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金舒纯, 茅建春
- JIN Shuchun, MAO Jianchun
- 风痛膏穴位敷贴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 Clinical research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of Fengtong Plaster in treatment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of kidney deficiency and governor vessel cold
- 天津中医药, 2021, 38(8): 1035-1040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1, 38(8): 1035-1040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21.08.18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21-03-16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肌腱、韧带、附着点病变的典型病理变化,侵犯部位主要为骶髂关节、脊柱、脊柱旁软组织及其外周关节,腰背部及骶髂部疼痛和(或)为AS的主要临床症状,除关节受累外,对皮肤、眼、心、肺、胃肠道、泌尿道等关节外器官或系统造成损伤。由于本病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或活动后症情减轻,患者易错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晚期可能出现脊柱强直僵硬、弯曲变形,致畸致残,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西医治疗AS主要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生物制剂[2],当后期出现关节变形、功能障碍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中医外治法中的穴位敷贴是将药物研磨、捣烂,制作成膏状,贴敷于穴位之上,本过药物渗透作用于机体的一种无创穴位疗法。本院风湿免疫科经验方风痛膏加白芥子粉外敷,有益肾温督、散寒止痛之功。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观察风痛膏治疗肾虚督寒型AS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2019年1月—2020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风湿科门诊及病房的AS患者82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中医辨证为肾虚督寒型。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因失访脱落3例,1例未遵从本研究方案用药而被剔除,对照组因失访脱落4例,最终74例完成治疗观察。74例患者中,治疗组37例包括男28例,女9例,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39.57±11.94)岁,病程0.5~26年,病程中位数7年。对照组37例包括男28例,女9例,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40.27±10.75)岁,病程0.5~31年,病程中位数7年。经统计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4年纽约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和僵硬出现久于3个月,症状可在活动后减轻,休息无法改善。2)腰椎屈曲、侧弯活动受限。3)胸廓活动度较健康同龄人和同性别者减少。4)放射学标准:单侧Ⅲ~Ⅳ级骶髂关节炎,或双侧Ⅱ~Ⅳ级骶髂关节炎。患者满足放射学标准,并符合1)、2)、3)中的任何1条即可诊断为AS。
AS放射学诊断标准(1966年制定的AS纽约诊断标准)对骶髂关节X线改变进行如下分期,按X线骶髂关节炎的病变程度分为5级,0级:正常;Ⅰ级:可疑的骶髂关节炎;Ⅱ级:骶髂关节轻度异常,关节间隙正常,但可见局限性侵蚀、硬化;Ⅲ级:骶髂关节明显异常,出现关节间隙的变化,在硬化、侵蚀、关节间隙增宽或狭窄,部分AS患者中至少存在1项;Ⅳ级:骶髂关节严重异常,关节强直呈完全性。
1.2.2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02年重新修订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并参考《中医内科学》,结合科室诊疗常规及临床实际,制定肾虚督寒型证候诊断标准。主证:1)腰背疼痛,夜间或受寒则较前加重。2)腰背僵硬伴活动不利,天气寒冷则加剧。3)自觉腰背发冷。次证:1)畏寒喜暖。2)腰膝酸软。3)神疲乏力。舌象及脉象:舌质淡,苔白,脉象表现为沉细或沉弱。判断标准:主要证候符合两条,次要证候符合两条及以上,或主要证候符合3条,次要证候符合1条及以上,兼见相应舌脉者,即可诊断为肾虚督寒型AS。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受试者符合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年龄在16~75岁,性别不限。3)自愿加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治疗期间不接受本研究治疗以外其他相关治疗。5)既往如服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必须经过3个月药物洗脱期。6)入组前正在使用其他NSAIDs者需改服美洛昔康;入组前使用美洛昔康者,剂量稳定至少2周。
排除标准:1)AS放射学诊断标准Ⅳ级患者。2)合并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3)合并肺、肝、肾脏或造血系统等严重内脏疾病与严重关节外表现者。4)未采取有效规避怀孕措施的育龄期妇女,或入组前尿妊娠试验阳性,或有备孕计划者、哺乳期妇女。5)无法正常控制自我,神经、精神、心理失调产生疾病或心脑血管方面严重病变。6)局部外伤处于急性期或局部皮肤破损者。7)过敏性体质者。8)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
1.4 给药方法对照组:予非甾体类抗炎药美洛昔康片口服(每片7.5 mg,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20217),每日1次,每次1片。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予风痛膏穴位敷贴,风痛膏由本院中药房统一配置,主要组成为黄芪、鹿角霜、制草乌等,制成粉剂,打粉过100目筛后,按比例加入凡士林调制均匀成膏剂。应用时取1份量,搓成圆丸,按压成薄饼(直径40 mm,厚度2 mm),无纺布覆盖于药饼之上。每个敷贴使用时将0.5 g白芥子粉均匀洒于膏剂上。穴位敷贴方法:洗净皮肤,在选取穴位处准确敷贴,敷贴时均匀薄洒白芥子粉。患者每次至医院由专人进行敷贴,每周2次(治疗间隔天数相同),每次持续4 h。不能耐受或出现皮损者应及时取下,并记录敷贴时间和具体症状。针对肾虚督寒之病机取穴大椎、身柱、命门、肾俞(双侧)、膀胱俞(双侧)、脾俞(双侧)。标记并以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如有受试者在试验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医师会根据情况予以对应处理,并记录治疗药物、使用剂量及时间。本试验观察周期为4周。
1.5 观察指标记录患者入组时及第4周如下指标:1)患者总体评价、脊柱疼痛评分。2)关节活动度:指地距、枕墙距、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3)评价AS患者病情活动度的AS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评分。4)评价AS患者机体功能的AS功能指数(BASFI)评分。5)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
1.6 疗效评价标准 1.6.1 总体疗效评价标准采用国际AS评价工作组(ASAS)制定的ASAS标准判定,ASAS改善标准包含以下4个评估域:1)患者总体评价。2)脊柱疼痛评分。3)躯体功能:BASFI评分。4)炎症活动:将BASDAI评分最后2项取平均值。ASAS20改善标准:患者在至少3个评估域中改善不少于20%和1个单位,其余评估域加重不超过20%和1个单位。ASAS40改善标准:患者在至少3个评估域中改善不少于40%和2个单位,其余评估域无加重。
1.6.2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中医证候疗效评价计算公式采用尼莫地平法,中医证候疗效改善百分比=(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控制: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治疗后得到消除或基本消除,相应评分下降幅度≥90%;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治疗后改善显著,相应评分下降幅度≥70%但<9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治疗后得到一定好转,相应评分下降幅度≥30%但<70%;无效:中医症状、体征治疗后并未产生显著改善,甚至加重,相应评分下降幅度 < 30%。
1.7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21.0软件分析所有试验数据。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校正χ2检验。计量资料若满足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Md(P25,P75)]表示,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体疗效判定治疗组患者ASAS20达标19例,ASAS40达标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1.08%;对照组患者ASAS20达标23例,ASAS40达标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7.56%。治疗组ASAS40达标率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 1。
2.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有效率分别为94.59%、32.43%,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 < 0.05)。主证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在腰背僵硬、腰背发冷方面改善明显(P < 0.05),次证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在畏寒喜暖、腰膝酸软方面改善明显(P < 0.05)。见表 3及表 4。
2.4 两组观察性指标比较 2.4.1 两组患者总体评价、脊柱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比较两组患者组内前后总体评价、脊柱疼痛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改善显著。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总体评价、脊柱疼痛评分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 < 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方面,两组组内前后枕墙距、指地距、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改善显著。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Schober试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枕墙距、指地距、胸廓活动度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见表 5。
2.4.2 两组患者BASDAI、BASFI评分比较两组组内前后BASDAI、BASFI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改善显著。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BASDA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治疗后两组BASFI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见表 6及表 7。
2.4.3 两组患者CRP、ESR比较两组组内前后CRP、ESR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CRP、ES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见表 8。
2.5 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监测本次试验的安全性指标主要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皮肤不适等。试验期间治疗组发生3例不良事件,其中1例为背部穴位敷贴部位皮肤过敏1次,自行好转后坚持试验,后未出现异常情况;1例肝功能转氨酶轻度升高,患者无不适感,未予特殊处理,后随访肝功能正常,对照组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未出现异常情况。治疗过程中,对照组1例患者有恶心症状,将服药时间改至饭后,症情缓解。无其他不良事件发生。
3 讨论根据AS腰背疼痛僵硬、活动不利的临床特点,将其归于中医“痹病”范畴,因其腰背弯曲僵直,故被称为“大偻”“偻痹”“竹节风”“骨痹”“肾痹”“历节”等。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一方面,《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素问·痹论》云:“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另一方面,《张氏医通·脊痛脊强》记载:“脊者,督脉之经与膀胱之经,皆取道于脊也。”《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凡人之腰痛,皆脊梁处作痛,此实督脉主之……肾虚者,其督脉必虚,是以腰疼。”从以上两个方面可见AS的病机主要为督肾不足,而肾阳主一身之阳,督脉为阳脉之海,督肾阳虚则温煦不足,病变在腰部则表现为腰部疼痛、僵硬,故治疗上强调益肾温督、散寒止痛。中医外治法穴位敷贴历史悠久,研究发现穴位敷贴可以通过以下3个方面起效:1)对机体的局部刺激,即通过刺激穴位处的局部皮肤、血管、神经、淋巴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2)通过穴位刺激疏通相应的经络,改善经络状态。3)经皮肤渗透吸收的透皮给药途径发挥疗效。经络及穴位对药物吸收快速且作用明显,因其具有放大效应与外敏感性,敷贴于特殊经穴的药物可迅速产生较强的药理效应[4],目前穴位敷贴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风痛膏是本院风湿免疫科经验方,风痛膏中鹿角霜入肾经,为血肉有情之品,善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神农本草经》中描述鹿角霜“主伤中劳绝,腰痛羸瘦,补中益气……”,《本草逢原》形容鹿角霜“益阳补肾,强精活血……总不出通督脉、补命门之用”。鹿角霜温肾暖督,且因走肝经,肝主筋,故又有强筋之效,肝肾同补,强筋健骨,现代药理发现鹿角霜有消炎镇痛作用[5]。黄芪补气固表托毒,补气既可脾肾双补,又能固卫实表,现代药理发现黄芪能够增加机体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6]。鹿角霜温肾暖督,黄芪益气实表,两者共为君药。草乌大辛大热,能够祛寒湿、开腠理,通过发汗祛除外袭之寒湿,缓解外寒与内寒改善肌肉关节僵硬疼痛。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乌头类及其复方制剂具有抵抗免疫抑制的功能[7]。白芥子性辛、温,可温经散寒,通络止痛,能去皮里膜外之痰,使凝邪外出,《本草纲目》亦谓白芥子可治“痹木脚气,筋骨腰节诸痛”,故草乌、白芥子助鹿角霜温经通络止痛为臣药。《本草拾遗》谓虎杖“主风在骨节间及血瘀”。《医林纂要》认为虎杖“坚肾,强阳益精,壮筋骨,增气力”。研究证实虎杖提取物及活性成分能抗血栓[8],对应了虎杖散瘀止痛之效。陈敏等[9]发现虎杖黄芩酊可有效促进三伏贴所致皮肤损伤创面的愈合,减轻创面疼痛,其性味苦寒,散瘀止痛且可减轻敷贴对皮肤的不良反应为佐药。当归散瘀止痛[10],白芥子、当归能增加外用药透皮性[11-12],引方中诸药以达病灶,两者又共为使药。诸药配伍合用,共奏益肾温督、散寒止痛之功。
在穴位选择上,首先选取位于督脉上的大椎、身柱与命门。《张氏医通·脊痛脊强》中说:“脊者,督脉之经与膀胱之经,皆取道于脊也。”膀胱经与肾经相表里,肾经之不足可影响膀胱经,背俞穴为膀胱经上的一组特定穴,常用于治疗内脏疾病,故再取穴双侧肾俞、膀胱俞与脾俞。尤其关元、肾俞两者皆功善补肾培元,对于调节阳气有重要意义。诸穴配伍疏通经络,激发经气,温阳补肾,舒筋活络,更得脾俞健脾和胃,调补后天之本令气血生化有源。风痛膏敷贴上述穴位以益肾温督,散寒止痛,调节气血与脏腑功能。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风痛膏穴位敷贴治疗肾虚督寒型AS能明显改善总体疗效及关节功能,疗效安全可靠,并可明显改善肾虚督寒型AS患者症状,如腰背僵硬、腰背发冷、腰膝酸软、畏寒喜暖。风痛膏穴位敷贴治疗肾虚督寒型AS体现了中医药的独到之处,其简、便、廉、验,值得临床推广。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验证。
[1] |
RAMOSREMUS C, HERNANDEZ-RIOS G, DURANBARRAGAN S, et al. Fifteen-year trends of long-term disability and sick leaves in ankylosingspondylitis[J]. Clinical Rheumatology, 2011, 30(3): 361-367. DOI:10.1007/s10067-010-1669-y |
[2] |
彭兰驭, 牟茂婷, 杨爽, 等. 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治疗现状与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98): 83-85. PENG L Y, MOU M T, YANG S, et al. Current status and progress of drug therapy for ankylosing spondylitis[J].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2018, 18(98): 83-85. |
[3] |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233. ZHENG X Y. Guiding principles for clinical research of new Chinese medicines[M]. Beijing: China Medical Science Press, 2002: 233. |
[4] |
张涛, 李博, 庞浩, 等. 中西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效果观察[J]. 皮肤病与性病, 2018, 40(4): 614-615. ZHANG T, LI B, PANG H, et al.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in active period[J]. Skin diseases and venereal diseases, 2018, 40(4): 614-615. DOI:10.3969/j.issn.1002-1310.2018.04.097 |
[5] |
张婧卓, 林喆, 律广富, 等. 鹿角霜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J]. 吉林中医药, 2014, 34(10): 975-977. ZHANG J Z, LIN Z, LYU G F, et al. Study on the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 effects of Cornu Cervi Degelatinatum[J]. Jil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4, 34(10): 975-977. |
[6] |
杨金泉, 何海波. 黄芪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 23(2): 148-150. YANG J Q, HE H B.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Astragalus[J]. The Journal of 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2010, 23(2): 148-150. DOI:10.3969/j.issn.1001-7585.2010.02.011 |
[7] |
汪泸双. 乌头碱抗风湿作用的药效学研究概述[J]. 基层医药杂志, 1996, 10(3): 45-46. WANG L S. A review of pharmacodynamics research of aconitine on anti-rheumatic effects[J]. Primary Medicine Journal, 1996, 10(3): 45-46. |
[8] |
李鑫, 刘伟, 王栋先. 基于王新陆血浊理论探讨化浊药物临床应用新思路[J]. 天津中医药, 2017, 34(1): 18-21. LI X, LIU W, WANG D X. Discussion on new ideas of herbs for resolving blood turbidity on clinical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blood turbidity of WANG Xinlu[J].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 34(1): 18-21. |
[9] |
陈敏, 万娟娟. 虎杖黄芩酊治疗三伏贴所致皮肤损伤疗效观察[J].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9, 31(3): 174-177. CHEN M, WANG J J. Observation 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Huzhang Huangqin ding in the treatment of sanfutie-caused skin damage[J]. The Chinese Journal of Burns Wounds And Surface Ulcers, 2019, 31(3): 174-177. DOI:10.3969/j.issn.1001-0726.2019.03.006 |
[10] |
刘鑫, 赵颖, 王永洁, 等.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当归补血汤辅助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研究[J]. 天津中医药, 2019, 36(10): 1012-1020. LIU X, ZHAO Y, WANG Y J, et al. Action mechanism of Danggui Buxue Decoction in adjuvant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J].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9, 36(10): 1012-1020. DOI:10.11656/j.issn.1672-1519.2019.10.19 |
[11] |
徐月红, 叶卉, 郭秀彩, 等. 微透析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研究白芥子涂方皮肤药动学[J]. 中草药, 2012, 43(2): 336-340. XU Y H, YE H, GUO X C, et al. Dermal pharmacokinetic study of Baijiezi Tufang by microdialysis combinedwith RP-HPLC[J].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2, 43(2): 336-340. |
[12] |
石玉丰. 当归四逆汤加减结合贴敷对寒湿困脾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17(2): 154-156. SHI Y F. Exploration on combination of Danggui Sini decoction and Chinese medicine sticking to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of cold-damp in spleen[J].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5, 17(2): 154-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