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王济, 王一, 王琦
- WANG Ji, WANG Yi, WANG Qi
- 从中医体质角度探寻个体化老年健康养生服务新途径
- Exploring new ways of individualized health care service for the elder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 天津中医药, 2021, 38(1): 7-10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1, 38(1): 7-10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21.01.02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20-12-05
当下全球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联合国2013年《世界老龄人口报告》预测,21世纪的人口中老龄化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到2050年左右,全球老龄人口将可能超过儿童人口,成为抚养比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一系列医疗卫生和社会问题。世界各国都在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解决方法,因此提出“积极老龄化”的理论,并经历了一个由“身体积极”,到经济参与积极,再到全面社会参与积极的发展过程[1]。
在中国,老龄化问题也日渐突出。一方面,老龄化增长速度快,老年人口抚养比增速明显快于世界及其他欠发达经济体的同期平均水平,同时存在明显“未富先老”的特征;另一方面,健康问题堪忧。据健康大数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56%。老年人口平均健康余寿仅为9年,其余时间基本处于患病、失能或半失能状态。失能半失能老人4 000万,占老年人口的19.5%。庞大的老年群体在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健康中国”战略,提出“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而健康老年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在中国,解决老龄化的问题离不开中医药原创的理论和方法。中医体质学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在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从中医体质角度提出“个体化老年健康养生服务”新理念,为普及个体化中医老年养生保健、减轻医疗负担探索了新的途径。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根据“生命过程论”开发针对老年人群特点的体质辨识方法中医体质学强调生命过程的全覆盖,提出“体质过程论”的理论,将体质发展的过程分解为若干个阶段,幼年(稚阴稚阳)→青年(气血渐盛)→壮年(气血充盛)→老年(五脏气衰),每个阶段各有自己的体质特点。
笔者发现,当今时代老年人群体质特点具有“虚、痰、瘀、郁”的共性,其中以虚性体质为主,其他实性体质常兼夹存在。除此之外,每种体质类型还具有一些不同于成年人的特征性表现。例如,湿热体质可表现为皮肤瘙痒;血瘀体质可表现为肢体麻木;阴虚体质可表现为耳鸣。因此,主持编制了《老年人中医体质量表》,开发老年人体质辨识工具。政府为“以体质辨识为主要手段”的“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投入7.2亿元(2013年),2014年投入9.6亿元,截止2017年底,以此方式获益的65岁以上老年人群达3.13亿人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计)。
2 从体质角度实现老年健康养生服务的个体化管理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个体差异历来是生命科学关注的焦点。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类对疾病的认识逐渐深入,医学模式也随之改变。对于病因的认识,从单一转向复杂,从生物因素转向多因素。这种由单一到复杂的转变呼唤着个体化医学的出现,而个体化的差异存在于人群与医疗的诸多方面,例如,在同样的环境下,有人发病而有人健康,患有相同疾病的不同人群表现不同,不同人群对相同药物干预的反应也有所差异。
中医体质学从以下5个方面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包括:生理病理的差异、药代动力学的差异、疾病与人群易感性的差异、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差异以及区域性的差异。面对不同维度的差异,若是单一因素分别分析,将会分成若干种不同群体。笔者不仅重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更看到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趋同性。据此,运用模块思想,通过大量流行病学调查,从整体角度综合系统地分析,整理出不同人群的差异点和共同点,聚类分析后形成体质分类。分清体质类型是个体化老年健康养生服务的关键,针对体质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体现中医因人制宜的观念,从而实现因人施膳,因人施保,因人施养。
3 从体质个体差异角度实现老年健康养生服务的分层管理目前,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多集中在高级医疗体系,使得卫生院、社区医院逐步萎缩,大医院超负荷运转。面对庞大的老年群体,大医院负担重,多模式的健康服务机构亟待开发。按照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2018年提出的《老年人健康分级标准(建议稿)》,将老年人的健康分为健康、亚健康、慢病、急危重症、病损、失能和临终7个等级。针对不同的健康等级,笔者提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旅游养老4个途径,对老年人群进行分层管理。
3.1 居家养老,家庭“自主自助式”的老年健康养生服务模式中国有2.4亿60岁以上老年人,若要维护健康,“自主自助”非常重要。笔者制定了9种体质个体化健康养生方案,内容包括“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多个方面,这些方案可以自己在家里操作。同时,也编写了中医体质亚健康教材、体质养生科普著作,制定了《首都市民中医健康指南》,起草了“老年人中医体质健康管理规范”。调体方案、科普著作、指南、规范、教材等为实现家庭自我健康管理奠定了基础。依据中医体质理念,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合自身体质的饮食、居住环境、运动方式,采取主动的方式维护健康。
另外,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和智能媒体的普及,利用智能体域网技术,可对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安全性等进行实时监测。也可应用智能手环、智能座椅等智能家居设施实时监测老年人生理、睡眠参数,为居家养老,尤其是独居老人提供科学化、智能化的养老环境。
3.2 社区养老,“医养结合”的老年健康服务养生模式医养结合是指通过整合社会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达到医疗养老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以满足不同年龄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对养老医疗服务不同层次的需求。将生活照顾、娱乐消遣、精神慰藉等日常服务,与卫生管理、医疗服务、健康护理、临终关怀等医疗卫生服务相结合,实现“赡养”和“医疗”资源的一体化整合,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日常生活服务和医疗服务。对北京市老年居民的一项调查显示,有84.6%的老年居民未来愿意选择社区中医药医养结合模式养老[2]。
“医养结合”依托于社区,调剂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是多渠道并举的新型养老模式,其服务对象是以有自理能力或部分自理能力的老年人为主,主要服务事项有日常生活护理、医疗保健、老年人文体活动、心理咨询与调适等[3]。可根据老年人体质个体差异和健康状况,形成针对不同慢病的多元化服务包。重心由“医院”下移到“社区”,采取“医养为主、兼顾医疗”的模式。在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宣教、多元化的中医养生保健和慢性病防治方案,与家庭“自主自助”的健康管理互为补充。
3.3 机构养老,“养疗结合”的老年健康养生服务模式老年人群中失能或半失能者占据很大一部分,因此在延长寿命的基础上,提高生存质量亦是笔者要实现的重要目标。在养老机构里面内设医疗机构,有别于传统养老机构,能够满足一定的医护需求。2014年3月《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师》职业培训项目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CETTIC)立项并批复在全国实施,为养老机构提供中医医护资源奠定了基础。目前已经在全国建设了体质相关老年养生院及生活馆,为近百万老年人提供中医体质辨识及专业养生指导,为偏颇体质老年人提供相应体质调理方法。
3.4 旅游养老,“旅游+健康服务”的老年健康养生服务模式中国的旅游养老起步比较晚,但最近十多年,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方面的感受,旅游养老也得以在这波新潮中觅得发展的良好时机。据统计,中国老年人群出游比例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从出游次数看,2000年时老年人半年内旅游1次的仅占2.8%,到2016年达到了52%,每年1次的出游人数由36%上升到了73.2%。从出游方式来看,2000年时独自一人出游的老年人极少,到2016年则有25.3%的老年人明确选择喜欢单独出游。这说明老年人的旅游观念正变得更加积极、自主、自立[4]。
中医药参与旅游业发展前景良好,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中医药保健养生旅游。将中医体质学理念与方法融入医疗旅游当中,可作为中国医疗旅游产业竞争的原创优势与主要源泉。通过宣传中医个体化养生文化和保健理念,突出中国在医疗旅游业中的原创优势,推动旅游业发展。
4 从体质个体差异角度实现老年健康养生服务的慢病管理伴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需求的增加,笔者关注的焦点应从以往人口寿命的长度转向老年阶段的生命质量,政府和社会也以促进健康老龄化作为长期的应对战略。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是渐进过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是防控老年人慢性病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中医体质学根据不同体质的易发疾病情况,提出“体质三级预防”理念,可实现个性化、针对性的健康管理。一级预防为改善偏颇体质,阻止相关疾病发生;二级预防为疾病临床前期,调整体质,早期治疗;三级预防为掌握体质差异,确定疾病的变化趋向,防止疾病加重与并发症发生。以体质预防思想指导慢病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如北京市丰台区西马小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240例血压正常高值老年患者辨体干预病例对照研究,观察1年后结果显示,干预组高血压发病率为30.83%(对照组68.33%),干预组平和体质增加10%(对照组5%),同时还降低体重指数、血脂、血糖等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5]。上海市长宁区北新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40万社区居民进行了中医体质辨识,提供个体化的健康调养方案,运行以来,效果初显。如糖尿病并发症干预达到未发生率为97.8%,处于全市领先,同时就医费用下降,门诊均次费从114元下降到106.80元。
5 总结王琦教授提出九体医学健康计划,运用模块化的思想将人群分成九大类,既体现个性化,又体现系统化。注重人群“个体差异性”和“整体趋同性”两个属性。并且从概念体系到基本原理、研究范畴到理论框架构建了九体医学的学科体系,从流行病调查到宏观、微观水平进行了系列的实证研究,形成了判定标准,实现了在健康管理、慢病防控等方面的推广应用。“九体医学健康计划”是策应当今医学朝向,策应慢病防控以及老年健康、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计划[6]。
九体医学为老年健康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与切入点,运用模块的思想将人分为9种,根据体质进行个性化的分层老年健康管理,同时依托体质辨识进行慢病管理,将中医体质学运用于老年健康管理之中,减轻中国医疗负担,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希望以中国式思想、中国式方法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医疗卫生问题。
[1] |
刘文, 焦佩. 国际视野中的积极老龄化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55(1): 167-180. LIU W, JIAO P. Research on active aging from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5, 55(1): 167-180. |
[2] |
王云, 徐颖, 王明, 等. 北京市老年居民对社区中医药医养结合模式认知现状调查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 34(11): 5463-5465. WANG Y, XU Y, WANG M, et al. Cognitive status of elderly residents in Beijing on the mode of commun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2019, 34(11): 5463-5465. |
[3] |
龚俊杰. 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模式[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 40(8): 1777-1781. GONG J J. Community home-based care for the aged model of combination of medical and health care[J].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2020, 40(8): 1777-1781.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20.08.058 |
[4] |
赵恩兰. "健康中国"战略下中国旅游与养老融合发展模式与推动策略研究[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 19(2): 15-19. ZHAO E L.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model and promotion strategy of integrating tourism and elderly care in China under the strategy of "healthy China"[J]. 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Commerce and Technology, 2019, 19(2): 15-19. |
[5] |
李秀娟. 以中医体质辨识养生为特色的社区非药物干预对血压正常高值老年人群的影响[J]. 世界中医药, 2012, 7(4): 345-347. LI X J. Impa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ized non-drugs intervention to elderly population with borderline hypertension[J]. World Chinese Medicine, 2012, 7(4): 345-347. 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2.04.028 |
[6] |
王琦. 中国式的精准医学:九体医学健康计划[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 30(10): 3407-3411. WANG Q. Chinese precision medicine:nine-constitution medical health program[J].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2015, 30(10): 3407-3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