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侯洪利, 王艳国, 李凡依, 等.
- HOU Hongli, WANG Yanguo, LI Fanyi, et al.
- 一指禅推法的研究进展
- Research progress on one-finger-pushing
- 天津中医药, 2024, 41(12): 1627-1632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4, 41(12): 1627-1632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24.12.23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24-07-21
2.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推拿科, 天津 300250
一指禅推拿是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一指禅推法为核心手法的推、拿、按、摩、滚、捻、抄、搓、缠、揉、摇、抖共十二手法体系组成,用于治疗疾病的一种主要推拿流派。近代该流派的开山鼻祖为清朝御医李鉴臣,后由其弟子丁凤山及其门人将该手法传入扬州及上海,从此广为流传[1]。
作为摆动类手法之一,一指禅推法通过腕关节摆动施术,轻重交替、持续作用;相较于法与揉法,其接触面积小,可作用于全身各部位,用力更为集中、深透。该手法临床适用范围较广,头痛、不寐、月经不调等内妇杂病,腹痛、久泻、便秘等脾胃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痛等骨伤疾病,以及小儿肌性斜颈、遗尿、近视等儿科疾病均可治疗[2]。
近年来,随着推拿的广泛应用及国际化的趋势,手法规范化及作用机制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笔者通过查阅文献,从一指禅推法的手法操作参数和作用机制的角度作研究综述,为各位同道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1 手法操作参数作为一指禅推拿的主要临床操作手法,一指禅推法以拇指着力,以腕带手,交替摆动,持续着力于施术部位,其操作具有其独特的节律。关于其手法操作参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手法作用力、频率、三维运动、表面肌电研究和量效研究等方面,现总结如下。
1.1 手法作用力推拿手法的作用力在操作参数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指禅推法的作用力以垂直(Z轴)方向的压力为主,依次通过拇指第2节、第1节及相应关节进行传导[3],作用于患者体表。目前对其作用力大小的研究较多,但尚未形成统一观点。王国才等[4]通过对不同名家手法测量,发现各名家手法力度不一,朱春霆手法的垂直强度为1 kg(约10 N),王纪松手法为8 kg(约80 N),王百川手法为4 kg(约40 N)。张广明等[5]通过对教师组一指禅推法的力学参数进行测量统计,力度范围在5~25 N。通过对朱春霆一指禅手法的三维力学波形曲线图测定,得知其垂直强度达1~3 kg(约10~30 N)[6]。严晓慧等[7]将一指禅推法分为前摆和回摆两个阶段,测得前摆垂直力为3.48~40.75 N,回摆垂直力为3.32~24.44 N。李黎等[8]对1位推拿专家的一指禅推拿手法进行多次力学参数测试,测得其平均最大作用力为(11.75±0.88)N;此外该团队通过对比在体与离体数据得出,在体组垂直作用力在0~20 N,离体组为5~15 N[9],其差异在研究中需要注意。可见目前关于一指禅推法压力的研究结果虽不甚相同,但大致力度范围在3~40 N,峰值集中在20~40 N,同时其回摆作用力较前摆小,表明该手法具有轻重交替的特点。
关于不同力度对临床疾病的研究较少,有文献研究,虚性便秘患者应施力约3 N[10],颈性眩晕患者约18 N的力较为合适[11],改善肌肉肌张力最佳垂直力度约10 N[12]。今后可选择推拿优势病种进行以力度为核心指标的量效研究。
1.2 频率频率是推拿手法参数中的重要一环,明确手法频率对促进推拿手法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教材中叙述的一指禅推法的频率以120~160次/min为宜[2, 13]。王国才等[4]通过对不同名家一指禅推法进行测试分析发现,朱春霆的手法频率在193次/min,王纪松的手法频率在180次/min,王百川的手法频率在145次/min。严晓慧等[7]测得3位推拿专家的一指禅推法频率在130~187次/min。李黎等[8]测得1位专家的手法频率为(111.7±6.98)次/min。可见各一指禅推法名家、专家等手法频率与教材所述频率基本相符或略快。而杜春晓等[14]通过测量比较,认为该手法频率应在78次/min左右,但文中纳入的试验对象仅表明为“学习该手法20年以上”,未明确表明是否在临床中持续应用20年和接受规范的一指禅推法的学习培训,以界定“熟练掌握者”这一概念。
手法的均匀性与频率密切相关,体现手法连贯与否,但目前此类研究相对较少。吕杰等[15]认为波形均匀性较周期均匀性更适合作为评价手法均匀性优劣的指标,并取0.927作为参考值。该参考值在此后的研究中有所体现[8]。
1.3 三维运动一指禅推法在操作过程中要求施术者“沉肩、垂肘、悬腕”,且前臂具有明显的内外摆动活动,因此在手法规范化的过程中,研究其三维运动规律,明确在操作过程中肢体的空间位移运动与角度范围是必不可少的。卢群等[16]通过构建一指禅推拿手法的多刚体模型发现,该手法前臂摆动在20~40 °之间,屈腕角度50~70 °,肩关节外展50~70 °。方磊等[17]采用三维光学运动捕捉系统对一指禅推法进行数据采集及数据,认为肩关节稳定时上臂与躯干夹角在60~70 °,肘关节应低于腕关节3~4 cm,腕关节屈曲50~60 °。可见目前关于一指禅推法关节活动角度的研究较为一致,施术者应重点控制肩、腕关节的角度,保持关节稳定,同时注意前臂摆动幅度及肘关节摆放高度。
1.4 表面肌电研究作为摆动类手法之一,一指禅推法有其独特的肌肉运动特点,通过表面肌电研究,可以更好地揭示手法操作中各肌群的运动规律,展现手法操作技术的特点,为推拿手法规范操作的量化和数据化提供依据。方磊等[18]通过对一指禅推法进行测量分析发现,一指禅推法的核心肌群为尺侧屈肌群、桡侧伸肌群、肱三头肌和三角肌,且在外摆过程中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的协同收缩率较低,约在40%~50%;同时,较初学组,专家组的三角肌耐疲劳度和肌肉募集程度更高。
1.5 量效研究目前一指禅推法的临床量效研究,多以脾胃疾病和骨伤疾病为主。杨羚等[19]应用不同频率的一指禅推法作用于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中脘、天枢、脾俞及胃俞穴,发现频率在50~100次/min、101~150次/min及151~200次/min时均可改善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且101~150次/min频率的效果最好,而201~250次/min频率的疗效欠佳;在一项针对脾胃虚寒型腹痛患者的研究中出现了类似结果[20]。而范志勇等[21]发现在5 N的手法作用力下,低频(60~100次/min)手法比高频(120~160次/min)能更为有效地即时缓解颈性眩晕症状。此外,黎其通等[10]研究发现,在120~150次/min的手法频率下,轻压力(2~4 N)可以改善虚性便秘患者便秘症状,而重压力(10~12 N)可能加重病情。可见不同手法的作用力与频率对疾病的疗效有较大差异,针对脾虚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腹痛和便秘,手法频率约100~150次/min左右为宜,而在治疗颈性眩晕时频率应更低,过高频率该类病症有反向作用的可能,同时在治疗虚性便秘及颈性眩晕时手法力度应轻柔,这对于临床操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此外,有研究在探寻治疗某个病症或针对某种生物学效应的最佳手法参数上作出了贡献。李黎[11]通过研究发现,一指禅推法可以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的眩晕症状,且抗晕效应最佳的组合为压力18.5 N、频率100次/min、操作时间9 min。陈迪光等[12]通过手法力量和作用时间的析因设计研究,发现一指禅推法在X轴压力1.4 N、Y轴压力2.4 N、Z轴压力9.3 N、操作10 min的情况下,对局部肌肉肌张力改善最为明显。但此类研究较少,有待进一步挖掘。
2 作用机制一指禅推法可用于全身各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作用于健康人,可使局部深层皮温升高[22],以及激活不同脑功能区[23]的生物效应。但针对不同病证,其治疗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现总结一指禅推法治疗不同病证机制的文献如下。
2.1 内妇杂病 2.1.1 失眠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又称不寐。一指禅推法治疗失眠的有效率可达90%~95%[24-25]。研究表明,去甲肾上腺素(NE)与5-羟色胺(5-HT)参与调节人体睡眠觉醒状态,而γ-氨基丁酸(GABA)的缺乏在失眠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26]。喻立炜等[27]采用一指禅推法对失眠大鼠的百会、四神聪进行干预,发现其可以减少失眠大鼠体内兴奋性神经递质NE的含量,增加抑制性神经递质5-HT含量,缩短入睡潜伏期,延长睡眠持续时间,并提高入睡率,但对GABA无明显影响。可见一指禅推法可能是通过调节失眠者体内NE与5-HT的含量来改善失眠症状。
2.1.2 原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指经期或行经前后,不明原因出现的小腹疼痛。研究表明,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与女性体内前列腺素F2α(PGF2α)促使子宫平滑肌收缩及提高子宫周围神经疼痛敏感度等有关[28]。彭亮等[29]发现一指禅推法作用于年轻痛经女性的关元、气海穴时,患者腹痛缓解,同时其血清中PGF2α含量较前显著下降(P<0.05),与服用布洛芬药物组相似(P>0.05)。表明一指禅推法可能是通过降低痛经女性体内PGF2α水平来缓解子宫平滑肌收缩痉挛、降低周围神经痛觉敏感性,从而减轻痛经症状。
2.1.3 药物依赖药物依赖是一种由神经活性物质对大脑的作用而引发心理状态异常的脑疾病,其发生发展与患者体内的神经递质水平的失调与紊乱关系密切[30]。崔卓等[31]发现一指禅推法可以明显提升药物依赖患者血清中多巴胺(DA)、5-HT和β-内啡肽(β-EP)的水平。表明一指禅推法可能通过促进药物依赖患者血清DA、5-HT、和β-EP的分泌,调节其体内的神经递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患者脑功能,从而改善其心理问题。此外,在一项关于海洛因戒毒人员的试验中,该团队取得了类似的结果[32]。
2.1.4 运动性疲劳运动性疲劳广泛出现于运动员群体中,其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苗静等[33]发现一指禅推法可以有效降低运动性疲劳者血清中乳酸、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CK)、血尿素氮及血氨水平。表明一指禅推法可能通过调节机体乳酸代谢,降低其对内环境PH值的影响[34],或通过促进血清CK恢复,改善肌肉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能量供给途径[35]以缓解机体疲劳,同时对机体蛋白质的代谢具有调节作用。但目前一指禅推法减轻运动性疲劳的中枢整合机制和信号通路等方面的研究尚不明确。
2.2 脾胃疾病 2.2.1 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归属于中医“痞满”“胃脘痛”“积滞”范畴[36],分为脾虚气滞、肝胃不合等5个证型。黄泽芳等[37]采用压力恒定、频率不同的一指禅推法对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新西兰兔的中脘穴、天枢穴进行干预,观察到一指禅推法可以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兔血浆中胃动素(MLT)和胃窦组织P物质(SP)水平,有效改善其消化不良症状。表明一指禅推法可能通过调节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兔体内的胃肠激素水平,改善其消化不良症状。
2.2.2 脾虚证脾虚证是中医证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机体的胃肠激素分泌水平息息相关[38]。王继红团队[39-44]采用一指禅推法对脾虚模型新西兰兔的相关穴位进行干预,经过多场实验,发现一指禅推拿可以有效提高脾虚兔体内胃泌素(GAS)、血清钾离子、MLT和胃窦一氧化氮(NO)的水平,提高小肠推进率,对胃肠黏膜上皮细胞形态(胃黏膜厚度、主细胞数、壁细胞数、炎细胞数)及病理变化有较好的改善效果,表明一指禅推拿可能通过调节生物体内胃肠激素水平,改变胃肠黏膜上皮细胞形态、数量,改善胃肠传输功能;同时该团队还发现在抑制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信号通路后,一指禅推法依然可以提高脾虚兔的GAS、胃窦NO水平[45],改善其胃肠传输功能[46],表明其作用途径并不单一。
2.3 骨伤疾病 2.3.1 颈椎病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与动静力失衡有关[47],推拿治疗颈椎病切实有效[48-49]。王志强等[50]采用一指禅推法对颈椎病模型家兔的大椎穴进行干预,发现其能有效改善家兔斜方肌高张力状态,提高ATP信使RNA(mRNA)的表达,有效治疗颈椎病。可见一指禅推法可以通过降低肌肉张力,直接调节局部动力失衡状态,缓解颈椎病症状;同时,通过提高ATP mRNA的表达,增加局部肌肉的能量供给,缓解肌肉因缺血缺氧所致的损伤,进一步促进局部的动静力失衡恢复正常。
此外,邱建文等[51]通过试验发现,通过一指禅推法干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安眠与风池连线处,可以加快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椎动脉血供情况,并推测其与血管周围神经末梢刺激、缓解椎体位移等对椎动脉的挤压有关,但具体途径尚需进一步验证。
2.3.2 膝骨关节炎一指禅推法能够显著降低膝骨关节炎导致的膝痛症状,改善关节活动度[52-53]。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信号传导通路在关节炎症体系中起重要作用[54]。曲崇正等[55-57]采用一指禅推法刺激大鼠膝骨性关节炎模型的内外膝眼、血海、梁丘等穴位,并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一指禅推拿组大鼠滑膜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RAF-6)、NF-κB p65 mRNA、TLR4、MyD88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降低,且较塞来昔布灌胃组更接近正常水平(P<0.05)。可见一指禅推法可能通过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传导通路,达到抗炎止痛作用,从而防治膝骨性关节炎。
2.3.3 坐骨神经损伤研究表明,一指禅推拿能促进坐骨神经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58]。卢新刚等[59-60]采用一指禅推法对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的环跳、阳陵泉等穴位进行干预,发现该手法可促进坐骨神经超微结构修复,升高损伤神经中S-100β蛋白含量,S-100β蛋白具有营养神经、促进神经生长和修复的功能[61],可以有效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恢复;还能增加腓肠肌湿重的恢复率,增加细胞的直径和横面积,提高肌肉纤颤电位波幅,促进腓肠肌细胞形态与肌肉电生理功能的恢复,有效缓解因坐骨神经损伤所致的腓肠肌萎缩。
2.3.4 腕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以手指疼痛、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电生理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方法[62]。王国贞[63]通过采用小切口腕管松解术结合一指禅推法干预腕管综合征患者,与小切口腕管松解术治疗组进行对比得出,一指禅推法可以提高患者的拇指-腕和中指-腕感觉传导速度、拇指-腕和中指-腕感觉动作电位波幅以及拇指展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指标,降低正中神经运动潜伏时指标。表明一指禅推法可以有效改善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电生理功能,提高兴奋在运动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但在微观分子层面的研究尚不明确。
3 小结目前关于一指禅推法在手法操作参数和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内容较为丰富,涵盖了多个层面,如确定了手法作用力度、频率的范围和上肢空间运动角度,明确了一指禅推法在治疗失眠、功能性消化不良、颈椎病等多种病证的部分作用机制及途径,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总体来看,缺乏手法核心要素最佳组合应用的研究,包括对正常人和不同疾病及不同中医证型的研究;另外应选用适宜的评价肌肉张力、力量等指标的仪器。
此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的拓展研究。第一,不同手法频率在治疗疾病的效果上存在差异,因此,可以进一步研究不同病证的适宜手法频率,总结归纳不同频率手法的适用范围。第二,虽有一指禅推法的表面肌电研究,但缺乏肌肉激活规律的相关阐述,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肌群的肌肉激活规律作进一步研究。第三,目前对于一指禅推法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尚不完善,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对一指禅推法治疗各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作全面研究:在对人的研究层面上,利用已有技术,丰富研究方法;以动物为实验对象时,可以从细胞、分子等水平,深层次研究其生物效应规律。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一指禅推法的手法操作参数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并提供了可供进一步研究的思路,以期对一指禅推法的规范化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
钱裕麟. 中医一指禅推拿传承正源[A]//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第九届推拿学术年会[C]. 杭州, 2006: 3.
|
[2] |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 等.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推拿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
|
[3] |
吕杰, 曹金凤, 方磊, 等. 中医屈指推法的生物力学建模及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15(17): 3183-3186. |
[4] |
王国才, 毕永升, 张素芳. 一指禅、法、内功、点穴等推拿流派手法典型动态曲线图及初步分析[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82, 6(3): 66-72. |
[5] |
张广明, 廖彬, 王奕乔, 等. 基于MFF压力测试系统探讨一指禅推法动力学参数[J]. 山东中医杂志, 2021, 40(7): 746-750. |
[6] |
朱鼎成, 陈斌. 一指禅推拿力透溪谷: 朱春霆学术思想浅识[J]. 按摩与导引, 2004, 20(5): 55. DOI:10.3969/j.issn.1008-1879.2004.05.043 |
[7] |
严晓慧, 严隽陶, 龚利, 等. 推拿手法操作参数的规范化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 17(12): 2443-2450. |
[8] |
李黎, 谢美凤, 黄淑云, 等. 一指禅推法的图形和动力学参数测定[J]. 医用生物力学, 2017, 32(4): 380-383. |
[9] |
李黎, 王金玲, 吴山, 等. 在体和离体"一指禅推法" 动力学参数的对比研究[J]. 广东医学, 2016, 37(23): 3609-3612. DOI:10.3969/j.issn.1001-9448.2016.23.040 |
[10] |
黎其通. 基于补泻手法研究一指禅推法治疗虚证便秘的疗效观察[D]. 广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
|
[11] |
李黎. 一指禅推拿抗眩晕效应的动力学参数优化研究[D]. 广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
|
[12] |
陈迪光, 方磊, 房敏, 等. 一指禅推法舒筋生物学效应的手法参数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8, 29(10): 2423-2425. |
[13] |
俞大方. 推拿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
[14] |
杜春晓, 林松, 李义凯. 一指禅推法频率?有效做功时间比研究[J]. 医用生物力学, 2013, 28(3): 297-299. |
[15] |
吕杰, 曹金凤, 马龙龙, 等. 中医推拿一指禅手法垂直作用力均匀性的量化研究[J]. 医用生物力学, 2012, 27(4): 456-459, 474. DOI:10.3871/j.1004-7220.2012.4.459. |
[16] |
卢群, 王宇峰, 丛德毓. 一指禅推法生物力学模型设计及其运动学特性研究[J]. 中外健康文摘, 2014(17): 266-267. |
[17] |
方磊, 严隽陶. 一指禅推法技术要领的运动学分析[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27(2): 58-60, 70. |
[18] |
方磊, 房敏. 一指禅推法不同作用力下上肢肌群运动方式及肌电信号特征[J]. 医用生物力学, 2013, 28(3): 291-296. |
[19] |
杨羚. 不同频率一指禅推法对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研究[D]. 广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20] |
傅帆. 不同频率一指禅推法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研究[D]. 广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 .
|
[21] |
范志勇, 郭汝松, 李黎, 等. 不同频率一指禅推拿抗眩晕效应的量效规律[J]. 广东医学, 2017, 38(1): 141-144. |
[22] |
袁宝国, 罗志瑜. 推拿对局部体温影响的初步观察[J].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6, 20(8): 43. |
[23] |
彭旭明, 范志勇, 黄勇, 等. 一指禅推法作用于胆肾经原穴的脑功能磁共振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17(7): 74-78. |
[24] |
卫明, 曹仁发, 顾非, 等. 内功一指禅推拿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 47(5): 60-61. |
[25] |
黄菲. 一指禅推拿三神穴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 2018, 40(5): 48-50. |
[26] |
程镇达, 黄志强, 薛宇豪, 等. 针刺治疗失眠症的机制研究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 2022, 14(28): 88-92. |
[27] |
喻立炜, 曹磊, 苟海昕, 等. 一指禅推拿对氯苯丙氨酸致失眠模型大鼠神经递质的影响[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7, 8(6): 44-46. |
[28] |
王艳英. 原发性痛经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 30(7): 2447-2449. |
[29] |
彭亮, 李江山, 李铁浪, 等. 不同推拿手法对原发性痛经患者血清PGF2α含量及疼痛症状的影响[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32(7): 64-66, 74. |
[30] |
MACHOY-MOKRZYSKA A, BOROWIAK K, BIAŁECKA M. Mole-cular and neuronal mechanisms of drug addiction[J]. Annales Aca-demiae Medicae Stetinensis, 2007, 53(Suppl 2): 9-12. |
[31] |
崔卓, 师宁宁, 兰鹏飞, 等. 一指禅推拿对药物依赖患者心理问题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其机理研究[J].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023, 32(3): 228-232. |
[32] |
崔卓, 师宁宁, 包芳芳, 等. 一指禅推拿对海洛因戒毒者生命质量及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3, 29(1): 14-17. |
[33] |
苗静, 国生, 王康, 等. 肾俞与承山穴预针刺联合推拿对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及外周血代谢产物的影响[J]. 针灸临床杂志, 2020, 36(7): 4-8. |
[34] |
李晓海. 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生化研究进展[J]. 吕梁学院学报, 2017, 7(6): 81-83. |
[35] |
孙德利, 张阿宝, 徐明, 等. 温和灸结合拔罐对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的影响[J]. 中国针灸, 2007, 27(1): 6-8. |
[36] |
李军祥, 陈誩, 李岩.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7, 25(12): 889-894. |
[37] |
黄泽芳, 王继红, 曾林琳, 等. 两段不同频率的一指禅推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家兔MTL、SP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 2023, 50(6): 231-234. |
[38] |
王轩宇, 阙华发. "脾虚证" 的现代研究进展[J]. 江西中医药, 2022, 53(2): 69-72. |
[39] |
张强, 王继红, 黄志凯, 等. 从脾虚兔胃肠激素水平探讨高低频一指禅推法的补泻效应[J]. 辽宁中医杂志, 2023, 50(9): 232-235. |
[40] |
高丽君, 王继红, 黄泽芳, 等. 一指禅手法对脾虚型家兔小肠推进率的影响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22, 49(5): 10-12. |
[41] |
王继红, 高一城, 杨羚, 等. 手法缓急补泻的频率-效应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1, 39(6): 18-21, 270. |
[42] |
王继红, 李欣同, 赵娟, 等. 不同频率一指禅推对脾虚兔行为学表征、生化及GAS的影响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7, 28(4): 1008-1010. |
[43] |
闫冬, 王继红, 李欣同, 等. 不同频率一指禅推法对脾虚家兔胃肠黏膜形态学的影响[J]. 山东中医杂志, 2017, 36(8): 704-709. |
[44] |
沈夏虹, 王继红. 不同频率一指禅推法对脾虚家兔胃黏膜形态学改变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 33(8): 3593-3596. |
[45] |
曾林琳, 王继红, 黄泽芳, 等. 基于GAS、NO和MLCK信号通路观察一指禅推法干预脾虚家兔的作用机制[J]. 中医药学报, 2022, 50(6): 22-26. |
[46] |
黄文婷, 王继红. 基于MLCK信号通路探讨一指禅推法对脾虚家兔胃肠传输功能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 2022, 49(6): 208-210. |
[47] |
柯尊华, 王静怡. 颈椎病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研究进展[J]. 颈腰痛杂志, 2014, 35(1): 62-64. |
[48] |
陈滢华, 徐联洋, 彭旭明. 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0例疗效观察[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5(17): 48-49. |
[49] |
石向东, 沈红梅, 赵敏, 等. 朱氏一指禅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 14(10): 5-7. |
[50] |
王志强, 窦思东, 林丽莉, 等. 推拿手法对颈椎病家兔骨骼肌ATP mRNA表达的影响[J]. 福建中医药, 2018, 49(3): 42-44. |
[51] |
邱建文, 王禹燕, 李岚, 等. 一指禅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河北中医, 2015, 37(5): 738-739, 740. |
[52] |
胡安华, 李征宇, 徐颖佳. 朱氏一指禅推法联合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20, 28(4): 10-14. |
[53] |
胡炳麟, 龚利, 李建华, 等. 一指禅推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 中医药导报, 2017, 23(2): 72-75. |
[54] |
金连峰, 顾炜, 刘子闻, 等. 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探讨左归丸、右归丸影响骨关节炎模型的作用机制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3, 41(11): 28-33, 265. |
[55] |
曲崇正, 刘姣, 陶静, 等. 推拿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滑膜TRAF6、NF-κBp65 mRNA及蛋白的影响[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9, 42(1): 24-29. |
[56] |
曲崇正, 刘姣. 推拿对膝骨关节炎大鼠滑膜TLR4、MYD88 mRNA及蛋白影响[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21(12): 150-153. |
[57] |
刘姣, 曲崇正, 谢平金, 等. 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大鼠接受推拿治疗后软骨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 23(19): 3019-3024. |
[58] |
卢新刚, 喻立炜, 苟海昕, 等. 一指禅推拿手法治疗老年坐骨神经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J].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17, 23(6): 535-538. |
[59] |
卢新刚, 喻立炜, 苟海昕, 等. 一指禅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神经形态及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7, 24(9): 35-38. |
[60] |
卢新刚, 喻立炜, 苟海昕, 等. 一指禅推拿手法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腓肠肌萎缩的影响[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 51(1): 92-96. |
[61] |
张宇. 火针对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运动功能及Nrg1/ErbB2信号通路的影响[D]. 哈尔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2.
|
[62] |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
|
[63] |
王国贞. 小切口腕管松解术结合一指禅推法对腕管综合征患者电生理指标的影响[J]. 心理月刊, 2018, 13(12): 89. |
2. Tuina Department,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25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