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谈钰濛, 周洁
- TAN Yu-meng, ZHOU Jie
- 从升降出入论肿瘤
- Discussion of tumor from the theory of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activities of Qi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35(1): 8-10
-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6, 35(1): 8-10
- DOI: 10.11656/j.issn.1673-9043.2016.01.03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5-10-10
2.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天津 300150
2.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50, China
肿瘤发病率日益增长,而对于肿瘤的治疗仍然是临床上一大课题,笔者通过长期临床跟师学习,总结导师临床经验,从中医上认识到气机升降出入的失衡是肿瘤的根本病机,治疗上当由该病机入手,对肿瘤辨证施治。
1 升降出入之天人相应《素问·六微旨大论》言:“升降出入,无器不有。”[1]《内经》在“气一元论”哲学思想的影响下,认为宇宙万物源于天元之气,人之生命源自天地之气,无论自然界还是人体都存在着气机升降出入的永恒运动,并由此产生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
1.1 自然界的升降出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这是自然界气的升降运动,天气属阳,主升;地气属阴,主降。但天地阴阳“高下相召,升降相因”,所以天气升已而降,地气降已而升。
1.2 人体的升降出入天人相应,升降出入也存在于人体一切生命活动中“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如人体呼吸运动,呼出浊气,是出;吸入清气,是入。又如津液代谢,津液出自饮食水谷,源于胃,上行到脾,而后至肺,为升;又由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为降;输布全身,此中有升有降。
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言:“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升降出入是万物变化的根本,是生命活动的体现。
2 升降出入与肿瘤相关对于肿瘤病机的探索从《内经》开始就有记载:“寒气客于肠外……癖而内著,恶气乃起,瘜肉乃生。”直到现在,人们对肿瘤的认识主要归纳为瘀、痰、毒、虚等诸多病理因素。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肿瘤的发生是机体失衡状态长期存在所导致的,包括:细胞凋亡与增生,抑癌基因与原癌基因,细胞增殖与分化,抗癌转移因子与促癌转移因子[2]。而这些研究恰好和中医“阴平阳秘”的观点相符,人体阴阳之气升降出入的协调是机体平衡状态的保证,“百病生于气”,一旦气机升降出入失衡就会产生瘀、痰、毒、虚等病理因素,进一步引起肿瘤的发生。
2.1 升降出入与血瘀“气为血之帅”。生理上,气血相互依赖,气的升降出入,贯通全身,推动血行,内至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发挥濡润营养作用。病理上“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机失常,则血行不畅,出现血瘀。《医林改错》曰:“肚腹结块者,必有形之血。”
2.2 升降出入与痰湿生理上“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津液的正常代谢依赖肺脾肾等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病理上升降失衡则津液紊乱,湿聚成痰,随气达于全身,《丹溪心法》言:“凡人身上、中、下,有肿块者,多是痰。”
2.3 升降出入与毒邪《中藏经·论痈疽疮肿第四十一》指出:“夫痈疡疮肿之所作也,皆五脏六腑蓄毒之不流则生矣,非独营卫壅塞而发者也。”[3]肿瘤的发生与“蓄毒”有关。所谓“蓄毒”包括外感毒邪、七情郁毒、饮食酿毒、内虚聚毒。《诸病源候论》提到“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腑脏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腑脏之气所为也”。可见“蕴毒”产生的根本还是“阴阳不和”,阴阳之气升降出入的失衡导致了毒的产生。毒邪居于一处阻碍气机的同时,又因升降出入失常而不得消散,排出体外,日久毒邪积聚成为体内“蕴毒”,引发肿瘤。
2.4 升降出入与正虚“正虚则为岩”,“夫众病积聚,皆起于虚”。正气虚衰是肿瘤发生的内因,虚包括了人体气血精津液等精微物质的不足,而这些精微物质的化生都以气升降出入畅通为前提。精微物质不足,可造成脏腑气机升降出入失调,运输生化等功能下降或丧失,加重正气的亏虚。如《景岳全书》指出:“脾胃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
3 升降出入与脏腑相连人体的升降出入不是单纯抽象的,它依赖于物质基础而存在。所谓物质基础就是气血津液,而它们的生成、输布、代谢都是在脏腑气机升降出入的推动下完成,所以脏腑升降出入是人体升降出入的核心。升降出入既体现着脏腑的特性,又是脏腑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达到整体平衡的过程。
3.1 脾胃之升降枢纽黄元御提出:“肝气宜升,非脾土之气上行,则肝气不升。胆火宜降,非胃土之气下行,则胆火不降。”[4] 脾胃同居中焦,升降相因,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5]。人体气机升降,关键在于脾胃中气,枢得以转,全身气机畅达,脏腑协调,阴平阳秘。心、肺、肝、胆、肾的升降出入也与脾胃息息相关。心火借脾胃枢转下温肾水,肾水赖脾胃上升以滋心火,达到水火既济。肝主升,然肝之升发赖脾之升清;肺、胆之肃降需胃气之顺降。所谓“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心”。
3.2 肝肺之左升右降《内经·刺禁论》云:“肝生于左,肺藏于右。”[6]指肝的生发之气,于左上升;肺的清肃之气,于右下降。 肝为刚脏,主疏泄,居下焦,乃阴中之阳脏,以升为常;肺为娇脏,主宣肃,位于上焦,为阳中之阴脏,以降为顺。肝经循行起于足大趾,由下而上,并有分支贯膈、注肺、络脑,木气升发,能疏调营血使之升发至心肺并上循头面。肺气肃降,一则使吸入之清气与谷气相融合,生成宗气向下布散以资元气;二是将脾转输至肺的精微物质向下向内布散以濡润周身。如叶天士所言:“人身气机合乎天地自然,肝从左而升,肺从右而降,升降得宜,则气机舒展。”
3.3 心肾之水火相济心肾之升降除了上文提到的借助中焦达到的水火相济外,心肾又有自身气机的升降出入。如肾主蛰,其性潜藏,藏精而主生殖,而肾气主升,其用升腾,肾之精气上达而化髓充脑;司气化,上承肾水,输于肺,交于心。心主血脉,血液周流全身,升中有降,降中有升,运行不息。所谓“心肾相交,全凭升降”(《慎斋遗书》)。
3.4 三焦之升降通路《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三焦是气机升降的道路,“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中藏经》)。同时脏腑之气的升降,又将影响气血津液的运化输布,此均由三焦升降出入的功能所主持,所谓“三焦主持诸气”(《难经》)。
4 升降出入以平为期气机升降出入的失衡是肿瘤发生的根本病机,治病必求于本,从升清降浊入手,顺应脏腑的升降之性,以恢复气机升降出入的平衡为目的,以期对肿瘤进行辨证施治。通过临床跟诊学习,笔者发现四君子汤、升降散等方剂在肿瘤治疗中有显著疗效,究其起效的关键均离不开升清降浊大法。
4.1 从脾胃调升降—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中人参甘温大补元气,其性属升;茯苓甘淡渗湿,其性属降。脾喜燥恶湿,湿气困脾,则脾不升清,方中白术、茯苓相配,健脾除湿,助脾升清。甘草,甘温调中。4味药配合,升中有降,中气轮转,清浊复位。
临床上肿瘤患者无论是手术治疗,还是行化、放疗,都会不同程度地损伤中气,升降之枢受伤,清浊相干。一方面气血津液运化失常,痰湿毒瘀等病理产物随即产生并蓄积,加之正气亏虚,可加速肿瘤进展或复发转移,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药物要在体内发挥作用也需借助脾胃升降,直到病所,所以中气升降失调,必会降低药物的疗效,影响病情。
4.2 从肝肺调升降—旋覆花汤本方出自《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篇,用于治疗肝着病。《金匮发微》曰:“肝着之病,以肝乘肺之证也……旋覆花汤方,用葱十四茎以通阳和肝,旋覆花三两以助肺,新绛以通络,而肝着愈矣。”[7, 8]肝肺之间升降相因,肝升肺降,气血调畅。旋覆花咸降,开气下达,陈士铎认为:“旋覆善转气,非走气也,故气逆者,得之而顺。”葱白辛散通阳,“葱禀天之阳气,得地之金味,中空象肺……气厚味薄,升也,阳也”[9](《本草经疏》)。旋覆花、葱白,一协肺降,一助肝升,气机周转运行,脏腑安和。这提示临床上欲求肝升,必楫肺降。
肿瘤患者多有悲观消极等不良情绪,情志内伤可影响脏腑气机,尤其肝的疏泄功能。肝失疏泄,则肝气郁结,失于升发,久必及血,气滞血瘀。临床上,肿瘤患者若出现肝气血瘀滞的征象,即使无肺气不畅的症状,亦可加入宣降之药,上通下达,气机得畅。
4.3 从心肾调升降—交泰丸交泰丸源自韩懋的《韩氏医通》,方中黄连苦寒性降,清泄亢盛之心火,使心阴免受煎灼,得以下润于肾;肉桂辛热性升,补火助阳,同时引火归源,益命门之火,蒸化肾中之阴以上奉心阳。黄连入心,肉桂入肾,全方寒热相配,升降相调,心肾相交。
肿瘤患者由于水火既济的升降平衡被打破,常常心阳偏亢,肾阴下泄出现虚烦多梦,耳鸣惊悸,遗精滑泄等心肾不交的病症,此时必使坎离上下交通,阴精上承,以安其神,阳气下藏,以安其志。
4.4 从三焦调升降—升降散升降散出自杨栗山的《伤寒瘟疫条辨》。方中以僵蚕为君,味辛气薄,蝉蜕为臣,质轻则升,两者皆升浮之品,纯走气分,升阳中之清阳。姜黄为佐,祛邪伐恶,理血中之气;大黄为使,力猛善走,能直达下焦,两者皆降泄之品,既走气分,又行血分,降阴中之浊阴[10]。米酒性热,性辛而上行;蜂蜜性凉,润而导下。6味药阴阳相配,升降相施,重在调和。
升降散虽为温疫而设,其核心乃三焦火郁、气机失畅,恰和肿瘤升降出入失衡的根本病机一致。所以临床上无论虚实寒热,都可以运用升降散来调节肿瘤患者的脏腑气机,恢复升清降浊的平衡。针对患者上中下三焦症状的轻重及寒热病性加减用药,对于火郁不明显的患者可用干姜、白术等温补中焦避其寒凉。
[1] | 田代华.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
[2] | 刘 瑞,花宝金.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肿瘤探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5(1):104-106. |
[3] | 赵智强,吴勉华,周 瑛,等. 周仲瑛辨治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学术思想探讨[J].中医杂志,2013,54(14):1186-1188. |
[4] | 孙洽熙.黄元御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
[5] | 李际强,王河宝. 升清降浊法的理论基础及临床意义[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2):13-14. |
[6] | 刘 瑞,花宝金,侯 炜. 从气机升降学说论肿瘤病机[J].中医杂志,2014,55(7):544-547. |
[7] | 曹颖甫.金匮发微[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
[8] | 李 赛,曲京峰,陶汉华. 对“肝着”病机及旋覆花功效的探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3):166-167. |
[9] | 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
[10] | 王园园,周 洁. 升降散合小柴胡汤在肿瘤防治中的运用[J].湖南中医杂志,2014,31(7):150-151. |