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胡海殷, 季昭臣, 李楠, 王可仪, 欧益, 李凯, 王辉, 张俊华
- HU Haiyin, JI Zhaochen, LI Nan, WANG Keyi, OU Yi, LI Kai, WANG Hui, ZHANG Junhua
- 中医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采用的评价指标及问题分析
- Analyses on the outcome measures and its problems used in clinical trial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reating bradyarrhythmia
- 天津中医药, 2020, 37(4): 414-421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0, 37(4): 414-421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20.04.15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9-12-24
编者按: 中医药传承发展的根本在于临床疗效,而疗效需要科学研究证据。循证医学的发展,推动了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历经20年的发展,符合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特点的循证评价技术方法不断发展,循证中医药学逐步形成,已成为循证医学的重要分支。循证中医药学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以系统评价/Meta分析为主的二次研究广泛开展,以随机对照试验为主的临床有效性研究快速增长,以真实世界研究为主的安全性评价得到发展,以质量控制为主的方法学研究不断深入,以报告规范为主的国际化研究取得突破,以诊疗规范为主的标准化研究不断加强,以复合型和跨学科合作为特征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总体来说,中医药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不断增加,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得到提升。
天津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致力于中医药循证评价方法学研究,推动循证中医药学科发展,发布了《新时代循证医学发展天津宣言》和《循证中医药研究北京宣言》,启动了中医药循证研究10年行动,建成了中医药临床证据数据库系统,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针对中医药临床证据生产和转化研究的新情况,不断提升临床研究设计的科学性和实施的透明度,需要围绕证据评价的关键环节——疗效指标,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研究,解决指标不重要、不一致、不规范随意化等问题。自2011年起,天津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张俊华主任带领团队开展临床试验核心指集研究,注册并完成了全国第1个中医药核心指标集,完成了第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布了第1个核心指标集研究技术规范,开拓循证中医药研究新领域。2019年建立了中国临床试验核心指标集研究中心(ChiCOS),同步举办了首届“循证医学与核心指标集研制方法培训班”,并与有效性试验核心结局指标(COMET)组织合作,推动中医药临床试验核心指标集研究发展。为进一步加强方法学推广应用,《天津中医药》杂志增设了“循证中医药”专栏,介绍张俊华研究员及其团队在循证中医药和核心指标集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为推动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提供方法学支持。
为了进一步加强临床试验结局指标的规范化研究,提高相同研究指标的同质性和实用性[1-2],2010年有效性试验核心结局指标(COMET)正式启动,致力于核心指标集的形成研究[3-4]。天津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自2011年起,开始启动中医药临床评价相关指标方法学研究,与COMET组织合作,推动形成中医药临床试验核心指标集研制技术流程[5],建立了中国临床试验核心指标集研究中心[6],推动各专科病种加强核心指标集研制工作。
缓慢型心律失常是指有效心脏搏动每分钟低于60次的各种心律失常,包括窦性缓慢型心律失常、逸搏或逸搏心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等[7],其主要原因是窦房冲动形成异常或传导异常,严重者可发生晕厥甚至死亡[8-9]。目前,缓慢型心律失常的西医治疗手段主要为药物治疗和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等,但也存在成本高、不良反应及效果不理想等局限性[10]。缓慢型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学“胸痹”“心悸”“厥证”“怔忡”“眩晕”的范畴,其病机多为心之气血阴阳亏虚,致心失所养,或气血不行,致心脉痹阻不通,临床上可有心悸不安、头晕胸闷胸痛等症状[11]。当前中医药在有效提高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心率、改善其临床症状、防治心律失常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12]。
近年来,已有一定数量的中医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试验研究发表,本研究对2017—2018年发表的中医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全面检索,收集相关结局指标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今后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中医药临床试验研究的结局指标选取提供参考,并为构建适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中医药临床试验研究的核心指标集奠定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研究类型:RCT,不论是否采用盲法,语种不限。
研究对象:纳入受试者符合缓慢型心律失常诊断的RCT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无限制。缓慢型心律失常诊断参考《亚太心律协会心律失常与认知功能专家共识》[13]《2019 EHRA共识:无症状心律失常的管理》[14]《2017 AHA/ACC/HRS指南:室性心律失常的管理和心脏性猝死的预防》[1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参考标准》[16]“中药新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7]《实用临床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指南》[18]等。
干预措施:纳入试验组采用中医药相关疗法,包括中药方剂、中成药、中药注射剂、针灸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对照组干预措施不限。
结局指标:提取纳入研究采用的所有结局指标。
1.2 排除标准排除会议论文、重复发表的文献;排除干预措施为非中医药相关疗法的研究;排除数据资料报告不全且无法获取的研究;排除非缓慢型心律失常或缓慢型心律失常伴其他合并症的研究。
1.3 检索策略以“心律失常” “心动过缓” “病窦综合征”“传导阻滞”等为关键词分别检索中医药临床证据数据库(EVDS)、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检索起止时间均为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以CNKI为例,检索式为:主题词=(“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心动过缓”+“病窦综合征”)AND全文=“随机”。
1.4 文献筛选、资料提取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通过Note Express查找重复文献,并进行手工查重;根据已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阅读文献题目和摘要,排除明显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而后对文献进行全文获取和阅读,进一步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或有排除理由的文献。采用预先制定的资料提取表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内容包括:纳入研究基本信息、患者基本信息、患者疾病基线情况、干预/对照措施及疗程、结局指标及测量方法、时间点等。结果交叉核对,如遇分歧通过讨论或咨询第三方解决。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初步检索得到相关文献18 331篇,经逐层筛选后,最终纳入71个RCT,均为中文文献。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见图 1。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 1。
2.2.1 样本量71个RCT研究中共包含6 129例患者,试验组3 088例,对照组3 016例,年龄16~87岁。样本量大小为40~280例,平均每项研究的样本量为86例。
2.2.2 病程报告病程的研究有35个(49.30%),具体病程为4 d~20年,36个研究未报告病程。
2.2.3 中医证型23个(32.39%)研究报告了中医证型,涉及15种证型,共3大类,其中虚证类最多,出现18次,虚实夹杂类、实证类相对较少,分别出现7次和6次;具体证型中,心肾阳虚证出现频次最多,为10次。
2.2.4 干预措施除5项研究外,其余研究均报告了所使用的具体中医药干预措施,共涉及49种中医药相关干预措施,可分为4大类,分别是:中药方剂(29种)、口服中成药(11种)、中药注射剂(5种)、针灸及穴位敷贴(4种)。
2.2.5 疗程除4个研究未报告疗程相关信息,其余67个RCT报告了疗程。疗程跨度为5 d~3个月,其中,疗程≤2周的研究有3个(4.48%);疗程在2~4周之间的研究有23个(34.33%);疗程在4~8周之间的研究有27个(40.30%);疗程在8周~3个月之间的研究有14个(20.90%)。
2.3 结局指标 2.3.1 指标域指标域纳入研究共采用65个评价指标,单个研究指标数量最少为1个,最多达23个,平均每个研究结局指标的数量为4.07个。以指标的功能属性为依据,对所收集的结局指标进行归类,可大致分成5类,分别是:中医症状/证候、症状体征、理化检查、远期预后和安全性事件。其中,症状体征类的结局指标被使用次数最多,达162次(56.06%);其次为理化检测类的结局指标,被使用频次为68次(23.53%),其余类别的结局指标被使用频次均不足30次,见图 2。
2.3.2 指标频次采用的65个结局指标中,定量指标为46个(70.77%),定性指标为19个(29.23%)。排前14位的结局指标依次为:心率变化(52次,17.99%)、临床疗效(51次,17.65%)、不良反应(22次,7.61%)、最慢心率(22次,7.61%)、中医证候积分(16次,5.54%)、中医证候疗效(10次,3.46%)、24 h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9次,3.11%)、最快心率(8次,2.77%)、心电图疗效(8次,2.77%)、24 h动态心电图总心率(7次,2.42%)、24 h动态心电图最慢心率(7次,2.42%)、安全性指标(6次,2.08%)、24 h动态心电图疗效(6次,2.08%)、症状改善疗效(6次,2.08%),其他指标的使用频次≤3次,见表 2。
2.3.3 测量时点排除安全性事件指标域中不良反应与安全性分析2个结局指标,频次排列前5位的指标测量时间点如下:1)心率变化:52个研究测量时间点有14个,50%的研究分别在治疗4~8周后对患者心率进行测量;最长的测量时点在治疗3个月后(2个研究,3.85%);1个研究在停药1周后对患者心率再次进行测量。2)临床疗效:51个研究测量时间点有12个,超过60%的研究分别在治疗2~8周后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余测量时点的研究均小于5个及以下。3)最慢心率:22个研究均报告了测量时点,共9个,治疗后的测量时点以治疗4~8周后居多。4)中医证候积分:16个研究均报告了测量时点,共8个,治疗4~8周后测量的研究较多。5)中医证候疗效:10个研究均报告了测量时点,共6个,治疗0~4周后和治疗4~8周后测量的研究均较多,见表 3。
3 讨论本次研究基于已发表 71个中医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RCT,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当前中医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RCT所采用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原始研究中采用的结局指标存在指标选择不规范、缺乏参考标准、指标种类繁多、指标名称表述不规范及指标的参考标准、测量方法、测量时点与评估方式不统一等问题。
从指标域层面分析,纳入研究所采用的结局指标涉及5个指标域,其中症状体征类、理化检测类采用率最高,而远期预后、生活质量等指标较少采用,药物经济学评估指标未被采用。
纳入的71个研究所采用的结局指标共289个,但种类繁多,涉及65种,表明当前中医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RCT指标采用缺乏统一标准,各研究间参差不齐,造成研究间的合并分析和横向比较困难。从指标的被使用频次分析,单个研究指标最少为1个,最多达23个,提示各研究采用评价指标的数量差异性较大;一些不实用、不重要、不共识的指标使用,不能回答临床关切的问题,造成研究浪费。
从频次排列前5位的指标测量时间点层面进行分析,相同指标测量时点较多。如心率变化、临床疗效2个指标的测量时点超过10个。同一指标的测量时点时间跨度相当大,最短的治疗后测量时点为治疗5 d后,最长则为治疗3个月后。不少研究存在未报告指标测量时点的情况。此外,相同指标的测量和评价采用不同的标准,导致指标名称相同,但结果代表的临床意义却不相同,产生异质性。
本研究全面收集2017—2018年已发表的中医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RCT,时间分布和研究类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其他年份的研究、注册方案以及其他观察性研究中的指标使用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今后还需扩大检索年限,纳入试验注册方案,开展问卷调查,按照核心指标集研制流程,开展相关研究。
[1] |
GARTLEHNER G, HANSEN R A, NISSMAN D, et al. Criteria for distinguishing effectiveness from efficacy trials in systematic reviews[J].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US), 2006(12): 6-46. |
[2] |
SINGAL A G, HIGGINS P D, WALJEE A K. A primer on effectiveness and efficacy trials[J].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Gastroenterology, 2014, 5(1): e45. DOI:10.1038/ctg.2013.13 |
[3] |
张明妍, 杨丰文, 李越, 等. 核心指标集报告规范(COS-STAR)介绍[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7, 17(7): 857-861. ZHANG M Y, YANG F W, LI Y, et al. Introduction of core outcome set-standards for reporting (COS-STAR)[J]. 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2017, 17(7): 857-861. |
[4] |
张明妍, 杨丰文, 李越, 等. 核心指标集报告规范:COS-STAR声明[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7, 17(4): 470-474. ZHANG M Y, YANG F W, LI Y, et al. Core outcome set-standards for reporting:The COS-STAR statement[J]. 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2017, 17(4): 470-474. |
[5] |
邢冬梅, 张俊华, 张伯礼. 中医临床研究核心结局指标集形成路径[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 29(5): 1352-1355. XING D M, ZHANG J H, ZHANG B L. Approach to developing core outcome sets for clinical trial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2014, 29(5): 1352-1355. |
[6] |
陈磊.中国临床试验核心指标集研究中心成立[EB/OL]. (2019-07-22)[2019-11-22].http://www.stdaily.com/cxzg80/guonei/2019-07/22/content_778145.shtml CHEN L. China Clinical Trial Core Index Set Research Center established[EB/OL]. (2019-07-22)[2019-11-22].http://www.stdaily.com/cxzg80/guonei/2019-07/22/content_778145.shtml |
[7] |
DAGRES N, CHAO T F, FENELON G, et al. 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 (EHRA)/Heart Rhythm Society (HRS)/Asia Pacific Heart Rhythm Society (APHRS)/Latin American Heart Rhythm Society (LAHRS) expert consensus on arrhythmias and cognitive function: what is the best practice[J]. Heart Rhythm, 2018, 34(Suppl 3): S1138054322.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547527118302030
|
[8] |
VASHEGHANI-FARAHANI A, SAHRAINA M A, DARAB I L, et al. Incidence of various cardiac arrhythmias and conduction disturbances due to high dose intravenous methylprednisolone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J]. 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 2011, 309(1-2): 75-78. DOI:10.1016/j.jns.2011.07.018 |
[9] |
TAYLOR M R, GACO D. Symptomatic sinus bradycardia after a treatment course of high-dose oral prednisone[J].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013, 45(3): e55-e58. |
[10] |
刘启明. 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与评价[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8, 24(6): 444-446. LIU Q M.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new antiarrhythmic drugs[J].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in Internal Medicine, 2018, 24(6): 444-446. |
[11] |
杨丰文, 张俊华, 江丰, 等. 缓慢性心律失常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J]. 天津中医药, 2015, 32(12): 765-768. YANG F W, ZHANG J H, JIANG F, et al.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bradyarrhythmia[J].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5, 32(12): 765-768. DOI:10.11656/j.issn.1672-1519.2015.12.16 |
[12] |
BAMAN T S, KIRKPATRICK J N, ROMERO J, et al. Pacemaker reuse:an initiative to alleviate the burden of symptomatic bradyarrhythmia in impoverished nations around the world[J]. Circulation, 2010, 122(16): 1649-1656. |
[13] |
DAGRES N, CHAO T, FENELON G, et al. 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 (EHRA)/Heart Rhythm Society (HRS)/Asia Pacific Heart Rhythm Society (APHRS)/Latin American Heart Rhythm Society (LAHRS) expert consensus on arrhythmias and cognitive function: what is the best practice[J]. Heart Rhythm: S1138054322.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547527118302030
|
[14] |
ARNAR D O, MAIRESSE G H, BORIANI G, et al. Management of asymptomatic arrhythmias:a 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 (EHRA) consensus document, endorsed by the Heart Failure Association (HFA), Heart Rhythm Society (HRS), Asia Pacific Heart Rhythm Society (APHRS), Cardiac Arrhythmia Society of Southern Africa (CASSA), and Latin America Heart Rhythm Society (LAHRS)[J].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2019, 21(1): 7-8. |
[15] |
AL-KHATIB S M, STEVENSON W G, ACKERMAN M J, et al. 2017 AHA/ACC/HRS guideline for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nd the preven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he heart rhythm society[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8, 72(14). |
[16] |
陈可冀.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J]. 中华内科杂志, 1977, 6(2): 365. CHEN K J.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ick sinus node syndrome[J].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1977, 6(2): 365. |
[17] |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ZHENG X Y. Guiding principles for clinical research of new Chinese Medicines[M]. Beijing: China Medical Science Press, 2002. |
[18] |
鲁端. 实用临床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指南[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LU D. Practical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linical arrhythmias[M].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Press, 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