降,胃气以降为顺,以降为和,胃中津亏燥热,和降功能失常。
2.2 麦门冬汤 2.2.1 治疗肺萎中体现的“治未病—培土生金”的组方思路肺萎以补益脾胃之要,上已详细描述。中焦胃液津伤,水谷腐熟之功受损,气血生化乏源,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者,肺之母气也。《神农本草经·上经》曰:“大枣主安中养脾,平胃气,补少气少津液”。《备急千金要方·食治》曰:“粳米平胃气,长肌肉,温中。”大枣为补脾胃要药;粳米补益胃气,可用于诸虚百损;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人参补气固脱,健脾益肺,养血生津,四药同用以健脾益气,培土生金,使水谷之精得以上注于肺,该方共六味药,便以四味养胃气,着重于调补脾胃,使津液得继,虚火自敛,咳喘自除。
虚热肺萎主因胃有虚热,津液不足,火气上逆。此方重用麦门冬润养肺胃、清虚火。火逆上气,因痰气由胃上溢肺隧,肺通调水道失司,津液流行被阻,所以半夏燥以祛痰涤饮,且降逆下气化痰——喻嘉言谓:“于大补中气大生津液队中,增入半夏之辛温一味,以开胃行津而润肺,实擅用半夏之功”。《临证指南医案·脾胃》言:“所谓胃宜降则和者,宜甘平,或甘凉滋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配矣。”胃以降为和,故用半夏降逆下气,但半夏辛散温燥。而麦门冬在《别录·卷第一》中疗虚劳客热,口干燥渴,临床实践中,凡胃肺津枯,热燥炼津液而成痰者,多用此品大生津液,冀其肺气得滋,津液得布,逆火自降,胃气乃和,燥气乃解。故而下气虽要,半夏量为麦门冬的七分之一,防其辛温太过而有伤津耗气之嫌。麦门冬重用,取其甘寒之性养胃阴,半夏降逆和胃,辛温开胃润肺行津而不耗伤津气。麦门冬得半夏而无滋腻碍胃之弊;半夏得麦门冬而无温燥伤阴之忧。
2.2.2 现代医家麦门冬汤“治未病”机制的认识肺萎之咳,“大逆上气”,连续不断,持久剧烈的咳嗽,易消耗体力,抵抗力下降,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侵袭可能提高;长期咳嗽还能引起肺泡壁弹性组织的破坏,呼吸道黏膜等病变。
单味药现代临床研究表明,麦门冬[16]含有高异黄酮类、多糖类等成分,能增强免疫力、抗炎、抗肿瘤。半夏[17]有镇咳平喘祛痰、抗炎、抗真菌等作用。大枣多糖[18]能降低氧化应激以减少炎症反应。人参[19]对免疫力有一定的作用。在广西壮医[20]发现红根草根和土人参、粳米滋养脾胃之物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极佳。吴晨雯等[21-22]研究得出麦门冬汤能减轻肺水肿程度,抑制或延缓肺组织出现炎症、纤维化,促进肺组织恢复。现代研究发现麦门冬汤[23-24]能抗炎、净化呼吸道、调节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等。麦门冬汤中麦门冬、半夏、人参、粳米,在中医中均能补脾益气,但在现代研究中发现能通过各个机制提高免疫力,改善呼吸系统,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麦门冬汤中除了能培土生金外,其中的麦门冬与半夏的比例完美地体现的润养肺胃、下化气痰而无滋腻碍胃、温燥伤阴之嫌,尽调不败而救之。在现代医学的研究下发现其能改善肺水肿及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等。“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故存一分津液,保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体现中医防治未病思想。
3 结语以上所举为《金匮要略·肺萎》中原文及相应的治法方药,同是肺萎,虽证型不同,其各自特点不同,用药也侧重各异,但两方均有“培土生金”的“治未病”思想。虚寒肺萎主因中焦虚寒,土不生金所致,故治疗主以益气温阳,培土生金,炙甘草倍于干姜,重在温中焦之阳以温肺,治中以治上,先时治疗;而虚热肺萎为肺胃津伤,虚火上炎,肺气上逆,治以益气养肺胃,生津润燥,除麦门冬甘寒以养肺胃之阴,姜半夏降逆和胃,辛温润肺行津,更用大枣、粳米、甘草、人参四味以健脾益气,使津液得继,滋养后天之本,充卫气,是以补益肺卫,调其本源。先时治疗,以达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之功。
[1] |
陈锐. "治未病"思想理论及应用探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14): 126. |
[2] |
闫文士, 蒋力生. 初步探讨如何真正做到"上工治未病"[J]. ,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30(2): 15-17. |
[3] |
何建国, 王瑞超, 谭晓蕾, 等. 浅谈中医"治未病"在亚健康防治中的作用[J]. 河北中医, 2017(9): 1402-1405. DOI:10.3969/j.issn.1002-2619.2017.09.031 |
[4] |
郑钰, 吕晓东, 庞立健, 等. 基于"肺主皮毛"理论的"治未病"思想运用[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8, 36(9): 2160-2162. |
[5] |
史琦, 宋芊, 阎玥, 等. 从肺脾论治过敏性疾病[J]. 中华中医药杂, 2013, 28(11): 3265-3268. |
[6] |
陈士铎. 石室秘录[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 112-114.
|
[7] |
李文瑞. 伤寒论汤证论治[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1959: 220.
|
[8] |
顾观光辑. 杨鹏举校注[M]. 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02: 139.
|
[9] |
刘宾, 郑明常, 王付. 对甘草汤功用认识的探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23): 285. DOI:10.3969/j.issn.1005-9903.2011.23.083 |
[10] |
刘宾. 对甘草干姜汤作用的认识[J]. 医学争鸣, 2017, 8(2): 57-59. |
[11] |
营大礼. 干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 2008, 19(18): 1435-1436. |
[12] |
陈龙云, 徐安莉, 赵敏, 等. 甘草干姜汤加麻黄对受寒小鼠肺部AQP-1表达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 2016, 27(7): 1605-1607. |
[13] |
康荻, 李彧, 朱曼, 等. 肺萎论治干预肺纤维化大鼠肺功能的实验研究[J]. 世界中医药, 2017, 12(2): 390-393, 397. 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7.02.038 |
[14] |
鲁法庭.甘草干姜汤化裁方治疗支气管炎(寒证咳嗽)实验研究[D].成都: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4.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633-2004081411.htm
|
[15] |
王明新. 甘草干姜汤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 15(21): 152-154.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7.21.067 |
[16] |
彭婉, 马骁, 王建, 等. 麦冬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草药, 2018, 49(2): 477-488. |
[17] |
张明发, 沈雅琴. 半夏提取物对呼吸和消化系统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抗感染药学, 2017, 14(8): 1457-1462. |
[18] |
展锐, 邵金辉. 大枣多糖抗氧化及抗炎活性的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 2017, 33(12): 38-43. |
[19] |
姚梦杰, 吕金朋, 张乔, 等. 人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J]. 吉林中医药, 2017, 37(12): 1261-1263. |
[20] |
韦杏, 李景巍, 农志飞. 壮医红根粳米方食疗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2例[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7, 23(2): 14-15. DOI:10.3969/j.issn.1006-6810.2017.02.007 |
[21] |
吴晨雯.经方麦门冬汤预防放射性肺损伤及对血浆TGF-β1的影响的临床研究[D].南昌: 南昌大学, 2016. http://d.g.wanfangdata.com.cn/Thesis_D01016630.aspx
|
[22] |
刘建军, 康国强, 白秀丽, 等. 麦门冬汤对大鼠放射性肺损伤的预防作用研究[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7(4): 302-304. DOI:10.3969/j.issn.1673-6613.2012.04.011 |
[23] |
王三虎. 麦门冬汤[J]. 河南中医, 2016, 36(10): 1721. |
[24] |
李娜, 徐升, 龚新月, 等. 麦门冬汤加减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其现代药理作用探讨[J]. 亚太传统医药, 2015, 11(23): 62-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