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杜雯靖, 庄燕.
- DU Wenjing, ZHUANG Yan.
- 2000—2023年桃核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 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literature about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aohe Chengqi Decoction from 2000 to 2023
- 天津中医药, 2025, 42(2): 197-203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5, 42(2): 197-203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25.02.11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24-08-20
桃核承气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仍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1]。原方主要用于治疗邪热由表入里传入下焦与瘀血互结所致的下焦蓄血证[2]。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学者提出不应拘泥病位,而是强调审明瘀热互结这一病机[3]。目前,桃核承气汤已被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多个学科,包括糖尿病,肾病,认知功能障碍,胃肠功能障碍,骨伤科疾病,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鼻衄、牙龈炎等头面五官疾病,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病,凡瘀热互结者,均可化裁使用[4]。
近年来,不乏与桃核承气汤相关的综述,但综述对作者自身知识架构要求较高,往往难以客观准确地为读者呈现出来[5];并且文字总是枯燥的、不鲜活的,为了更加直观地体现出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就需要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进行表达。文献计量学应用数学和统计学等计量方法,分析某一领域文献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应用图谱的形式表现出来[6],进而探求该领域的变化趋势及研究热点。VOSviewer[7]和CiteSpace[8]是近年来兴起的两款可视化分析软件,已被大多数国家和机构所认可,在国内外各类学科已得到广泛应用。鉴于2000年以前,关于桃核承气汤的研究多为不同医家的心得体会,因此,文章采用VOSviewer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2000—2023年桃核承气汤在临床方面的应用,进而探讨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及热点,为未来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检索收录于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base)、维普数据库(VIP)与桃核承气汤临床应用相关的文献。时间范围设定在2000年1月1日—2023年10月10日;检索方式为“主题词检索”或“题名或关键词检索”,检索词:“桃核承气汤”或“桃核承气汤加减”或“加味桃核承气汤”;学科分类选择“中医学”“中西医结合”。
1.2 文献筛选纳入标准:1)桃核承气汤临床应用相关研究;2)作者、研究机构及关键词等信息完整。排除标准:1)在不同杂志发表,标题及作者相同的文献;2)与设定主题无关;3)动物、细胞等基础研究相关文献;4)学位论文、会议、报纸、科技成果等;5)综述、Meta分析、网络药理学等相关文献。
将检索到的文献题录导入NoteExpress软件去除重复文献,并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再次筛选文献。此过程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完成后进行核对,对有分歧的文献由高年资专业人员决定是否纳入。
1.3 数据分析最终筛选后的文献以Refworks形式导出,并将文件命名为“download_xx.txt”,使用VOSviewer(版本号1.6.19)软件进行作者共现,关键词共现、聚类、时间网络分析;使用CiteSpace(版本号6.2.R4)软件进行机构共现及关键词突现分析。将年份及对应的发文量导入Excel,绘制发文量趋势图。
2 结果 2.1 年度发文量及趋势分布初步筛查共纳入文献928篇,其中CNKI 295篇,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342篇,VIP 291篇,经过合并去重筛选后,最终得到402篇文献。发文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热度,2000—2023年发文量与时间的关系见图 1。虚线是发文量随年度变化的趋势线,年度发文量大致呈上升趋势;2000—2015年发文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上升,2016年达到第一个高峰(37篇),2017—2019年基本持平,2020年急剧上升至第2个高峰(34篇)。按照2023年现有发文量估算,每月平均发文量为1.2篇,2023年度发文量为14.4篇,仍处于一个较低水平,2021—2023年发文量呈下降趋势。在文献筛选过程中,近三年剔除了大量的基础研究,考虑桃核承气汤临床相关研究热度的降低,可能与研究者在动物、细胞等基础研究方面投入的资金、精力增多相关。通过基础研究进而探索相关机制,指导临床实践,减轻患者病痛,进而推动中医药发展。
![]() |
图 1 2000-2023年桃核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文献年度发文量 Fig. 1 Chart of annual publication of literature o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aohe Chengqi Decoction from 2000 to 2023 |
经VOSviewer软件统计共有809名作者,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是王健、申建国、陈羽,均为6篇,根据普莱斯定律[7],计算出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约1.83篇。因此,界定发文量≥2篇,为核心作者,共计67人。通过该领域核心作者共现密度视图(图 2),可知该领域的核心作者之间形成了以王健、盛蕾等为代表的研究团队。整体上各团队可呈较局限的网络规模,团队之间合作有待加强。
![]() |
注:颜色由黄到绿代表作者发文量由多到少,位于同一圈内代表作者间有合作。 图 2 桃核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文献核心作者共现密度视图 Fig. 2 Visualization density map of core authors in literature o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aohe Chengqi Decoction |
经CiteSpace软件统计共有227所机构,发文量≥2篇的机构共计16所(见表 1),上述机构共发文48篇,占总发文量的11.94%。其中以天津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发表文献居多,这可能与该地区疾病种类以及医师用药习惯相关。机构合作共现分析见图 3,可以看出全国各省对该主题的研究均有涉及,北至吉林,南至广州均有分布,但机构分布较为分散,且机构间合作匮乏,仅部分传统中医院校及其附属医院间形成了较小的合作团体,或许这也是该领域研究没能够快速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
![]() |
![]() |
注:节点代表机构,节点及文字越大发文量越多;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共现关系,连线越多关系越密切。 图 3 桃核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文献机构共现网络 Fig. 3 Visualization map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literature o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aohe Chengqi Decoction |
基于VOSviewer软件,去除英文关键词,设置最小阈值为2,得到191个关键词,绘制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图 4),并得到关联性较强的前10个聚类(表 2)及关键词时间网络图(图 5)。通过关键词共现图谱可以看出,2010年之前,桃核承气汤相关的临床研究大多局限在闭经、痛经、异位妊娠等妇科疾病,前列腺增生、血尿、尿潴留等泌尿系统疾病,以及术后并发症、骨折等相关外科疾病,病变范围局限在下焦。2011—2019年,糖尿病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胀便秘、脑梗死、糖尿病等方向研究热度较高,桃核承气汤在临床方面的应用已从下焦病变拓展至对全身整体的调控。2019—2023年,认知功能、炎症因子、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卵巢功能、高血压性脑出血、老年骨折、名中医经验等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可将近几年相关的热点关键词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高血压、卒中等原因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脓毒症、脓毒症相关的炎症风暴及器官功能障碍,术后、老年等因素导致的胃肠功能障碍,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妊娠、闭经等原因所致的卵巢功能异常。
![]() |
注:节点越大代表频次越高;节点间连线及粗细代表不同关键词之间的相关性;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聚类。 图 4 桃核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关键词共现网络 Fig. 4 Visualization map of keywords in literature o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aohe Chengqi Decoction |
![]() |
![]() |
注:颜色由深紫到浅黄代表时间由远及近。 图 5 桃核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关键词时间网络 Fig. 5 Visualization overlay map of keywords in literature o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aohe Chengqi Decoction |
关键词突现显示的是短时间内频率突然增加的关键词,可以更好地了解该领域研究热点的变化。使用CiteSpace软件得到文献关键词突现图谱(图 6),共出现25个突现词。2000—2010年主要关注糖尿病、脑梗死等方面的研究,2011—2020年出现腹胀、前列腺炎、便秘、针灸、保留灌肠、甘露醇、卵巢功能等关键词,2020—2023年脓毒症、中风、中药灌肠等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关键词突现分析得出的结果与关键词时间网络视图大致相同。
![]() |
注:Begin为突现起始时间,End为突现结束时间;Strength为突现强度,数值越大表示强度越大。 图 6 桃核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文献突现关键词(排名前25) Fig. 6 Emergent keywords in literature o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aohe Chengqi Decoction(top 25) |
通过对2000—2023年桃核承气汤临床应用相关文献的可视化分析,可以看出发文作者及机构几乎均为点状分布,作者合作仅存在于团体及机构内部,机构间合作少之又少。应加强机构间的合作,形成某一局部地区的合作团体,大力开展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更好地推进该领域的研究发展;避免出现研究信息闭塞,研究人员断层及前期研究成果的浪费。
通过分析关键词共现图谱、聚类及时间网络,可知近年来桃核承气汤相关研究热点主要聚集在认知功能、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卵巢功能等方面。陈宗凤[9]通过临床研究发现,桃核承气汤可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脑水肿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明显缩小血肿体积。在一项急性脑梗死相关研究中,发现加味桃核承气汤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疗效,改善神经缺损功能,抑制炎症,提高大脑血流速度[10]。在脓毒症相关的研究中,发现桃核承气汤可显著改善患者胃肠功能评分、腹内压,降低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因子水平[11],改善患者呼吸功能[12],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桃核承气汤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便秘的研究中发现,桃核承气汤可有效改善术后腹胀、排便困难、腹痛坠胀等症状,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有利于术后患者恢复[13-14]。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显著改善卵巢功能、子宫内膜受容性,抑制血管新生指标和肿瘤标志物的表达[15-16]。
近年来,桃核承气汤在重症医学领域的应用明显增多,主要涉及认知功能障碍[17-19]、胃肠功能障碍[20-22]、脓毒症[20, 23-24]等。躁动、恐慌、谵妄,以及外伤、卒中、心肺复苏术后等原因所致脑部损伤缺氧,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大约1/3的ICU幸存者在出院1年后仍有认知障碍表现,且中度创伤性脑损伤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障碍更严重[25]。长期卧床、术后、高龄等是ICU患者的普遍特征,这些原因将导致胃肠蠕动减慢而出现便秘、肠道屏障破坏,且胃肠功能障碍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26]。脓毒症是因感染引起的宿主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27],另有数据研究显示,脓毒症患者病死率约为30%~50%[28],脓毒症仍是ICU急需攻克的一大难关。目前,现代医学针对重症领域相关疾病的治疗仍然只是停留于生命支持及对症处理阶段,治疗上仍存在一定难度。传统中医药从整体出发,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施治,进而使得人体自调,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对多种内科急难病证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提出了“瘀热”发病学说[29],周教授认为在急性外感热病及某些内伤杂病发展到一定阶段,较多患者表现为血热与瘀血并见,治以凉血通瘀。疾病过程中若热大于瘀,可予犀角地黄汤加减;瘀重于热或瘀热相当,则选用桃核承气汤加减。这也为桃核承气汤在疑难杂症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4 小结早期关于桃核承气汤临床相关研究仍局限于下焦,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在内科相关疾病中逐步推广,近年来,脓毒症、认知功能障碍、胃肠功能障碍等重症医学领域相关话题成为研究热点。未来期待桃核承气汤能够在重症医学等领域不断发展,发挥中医药优势,减轻病患痛苦,推进中西医结合发展趋势,为医学发展提供方向。
[1] |
张仲景, 王叔和. 伤寒论[M]. 钱超尘, 郝万山, 整理.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43-144.
|
[2] |
张玉鑫, 周冉冉, 陶晓华, 等. 谈桃核承气汤的方证要义与临床应用[J]. 世界中医药, 2020, 15(14): 2175-2177. |
[3] |
王付. 桃核承气汤的理论探索与实践[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3): 211-213. |
[4] |
周冉冉, 付春梅, 李冉, 等. 桃核承气汤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现代中医临床, 2020, 27(1): 71-76. |
[5] |
邓俊林, 曹芳, 王御震, 等. 1992—2022年中医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4, 31(2): 70-77. |
[6] |
OELRICH B, PETERS R, JUNG K. A bibliometric evaluation of publications in urological journals among European union countries between 2000-2005[J]. European Urology, 2007, 52(4): 1238-1248. DOI:10.1016/j.eururo.2007.06.050 |
[7] |
VAN ECK N J, WALTMAN L. Software survey: VOSviewer, a computer program for bibliometric mapping[J]. Scientometrics, 2010, 84(2): 523-538. DOI:10.1007/s11192-009-0146-3 |
[8] |
陈悦, 陈超美, 刘则渊, 等.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科学学研究, 2015, 33(2): 242-253. |
[9] |
陈宗凤. 桃核承气汤结合甘露醇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脑水肿的临床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 8(22): 161, 181. |
[10] |
黎碧莹, 肖雪云, 陈少旭, 等. 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热腑实证)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 2022, 31(3): 486-489. |
[11] |
王健, 申建国, 陈羽, 等. 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 2021, 30(7): 1181-1184. |
[12] |
李辉, 吴少丽, 陈佳杰. 通腑泻下活血法治疗肺热腑实型脓毒症肺损伤的临床研究[J]. 中医药导报, 2020, 26(14): 55-59. |
[13] |
李远志, 苏中南, 何欣. 桃核承气汤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便秘的临床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 2023, 42(5): 48-49. |
[14] |
田先柱, 桂炜炜, 甘小胖. 桃核承气汤联合穴位敷贴对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便秘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22, 51(17): 1971-1973. |
[15] |
温海玲. 桃核承气汤联合孕三烯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疗效与子宫内膜受容性的影响[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 23(5): 105-108. |
[16] |
郑秋霞, 应翩, 张洁, 等. 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21, 36(6): 1257-1259. |
[17] |
曹锐, 王建锴, 杨锐. 通窍活血汤合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高龄髋部骨折术后谵妄临床研究[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 39(12): 2322-2323. |
[18] |
丁彩霞, 盛蕾, 张兰坤, 等. 桃核承气汤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和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3, 31(6): 23-26. |
[19] |
张娆, 王剑南, 贺丹. 经方辨治卒中后情感障碍临床体会[J]. 中医药通报, 2023, 22(2): 36-38. |
[20] |
谢函谕, 潘金龙, 金永旭, 等. 桃核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在脓毒症肠功能障碍中的疗效观察[J]. 实用休克杂志, 2023, 7(5): 273-277. |
[21] |
赵莹莹, 钟敏林, 韦慧玲, 等. 桃核承气汤加减在剖宫产术后腹胀应用研究[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 25(2): 43-45. |
[22] |
唐彪, 刘瑛, 孙龙, 等. 桃核承气汤联合改良TST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临床研究[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 45(1): 104-107. |
[23] |
吴科锐, 刘云涛, 华艳朗, 等.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桃核承气汤治疗脓毒症的潜在分子机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 32(18): 2559-2568, 2605. |
[24] |
陈淮臣, 刘文, 何利, 等. 桃核承气汤及其单味药对急性胰腺炎大鼠AMS、LPS、TNF-α、IL-10和NO水平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 2021, 32(9): 2095-2098. |
[25] |
SAKUSIC A, RABINSTEIN A A. Cognitive outcomes after critical illness[J]. Current Opinion in Critical Care, 2018, 24(5): 410-414. |
[26] |
CHAPPLE L A S, PLUMMER M P, CHAPMAN M J. Gut dysfunction in the ICU: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 Current Opinion in Critical Care, 2021, 27(2): 141-146. |
[27] |
SINGER M, DEUTSCHMAN C S, SEYMOUR C W, et al.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definitions for sepsis and septic shock(sepsis-3)[J]. JAMA, 2016, 315(8): 801-810. |
[28] |
FLEISCHMANN C, THOMAS-RUEDDEL D O, HARTMANN M, et al. Hospital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of sepsis: An analysis of hospital episode(DRG) statistics in Germany from 2007 to 2013[J]. Deutsches Ärzteblatt International, 2016, 113(10): 159. |
[29] |
吴勉华, 过伟峰, 周学平, 等. 研究周仲瑛"瘀热" 学说的思路与方法[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 24(10): 1319-1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