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朱琼洁, 李磊, 徐文锦.
- ZHU Qiongjie, LI Lei, XU Wenjin.
- 调理三焦法穴位埋线联合腹部推拿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腰围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 Impacts of acupoint thread embedding with the regulating Sanjiao method combined with abdominal massage on waist circumference and lipid metabolism in patients with simple obesity
- 天津中医药, 2025, 42(4): 421-425
-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5, 42(4): 421-425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25.04.03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24-11-02
2. 武汉亚心总医院肿瘤科, 武汉 430056
单纯性肥胖属于临床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通常是指机体摄入热量高于消耗所需,多余热量转化为脂肪,最终表现为人体肥胖的疾病[1]。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升高,居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肥胖症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公共卫生问题,极大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该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西医认为其与家庭遗传、内分泌异常、环境干扰等因素关系密切,若长期无法控制,不仅影响患者外貌形象,还可诱发高血脂、高血压、心脑血管类疾病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目前,对于该病虽可通过控制饮食减轻体质量,但此法需患者长期坚持,节食期间产生的饥饿感极易造成体质量反弹,整体效果欠佳。除此之外,药物、手术等方案均有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发生较多,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中医学治疗该病具有一定优势,如腹部推拿,利用经脉脏腑相关理论,能有效加强脾胃运化能力,最终达到控制体质量的目的[3]。穴位埋线疗法则是与现代肌肉注射技术结合,通过找出相应穴位埋入蛋白线,长效刺激经络,从而治疗肥胖[4-5]。但两者联合使用既往报道较少,为提高整体疗效,本研究将调理三焦法穴位埋线与腹部推拿共同用于该病患者,分析其临床疗效。
1 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已获本院伦理委员会(WAGHMEC-KT-2022001)审核。选择本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接收的单纯性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预试验结果,中医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率为70%,由样本量计算公式n=[π1(100-π1)+π2(100-π2)]÷(π1-π2)×f(α,β)计算可得,n=47;考虑脱失率20%,故估计最后纳入样本量为每组57例,依据本院收治情况扩大,最终确定纳入12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3例,中医组62例。在干预期间本次试验对照组脱落2例,中医组脱落1例,最终以每组61例纳入统计分析。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 1。
1)均符合西医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标准[6]:依据成人标准体质量=(身高-100)×0.9判定,实测体质量超过标准体质量<20%为超重;实测体质量超过标准体质量20%~30%为轻度肥胖;实测体质量超过标准体质量30%~50%为中度肥胖;实测体质量超过标准体质量>50%为重度肥胖。2)均符合中医脾虚湿盛型肥胖诊断标准[7]:肥胖臃肿,倦怠乏力,身体困重,纳呆嗜睡,脘痞腹胀,大便黏滞,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缓或细。3)年龄范围18~65岁。4)调整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后,仍符合该病诊断标准者。5)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1)合并继发性肥胖症或其他非单纯性肥胖者。2)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3)异源蛋白过敏或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4)瘢痕体质者。5)伴有器质性疾病者。6)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者。7)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8)精神疾病、依从性差,无法配合治疗者。9)埋线部位皮肤破损者。
1.4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健康饮食,低盐低脂低糖,运动方案均安排一致,以排除干扰因素影响。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干预方案,给予奥利司他(植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H20123131;规格:120 mg),120 mg/次,3次/d。连续治疗3个月。
中医组给予腹部推拿,具体方法为:1)摩腹法:手掌贴于腹部,逐渐发力顺时针揉摩,操作时间约为5 min,期间注意速度适宜。2)运腹法:掌根发力覆于腹部,顺时针运推,至局部发胀,操作3 min。3)推腹法:遵循“顺经络补阴经,逆经络泻阳经”原则,使用拇指指腹通过指推法顺经脉循行路线推揉腹部,每条经脉推揉10次,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可加强手法。4)点腹法:拇指指腹循经脉依次点按相关穴位,每个约按30 s,从下至上依次为任脉-肾经-脾经-胃经-肝经。5)拿腹法:双手提捏腹部施以拿法,或配合捻法共同刺激局部脂肪消散,操作3 min。6)拍腹法:双手空拳拍打腹部,时间约为2 min,以局部微热发红为宜。1次/d,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推拿疗法完成后,给予调理三焦法穴位埋线,具体方法为,取基础穴位:膻中、中脘、气海、脾俞、肺俞、命门、膀胱俞、三焦俞、天枢、足三里、血海穴等;辨证配穴:大椎、曲池、臑俞穴为上焦肥胖加用;阳陵泉、胃俞穴为中焦肥胖加用;肾俞、水分穴为下焦肥胖加用。选择一次性埋线针(扬州市江洲医疗器械有限公司)、4-0号胶原蛋白线(山东博达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操作方法:铺巾使患者呈卧位,定穴后局部消毒,线体穿入埋线针,垂直进针1.5~2.0 cm植入蛋白线,缓慢退针后按压针孔并包扎,防止线头外漏;依次完成背部-胸腹部-四肢埋线。每15 d 1次,6次为1个疗程。
1.5 疗效标准疗效标准[8]:1)临床痊愈:治疗后患者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0 cm。2)显效:BMI减少>2 kg/m2,腰围减少>7 cm或体质量减轻>5 kg。3)有效:1 kg/m2≤BMI减少≤2 kg/m2,4 cm≤腰围减少≤7 cm或3 kg≤体质量减轻≤5 kg。4)无效:BMI减少<1 kg/m2,腰围减少<4 cm或体质量减轻<3 kg。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2)形态学指标:测量体质量(清晨空腹、排空尿液后所得)、腰围(第12肋下缘水平)、腰臀比(WHR,腰围/臀围)、BMI(体质量/身高的平方)。3)中医证候积分:采用0、1、2、3分4级评分法,评估肥胖臃肿,倦怠乏力等7项中医症状,得分越少,症状越轻。4)血脂指标:采集空腹静脉血8 mL,采用微量离心机(瑞沃德,型号M1324),离心半径10 cm,转速8 000 r/min进行离心得到血清,-80 ℃保存备用,利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脂指标,包含低密度胆固醇(LDL-C)、高密度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5)血清生化指标:取备用血清,ELISA法检测生化指标,包含脂联素(ADP)、神经肽Y(NPY)。6)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1.7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例数及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80.33%)较中医组(93.44%)显著降低(P<0.05)。见表 2。
治疗后两组形态学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中医组体质量、腰围、WHR、BMI水平显著下降(P<0.05)。见表 3。
两组经治疗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中医组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见表 4。
![]() |
治疗后两组血脂水平均改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中医组LDL-C、TC、TG水平显著下降(P<0.05),HDL-C水平显著上升(P<0.05)。见表 5。
治疗后两组血清ADP水平均升高(P<0.05),NPY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中医组ADP水平显著上升(P<0.05),NPY水平显著下降(P<0.05)。见表 6。
两组治疗期间过敏、瘀肿等不良反应发生较少,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7。
单纯性肥胖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人群中,多与糖脂代谢、热量摄入等相关,临床主要表现为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体质量增加等。目前,对于该病临床多采用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药物干预、手术治疗等方法减轻体质量。但饮食与运动疗法较难坚持,肥胖极易反弹,效果个体差异性较大。然而药物与手术干预措施存在操作复杂、性价比低、使用后易发生不良反应等弊端,尤其抽脂治疗,风险性极高。但机体长期处于肥胖状态可诱发多种代谢性疾病,甚至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影响家庭和谐稳定。故此,寻求更加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对广大肥胖患者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中医学将该病归属于“膏人”“脂人”等范畴,认为病机多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或安逸过度,少于劳作,致使脾胃受损,运化失常,水谷失疏,脾无法升清,胃不降浊阴,水湿而成痰,聚集阻滞,内停中焦,堆积体内,发为肥胖[9-11]。故此,中医辨证分析该病应以补气健脾、温阳化饮、利水渗湿等治法为主,方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12]。腹部推拿作为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常用方法,通过给予腹部经络及各穴位良性刺激,激化部分消化器官,调节机体代谢功能,从而减少患者脂肪堆积[13]。穴位埋线通过持久刺激相关穴位,发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在脾脏与三焦腑理论基础上,从肥胖症病因病机出发,论治该病效果较好。
研究将腹部推拿与调理三焦法穴位埋线联合用于该病患者,结果显示,中医组总有效率(93.44%)明显高于对照组(80.33%),提示推拿与穴位埋线联用可显著改善肥胖症患者临床症状,疗效较佳,优于西药单纯使用。中医组体质量、腰围、WHR、BM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中医疗法可明显减轻患者体质量,缩小腰围,降低BMI,改善机体形态学指标。分析原因可能为,腹部为人体脂肪堆积集中部位,同时也是脏器所在之所,给予患者腹部推拿可有效刺激脏腑功能,约束纵行诸经,消食导滞,减轻体质量[14]。再给予调理三焦法穴位埋线刺激相关穴位,如膻中穴,作为八会穴之气会,有疏利全身气机、调气理气的作用;中脘属于八会穴之腑会,可调理中焦、健脾和胃[15];气海是临床常用保健要穴,有补气培元、益阳补虚的作用;脾俞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可健脾运胃、滋养元气、生化气血;肺俞位于三焦之间,有健肺行水、化痰消脂的作用;命门属于督脉经穴,可补火生土、固肾培元;膀胱俞有疏利三焦水道、行气化水的作用;三焦俞是三焦之背俞穴,与机体水液代谢密切相关,可通行元气、利水祛湿;天枢属于大肠经之募穴,有疏肝泻胆、调畅气机、通利水道的作用[16];足三里为阳明胃经合穴,可补中益气、健脾和胃、调整虚实[17];血海为脾经经穴,有养血活血、健脾化湿的作用;诸穴配伍共奏利水益脾、通络消脂、调和脏腑之效。诸穴受到持续刺激,可有效促进胃肠运动,增加胃酸分泌,减少热量摄入,最终达到调节形态学各项指标的目的[18]。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中医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中医疗法可显著改善患者肥胖臃肿、肢体困重等症候,利于肥胖症的治疗。中医组LDL-C、TC、TG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中医疗法可有效调节机体血脂代谢,减少体内脂肪堆积。有研究指出[19],肥胖症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现象,抑制胰岛素受体信号转导,进而影响体内葡萄糖摄取利用,增加高胰岛素血症发生风险。故此,尽快恢复血脂代谢正常状态对患者体质量减轻具有积极意义。对比两组血清生化指标,中医组AD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NP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皆为脂肪细胞分泌的相关激素,其中ADP有调节血糖血脂的作用,外周血中ADP水平与BMI呈负相关关系,ADP水平越高,机体BMI指数越小;NPY参与瘦素调节机制,肥胖症患者体内NPY水平高于普通健康人群,与体质量、BMI等关系密切[20]。故此,两者作为单纯性肥胖患者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促进其恢复正常水平,利于达到减肥效果。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胃肠不适、过敏等发生率均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中医疗法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使用较为安全。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腹部推拿+调理三焦法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在临床应用上效果较好,疗效更高,可明显调节患者血脂代谢,减轻体质量,改善脂肪细胞活性因子,且安全性良好。但本研究入组例数较少,数据支撑有限,后续还需设计更加全面的方案进一步证实。
2. Department of Oncology, Wuhan ASIA General Hospital, Wuhan 430056,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