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苏文全, 杜雅薇, 吴圣贤.
- SU Wenquan, DU Yawei, WU Shengxian.
- 内毒致病的理论探析
-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pathogenesis of internal toxin
- 天津中医药, 2024, 41(1): 34-38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4, 41(1): 34-38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24.01.08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23-09-21
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北京 100700
内毒致病继承于毒邪致病理论,是中医论治疾病的重要病机[1]。随着中风、胸痹、消渴、癥积等慢性难治性内伤杂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内毒致病理论顺时而为,成为了现代医家论治慢性、复杂性、难治性疾病的核心病机之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高度[2]。内毒致病理论被广泛应用,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理论的源流及病机证治,尚缺乏更为系统梳理,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内毒致病理论历史源流,及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理论发展进行了探析,以期能为内毒致病理论的临床应用及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1 理论源流梳理 1.1 内毒致病理论的萌芽期秦汉时期构建了毒邪致病理论,并对毒邪致病的概念、定义、病因、证治等进行了阐述,是内毒致病理论的思想渊源。无论外毒、内毒,其本源皆为毒。如《说文解字》所言“毒,厚也”,毒具有厚重、太过、损害强烈之义。如《黄帝内经》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有毒无毒,所治为主”。《黄帝内经》中对于毒在病因、病机、治法、药性等各方面进行了阐述。《华氏中藏经》中首次将毒与邪合并而论,提出“毒邪”一词。由此,毒邪是毒为病因病机的高度概括。如《伤寒杂病论》所言“假令脉浮数,按之反平者,为外毒;脉数大,按之弦直者,为内毒”,对毒邪进行了内外区分,首次提出了“内毒”一词。
1.2 内毒致病理论的形成期晋隋唐宋时期对毒邪致病理论进一步细化分类,丰富了内毒致病的理论内涵。如《诸病源候论》对毒邪病因病机进行了详细的归纳记载,包括风毒、寒毒、热毒、疫毒、湿毒、痰毒、虫毒、蛇毒等30余种内外毒邪[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建立的“三因学说”对于毒邪进行病因分类,除金创、食毒、药毒、虫毒、蛇毒等特定毒邪外,也可分为外毒与内毒两大类。如《养生要集》所言“触其禁忌成瘀毒,缓者积而成,急者交患暴至”。《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所言“乃胎毒所攻而生”,此时提出了痰毒、瘀毒、胎毒等多种内毒。
1.3 内毒致病理论的发展期明清时期形成了涵盖病因、证治、方药等各方面,较为完整的内毒致病理论体系。如《医医琐言》所言“毒之所在病必生焉。其发也,或自外而触冒,或自内而感动,病之已成,千状万态,不可端倪”。对外内毒进行了明确的区分,强调了内毒作为一种独立且重要的病因病机。如《金匮要略心典》所言“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对内毒所成的病机进行了高度概括,成为后世以“邪盛化毒”“邪蕴成毒”区分外内之毒的重要理论依据[4]。如《医学纲目》所言“脑疽皮浓难得破穴,须急发内毒,使破穴方可”。《医宗金鉴》所言“疔疮先刺血,内毒宜汗泻”。针对内毒的治疗,建立了有针对性的治法。亦如《类证治裁》认为体表瘰疬瘿瘤等疾患,多由气郁痰结、内毒损害而成,建立了消毒化坚汤、消核丸、海藻溃坚汤等方药。
2 病因病机辨析 2.1 以阴阳辨病性《黄帝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阴阳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是阐述病因病机的根本原则。内毒按阴阳划分是最直观的认识。如《金匮要略》记载“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首次以毒对疾病进行了命名,并以阴阳进行了病因病机的辨析。如《诸病源候论》所言“阴阳毒病无常也,或初得病便有毒,或服汤药,经五六日以上,或十余日后不瘥,变成毒者”,阴阳毒可为内生毒邪,或因外感内生转化,或久病内郁而成。内毒之阴阳属性,可因个体所禀赋阴气阳气的盛衰不同而致,如《伤寒总病论》所言“假令素有寒者,多变阳虚阴盛之疾,或变阴毒也,素有热者,多变阳盛阴虚之疾,或变阳毒也”。内毒之阴阳,乃所中阳经、阴经之不同,如《先哲医话》所言“阴毒病发于阴经,阳毒病发于阳经,故异名而已”。内毒之阴阳,为所在病位的表里深浅差异[5],如《金匮要略心典》所释“邪在阳者为阳毒,邪在阴者为阴毒也”。内毒之阴阳,亦可为证候之寒热差异,如《敖氏伤寒金镜录》所言“寒极曰阴毒,热极日阳毒”。可见,以阴阳辨析内毒病性,总括了个体禀赋、经络、表里、寒热等多种病因病机要素。
2.2 以内外辨病源内毒的认识具有由外至里的发展过程。认识内毒的最早意识形式,主要是借助外毒向内侵袭伏藏,由里转化、损害机体而成。如《黄帝内经》所言“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伤寒杂病论》所言“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更遇温热,变为温毒”。《诸病源候论》所言“此由风气相搏,变成热毒”。外感邪气可内伏机体,久郁转化,而内生温毒、热毒。此后,医家逐渐淡化了外邪藏内化毒的限制,直接探讨了内生化毒的病因病机。如《寓意草》所言“外因者,天行不正之时毒也,起居传染之秽毒也。内因者,醇酒浓味之热毒也,郁怒横决之火毒也”。《咽喉脉证通论》所言“因食膏粱炙煿厚味过多,热毒积于心脾二经”。对毒邪的病因以内外进行了明确的区分,强调了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内在因素可化生内毒。此外,在病机的探讨中,明确了体内湿、痰、瘀等病理产物,以及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亦可转化生成内毒[6]。如《华佗神方》所言“大者谓之恶核,小者谓之痰结,毒根最深,极不易治”,《杂病源流犀烛》所言“郁火凝结,久成痰毒”,《医医琐言》所言“精郁则为毒”。其中,“郁”而导致的邪气郁滞,积聚不散,为内毒生成病机之关键,包括病邪堆积,气机失调,病程长久等多种要素。可见,内毒的生成,可由风寒等表邪伏藏于里,亦可由体内痰瘀,甚至津液等各种物质转化而成。
2.3 以气血辨病势气血既可化生内毒,亦是内毒病势转归的判断依据。如《周慎斋遗书》所言“凡毒,血气不足而成;气血凝滞,毒之所由发也”。《重订广温热论》所言“毒火盛而蔽其气瘀其血”。气血与内毒具有紧密的关系,气血亏虚,正不抗邪,以及气滞血瘀,积聚凝滞,皆可化生内毒[7]。亦如《痧胀玉衡》所言“入于气分,则毒中于气而作肿作胀。入于血分,则毒中于血而为蓄、为瘀”。《高注金匮要略》所言“气分属阳而受毒,故曰阳毒”“营血属阴而受毒,故曰阴毒”。对内毒致病的病机病位层次,具有在气在血的差别,从而产生复杂多变的症状表现,及深浅、轻重不同的病势。如《黄帝内经》所言“壮火食气”“阳盛则热”。内毒若生于气,以其气有余便是火,则易生热毒、火毒,而致气满肿胀,津液干涸,狂躁惊怵等。如《慈幼新书》所言“血脉相乱,蕴毒于内”。《圣济总录》所言“毒热内瘀,则变为瘀血”。内毒若生于血,以其血变为瘀,则可变生瘀毒。瘀毒内生,则致气血运行失调,筋脉脏腑失养,而见脉道瘀阻,肌肤甲错,癥瘕积聚等。可见,气血可辨内毒之病势,若毒在气分,易生无形火热,病情相对轻浅,若毒在血分,则与有形瘀血相结,病情往往较重[8]。
2.4 以脏腑辨病位内毒可波及脏腑,导致机体形态功能失常。如《华氏中藏经》所言“畜其毒邪,浸渍脏腑”“夫痈疽疮肿之所作也,皆五脏六腑畜毒不流则生矣,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者也”。然因脏腑阴阳属性的差别,内毒若侵袭脏可为阴毒,病位较深,若侵袭腑可为阳毒,病位较浅[9]。如《景岳全书》所言:“盖在脏在骨者多阴毒,阴毒其甚也;在腑在肤者多阳毒,阳毒其浅也”“痘自里而出于脏,其毒深,故久热而难出为重;疹自表而出于腑,其毒浅,故暴热而易出为轻”。内毒所伤脏腑不同,其证候表现不一。若内毒中于心,则多见失神,斑疹,惊悸;若内毒中于肺,则为咳嗽,喘憋,若内毒中于脾,则多见腹痛,呕吐,泄泻;若毒归于肝,则多见闷乱,水肿,抽搐;若内毒中于肾,则多见腰痛,面黑,肢冷。内毒也可中于不同六腑,其若中于胃肠,可见痢疾、泄泻、便血,若中于膀胱,可见小腹满胀,溺血。此外,如《景岳全书》所言“多由心肾不交,积蕴热毒”。《洞天奥旨》所言“况疮疡之毒,皆出诸脏腑乎”“若肾精不足,而泥丸内涸,无精以养,乃化为火毒”。《外科启玄》所言“一瘭疽乃心火热毒,见于五心作痛者。其状如泡疹而血赤,外形虽小而内毒热甚”,脏腑功能失调与不足,均可导致机体气机郁滞,精血失养,火热内攻,从而导致内毒化生。
3 治则治法特点 3.1 避邪防毒如《黄帝内经》所言“避其毒气”,对于内毒的治疗,应始终强调预防为先[10]。内毒既可因感邪内藏,伏而后发,又可由内化生。因此,对于内毒的“避邪”治疗,应当包括“避外感”与“防内生”两方面,以绝生毒之源。如《黄帝内经》所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对于外邪伏内,转化而生的内毒,应主动避免接触大风苛毒,时行疫气等不正之气侵袭机体。如清代喻嘉言提出“内因者,醇酒浓味之热毒也,郁怒横决之火毒也”,为防止内毒的由内而生,当避免嗜食肥甘厚味,过饮醇酒,五志过极,不当养身等。在各种病邪转化生成内毒的过程中,郁是促进内毒化生的核心病机。如《素问玄机原病式》所言“令郁结开通,气液宣行”。开郁的治疗,是防治内生之毒的关键,其治法常以调通气血与安和脏腑为要。气血与脏腑是气机升降的始动之源与有形之体。元气亏虚,则致气血郁滞,进而可聚寒热痰湿等邪不散,积而化生内毒。如《证治汇补》所言“有本气自郁而生病者,心郁昏昧健忘,肝郁胁胀嗳气,脾郁中满不食,肺郁干咳无痰,肾郁腰胀淋浊,不能久立,胆郁口苦晡热,怔忡不宁”。脏腑气机郁滞,则致功能失用,精神失守,饮食失运,代谢失常,而生内邪,可积聚化毒,病证丛生。然气血与脏腑两者相辅相成,以其气血濡养脏腑而有形,脏腑化生气血而有源,故开郁治法当有所兼顾。如《医学正传》在郁病的治疗中所强调“是以治法皆当以顺气为先,消积次之,故药中多用香附、抚芎之类,至理存焉”,气血之郁,当注重行气活血之法,可选用香附、川芎、当归等,使气血通畅,消散积聚,则诸邪无所依,内毒无所生。脏腑之郁,当针对脏腑所司不同,而予疏肝,宣肺,宁心,健脾,益肾,和胃,通腑等治法,以通其气,而强脏腑之功,以抗内毒。
3.2 祛邪解毒如《疡科心得集》所言“毒气之流行亦无定位”。人之五脏六腑、经络百骸、皮肉筋骨、腠理孔窍,皆可藏生内毒。如《黄帝内经》所言“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对于内毒的治疗,可根据毒邪所生之病因及病位,因势利导,祛除病邪,采取“内以清毒,外以排毒”之法。外感邪气伏藏而化生内毒,需用辛散解表透邪之法,促使内毒随汗透解。如《金匮要略心典》所言“其蜀椒雄黄二物,阳毒用之者,以阳从阳”。升麻鳖甲汤中加用辛温之品雄黄、蜀椒,且治当取汗,力求升散透达,由表而解毒[11]。正所谓“治毒先祛邪,邪去毒自化”,针对痰、湿、热等病理产物化生内毒,可采用清热解毒、利湿解毒、化痰解毒、活血解毒等相应治法。如《千金要方》所言“凡除热解毒无过苦酸之物,故多用苦参、青葙、艾、栀子、葶苈、苦酒、乌梅之属”。可用苦酸之药,行清热解毒之法,方如黄连丸、黄连解毒汤等。如《青囊秘诀》中从内毒论治痔漏疾患所提出“虽有内痔外痔之殊,而其为湿毒则一也。治之法,何能舍湿毒而他求乎”“故刀线不可轻用,惟有消湿热之毒,内治为佳”,治疗时严戒酒色,并通过运化脾胃,以清湿热之源而解内毒。对痰毒的治疗,需兼调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功能,以利水湿,化痰积,清郁热而解毒,方可用半夏散方、旋覆花散方等。此外,风寒痰湿瘀热等病邪,如若化生内毒,常积聚相结,久郁不散而成[12]。因此,在内毒的治疗中,当于行气活血、清热化痰等相应治法中,配伍散结药物,以消积聚,如胆南星、薏苡仁、夏枯草、浙贝母、瓜蒌、鳖甲、海藻、僵蚕等。
3.3 扶正托毒如《黄帝内经》所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内毒所生之所,必是正虚无力抗邪之处。因此,内毒的治疗,也当注重扶正为本。正虚不足,脏腑失和,可脾胃失运,而内生浊毒[13]。在内毒的治疗中,当注重辨证施治,补虚培本,调和脏腑,可行温阳、滋阴、益气、养血、生津等有针对性的治法,以助正气抗邪解毒。此外,如《伤寒杂病论》在内毒治法中提出“宜升之,令其外出也;误攻则内陷,内陷则死”。《诸病源候论》所言“毒在胸膈,故宜取吐”。《外科正宗》所言“庶使内脓内毒有路而出”。对于内毒的治疗,需依据病势病位,采用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排脓、消疮等,以顺势排毒外出,顾护正气。针对内毒的内陷,可予托毒之法,以培补正气,补益脏腑,托毒外出,方用神效托里散、托里消毒散等[14]。内毒之治疗,当兼顾扶正抗毒与托毒外出,以使病势呈现由内向外,由深向浅,由重向轻,进而向愈的发展趋势。
3.4 调形安神毒邪的特征是败坏形质。如《黄帝内经》所言“形与神俱”,形神实为一体,互生互用,不可分离[15]。内毒对形质的损害,包括无形的神机与有形的形体。内毒的治疗应注重调形安神,积极修复毒邪所败坏的形神。内毒可败坏形体,向里腐败经脉骨髓,向外导致体表疮疡,导致急危重症。故应尽快修复内毒所败坏的形体,配伍强筋壮骨,敛疮生肌等药物,如牛膝、桑寄生、黄芪、白芷、三七、乳香、没药等,以缓危急。如《重订通俗伤寒论》所言“若夹毒攻而神昏迷者,血毒攻心也”。《重订广温热论》所言“溺毒入血,血毒上脑之候”。内毒亦可损伤神机,内攻心神,上犯脑窍,元神失用,出现失神、神昏、神乱、谵语、痴呆、中风等。故治疗时可配伍解毒护脑,清心安神,开窍醒神,补益脑髓,振奋心阳等治法,以复神机如常。内毒化生之所,往往深藏于交通狭细之处,气血流通之处,以致毒根顽固,胶着不化,暗耗形神。故治疗时亦可佐助通络解毒,辛香走窜,芳香利窍等药物,如水蛭、蜈蚣、麝香、冰片、牛黄、雄黄等,引药直达病所,深入化解内毒,以正本清源,顾护形神。
4 理论发展展望 4.1 理论创新近现代时期融入了新的疾病诊疗理念和需求,进一步发展了内毒致病的理论体系。通过传承中医原创思维,对内毒病位、病机、病性及治法特点进行探索,扩展临床应用范围,是发展内毒致病新理论的重要路径。如王永炎院士构建了“毒损脑络”学说,创新性地解析并构建了内毒与络脉的内在关联,极大推动了中医脑病学科的发展,也为内毒致病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16]。由此,内毒损伤络脉作为现代临床难治性疾病的普遍且重要的病机切入口,被医家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如毒损心络、毒损肝络、毒损肾络、毒损肺络等。此后,通过借鉴“气液玄府”理论,王永炎院士进一步提出玄府为内毒所生之病位[17]。孔光一教授建立了“三焦膜系”理论,提出外感邪气可侵袭伏藏外通性膜系而生毒,水浊痰瘀可阻碍内通性膜系而生毒[18]。姜良铎教授提出内毒藏于“管道不通”,治疗时以“打通管道”作为总的治疗原则,创建了“通道排毒”的独特治法[19]。“痰核化生内毒”是中医最初论治体表异物的重要病机,后被现代医家广泛引用,用于论治体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胃息肉、肺结节、甲状腺结节、肿瘤等病变[20-21]。
4.2 方法创新吸纳科学技术作为中医四诊范畴的延伸,形成中西结合的新方法,以揭示内毒的科学内涵及治疗原理,是当代内毒致病理论发展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结合生化、影像等现代科学技术所建立的新方法,可支撑内毒具备可视化的诊断和评价依据,以实现内毒研究数据的标准化和可量化。如利用超声、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断层扫描(CT)等影像学技术观测血管斑块,可量化分析脂质坏死核、新生血管、纤维帽、溃疡、出血和炎症等斑块易损特征,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内毒及其败坏形质的客观表征[22]。如针对肿瘤的标志物及影像成像,可定量或半定量的评估癌毒的毒量、毒力及毒势,以指导肿瘤的分期辨证论治[23]。如借用血糖、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等生化检测的指标,医家提出了糖毒、脂毒、炎毒等,可有效表征内毒对体内环境的危害程度,并用以作为疾病风险和疗效评价的标准[24]。如利用肠道菌群、蛋白质组学、网络药理学等组学技术,可从整体观的角度揭示内毒治疗的生物学基础。基于肠道菌群的高通量测序研究发现,清热解毒、活血解毒、化浊解毒等中药方剂,可多靶点调节菌群丰度,改善有益菌/致病菌比例,抑制脂多糖、内毒素等有害代谢物[25]。
5 小结纵观内毒致病理论发展的历史源流,其源自秦汉时期的毒邪致病理论,发展至明清时期,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阴阳、内外、气血、脏腑与内毒的病因病机具有紧密联系,为明确病因来源、证候表现、病位层次及病势转归提供了重要的辨证角度。内毒的治疗遵循防治相合的理念,以避邪防毒、祛邪解毒、扶正托毒与调形安神为主要的治则治法。内毒致病理论的发展通过充分吸纳现代医学理念及科学研究成果,以构建创新突破的新理论和中西结合的新方法,是促进理论发展走向成熟,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2. National Drug Clinical Trial Institution, Dongzhimen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7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