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芦万华, 钟小青, 刘根林, 等.
- LU Wanhua, ZHONG Xiaoqing, LIU Genlin, et al.
- 基于ISM模型的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体系层级结构研究
- Study on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ponse to public health events based on ISM model
- 天津中医药, 2024, 41(6): 689-696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4, 41(6): 689-696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24.06.03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24-01-11
2. 南昌医学院药学院, 南昌 330052;
3. 泰国格乐大学国际学院公共卫生系, 曼谷 10220;
4.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院管理处, 北京 100700
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引发或可能引发严重影响社会公众健康危害的重大传染病的事件[1]。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直是社会民众健康的天敌,人类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与各类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斗争,且每次都让人类作出了巨大牺牲[2]。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唯有实实在在提升人类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本领和能力,才能够真正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3],要在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中增加中医药元素,要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疫、治疫的先天优势和作用。
重大传染病在中国中医学体系中属于“疫病”范畴,根据相关历史资料记载,中华民族从西汉时期起,发生过大大小小的流行疫病300多次,人类也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中医药治疗疫病的相关方药始终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手段[4]。《黄帝内经》有关记载中明确指出疫病是有较强传染性的,并且提出“增强人体内正气,可以有效抵御邪、毒气的侵袭”这一沿用至今的根本观点[5]。据相关学者研究表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救治中,无论是轻症、重症患者,还是恢复期患者,运用中医药干预后,对患者的转重率、病死率和复阳率均能产生明显干预效果[6]。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后期,中医药在防控治疗中无论是参与度,还是对防控的重要程度都得到明显提高,对阻断疫情蔓延发挥了重要作用[7]。中医学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提倡“治未病”理念,与健康中国行动的目标高度一致,为构建以“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框架提供了方向和方法[8]。因此为了探索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体系层级结构,本研究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从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事前准备能力(未病先防)、事发解决能力(既病防变)和事后处理能力(瘥后防复)3个角度展开分析,为建立健全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救治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本研究依据解释性结构模型[9]原理分析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中各影响因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内部结构。
1.1.1 文献分析2021年9月—2022年8月借助ROST-CM6分析软件对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体系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以“中医药防疫”“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疫情”“疫情防控体系”“应急管理”等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Springer及Web of Science等6个中英文数据库,共获取研究相关文献176篇。运用ROST-CM6分析软件对获取的文献进行关键词挖掘与聚类分析,将收集到的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救治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类整理,归纳为政府机构、医疗机构、教育机构、社会民众4个维度,中医药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中医应急机构资源配置、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共享与报送等19个影响因素指标。
1.1.2 专家选取从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昌医学院、江西省疾控中心、江西省中医院、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等8个单位遴选出17位专家作为访谈对象。遴选标准:1)从事中医药或公共卫生领域管理/教学/临床治疗等方面至少10年的工作经验。2)拥有硕士或硕士以上文化水平。3)具备至少副高职称。4)对本研究感兴趣。
1.2 方法步骤本研究借助专家访谈法,确定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体系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解释性结构模型,确定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因素指标的层级结构。
1.2.1 专家访谈2022年9—12月,通过对17名专家进行深度问卷访谈,采用李克特量表 5级评分法对各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打分,把重要性均值(X)≥3.50,且变异系数(CV) < 25.00%的指标纳入下轮[10],同时根据专家意见对访谈问卷进行调整,形成下轮专家访谈问卷,直到全体专家意见统一。
1.2.1.1 专家积极系数本研究通过专家访谈问卷有效回收率来测量,有效回收率大于70.00%时,表明专家积极程度较高[11]。
1.2.1.2 专家意见集中系数各指标的重要性均值(X)与变异系数(CV)同样能够体现出专家意见的集中度,重要性均值越大,且变异系数越低,表明专家意见的集中度越高,越一致[12]。
1.2.1.3 专家权威系数依据专家判断系数(Ca)和专家对指标熟悉程度系数(Cs)来测量,权威程度系数(Cr)=(Ca+Cs)/2,当Cr≥0.700,表明本次研究选取的专家权威程度较高[13]。其中专家判断系数(Ca)依据专家对内容的判断来测量,涉及理论、实践经验、主观感受以及通过同行了解到的信息,各种评判根据带来的影响都包含大、中、小3个不同层次。见表 1。专家对指标熟悉程度系数(Cs)根据专家对该内容的熟悉程度来测量,分为相当熟悉、熟悉、一般、不太熟悉、相当不熟悉5个级别,分别赋予量化值1.00、0.80、0.60、0.40、0.20。
1.2.1.4 专家协调系数可借助肯德尔协调系数(W)来测量,W值取范围为(0,1),W值越高,表明专家对各指标的评分越一致,当W>0.50,则认为专家有较高的协调性[14],可结束访谈。
1.2.2 解释性结构模型分析根据解释性结构模型的技术,按照以下6个步骤来建立模型。
1.2.2.1 成立ISM分析团队团队参考成员的教育经历和专业领域,选定11人组成ISM分析组,人员包括中医学、中药学、公共卫生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专业教授,包括聚焦公共卫生防护的权威专家、医疗人员代表等。通过与专家的深度问卷访谈以及ISM分析组成员之间的讨论会议,探讨中医药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防控救治策略,并识别主要影响因素。
1.2.2.2 构建主要影响因素有向连接图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分析,并基于系统元素,形成集合S,记作S={Si|i=1,2,3…}。
1.2.2.3 构建邻接矩阵根据选定的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和控制相关的关键影响因素之间的二元关系,构建本次解释性结构模型的邻接矩阵A。将矩阵A中的元素aij定义为:
将邻接矩阵A与单位矩阵I进行相加操作,然后对所得的结果进行幂运算,从而得到可达矩阵R[15]。
1.2.2.5 层级划分解析可达矩阵,然后依据其对中医药在公共卫生事件防治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层次分类、分级。
1.2.2.6 构建解释结构模型依据解释结构分析结果,确定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构,并根据不同层次因素之间的联系画出多层次的递进方向图,最终构建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体系的解释结构模型。
1.3 统计分析本研究通过Excel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录入,借助SPSS 20.0软件进行相关样本非参数检验,计算各指标重要性均值、变异系数及专家协调系数,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运用Matlab软件进行相关矩阵计算。
2 结果 2.1 专家基本情况在所有的访谈专家中,男女比例为6∶11;年龄为(45.24±6.79)岁,工龄为(18.29±7.42)年,所有专家教育程度均为硕士或博士,职称均为副高或正高,见表 2。
2.2 访谈专家的可靠程度从访谈专家的积极系数、专家意见集中系数、权威系数、协调系数4个方面测量。
2.2.1 专家积极系数第一轮专家访谈发放问卷17份,回收问卷17份,有效问卷17份,问卷有效率为100%,第二轮专家访谈发放问卷17份,回收问卷16份,有效问卷16份,问卷有效率为94.12%,表明专家积极程度较高。
2.2.2 专家意见集中系数第一轮专家访谈结果显示,各指标重要性均值为1.47~4.76,其中5个指标的重要性均值<3.50;各指标的重要性变异系数为8.90%~45.70%,其中5个指标重要性变异系数≥25.00%,因此删除不符合要求的5个指标后进行第二轮专家问卷访谈。第二轮专家访谈结果显示,各指标重要性均值为4.69~4.94;各指标的重要性变异系数为4.90%~9.89%,未出现重要性均值<3.50、变异系数≥25.00%的指标,表明专家意见较集中。
2.2.3 专家权威系数根据专家访谈结果显示,全部专家的Ca、Cs、Cr 3项依次是0.89、0.91、0.90,全部专家的Cr值都高于0.700,表明本次选取的访谈专家权威程度较高。
2.2.4 专家协调系数第一轮专家访谈不同指标重要性的肯德尔协调系数(W)为0.158(P<0.01),第二轮专家访谈不同指标重要性的肯德尔协调系数(W)为0.619(P<0.01),均具统计学意义,表明经过两轮访谈后,专家意见实现了良好的协调性。
2.3 确定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影响因素本研究应用ROST-CM6和Excel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获取影响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的因素,归纳为4个维度19个指标。通过ISM分析小组头脑风暴系统讨论和两轮专家问卷访谈,将医疗机构、教育机构合并为医疗和教育机构,删除5个重要性均值<3.50、变异系数≥25.00%的指标,最后确定的指标归纳为政府机构、医疗和教育机构和社会民众3个维度的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影响因素14个,并进行编码,见表 3。
2.4 建立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影响因素的有向图依据先前研究确定的14个影响因素,通过对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两两比较[16],建立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因素有向连接图,见图 1。
2.5 建立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影响因素的邻接矩阵依据中医药在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救治中的影响因素的逻辑联系,构建邻接矩阵A。在得到的该邻接矩阵中,元素aij表示第i行和第j列元素之间的关系,代表了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因素Si和Sj之间的相互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i,j=1,2,3,…,16。邻接矩阵A,见图 2。
2.6 计算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影响因素的可达矩阵可达矩阵主要用于展示影响因素间的直接或潜在的关联性[17]。比如,影响因素Si可以通过单元1的距离到达Sj,同样Sj也可以通过单元1的距离到达下一个影响因素。由此,根据布尔矩阵运算规则将邻接矩阵与单位矩阵I相加得到矩阵A+I,然后用Matlab软件计算出可达矩阵R。见图 3。
2.7 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影响因素层级划分对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影响因素可达矩阵R进行区域分解,并确定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影响因素可达集合R(Si)、先行集合Q(Si)及其交集T=R(Si)∩Q(Si)。见表 4。
当R(Si)∩Q(Si)=R(Si)时,则可以推断出该集合为系统的顶层元素集合L1= {S11}。然后去除L1层的元素,采用相同的策略从剩下的矩阵中提取相应的数据,可抽取得L2={S9,S10,S13,S14}。依此类推可得L3={S8,S12},L4={S6},L5={S2,S3,S4,S5,S7},L6={S1}。由此得出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因素层级分解表。见表 5。
2.8 构建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对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影响因素的可达矩阵进行层级划分后,将影响因素按照不同层级重新组合排列,可得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影响因素关系强连通表。见表 6。
依据前期研究的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因素层级结构关系和影响因素关系强连通表,在相同水平面上用箭头标出相同层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见图 4。
3 讨论 3.1 ISM模型结构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影响因素ISM模型呈现“六层阶梯结构”,分别为直接影响因素L1,核心影响因素L2、L3、L4,深层影响因素L5、L6,各层级影响因素之间出现差异化特点。各层级内容和意义如下:L5和L6层为该系统的深层影响因素,属于宏观调控的影响因素,包括中医药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中医应急机构资源配置、中医药应急响应工作机制、中医药应急战略资源储备、中医药经费投入、中医药应急科研平台与人才队伍建设等6个方面,这些因素虽然不直接影响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但可以通过作用于其他影响因素来影响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18]。L2、L3、L4层为该系统的核心影响因素,属于微观决定影响因素,包括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中医药应急预案与演练、居民对中医药的知识认知、中医药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共享与报送、居民健康行为、居民参与中医药防治程度等7个方面,这些因素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对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产生重要影响。L1层为该系统的直接影响因素,属于表层影响因素,该层的中医公共卫生事件救治能力对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更是有直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因素决定了中医药在面对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否有效应,能否开展国家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的关键所在[19]。
3.2 ISM模型层级关系对前期研究构建的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影响因素ISM模型进一步深入探讨分析,可知模型各层级间层层递进、相互影响,自下而上的关系显示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的深层次影响因素是通过中间核心层影响因素的传导最终影响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救治能力[20]。系统的深层影响因素是国家政府机构主导中医药参与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的根本原因,是中医药在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救治中的核心作用。因此,政府部门应在《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中融入中医药的内容,确立并完善中医药在公共卫生应急反应中的体制机制,合理配置中医药应急管理、指挥机构,增加中医药经费投入,建立完善中医药应急学科及科研平台、基础平台,夯实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防治基础。从国家政府层面提升中医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中的地位,可以大力推进系统核心因素层的影响因素发展,增强医疗卫生教育机构和社会民众对中医药的重视程度,推动中医药文化进入国家教育体系[21],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推广,以中医医疗、教育机构为阵地,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传播中医药文化,增强公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提升公众中医药文化意识,培育公众在中医药健康文化方面的素养,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其自觉地参与到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中来。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提升中医药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监测和信息报送、共享能力,从而构建更加严密的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预警防护网[22]。系统核心层影响因素的增强,可以直接带动系统表层因素的提升,在国家层面加强中医药在公共卫生事件防治方面的基础建设,医疗卫生教育机构和社会民众织密了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护网,这些举措能够直接或间接增强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时的救治能力。只有“夯实基础、织牢防护网、提升救治能力”的内外环境都建设好了,才能真正优化完善中国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救治体系,切实保障好人民健康安全[23]。
3.3 研究局限性本次专家访谈因地域、经费、时间等因素限制,专家选取局限于江西省范围内,所获取的专家反馈意见不一定能够代表全国,甚至更大范围内专家整体观点,对研究确定的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体系指标的代表性和可靠性存在一定影响。
4 建议 4.1 强化顶层设计,夯实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之基一是完善立法,中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均未涵盖中医药在公共卫生事件救治方面的规定,因此未能保障中医药能够在新发传染病防治的初期参与,这影响了中医药在新发传染病防治中的发挥[24]。应积极倡导修订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突发重特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标准和应急救治管理规范,将中医药资源融入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工具库”。二是合理资源配置和完善应急响应机制。与中国其他卫生领域相比,中医药领域资源的投入存在明显不足,尤其是在基层和偏远地区,对于《中医药法》的执行不够充分,同时,对落实中医药发展的国家优惠和帮扶政策也存在不足[25],这一系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国中医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建议国家逐年加大对中医药领域的政策支持和医疗资源投入力度,考虑设立专门的中医药发展专项资金。完善基础和偏远地区中医药应急管理指挥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推动中医药在公共卫生应急工作体系中的参与,并强化体制机制的完善,实现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中医药可以第一时间参与其中。三是完善中医药应急物资储备系统。深入促进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构造中医药特色产业群[26]。
4.2 增强文化自信,织牢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护之网一是强化中医药文化培育。通过中医药文化传播教育中心、科普宣教中心、中医药博物馆等,构建中医药文化的内涵,提升中医药文化的软实力[27]。二是强化中医药文化传播普及。促进中医药文化内容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教材,走进各类学校、各年级课堂,深入社区和各类新、老宣传媒介。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城市规划设计和美丽乡村建设。深化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使中医药文化走进国际舞台[28]。三是加强监测预警平台建设。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构建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应急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公共卫生应急监测预警网络与各级中医应急管理指挥机构实现信息共享[23]。
4.3 推动学科发展,增强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之能一是促进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鼓励发展中医基础、中医经典及中医应急重点学科;将传染病预防和医院感染控制的知识纳入中医药教学体系和中医药终身教育体系中[29]。二是梳理挖掘中医药古典医籍精华。强化中医药古籍紧急保护、修复措施,并系统性地进行整理,推动创建中医药古籍数字化资源库及其他古籍研究相关平台[30]。三是强化中医药应急科研架构。以国家级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科研平台为引领,结合省级中医药科研平台为基石,构建完整的中医药科研应急网络[31],并在中医药体系内建立P3实验室平台。
[1] |
杨子, 黄友良, 王鸿蕴, 等.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政策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 2022, 19(18): 190-193. |
[2] |
马晓伟. 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J]. 健康中国观察, 2021, 3(2): 8-10. |
[3] |
韩晶晶.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研究[D].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2023.
|
[4] |
张佳玮. 中学疫病史教学的实践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23.
|
[5] |
徐梦丹, 杨长福, 林昶, 等. 从"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探讨新冠肺炎的中医防治[J].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42(2): 7-10, 15. |
[6] |
仝小林, 朱向东, 赵林华, 等. 加强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中医药应急防控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考[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 35(9): 1087-1095. |
[7] |
赵宏波, 魏甲晨, 王爽, 等. 大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风险评估与精准防控对策: 以郑州市为例[J]. 经济地理, 2020, 40(4): 103-109, 124. |
[8] |
刘梦灵, 姚芳, 鲍晓露, 等. 基于4R理论的中医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构建研究[J]. 中国医院管理, 2022, 42(8): 36-40. |
[9] |
缪宏娟. 基于ISM-AHP模型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农村应急管理的研究[J]. 应用数学进展, 2022, 8(6): 3965-3976. |
[10] |
刘颜颜, 付微, 张艳霞, 等.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J]. 实用临床医学, 2023, 24(3): 113-118, 133. |
[11] |
吴晓琪, 韩丽, 张倩, 等. 脊髓损伤专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全科护理, 2023, 21(31): 4408-4412. |
[12] |
倪菲. 冠心病中医症状术语标准化及于睿教授辨治冠心病临证经验研究[D]. 沈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3.
|
[13] |
李银红, 陆诗阳, 孙一文, 等. 基于组合赋权的生物技术人员不安全行为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军事医学, 2023, 47(11): 862-866. |
[14] |
潘晓洁. SRS视角下的高校大学生健康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太原: 山西医科大学, 2018.
|
[15] |
江芙蓉, 李翔. 基于DEMATEL-ISM的飞行学员训练应激结构模型研究[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20, 33(1): 15-21. |
[16] |
李新龙, 刘岩, 王宁, 等. 方剂间相似性的量化表征方法及模型应用[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 37(4): 2120-2124. |
[17] |
徐兴美, 代震, 王广通, 等.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基层中医药服务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医院, 2023, 27(3): 37-40. |
[18] |
李东奇, 张欲晓, 毛宗福. 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中的医疗保障立法研究: 基于国际比较视角[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1, 38(3): 199-202. |
[19] |
周小兵, 颜晓峰. 领导干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提升[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1): 31-37. |
[20] |
林锦慧, 李婷, 石曾萍, 等. 基于文献研究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体系优化策略[J]. 中国医院, 2023, 27(8): 26-29. |
[21] |
姜晓雪, 张宗明, 张洪雷. 山东省济南市中医药文化软实力研究[J]. 中国医院, 2024, 28(1): 73-76. |
[22] |
苏金爽. 农村社区公共卫生治理共同体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23, 43(8): 534-540. |
[23] |
曾晴文, 汤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探讨[J]. 卫生软科学, 2023, 37(12): 80-84. |
[24] |
张彩霞. 发挥中医药在新发传染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J]. 中国卫生法制, 2020, 28(6): 80-86. |
[25] |
王昱婷, 马利, 刘柯辛, 等.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医药事业发展现状探讨[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2, 30(19): 200-203. |
[26] |
廖娟, 曾福生. 基于中医药强省战略的湖南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J]. 湖南中医杂志, 2023, 39(7): 215-220. |
[27] |
廖娟, 曾福生. 文化强国视域下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价值定位、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 43(6): 1134-1139. |
[28] |
赵彦青, 王伟民, 陈杨丽, 等.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影视教学的发展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 21(13): 29-31. |
[29] |
岳远雷, 姜柏生. 中医药融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法治化保障问题研究[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3, 40(3): 188-192. |
[30] |
李盼飞, 张楚楚, 李海燕. 科技赋能中医古籍精华传承与创新应用[J]. 中医杂志, 2023, 64(15): 1519-1524. |
[31] |
刘梅洁, 胡成洋. 医科院校临床医学生"医养结合"人才培养对策探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 14(24): 183-187. |
2. School of Pharmacy, Nanchang Medical College, Nanchang 330052, China;
3. 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 International School, Krirk University, Bangkok 10220, Thailand;
4. Department of Hospital Administr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 1007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