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  2024, Vol. 41 Issue (10): 1256-1261

文章信息

彭彬, 谷劼楠, 王永涛, 等.
PENG Bin, GU Jienan, WANG Yongtao, et al.
人体季节性“阳气升降圆运动”理论探讨
Exploration of the theory of seasonal "yang qi elevation and circular movement" of the human body
天津中医药, 2024, 41(10): 1256-1261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4, 41(10): 1256-1261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24.10.07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24-05-23
人体季节性“阳气升降圆运动”理论探讨
彭彬 , 谷劼楠 , 王永涛 , 王国为 , 马思佳 , 张衍迪 , 徐世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北京 100700
摘要:人体季节性“阳气升降圆运动”是基于“天人相应”思想建立的,以阴阳升降、脏腑气机升降和四时五脏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脏腑气机、气化“双循环”对人体生理病理产生影响的理论。在此理论视域下,脏腑阳气呈现出季节性盛衰变化的规律特点,以此调动五脏生理功能并促进脏腑气化。在人体病理状态下,季节性的五脏阳气升降运动对疾病病机构成影响,形成一定的季节变化规律。本文通过挖掘“阳气升降圆运动”的具体内涵,探讨季节性“阳气升降圆运动”对五脏生理特点和病机变化的影响,丰富中医时间医学的季节规律研究,提出当前圆运动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为临床研究与诊疗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阳气    气机升降    圆运动    中医时间医学    

“阳气升降圆运动”思想出自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自然界的热量在太阳南北运动的作用下呈现出以季节为单位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在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视域下,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随着自然环境中热量的季节性变化而产生与之相应的适应性调节。人体内气机流转存在春升、夏浮、秋降、冬沉的季节规律。各脏腑之气具有一定的升降特性,脏腑气机运动之间相互联系,构成完整的人体气机运动系统,脏腑内的阳气存在季节性盛衰变化,与脏腑气机升降流转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以阳气升降为核心的圆运动理论体系。《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脏腑阳气对人体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阳气升降圆运动的影响之下,各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呈现出与之相应的季节性变化规律。近年来,中医时间医学在疾病的诊治、预防调护等多个方面得到中医学界的广泛关注[1],加之一些疾病的病理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节律特点,故研究人体阳气的季节变化规律对临床疾病病机的认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人体季节性“阳气升降圆运动”理论进行挖掘,丰富中医时间医学的季节规律研究,为临床研究与诊疗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1 人体季节性“阳气升降圆运动”理论内涵剖析

人体季节性“阳气升降圆运动”是基于“天人相应”思想而建立的,结合阴阳升降、脏腑气机升降和四时五脏阴阳理论共同形成并作用于人体,对机体生理病理产生影响的理论。脏腑阳气的升降运动与自然界热量的盛衰变化一致,具体表现为:经冬季肾中贮藏的阳气在春季上升,在肝气的升发作用下随肝气上升补充心火,在夏季阳气升至上焦心肺后升已而降,随秋季肺气肃降作用下降,于冬季重归于肾中贮藏,脾胃所处中焦为气机升降枢纽,协调心、肺、肝、肾的气机运动从而完成阳气的周身流转。脏腑阳气的盛衰在不同季节中表现不同,直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

1.1 季节性“阳气升降圆运动”以脏腑气机升降学说为理论基础

脏腑气机升降循环运动理论是在各脏腑气机升降学说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其典型代表为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黄元御将脾升胃降、肝升肺降和肾升心降3组脏腑气机升降系统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气机升降循环系统。《四圣心源·脏腑生成》曰:“己土上行,阴升而化阳,阳升于左,则为肝,升于上,则为心。戊土下行,阳降而化阴,阴降于右,则为肺,降于下,则为肾。”[2]脾气升而胃气降,脾气向上升发,带动下焦肝肾之气升,胃气向下降沉,带动心肺之气降,升已而降,降已而升,构成一个以脾胃升降为枢纽的脏腑气机循环运动。彭子益结合《易经》河图、中医4部经典及黄元御“一气周流”学术思想,形成了中医学的圆运动理论体系[3]。他将脾胃之“中气”比喻为轴,心、肺、肝、肾四脏比喻为轮,构建了“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轮运轴灵。轴则旋转于内,轮则升降于外”[4]的人体五脏气机运动模式。气机升降运动将五脏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五脏之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维持人体全身正常生理功能,为阳气在五脏之间正常流转提供动力。

1.2 四时五脏阴阳学说是季节性“阳气升降圆运动”的理论核心

人体阴阳二气存在阳升阴降和阴升阳降两种运动形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此言阴阳二气之阳升阴降,明确提出阳气向上、向外,阴气向下、向内的运动趋势。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乃阴阳二气之固有状态,清阳上升,则浊阴自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此言阴阳二气之阳降阴升,阴阳二气相互交感,升中有降,降中有升。人体与自然环境具有统一性,人体阴阳二气亦相互对立,相互交感,二者分而言之,阴阳二气各自具有其升已而降,降已而升的循环运动,此为阳气本身自成圆运动的理论基础。

中医五脏是外应四时阴阳,内合六腑、五官、五体、五华等组织器官的五大功能系统[5],肝、心、脾、肺、肾各个系统分别与四时相应,协调阴阳二气盛衰,维持人体正常气化。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明确了人体内脏腑生理功能与四季自然环境阴阳变化之间的内外相应关系,即五脏之气各有其主气之时。四季气候的转变与自然界阴阳变化之间紧密联系,而四季阴阳的变化又是自然界万物生长转化的根本原因,人体阴阳之气顺应自然界阴阳的四时变化规律,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人体阴阳变化与四时阴阳变化规律不合,则百病由此而生。四时热量的高低产生变化,人体内的阴阳亦随之变化。各脏腑的生理功能、人体内气、血、津、精液的生成与布散,都与四时阴阳变化规律相合,故《素问·经脉别论》曰:“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2 人体季节性“阳气升降圆运动”的“双循环”作用机制

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在人体内的周流运动称为气机。气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气机是气化的前提和依据,气化的过程由气机运动维持[6]。笔者认为,季节性“阳气升降圆运动”理论作用于人体的关键在于脏腑气机、气化“双循环”,即以脾胃为枢纽的脏腑气机升降循环运动和以阳气流转为核心,精神气血相互转化的脏腑气化两个循环。

2.1 脏腑气机升降运动推动人体阳气的升降流转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脏腑气机升降之间相互作用,协调平衡,构成脾升胃降、肝升肺降、肾升心降三大脏腑气机升降系统,具体表现为:脾胃接受水谷化生精微,具有升清降浊的作用特点,脾气主升而胃气主降,相反相成。肝主疏泄而调畅气机,肝气左升为健,肺主气而司呼吸,肺气右降为顺,肝升肺降形成龙虎回环,维持人体左右气机平衡协调。心位于上而属火,升已而降,肾居于下而属水,降已而升,心火下降以暖肾水,肾水上升以制心火,心肾阴阳水火升降互济,维持心肾二脏的正常生理功能。

阳气的升降运动需要各脏腑之间气机的相互协调来推动。肝气具有上升的生理特性,潜藏于肾中的阳气随肝气升发,促进人体的生长化育。阳气经肝升至心,心气升已而降,在肺的肃降作用协助之下,在心之阳气从右而降,下降的阳气在肾的封藏作用下潜藏于肾水之中。脾胃作为气机枢纽调节全身气机的升降运动,脾升胃降二者升降相因,则其余四脏气机升降往复,阳气亦能升降如常。

2.2 阳气的升降运动促进脏腑气化功能的正常发挥

阳气是推动脏腑气化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在阳气的作用下,人体精、气、血、津液得以不断生成和运转,从而促进各脏腑的生理机能活动[7]。《四圣心源》曰:“气统于肺,血藏于肝,而总化于中气。胃阳右转而化气,气降则精生,阴化于阳也,脾阴左旋而生血,血升则神化,阳生于阴也……盖精血温升,则蒸腾而化神气,神气清降,则洒陈而化精血,精血神气,实一物也,悉由于中气之变化耳。”[2]脏腑气机升降流转,促进各脏腑之间生理功能的联系,推动精、气、血、津液等人体基本物质的生成与转化,具体表现为:肾水温升涵养肝木,脾肾之阳温煦肝血,肝血随肝气上升,涵养于心,化生心神;阳为温气化而为热,则生心火,心火清降化生肺气,肺气下降,清化为寒则生肾水以充养肾精。由此可见,在人体精神气血流转、转化的过程中,人体阳气起到关键作用。《四圣心源·太阴湿土》曰:“土之所以升者,脾阳之发生也,阳虚则土湿而不升,己土不升,则水木陷矣。”[2]脾胃作为脏腑气机循环运动的核心,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脾胃阳气充盛,湿邪不生,则脾升胃降正常,全身气机正常运转。若脾胃阳气亏虚则气机升发不足,气机流转中断。因此,脾胃阳气充盛在脏腑气机循环运动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脾升胃降有序,阳气在脏腑气机运动的推动下升降流转,调动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从而起到促进脏腑气化的作用。

3 季节性“阳气升降圆运动”视域下的五脏生理特点 3.1 阳气升降运动调节五脏生理功能

阳气在体内的升降流转调节着五脏的生理功能。《四圣心源·精华滋生》曰:“气统于肺,血藏于肝,肝血温升,则化阳神,肺气清降,则产阴精。”[2]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春季阳气从肾水中升腾而出,上温肝血,激发肝脏之气的升发特性,促进肝的疏泄功能从而调畅全身气机。血是调节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温煦的肝血随肝气上升滋养于心,调节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上升之阳气化生心火,温养心脏则心的生理功能发挥如常。随后阳气升已则降,在秋季随肺气开始下降。此时阳气下降则为顺,若滞留上焦耗伤心肺津液,则肺脏生理功能紊乱。冬季阳气在肾的封藏作用下降入肾水之中温煦肾水,化生肾精肾气,调节肾脏藏精、纳气的生理功能。五脏的生理功能在阳气的升降运动作用下相互联系,最终达到平衡协调的生理状态[8]

3.2 五脏阳气盛衰呈现季节性变化规律

脏腑中的阳气盛衰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点:春夏阳气上焦偏盛,下焦偏虚;秋冬阳气上焦偏虚,下焦偏盛。春夏季节阳气以升为主,肾中贮藏之阳气随上升之气上助心火,使人体上焦心肺阳气偏于充盛;秋冬季节阳气以降为主,升至上焦之阳气经肺气肃降作用逐渐下行潜藏于肾,使下焦肝肾之阳偏于充盛。《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曰“冬至之时,天人的下部阳多”“立春雨水二节……此时阳根动摇”“小满节后,多下寒之时病也”[4],明确指出阳气在人体上焦、下焦的盛衰具有季节性变化规律。翟双庆教授[9]在人体春夏阳气升发于阳分,秋冬阳气敛藏于人体阴分的基础之上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意为春夏养阳于阳分,秋冬养阳于阴分。现代热成像研究发现人体左右两胁的温度在4个季节中,分别呈现由冬经春至夏热值渐次升高,夏为最高;由夏经秋至冬热值渐次降低,冬为最低[10],进一步证明人体内阳气具有季节性升降运动的变化规律。

4 季节性“阳气升降圆运动”视域下的五脏病机特点

《灵枢·岁露》曰“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脏腑的气机运动及生理功能呈现季节性变化的规律特点,在人体病理状态下,脏腑病机亦应具有一定的季节变化规律。不同时令疾病的发生与主时之脏密切相关,根据不同时令所感受的邪气,首先影响主时之脏[11]。有学者发现老年出血中风的中医证型在冬春季节主要表现为风火上扰,风痰火亢、痰热腑实是夏季发病的主要机制,秋季则以阴虚风动为主要证型,表明疾病因季节变化而产生相应的病机侧重,疾病病机呈现季节性变化规律。人体脏腑阳气盛衰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与五脏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对脏腑病机亦存在一定的影响。

4.1 春季脏腑阳气由下焦肝肾中升,升发不畅则病在肝肾

阳气在体内升发过程中出现的失衡,是导致春季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春季肝为主令之脏,人体阳气以升为健,若此时阳气出现升发太过或升发不及的病理改变,则会导致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的功能异常。

阳气升发太过时,过多的阳气随肝气从肾中升发,阳有余则化火,火热之气随肝气上升,即出现肝火上炎的病机变化,肝中相火上炎,扰乱心神,则可引起心神不安,出现焦虑、烦躁、失眠等临床表现。

当阳气升发不足时,阳气郁于下焦肝、肾而不升。初郁之时,肝气上升之力受阻,肝气升发不足则影响肝疏泄气机之功,气机郁滞不通,则产生肝郁气滞的病机变化,阳气不能上济于心,心火化生不足,久则导致心阳亏虚。气机郁久而化生火热,亦能导致肝经火热病机的产生。现代临床研究表明,春季失眠主要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肝经症状与焦虑情绪的产生所致[13],表明春季疾病的发生与肝郁气滞和肝火上炎有关。

4.2 夏季脏腑阳气偏盛于上焦,阳热扰动心胆而为病

外界温度升高与体内上焦阳气过盛是夏季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夏季人体上焦阳气相对其他季节较为充盛,心是夏季的主令之脏,故在夏季,上焦阳气的偏盛主要影响到心的功能。心中阳热偏于亢盛化火则易形成心火偏亢的病机特点,耗伤心气与心阴。

炎热的气候特点亦对人体产生影响,在外部炎热气候及体内阳气向上升浮的共同作用下,易引动胆中相火,胆火随上升之气增添心中火热,扰动心神,从而出现心胆火旺的病机侧重。在阳热之气的影响之下,人体上焦阴液易被损伤,火热之气还具有耗伤津液的特性,故夏季还易出现气阴亏虚的病机特点。罗颂明[14]通过对气温变化与胸痹发病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表明,在心血管疾病和精神情志疾病中,凡是具有阳性特征的疾病,都在夏季加重,验证了夏季心阳偏亢的病机特点。

此外,夏季脏腑阳气盛于上,下焦肝肾中阳气相对虚衰。若冬季肾中阳气潜藏不足,至来年夏季阳气升至上焦之时,则下焦肝肾阳气亏虚,此时温补下焦阳气有助于恢复人体阴阳平衡,此亦为中医“冬病夏治”的主要机理。

4.3 长夏阳热与湿交结,脾胃湿盛化热

长夏是介于夏季与秋季之间的一段时间,是中医学依据《黄帝内经》中风、寒、暑(火)、湿、燥之气的特点,结合五行五脏的特性及配属而形成的一个阶段[15]。脾胃是脏腑气机升降循环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核心。脾胃气血阴阳亏虚,皆可引起湿邪内生,长夏季节与湿邪的产生密切相关,加之夏季阳热之气仍未消退,湿邪易与热结,形成湿热客于脾胃。脾胃气机的升降运动异常,气机循行紊乱,则由脾胃生成的精、血、津液等精微物质输布失常,从而引发其他脏腑的功能失调。

4.4 秋季脏腑阳气由上焦而降,降下不足则病在肺肾

肺气肃降之力不足,阳气下行异常是秋季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人体气机下行是秋季脏腑生理功能的特点,在肺气肃降特性作用下,运行于人体上焦的阳气随肺气下行。若肺金收敛之力不足,阳气浮越于上,化燥而伤上焦津液,阳热之气损耗肺脏气阴,则肺气宣降功能失常,从而导致营卫之气失于平衡。肺总领全身之气,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易形成营卫不和,阳不入阴的病机状态。阳气浮越于上,化燥伤阴,与下焦肾中真阴失于交合,肾精补充不足,从而出现肺肾阴虚的病机表现。秋季肺金之气肃降为主,阳气随之下行与肾中阴阳相交,则人体气血静谧,神有所居[16]

4.5 冬季脏腑阳气潜藏于肾,潜藏异常则心肾为病

冬季失眠的病机特点多与肾脏相关,阳气在春季升发、夏季升浮、秋季下行3个运动过程之后,于冬季潜降至肾中封藏,以待来年春季升发。冬季阳气的潜藏异常,可以出现肾中阴阳亏虚及心阳亏虚两种病变可能。

肾虚所致的阳气封藏不足是导致虚阳浮越于外,人体阴阳失和的重要原因。虚阳浮越于上,则扰动心神与肺魄,阳气不能按时令之气归于肾中,起初表现为肾阳亏虚、肾阴偏盛,阳气愈虚而阴气愈盛,从而导致阳不入阴病机的出现[17]。若机体长期保持肾阳亏虚的状态,阴阳二气互根,则肾中阴液生成不足,最终导致肾阴阳两虚的病机状态。肾中阳气固密,则肾精正常内守,阳气不足,则水不藏精,至春季得厥阴风木生发之气,则化木为火,渐生内热,变生温病[18]

冬季阳气下行,在肾的封藏作用下储存,以待来年春升。此时阳气盛于下,上焦阳气相对不足。人体病变情况下,则可能出现心阳虚衰的病机特点。现代红外热图研究发现[19],青年男性冬季心阳虚的表现最为严重,中老年男性冬季以肾阳虚为主要病机表现。该研究佐证了阳气升降对脏腑病机的影响,青年男性阳气充盛,潜藏之力充足,冬季阳气下行于肾后,心中阳气亏虚;中老年男性阳气亏虚,潜藏之力不足,则冬季主要以肾阳亏虚为主要病机特点。

5 季节性“阳气升降圆运动”理论的研究意义与展望 5.1 季节性“阳气升降圆运动”对脏腑生理病理的周期调控有利于对疾病周期性节律特征的认识

中医认为,四季阴阳的盛衰转化,促使天地物候呈现生、长、化、收、藏的动态性往复循环,而脏腑的生理功能和人的心理状态对自然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产生一定的适应性调节及节律性改变[20]。在疾病状态下,这种适应性调节和节律性变化就会转化为疾病病机的周期性节律特征。随着现代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认识到疾病具有季节性变化规律。例如,血压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季节变化时,易引起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发生较大波动,甚至导致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21];月经后期的发生呈现明显的季节规律,表现为冬季和春季多见,夏季较为少见[22];失眠存在一定季节规律,其内在规律与中医五脏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3]等。在这些疾病的周期节律研究基础之上,应用其周期规律选择相应治疗方法均能取得较好疗效。如刘华等[24]临床诊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在“肾应冬”理论及冬季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季节特点基础上,提出顺应肾的封藏之性的治法能有效减少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基于上述研究现状,人体阳气在脏腑中周流具有明显季节性周期节律特点,在阳气升降圆运动视域下进一步研究脏腑节律特点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5.2 圆运动理论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使“阳气升降圆运动”研究成为必要

近年来,圆运动理论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其中以黄元御“一气周流”学术思想和彭子益六气、五行、二十四节气圆运动的研究为典型代表。目前,基于“一气周流”或圆运动理论探讨疾病的病因病机和中医治法方药的研究占极大多数,表明学者们看到了疾病的复杂化,期望通过“一气周流”或圆运动理论的整体观念来更好地诠释和治疗疾病,但笔者也从这些研究中发现了他们忽略的问题所在。

首先,圆运动理论的临床研究脱离了脏腑气机升降与时间的联系。中医学历来重视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早在《黄帝内经》便已明确提出脏腑功能与时间的关系,“一气周流”和圆运动理论立足整体,将各个脏腑的气机升降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全身性气机循环系统,各脏腑的气机升降既独立存在又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由此可见,四时五脏阴阳理论在“一气周流”或圆运动理论中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单纯应用脾胃升降、心降肾升和肝升肺降3组气机升降来解决临床问题是不够全面的,应当重视脏腑气机升降与四时时间之间的联系。

其次,圆运动理论的临床研究忽视了阳气在脏腑气机升降中的重要作用。“一气周流”和圆运动的共同点不仅仅是构建了一个以脾胃升降为核心枢纽,心肺肝肾气机升降循环的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两者都强调了阳气在脏腑气机升降循环中的重要地位。“一气周流”理论中,脾胃作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阳气充盛,则脏腑气机循环正常,精神气血流转、转化亦正常。若阳气不足,脾胃受寒湿之邪所困,升降运动失常,则肝肾不升,心肺不降,从而导致人体精神气血的运行转化受阻,于是产生疾病。由此可见,将阳气盛衰作为脏腑气机升降的影响因素去考虑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一气周流”及圆运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思路,应当得到重视。

因此,通过探讨阳气升降圆运动对脏腑生理病理周期性节律的影响,强调时间和阳气对脏腑气机升降研究的关键作用是必要的。

5.3 阳气升降圆运动视域下脏腑节律研究展望

人体阳气升降同样具有日节律的变化特点,有待学者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阳气升降节律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例如,失眠的主要病机为阳不入阴,高血压的病机包含肝阳上亢,且两者均具有季节性病变特征。因此,类似于失眠和高血压等发病具有节律性特点,且和阳气状态异常有关的疾病,均有待各位专家学者们通过“阳气升降圆运动理论”来更好地阐释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刘家豪, 黄凤. 中医时间医学研究综述[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 37(10): 5880-5882.
[2]
黄元御. 黄元御医学全书[M]. 孙洽熙, 主编.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5.
[3]
霍梦珂, 朱青霞. 基于"圆运动"理论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证治[J]. 江苏中医药, 2021, 53(11): 15-17.
[4]
彭子益.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中医名家绝学真传》丛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5]
刘晓燕, 郭霞珍. 试论中医藏象理论中应时特征的内涵[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29(3): 320-322.
[6]
郑洪新. 中医基础理论[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6: 86.
[7]
张登本. 中医气化理论的意涵及其意义[J]. 中医药通报, 2021, 20(3): 1-4.
[8]
程大伟, 申治富, 吴俊梅, 等. 河车路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抑郁理论初探[J]. 时珍国医国药, 2015, 26(4): 949-950.
[9]
赵浩斌, 翟双庆. 从《黄帝内经》崇阳思想探析"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 29(1): 14-16, 25.
[10]
王乐鹏. "肝主疏泄"理论探讨、数据挖掘与红外热成像研究[D].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
[11]
段阿里, 鞠宝兆, 王宏利, 等. 基于《黄帝内经》时脏相关理论的脏腑发病规律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 34(10): 4510-4513.
[12]
闫书华, 李燕, 李芳. 从"五脏应时"论老年出血中风不同季节发病的机制[J]. 中国中医急症, 2020, 29(9): 1614-1617. DOI:10.3969/j.issn.1004-745X.2020.09.027
[13]
黄韬, 洪安婧, 唐文超, 等. 冬春季失眠症患者肝经症状及情绪变化规律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 48(2): 13-14.
[14]
罗颂明. 基于"心应夏"理论探讨气温骤变对胸痹发病影响理论及实验研究[D].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15]
王家琪, 王彩霞. "脾不主时"与"脾主长夏"的内涵及发展[J]. 中医杂志, 2017, 58(9): 724-728.
[16]
刘萍, 霍青. 基于"肺主肃降"从肺论治不寐[J]. 江苏中医药, 2018, 50(9): 5-8.
[17]
叶良策, 康骏, 胡悫, 等. 从阴火探析老年人失眠的病因病机和诊治[J]. 中医药通报, 2021, 20(3): 27-29.
[18]
徐程, 鞠少寒, 李崇超. 黄元御辨治温病学术特色[J]. 河南中医, 2022, 42(8): 1165-1168.
[19]
张冀东, 胡镜清, 何清湖, 等. 正常男性阳虚体质的红外热图特征[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 33(6): 2290-2299.
[20]
徐小港, 董辛, 王河宝, 等. 从"不时御神"论中医精神养生的时间节律[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 37(6): 3022-3025.
[21]
李信昱, 杨宁. 血压的季节性变化研究进展[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22, 8(9): 826-829.
[22]
何芳. 不同季节月经后期证型分布规律的初步研究[D]. 成都: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
[23]
刘轩. 失眠五脏辨证的时间因素相关性临床调查研究[D].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24]
刘华, 任献青, 苏杭, 等. 基于"肾应冬"理论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与防治[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 45(6): 637-640.
Exploration of the theory of seasonal "yang qi elevation and circular movement" of the human body
PENG Bin , GU Jienan , WANG Yongtao , WANG Guowei , MA Sijia , ZHANG Yandi , XU Shijie     
Institute of Basic Theory for Chinese Medicin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The human seasonal "yang qi lifting and round movement" is based on the "man-nature correspondence" idea established to the yin and yang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and lowering of the internal organs and qi lifting and lowering of the organs and the four seasons of the five zang organs and yin and yang doctrine as a theoretical basis. It is a theory that the "double circulation" of qi move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zang-fu, has an impact on human physiology and pathology. In this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yang qi of zang-fu presents seasonal changes in the law characteristics, to mobilize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the five zang organs and promote the qi of zang-fu. In the human pathological state, seasonal yang qi lifting and movement of the five viscera have an impact on disease pathology, forming a certain pattern of seasonal change.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the specific connotation of "circular motion of yang qi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explore its influence on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ve zang organs and changes in disease mechanism, enrich the study of seasonal law in time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and put forward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circular movement, to help clinical research an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This study will enrich the study of seasonal patterns in time medicine of TCM, raise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circular motion theory, and provide new ideas for clinical research an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Key words: yang qi    movement of qi    circular motion    time medicine of T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