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路娜, 邓跃扬, 黄敏娜, 王来捷, 刘慧玲, 贾英杰
- LU Na, DENG Yueyang, HUANG Minna, WANG Laijie, LIU Huiling, JIA Yingjie
- 正念疗法对肺癌患者焦虑、抑郁的干预效果研究
- Research on intervention effect of mindfulness therapy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 天津中医药, 2023, 40(3): 350-354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3, 40(3): 350-354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23.03.13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22-12-15
2. 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 300381
2021年数据显示,肺癌是病死率排名第一位的癌症[1]。随着人口老龄化及肿瘤筛查的普及,肺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目前肺癌的治疗方法多着眼于提高患者的生存期[3],面对如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涉及的研究较少,面对疾病的恐惧感和当前治疗可能产生的生活质量影响,都会让患者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效果[4],甚至产生躯体症状,对患者的日常行为活动及生活的影响将严重阻碍疾病康复。中医《黄帝内经》有“忧伤肺”之说,不良情绪不同程度地影响脏腑生理功能,各脏腑气机失调,进一步推动了肺癌的发生发展。治疗肺癌时,应在扶正祛邪的同时注意及时疏导不良情绪,所以针对此类问题需要实施一定的干预措施。近十余年来,随着心理领域不断发展,相关心理干预(如正念疗法、心理健康干预等)也逐渐成为辅助患者治疗的一种方式,并在情绪调节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疗效[5]。在肺癌患者心理干预方面,目前认为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包括认知行为、心理支持、音乐疗法、团体治疗及正念疗法等。干预时点多选择在康复期,住院患者的心理干预则较少报道。此外,中国患者对心理干预的知晓度、使用率以及主观需求较低,基于此,制定适合肿瘤住院患者的心理干预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正念疗法是由正念减压疗法改良而来[6],针对癌症患者病情的特殊性而设立的课程,鼓励患者正视疾病,提高依从性,研究显示,其可以有效改善癌症患者的躯体及心理症状[7]。本研究拟探讨正念疗法对于住院的肺癌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提供适合住院期肺癌患者心理干预的可行性方案供同行参考。
1 临床资料 1.1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肺癌;年龄18~80岁;轻度焦虑或抑郁状态;预计生存时间≥6个月;患者知情同意,沟通能力正常,愿意并能够接受正念疗法。
排除标准:依从性较差者;近6个月内曾服用过抗焦虑、抗抑郁等精神类疾病药物者;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哺乳期、妊娠期妇女;近1年内学习参加过正念疗法治疗者。
1.2 分组情况共纳入研究对象74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中的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74例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38例,对照组36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 研究方法 2.1 干预方法对照组实施肺癌化疗期间常规护理措施,日常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规范日常饮食及作息时间,针对疾病现状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给予为期2周的正念疗法,科室成立专门肿瘤心理学科组:由科室心理学医生担任顾问,护士长担任小组长,部分护理部护师和管床医师担任组员,在借鉴正念疗法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共同商讨、制定适合本科室患者的训练方案,具体见表 1。一共设置7次课程,隔日进行,每次的学习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为新内容,则于当日下午3时由小组成员准时在肿瘤科示教室面向入组患者对当天课程的学习内容进行讲解,然后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第2部分为每日家庭作业,根据前1日学习内容及配合专业人员录制的视频进行练习,练习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呼叫病房专业巡视督导人员,进行一对一指导。主要内容为由具有正念疗法培训证书的2名护士向患者讲解疾病及化疗知识,向患者讲解正念癌症康复内容、练习方法、持续时间、家庭作业以及注意事项等,并及时回答患者问题,时间控制在30~45 min。治疗结束前,向患者发放正念练习音频(不会涉及患者敏感词汇)。并告知患者正念练习时间、家庭作业完成形式及研究者监督形式等。
观察组在第1次入院后进行基线测量(第0周),之后开始隔日1次进行正念疗法训练,住院期间正念疗法训练安排在下午16:00点,地点选择在病区示教室,每次约3~5例,共进行7次,出院前发放练习视频并嘱回家自行练习,要求每日至少练习30 min,患者出院期间在家自行跟随视频进行练习,并记录练习时间,在第8周末患者到肿瘤科心理门诊进行量表测量;为保证患者依从性,研究小组每周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训练情况,并针对患者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对照组试验期内未给予干预,只在相同时点进行量表测量,由医生开具量表测评医嘱,护士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量表测量。干预内容参考卡巴金教授的8周正念癌症康复课程,结合住院患者情况进行改良,主要包括正念呼吸训练、身体扫描、我是谁以及指导和分享。
2.2 测量工具采用Hamilton等学者编制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测量患者的抑郁水平,包括24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严重,该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82。
采用Hamilton等学者编制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测量患者的焦虑水平,包括14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该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82[8]。
SCL-90症状自评量表于1975年由德若伽提斯(L.R.Derogatis)编制[9]。该量表采用10个项目分别反映心理症状情况,包含有躯体化、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等。
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质量控制为保证调研质量,本研究从最初的设计、人员培训、资料收集、实施干预以及到最后的数据整理与分析都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资料收集通过向患者发放问卷,由患者填写,一旦出现任何疑问,由研究者进行统一解释并由患者作答,作答完毕后,研究者需检查问卷有无漏填,一旦出现漏填等情况,及时与患者沟通,以保证问卷收集的有效性,出院的患者则通过打电话或微信的方式进行问卷的收集,每次问卷收集后,研究者需检查问卷填写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与患者沟通并进行修改。
为避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出现沾染现象,研究者为观察组患者提供独立且安全的科室示教室,由患者在此空间进行训练。所以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能够很好地避免沾染问题;为保证出院患者高度参与性,出院患者每日通过研究者的电话提醒、微信提醒或家属监督进行练习,每日练习后在家庭作业记录表格上打“√”,以保证患者每日进行练习。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比较本研究选择2021年12月1日—2022年3月15日在肿瘤科收治的晚期肺癌住院患者。经筛选后最终纳入7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8例和36例。观察组中共6例患者脱落和/或中途退出,对照组中4例患者未完成全部疗程故脱落,最终64例患者完成此研究,对照组32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男18例,女14例;年龄(66.19±5.19)岁;临床分期:Ⅲb期24例,Ⅳ期8例;肿瘤类型:腺癌26例,鳞癌6例,腺鳞癌0例。观察组:患者男20例,女12例;年龄(63.63±7.74)岁;临床分期:Ⅲb期25例,Ⅳ期7例;肿瘤类型:腺癌25例,鳞癌6例,腺鳞癌1例。两组患者病程、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 2。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及相关伦理要求。
3.2 两组患者HAMA分值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HAMA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分值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3.3 两组患者HAMD分值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分值均下降,但两组表现出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4 两组治疗前后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分值对比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症状自评量表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CL-90症状自评量表均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不同分组样本对于治疗前躯体化、治疗前抑郁、治疗后抑郁、治疗前焦虑、治疗前敌对、治疗前恐怖、治疗后恐怖、治疗前睡眠障碍和饮食不良共8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于治疗后躯体化、治疗后焦虑、治疗后敌对、治疗后睡眠障碍和饮食不良共4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5。
4 讨论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逐年升高,当患者发现自身患有癌症时,需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另外长期治疗则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理机能,使体力活动能力下降,造成躯体、情感及认知等方面的疲乏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居于中医的“郁症”范畴,如《灵枢·本神》言:“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肾气虚则厥,实则胀,肾藏精,精舍志。”由此可知,肺癌患者病情与情绪关系复杂交错、联系密切,临床对于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疲乏感等方面逐渐重视,但鲜有具体理念及相关措施进行针对性干预,以日常查房进行健康教育、改善认知及日常指导锻炼等为主,对于改善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效果甚微。肺癌患者常因为自身病情及治疗因素出现较多负面情绪,影响患者依从性及治疗疗效,因此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与提高患者的生存期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干预手段对患者的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正念减压疗法是一种压力管理治疗方法,旨在通过冥想等方式有意识的觉察呼吸、情绪、身体行为、动作,集中注意力感受身体变化,并不加以批判引导释放压力,可帮助患者认识心理压力及消极情绪,并可减少因压力所造成的健康状况。已有大量研究证实,正念减压疗法对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效能水平效果较好[10]。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成立专门肿瘤心理学科组,小组成员在借鉴正念癌症康复疗法后,结合中医知识共同制订适合肺癌患者的“正念疗法”课程。
在本研究中,将正念减压疗法的概念结合到实际肺癌患者的诊疗中,应用于晚期肺癌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管理,达到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8周后HAMA分值干预效应显著(P < 0.05),说明正念疗法可有效缓解晚期肺癌患者的焦虑情绪。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接受正念疗法的晚期肺癌患者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中躯体化、焦虑、敌对、其他(睡眠障碍和饮食不良)维度评分改善情况明显更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抑郁、焦虑水平较对照组明显缓解,可能原因是患者于8周正念练习后,让患者能够以一个平稳的心态接纳自己,面对生活,焦虑状况也就得到了一定的缓解。本研究观察组焦虑抑郁水平均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与已有研究[11]结果相似,可能原因是患者进行正念疗法后,个体的情绪进一步得到了改善[12];另一方面,通过8周的正念训练,使得患者的反刍性思维逐渐降低[13],接纳自己的疾病及自身状态,顺应自然,减少担忧[14]。
综上,正念癌症康复疗法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伴焦虑患者有较好效果。但抑郁、恐怖却未见明显缓解,可能与患者练习质量无法保证、干预时间较短有关,今后还应进一步探究。
5 小结综上所述,正念疗法能有效缓解晚期肺癌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其对疾病的认知功能,积极勇敢的面对生活,同时对患者的失眠、疲乏等情况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由于本研究患者接受培训时间及随访时间较短,样本量较小,干预措施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性,存在一定局限性,建议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量、同时结合中医护理特色、老年特色的相关研究。
[1] |
SUNG H, FERLAY J, SIEGEL R L,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J].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21, 71(3): 209-249. DOI:10.3322/caac.21660 |
[2] |
GRIDELLI C, ROSSI A, CARBONE D P, et al.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2015, 1: 15009. DOI:10.1038/nrdp.2015.9 |
[3] |
徐嵩, 赵世康, 任凡, 等. 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靶向及免疫治疗研究进展和展望[J]. 中国肿瘤临床, 2020, 47(6): 299-303. XU S, ZHAO S K, REN F, et al.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f neoadjuvant target therapy and immunotherapy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20, 47(6): 299-303. DOI:10.3969/j.issn.1000-8179.2020.06.151 |
[4] |
HERBST R S, MORGENSZTERN D, BOSHOFF C. The b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Nature, 2018, 553(7689): 446-454. DOI:10.1038/nature25183 |
[5] |
生媛媛, 刘惠军, 何欣嘏. 正念干预在癌症康复中的临床应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17, 25(12): 2124-2135. SHENG Y Y, LIU H J, HE X G. Clinical practice of 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s in cancer recovery[J].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7, 25(12): 2124-2135. |
[6] |
琳达·卡尔森, 迈克尔·斯佩卡. 孙玉静, 翻译. 正念癌症康复[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 32-129. LINDA C, MICHAEL S. SUN Y J, edit. Mindfulness based cancer recovery[M]. Beijing: China Machine Press, 2016: 32-129. |
[7] |
王晓宇, 潘伟. 正念减压训练疗法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2, 29(1): 99-101. WANG X Y, PAN W. Effects of mindfulness decompression training therapy on negative emotions and self-care abilit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after gastric cancer[J].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and Rehabilitation, 2022, 29(1): 99-101. DOI:10.13455/j.cnki.cjcor.2022.01.26 |
[8] |
段泉泉, 胜利. 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 26(9): 676-679. DUAN Q Q, SHENG L. Differential validity of SAS and SDS among psychiatric non-psychotic outpatients and their partners[J]. 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 2012, 26(9): 676-679. |
[9] |
唐秋萍, 程灶火, 袁爱华, 等. SCL-90在中国的应用与分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9, 7(1): 19-23. TANG Q P, CHENG Z H, YUAN A H, et al. The use and reanalysis of SCL-90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1999, 7(1): 19-23. |
[10] |
于璐, 熊韦锐. 正念疗法的兴起、发展与前景[J]. 学理论, 2011, 53(12): 47-48. YU L, XIONG W R. Mindfulness therapies: a new kind of psychotherapy[J]. Theory Research, 2011, 53(12): 47-48. |
[11] |
吴毅, 何勇辉, 张嘉欣, 等. 正念减压疗法对中国癌症病人焦虑、抑郁水平影响的Meta分析[J]. 全科护理, 2019, 17(22): 2705-2709. WU Y, HE Y H, ZHANG J X, et al.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mindfulness decompression therapy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cancer patients in China[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Nursing, 2019, 17(22): 2705-2709. |
[12] |
王岩, 辛婷婷, 刘兴华, 等. 正念训练的去自动化效应: Stroop和前瞻记忆任务证据[J]. 心理学报, 2012, 44(9): 1180-1188. WANG Y, XIN T T, LIU X H, et al. Mindfulness can reduce automatic responding: evidences from stroop task and prospective memory task[J].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2012, 44(9): 1180-1188. |
[13] |
张鸿儒, 余一彤, 史铁英. 慢性病患者反刍思维的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 2019, 34(1): 107-110. ZHANG H R, YU Y T, SHI T Y. Research progress of rum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J].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2019, 34(1): 107-110. |
[14] |
ROEMER L, ORSILLO S M. Expanding our conceptualization of and treatment for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Integrating mindfulness/acceptance-based approaches with existing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s[J]. Clinical Psychology: Science and Practice, 2002, 9(1): 54-68. |
2.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ianjin 30038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