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赵海虹, 任琦琦, 陈翠平, 等.
- ZHAO Haihong, REN Qiqi, CHEN Cuiping, et al.
- 1 190例婴幼儿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特禀质相关因素探析
-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types and factors related to inherited special constitution in 1 190 infants
- 天津中医药, 2023, 40(6): 692-696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3, 40(6): 692-696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23.06.03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22-12-20
2. 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北京 100015;
3. 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服务中心,北京 102488
《灵枢·天年》云:“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循”。婴幼儿受到先天禀赋制约,在日常生活中又受到后天环境影响,表现出“有类可分、有体可辨”[1],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独特体质特征。婴幼儿体质可分为9种类型—平和质、特禀质、湿热质、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血瘀质、阳虚质[2],其中特禀质一般是指由于遗传因素和先天因素所造成的特殊状态的体质,是受禀赋遗传影响最大的一种体质,婴幼儿出生之前在母体内禀受的一切特征,包括父母双方所赋予的遗传素质、在母体内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影响,成为特禀质形成的关键因素。特禀质主要包括过敏体质、先天及遗传因素体质、胎传体质等,过敏体质是指在外在因子的作用下,机体生理功能和自我调适力低下,对不同过敏原的亲和性和反应性增强,是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内在条件,临床及流行病学调查均发现过敏体质个体好发各种不同的过敏反应及过敏性疾病,如湿疹、荨麻疹和过敏性哮喘等[3]。
婴幼儿处于人体生长发育最迅速、最重要的时期,此时“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婴幼儿尤其是禀赋不足的过敏体质婴幼儿成为过敏性疾病的高发群体。1项覆盖中国33个城市的大范围研究发现,0~24月龄婴幼儿曾发生或正在发生过敏性疾病症状的比例达40.9%,过敏性疾病各症状的患病率为12.3%,如此高患病率正逐渐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4]。研究基于《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首次对北京市和广东省婴幼儿开展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描述婴幼儿的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并探索婴幼儿特禀质是否与性别、年龄、出生方式、喂养方式、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年龄、父母学历存在相关性,为中医体质理论在婴幼儿养生保健、群体性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于2020年11月27日—2021年10月18日,采用线上公众号推广、微信群发等形式,通过问卷星软件发布《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共收集1 436份由婴幼儿家长填写的体质量表。从整体人群、性别、年龄、地域,以及体质相关因素等维度,对婴幼儿的中医体质特征进行分析。
1.2 伦理审查课题经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与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批号:2020BZYLL122。
1.3 调查内容研究通过问卷星软件发布《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该量表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团队编制,分为9个亚量表,在信度和效度分析方面均有良好表现[2]。问卷第1部分为基本情况表,包括民族、性别、年龄、出生方式、前4个月喂养方式、是否独生子女、过敏史、疾病史、父母学历、生产时父母年龄等内容;第2部分为体质问卷,涵盖43个条目,每个条目得分1~5分,原始分数=每项条目分数总和,转化分数=[(原始分-条目数)/(条目数×4)]×100。体质判定标准为:平和质转化分≥60分,其他8种体质转化分均 < 30分,判定为“是”平和质;平和质转化分≥60分,其他8种体质转化分均 < 40分,判定为“倾向是”平和质;不满足上述条件者,判定为“非”平和质。偏颇体质转化分≥40分,判定为“是”该偏颇体质;转化分为30~39分,判定为“倾向是”该体质;转化分 < 30分,判定为“非”该体质。
1.4 纳入标准1)孩子0~3岁,在广东省或北京市出生。2)家长长期照看孩子,对其基本情况了解较为详尽。3)自愿并知情同意。
1.5 排除标准1)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2)家长或孩子患有精神疾病、意识行为障碍者。3)家长或孩子患有疾病病情严重不能参与调查者。4)问卷中重要条目填写缺失或有逻辑错误者。符合上述任何一项者,即可排除。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和构成比(%)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体质相关因素进行分析。P <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研究共收到1 436份体质量表,排除无效量表 246份,获得有效量表 1 190份。1)年龄及性别:纳入男646例,构成比为54.29%,女544例,构成比为45.71%。平均年龄为(12.06±8.34)个月。2)过敏史:特禀质婴幼儿25例(42.37%)出现鸡蛋、牛奶、菠菜、芒果、海鲜、豆类、小麦、牛肉、尘螨等过敏情况。3)疾病史:1特禀质婴幼儿4例(23.73%)出现湿疹、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过敏性荨麻疹。
2.2 婴幼儿的体质类型分布特征根据体质辨识结果,1 190例婴幼儿的主要体质类型分布为:平和质位列首位,占全部人群的54.62%,8种偏颇体质占45.38%,其中,湿热质、阴虚质、气郁质占据前3位,构成比分别为15.29%、10.00%、9.92%,特禀质位列第4,构成比为4.96%。此5种体质为婴幼儿的主要体质类型。年龄对兼夹体质有一定影响[5],婴幼儿兼夹体质明显多于单一体质,故研究又统计了9种体质出现的频次以精准分析婴幼儿体质分布特征。9种体质共出现2 895次,平和质最多,为290次(22.61%),其次为湿热质536次(18.64%)、阴虚质491次(17.08%)、气郁质389次(13.53%)、特禀质278次(9.67%)、气虚质189次(6.57%)、阳虚质188次(6.54%)、痰湿质117次(4.07%)、血瘀质37次(1.29%)。见表 1。
2.3 不同性别婴幼儿的体质类型分布特征男性和女性婴幼儿9种体质中,平和质比例均为最高,男(54.80%)略高于女(54.41%)。湿热质均为两性的首位偏颇体质,且男性构成比(16.10%)高于女性(14.34%);女性第2位偏颇体质为气郁质(12.68%),第3位为阴虚质(8.82%);男性第2位偏颇体质为阴虚质(10.99%),第3位为气郁质(7.59%);男性婴幼儿特禀质比例(5.11%)高于女性(4.78%)。取例数较多、构成比较高的前5种主要体质进行χ2检验,结果显示χ2=9.790,P=0.044,说明不同性别婴幼儿的中医主要体质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见表 2。
2.4 不同年龄婴幼儿的体质类型分布特征各年龄段中,平和质比例均为最高,1岁以内构成比最高(58.50%),2~3岁构成比最低(40.50%)。各年龄段的前4位偏颇体质分别为:0~1岁年龄组为湿热质(17.52%)、气郁质(8.56%)、阴虚质(6.46%)、特禀质(4.35%),1~2岁年龄组为阴虚质(14.19%)、气郁质(12.26%)和湿热质(12.26%)、特禀质(5.81%),2~3岁年龄组为阴虚质(21.49%)、气郁质(12.40%)、湿热质(9.09%)、特禀质(6.61%)。取前5种主要体质进行χ2检验,结果显示χ2=52.116,P=0.000,说明不同年龄婴幼儿的中医主要体质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见表 3。
2.5 不同区域婴幼儿的体质类型分布特征广东省和北京市两地婴幼儿人群中,平和质比例均为最高,北京市构成比(61.14%)高于广东省(51.27%)。广东省湿热质、气郁质、阴虚质构成比均超过10%,北京市仅湿热质构成比超过10%。取前5种主要体质进行χ2检验,结果显示χ2=26.018,P=0.000,说明不同区域婴幼儿的中医主要体质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见表 4。
2.6 体质相关因素分析将特禀质作为因变量,为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选取无偏颇倾向的平和质为参考。自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出生方式、喂养方式、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年龄、父母学历,将计数自变量进行赋值,参考类别以第1个作对比。对于计量因素,婴幼儿年龄以月为单位,父母年龄以年为单位。展示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对特禀质的影响情况,具体表现为特禀质与年龄(OR=1.059,95%CI=1.021~1.099)正相关。见表 5、表 6。
3 讨论偏颇体质是疾病发生的生物学基础,不同体质好发疾病类型及疾病转归有所不同,实现体质精准分类、掌握体质分布特征是实现疾病防治的首要任务。王琦院士[6]指出,人的体质按年龄进行分类,通常分为小儿期、青年期、中年期、更年期、老年期,小儿期又可具体划分为0~3、3~6、6~12岁。0~3岁小儿称婴幼儿,处于身体和性格发育的关键时期。中国现存的首部儿科专著《颅卤经》指出:“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也。”揭示了婴幼儿阳气旺盛、生长迅速的体质特征。《宣明方论·小儿门》云:“大概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也。”婴幼儿阳气偏盛,一旦受邪,易于从阳化热,甚则出现热盛伤阴之状。与此理论相一致,研究发现湿热质和阴虚质这两种热性体质占婴幼儿全部偏颇体质的比例高达一半以上。研究还发现气郁质是婴幼儿的第3位偏颇体质,这与怀孕期间母亲骤然受惊或长期情绪不畅,导致婴幼儿气机凝滞有关[7-8],其影响机制除了基因方面,还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调节有密切关系[7]。此外,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不良事件应激,监护人心理障碍等,均会导致婴幼儿情志不畅、气机郁滞,甚至出现婴幼儿抑郁[9]。
团队组织开展的全国两次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均显示,成年女性气郁质的比例高于男性[10-11]。研究发现这一趋势在婴幼儿期早有显著体现,提示女性的先天生理特点决定了其比男性的情感更细腻,更易出现由心因引起的躯体或精神疾病[12]。研究还发现,男性婴幼儿的湿热质和阴虚质比例高于女性,这与男属阳、女属阴的特点相符合。婴幼儿随着年龄增长,行走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在家庭中或在同伴交往中却出现合群性差、独立性差、自制力差的表现[13],与之相对应,平和质逐渐减少,气郁质增加。此外,研究还显示随着婴幼儿年龄增加,湿热质逐渐减少,阴虚质和气虚质增多。不同地域体质的构成比例不同,平和质在北京市的构成比高于广东省,这与成人大规模流调时华北地区的平和质比例高于华南地区的趋势相符[11]。
特禀质属于一种特异体质,多指由于先天性和遗传因素造成的一种体质缺陷,包括过敏体质[14]。本研究发现特禀质婴幼儿与年龄呈正相关,随着年龄增长,婴幼儿活动空间极大拓展,接触到各种过敏原的机会增加,加之饮食多样化、作息不规律、空气污染等因素,发生过敏性疾病的概率逐渐增大。研究还发现性别对特禀质无明显影响,这与吴文林等[15]研究一致。母乳喂养是目前国内外提倡的喂养方式,但母乳喂养是否对婴幼儿特禀质有改善意义,尚存在一定争议。研究未发现喂养类型对特禀质的形成有显著作用,推测特禀质婴幼儿可能更多地受到父母双方所赋予的禀赋遗传的影响。分析顺产、剖腹产、早产、难产对特禀质形成的影响,发现特禀质与出生方式无明显相关性。
综上所述,婴幼儿最常见的中医体质类型为平和质,前3位偏颇体质为湿热质、阴虚质、气郁质,其次为特禀质、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不同年龄、性别、地域婴幼儿的体质分布不同。特禀质的形成与年龄具有一定相关性。研究首次通过规范标准的婴幼儿体质量表对中国婴幼儿的体质特征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对特禀质婴幼儿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为婴幼儿的中医体质分布提供流行病学依据,对于体质干预和相关疾病的群体性预防具有重大意义。
[1] |
李竹青, 张维, 孙鹏程, 等. 婴幼儿中医体质量表的研发思路[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 36(10): 5984-5987. LI Z Q, ZHANG W, SUN P C, et 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deas of the body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questionnaire of infants[J].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2021, 36(10): 5984-5987. |
[2] |
李竹青. 《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的编制与评价研究[D].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LI Z Q. Study on the compilation and evaluation of WANG Qi's Nine Kin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ysical Fitness Scale(0-3 Years Old Infants Edition)[D]. 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2021. |
[3] |
王琦, 骆庆峰. 过敏体质的概念、形成与调控原理[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 27(2): 6-8. WANG Q, LUO Q F. Concept, formation and regulation principle of allergic constitution[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4, 27(2): 6-8. |
[4] |
王硕, 蒋竞雄, 王燕, 等. 城市0~24月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症状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6, 24(2): 119-122. WANG S, JIANG J X, WANG Y, et al. Survey on prevalence of allergic symptoms among 0 to 24 months old children in Chinese Cities[J]. Chinese Journal of Child Health Care, 2016, 24(2): 119-122. |
[5] |
孙鹏程, 王济, 杨培英, 等. 兼夹体质的辨识与干预方法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42(2): 99-102. SUN P C, WANG J, YANG P Y, et al. Study on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vention of composite constitutions[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2019, 42(2): 99-102. DOI:10.3969/j.issn.1006-2157.2019.02.002 |
[6] |
王琦. 中医体质学: 2008[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WANG Q. Constit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8[M].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9. |
[7] |
王婷雪, 徐秀. 孕妇情绪对胎儿及婴幼儿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5, 6(5): 71-74. WANG T X, XU X. Research progress of pregnant women's emotional impact on fetuses and infants[J]. Chinese Journal of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2015, 6(5): 71-74. |
[8] |
昌爱慧, 张小白. 妊娠期抑郁对婴幼儿行为问题的影响[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21, 22(11): 841-843. CHANG A H, ZHANG X B. The effect of prenatal depression on the negative behavioral reactivity in infancy[J]. 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2021, 22(11): 841-843. |
[9] |
李敏. 警惕婴幼儿也会抑郁[J]. 时尚育儿, 2010, 11(5): 144-146. LI M. Be wary of depression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J]. Health Literature, 2010, 11(5): 144-146. |
[10] |
王琦, 朱燕波. 中国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 基于全国9省市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 24(1): 7-12. WANG Q, ZHU Y B.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constitutional types of Chinese medicine in general population: base on 21 948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data of nine provinces in China[J].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2009, 24(1): 7-12. |
[11] |
白明华, 王济, 郑燕飞, 等. 基于108 015例样本数据的中国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征分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43(6): 498-507. BAI M H, WANG J, ZHENG Y F, et al.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ody constitution types in Chinese population based on data of 108 015 cases[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2020, 43(6): 498-507. |
[12] |
何裕民. 2 268例男女体质差异调查分析[J]. 江西中医药, 1986, 17(3): 45-47. HE Y M.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2 268 cases of male and female physique difference[J]. Jiang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986, 17(3): 45-47. |
[13] |
张英琴. 婴幼儿快乐性格的培养探索[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2, 31(5): 26-28. ZHANG Y Q. Exploration on the cultivation of happy personality of infants[J]. Journal of Hotan Normal College, 2012, 31(5): 26-28. |
[14] |
王琦. 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28(4): 1-8. WANG Q.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is basis of nine basic constitutions in Chinese medicine[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2005, 28(4): 1-8. |
[15] |
吴文林, 钟永怡, 欧文森, 等. 社区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影响因素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 2017, 15(16): 30-32. WU W L, ZHONG Y Y, OU W S, et 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infant allergic disease in the community[J]. Journal of Community Medicine, 2017, 15(16): 30-32. |
2. Heilongjiang Feihe Dairy Co.Ltd., Beijing 100015, China;
3. Integrated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Service Center, Fangsh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of Beijing, Beijing 102488,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