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李梦乾, 张晓梅, 刘彧杉, 于小林, 赖宇鑫, 闫宏
- LI Mengqian, ZHANG Xiaomei, LIU Yushan, YU Xiaolin, LAI Yuxin, YAN Hong
- 中医药治疗瘟疫方剂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 Data mining for the regular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plague prescriptions
- 天津中医药, 2020, 37(8): 866-870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0, 37(8): 866-870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20.08.07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20-03-26
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北京 100078
自2019年12月份以来武汉地区陆续出现了一些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肺炎疫情以湖北武汉为中心,逐渐向全国辐射,疫情日渐严重,截止2020年2月9日24时00分,中国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已确诊35 982例,疑似23 589例,治愈3 281例,死亡908例。其中湖北地区最重,累计病例数29 631例,全省累计治愈出院1 795例,全省累计死亡871例,病死率2.94%。自疫情发生以来有不少仁人志士支援前线,全国各地相继启动一级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各地管理部门相继出台新冠肺炎防治方案,在防治措施上,要求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中西医结合,认为本次新冠肺炎属于瘟疫范畴[1]。
方剂是中医运用中药防治疾病的主要形式和手段,是中医理、法、方、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方剂是经调剂或调配完善的中药及中药集合[2],是医家治疗疾病的精华所在,也是后世用来学习和借鉴的主要依据,其中蕴含了独具特色的治法和方药。整理分析治疗瘟疫的方剂,研究其中的用药规律,对于现在临床防治“瘟疫”类疾病可提供一定借鉴,对新冠肺炎的防治可提供一定启发。本研究以中医药书籍中记载治疗“瘟疫”的方剂为切入点,对《中医大辞典》及具有代表性的56部医籍与书中记载的治疗“瘟疫”方剂进行梳理,采用“Excel 2010”及“古今医案云平台V2.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处理,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得到一些相对客观、量化的结果,为瘟疫及新冠肺炎的防治提供一些借鉴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本研究以《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为线索,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为基准,参阅大型中医药汇编类书《中医大辞典》[3],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医籍及方书著作56部,如《温病条辨》《广瘟疫论》《疫疹一得》《温热经解》《治疫全书》《松峰说疫》《伤寒瘟疫条辨》《金匮翼》及《肘后方》《普济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选取其中治疗瘟疫的方剂120首。
1.2 方剂筛选对于所筛选出的120首方剂,剔除以下情形者:不同方名,但药物组成相同的方剂保留其一;仅运用外治法,如纳鼻、外敷治疗者;仅有方名而无从考证药物组成者。最终保留115首有效方剂。
1.3 数据规范符合纳入标准的115首方剂,共涉及中药322味。以钟赣生主编的全国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4]为标准,参照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5]及1995版《中医大辞典》[3],对方剂中的药物进行规范化处理。如方剂中仅出现芍而未言明赤、白之分等的查阅医籍资料结合其他医著进行推断;对方剂以某方加某药组成者,参考2005版《中医方剂大辞典》[6]进行补充完整。
1.4 分析软件采用微软“Excel 2010”建立方名-药物-来源-功效表格,并进行药名的规范化,再借助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发的“古今医案云平台V2.1”实现数据分析。将实现规范化后的数据录入到平台系统中,为确保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录入结束后由双人进行数据的检查核对。通过平台“处方”“用药”和“多维分析”3大模块的功能,实现用药规律的挖掘分析。
2 结果 2.1 高频药物对古今医籍及方书中治疗瘟疫的115首方剂中所包含的322味中药进行频次统计,使用频次超过10次以上的中药共计21味,仅占322味中药的6.83%,但使用频次达344次,占全部药物使用总频次(931次)的36.95%。见表 1。
2.2 四气分布其中温性药209次(31.85%),平性药122次(18.59%),寒性药122次(18.59%),微寒药103次(15.70%),表明药物的四气以温性、平性、寒性、微寒为主。见表 2。
2.3 五味分布其中辛味药378次(37.27%),苦味药279次(27.51%),甘味药213次(21.00%),表明药物的五味以辛、苦、甘为主。见表 3。
2.4 归经分布其中归肺经335次,归脾经294次,归胃经267次,归肝经214次,归心经191次,归肾经111次,表明归经以肺、脾、胃为主,肝、心、肾次之。见图 1。
2.5 功效分布根据软件平台“用药”模块中“中药属性”按功效统计,得中医药防治瘟疫方剂中药物功效分类可分为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祛痰止咳、调和诸药、补脾益气、缓急止痛、解表散寒、透疹、清热燥湿、利咽、升举阳气、清热泻火、疏散风热、祛风除湿、止血、活血行气16类,其中以清热解毒为主,祛风止痛次之。各类功效对应频次见表 4。
2.6 基于关联规则的方剂用药规律在软件平台“数据挖掘分析”模块中的“中药配伍”分析中,筛选出药物配伍同现频率大于9的药物组合。将同现频次大于9的药物配伍按照药物组合出现频次大小进行排序,出现频次在9次以上的具体组合见表 5。常用的药物组合有24种,涉及的高频药物有13味,分别为甘草、川芎、黄芩、桔梗、白芷、羌活、升麻、柴胡、细辛、陈皮、防风、前胡、人参。
运用软件“多维分析”的“聚类分析”筛选前15味高频中药进行聚类,距离类型选择“绝对值距离”,聚类方法采用“最短距离法”,显示方式设定为“圆形竖向聚类图”,可得出前15味运用高频中药聚类图。见图 2。
2.7 方剂分类将所选方剂按照功能主治进行系统分类,主要可以分为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传染病5类,其中以治疗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传染病的方剂居多。呼吸系统常见方剂有升麻葛根汤、十神汤、发表散、苍耳散、华盖散、神仙百解散、加减香苏饮、香苏散、神术散、败毒散、荆防败毒散、加味达原饮、香芎散、柴胡升麻汤等;消化系统常见方剂有仙术汤、柴葛五苓散、达原饮、白虎加犀角升麻汤、六合定中丸、连梅丸、连艾煎、柴胡羌活汤、苓术补脾饮、除湿达原饮、化滞汤、济阴承气汤等。
3 讨论 3.1 高频药物参考《中药学》[4]将21味高频药物进行分类,其中解表药9味(占42.86%),包括发散风寒药:白芷、羌活、细辛、防风、荆芥、麻黄6味;发散风热药:升麻、柴胡、葛根;清热药2味,包括清热燥湿药黄芩和清热凉血药赤芍;补虚药2味,包括补气药甘草、人参;化痰止咳平喘药2味,包括清热化痰药桔梗、前胡;其他6味药,包括活血化瘀药川芎、化湿药苍术、理气药陈皮、泻下药大黄、利水渗湿药茯苓。表明药物功效主要以发表散邪、清热燥湿、清热凉血、益气健脾、止咳化痰平喘、活血化瘀、泻下通便等为主。因瘟疫是一大类传染病,凡能传染者皆属其范畴,这就使得所用方剂药物品种比较分散(离散度大),如治疗呼吸系统传染病多用荆芥、防风、麻黄、白芷、细辛、黄芩、前胡、桔梗等,方剂多选十神汤、苍耳散、华盖散、香苏散、荆防败毒散、香芎散、柴胡升麻汤等;治疗消化系统传染病多用人参、茯苓、甘草、大黄、苍术、赤芍、柴胡、葛根等,方剂多用达原饮、连梅丸、柴葛五苓散、仙术汤、白虎加犀角升麻汤、苓术补脾饮、化滞汤等。解表药多选用荆芥、防风、升麻、柴胡、葛根等透宣之品,以避免麻黄、桂枝之类强发汗劫阴。吴又可言:“疫者,感天地之厉气,在岁运有多寡……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从口鼻而入。”点明了疫邪自口鼻而入的传播途径,叶天士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点明其病位在肺,解表药中多用白芷、细辛等宣通鼻窍之品,且其又多走肺经,既能截断吴又可所言疫邪自口鼻而入之传播途径,又暗合了叶天士所言其病位之在肺。《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吴又可言:“凡人口鼻之气,通乎天气,本气充实,邪不能入。”这些均说明了正气不足是导致瘟疫发生的内在原因,治疗上注重补气药人参、甘草等的运用,既可健脾助运以实后天之本,又与其本虚病机相契合。
3.2 性味归经药性以温性药最多占31.85%,次之为平和寒;药味以辛味为主占37.27%,继之苦与甘。温性药多具有补益之功效,《素问·热论》明确指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说明一切传染病都可以归属于伤寒范畴。《黄帝内经》又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且瘟疫类疾病多易耗损人体津液,所以在用药上多选温性药物,而非大热之品;平性药物,性平不偏,能补能和,对于瘟疫类传染变化极快的疾病,可以达到“用之有功而无过之”目的;寒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对于温邪导致的瘟疫具有较好的疗效。辛味药“能散、能行”,既能够散除在表之疫邪,又能够促进气血运行,临床上引起瘟疫的病因多样,用药应适当兼顾,保持气血通畅;苦味药“能泻、能燥、能坚”,既能清热泻火,又能燥湿坚阴,同时苦辛相配,可达“辛开苦降”“分消走泄”之功。“冬应寒而反温,春发瘟疫”,“温疫者,厉气流行,多兼秽浊”说明瘟疫病中有一部分是温邪引起,且多夹秽浊,所以在治疗上应注重苦味药的运用以泻热除秽;甘味药“能补、能和、能缓”,可以补虚、调和、缓痛,用之治疗瘟疫病既可以扶正,又可减缓病程进展。归经以肺经为主,次之脾、胃两经,再而肝、心、肾3经,与温病“上、中、下”三焦对应,初起病多在太阴肺与脾;极期或逆传心包,或顺传至阳明胃与肠;后期则累及下焦肝、肾,耗竭真阴。所以在用药上应根据瘟疫病的分期、病势、病情、病性等选用相应的归经药物。
3.3 核心用药药物组合同现频率≥9次的药物组合有24种,涉及的高频药物有13味,最常用的药物组合为白芷与川芎、川芎与甘草,在置信度为0.75,支持度为0.05条件下,同现频率≥8次,药味≥4次的配伍组合:1)羌活、柴胡、独活、甘草。2)独活、甘草、川芎、羌活。3)甘草、前胡、桔梗、羌活。4)羌活、前胡、甘草、独活。5)桔梗、羌活、川芎、前胡、甘草。5组核心药物组合中蕴含着羌活、独活、柴胡、桔梗、前胡、川芎、甘草7味药物,此7味药物为败毒散的主要组成部分,败毒散具有发散风寒、疏导经络、行气活血之功。说明瘟疫表证较普遍,且以寒为主,这符合一般瘟疫的特点。但瘟疫并非均为寒邪引起,瘟疫为传染性疾病,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认识到疫病是“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不同于一般病因的致病因素也是一种特殊的致病物质。《温疫论》中言:“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此异气既可理解为天地之杂气、非时之气、岁运之不和,又可引申为饮食之不节、正气之不足等。《医学正传》中言败毒散:“此药治伤寒瘟疫,风湿风眩,四肢痛,憎寒壮热,项强睛疼,不问老人、小儿皆可服。”方中羌活、独活辛温发散、通络止痛,柴胡辛散解肌,川芎行血祛风,前胡祛痰,枳壳降气,桔梗开肺,少量人参益气生津扶正,生姜、薄荷发散外邪。此方不仅可以用来治疗时疫,喻昌还用其治疗外邪陷里而成的痢疾,运用“逆流挽舟”治法使陷里之邪出表而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抗炎、解热、镇痛、护肝等作用。有研究表明本方加减方能显著降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减少炎性介质释放,控制炎症反应,发挥抗炎抗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7]。且不少研究用其治疗消化系疾病,说明其对于消化系统症状有一定的治疗和缓解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外本方又有多种加减方,临床上在治疗瘟疫类疾病时,可结合辨证论治结果选用本方及其加减方进行适当加减。
4 结语1)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形成相关图表,基本上可以窥探到瘟疫治疗用药品种、高频药物、性味归经等。2)所选医书如《温病条辨》《广温疫论》《疫疹一得》《松峰说疫》《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较为常见且具有针对性,对于瘟疫防治方剂能够进行较好的筛选。3)瘟疫是一大类传染病,凡能传染者皆属其范畴。这就使得所用方剂药物品种比较分散(离散度大),如治消化系统传染病与治呼吸系统传染病的药物交叉很少,治疗呼吸系统传染病多用荆芥、防风、麻黄、白芷、细辛、黄芩、前胡、桔梗等,方剂多选十神汤、苍耳散、华盖散、香苏散、荆防败毒散、香芎散、柴胡升麻汤等;治疗消化系统传染病多选人参、茯苓、甘草、大黄、苍术、赤芍、柴胡、葛根等,方剂多用达原饮、连梅丸、柴葛五苓散、仙术汤、白虎加犀角升麻汤、苓术补脾饮、化滞汤等。4)所得核心用药为败毒散的主要组成说明瘟疫表证较普遍,且以寒为主,这符合一般瘟疫的特点,但临床引起瘟疫的原因多样,对瘟疫的认识不可单拘泥于伤寒或温病。5)泛称瘟疫时,特异性疾病的用药常不能突出,如治疗瘟疫邪伏膜原之达原饮,治疗大头瘟之普济消毒饮,治疗白喉之养阴清肺汤等方药组成未能得到突显。希望以上研究结果能为中医药治疗瘟疫提供一定思路,对本次新冠肺炎治疗有一定帮助。
[1] |
王玉光, 齐文升, 马家驹, 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临床特征与辨证治疗初探[J]. 中医杂志, 2020, 61(4): 281-285. WANG Y G, QI W S, MA J J,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an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0, 61(4): 281-285. |
[2] |
顾三元."方剂"的概念及范畴研究[D].成都: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4. GU S Y. Research on the concept and category of "prescription"[D]. Chengdu: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4. |
[3] |
李经纬, 邓铁涛. 中医大辞典[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 LI J W, DENG T T. Dictiona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1995. |
[4] |
钟赣生. 中药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 ZHONG G S.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ology[M]. Beijing: China P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2. |
[5] |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 一部.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5. National Pharmacopoeia Commission. 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M]. First. Beijing: China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15. |
[6] |
彭怀仁. 中医方剂大辞典[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PENG H R. Dictiona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cipes[M].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5. |
[7] |
吴晖, 邵丹, 文丹, 等. 加减荆防败毒散治疗风寒型外感热病疗效观察及对TNF-α、IL-1β的影响[J]. 福建中医药, 2017, 48(3): 11-13. WU H, SHAO D, WEN D, et al. 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of Jiajian Jing Fang Baidu San on wind-cold exogenous fever and its effects on TNF-α and IL-1β[J]. Fuj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 48(3): 11-13. |
2. Dongf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78,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